学术投稿

中药毒副作用浅析

李明

关键词:使用中药, 无毒副作用, 人体伤害, 科学技术, 保健意识, 保健效果, 制剂, 医生, 医疗, 问题, 认识, 人类, 历史, 近代, 健康, 患者
摘要:中药的使用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为人类的健康作出了极大的贡献.近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保健意识的提高和普及,中药的使用更加广泛.许多医生和患者认为中药无毒副作用,为求得更好的医疗和保健效果,大量使用中药及其制剂,因而造成较多的中药毒副作用对人体伤害的事例.这一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确立对中药的正确认识.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术前访谈中存在的问题

    术前访视是指手术室护士在手术前一日,对患者、家属的手术应激状态的身心评估,通过护、患面对面的谈话方式,对患者、家属进行术前心理干预,预防心理危机的发生.

    作者:谈梅华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是因为冠状动脉供血急剧下降或中断,引起相应的心肌细胞发生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性坏死[1].此病起病急聚,病死率高,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上常表现为严重而持久的胸部闷痛(部分患者无疼痛),常并发心力衰竭(心衰)、休克与心律失常,是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性期护理和康复期的护理是降低死亡率和病残率的重要措施.现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作如下回顾性分析.

    作者:伊永娟;李洁;王加梅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冠心病的四大治疗原则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CHD)简称冠心病.又称缺血性心肌病(isehemic heart disease,IHD).1控制和保持正常血压

    作者:郝建国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湿润烧伤膏治疗Ⅲ度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疗效观察

    放射治疗是目前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但照射部位放射性损伤时有发生,其中放射性皮肤损伤是由于电离辐射作用局部而引起的一系列生物效应,损伤的深度与广度取决于剂量大小、强度、射线性质、照射部位、年龄、机体的机能状态、个体对射线反应的差异等因素.严重的皮肤损伤可以延缓治疗进程,影响治疗效果,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精神负担,甚至迫使放疗中断,影响放射治疗的顺利完成[1].

    作者:彭雷;焦英华;王霞;毛文奎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金双歧联合思密达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

    根据新生儿胆红素的代谢特点,我院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金双歧和思密达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正春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一起集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

    2008年9月山东省寿光市发生一起小学生集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共确诊患者33例,经流行病学调查认为是一起由于食用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鸡腿导致的食物中毒.

    作者:孙继海;徐庆山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肺栓塞病人的心电图改变

    肺栓塞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包括肺血栓栓塞症(PTE)、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其中PTE在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中成为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3位致死性疾病[1].本病发病率高,症状无特异性,且临床确诊又需特殊检查技术,所以本病漏诊误诊率高达70%~80%.尤其基层医院更为突出.

    作者:王风珍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

    慢性荨麻疹是临床常见皮肤病,以反复出现风团伴瘙痒为特征,发病机制不明.我们对2007年1月~2009年1月门诊就诊慢性荨麻疹病人59例,分别采用中西医结合与单纯西药对比进行观察,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单旭明;曹凤美;戴元坦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腕舟骨腰部骨折的X线诊断及分析

    腕舟骨骨折占腕骨骨折的50%~60%.而腰部骨折占舟骨骨折的70%[1].腕舟骨腰部骨折对腕关节活动与稳定产生很大的影响,易发生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缺血性坏死,严重影响关节功能,所以对腕舟骨腰部骨折的早期、正确X线诊断至关重要.现将我院对门诊40例腕舟骨腰部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王洪财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新市地区2005~2008年传染病疾病谱分析

    广州新市地区是白云区人口较稠密的地段之一,中小型企业密集,是工业外伤、交通创伤多发地段.白云区第一人民医院负责新市地区的基本医疗卫生.为了解广州市新市地区近4年来传染病病例数及疾病谱的变化趋势,为传染病预防控制对策的制订提供依据,我院对2005年1月~2008年12月间的3276例传染病病例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雄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临床路径在慢性硬膜下血肿护理中的应用

    临床路径是由医生护士与其他人员对一特定的诊断和手术,做适当的有顺序和时间性的照顾计划,以减少康复的延迟及资源的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佳的照顾品质[1].慢性硬膜下血肿多发于50岁以上老人,多有轻微头部外伤史或没有外伤史.血肿可发生于一侧或双侧,随血肿的缓慢增大,一般在2~3周由于颅内压增高和脑的直接受压两种原因引起临床病象[2],钻孔冲洗引流术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手段.

    作者:孙平;薛雅卓;岳红梅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专家门诊治疗达标效果评价

    2型糖尿病及其糖尿病并发症已成为危害社区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截至2003年,中国已有2380万糖尿病患者,且每年新增120万例糖尿病患者[1].控制糖尿病血糖等各项指标,能有效降低与延迟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已广泛被认识[2-4],我院引进二、三级糖尿病专家在门诊指导全科医生进行糖尿病的诊治工作,本组资料通过对在江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家门诊与全科门诊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达标率的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巢云;赵向科;蒋健文;虞晓燕;刘钧钧;王为幸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宁南山区社区老年人的健康教育

    据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统计,我国现有人口129 533亿,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8811万,占总人口的6.96%.基本上已进入老龄化国家,预计到2040年将达4亿多,占总人口的27.2%,占个世界人口的22%,特别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由130万增加到400万[1].这表明我国很快进入高龄化社会.研究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要,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已是护理领域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探讨宁夏南部山区老年人的健康教育.现报道如下.

    作者:祁玲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老年消化性溃疡50例临床分析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病,一般认为是胃十二指肠黏膜侵袭因素(胃酸和胃蛋白酶等)相对增强或防御修复机制(粘液碳酸氢盐屏障、黏膜血流量等)相对减弱所引起的[1].而老年性消化性溃疡是指年龄在60岁以上人群发生的消化性溃疡,由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老年消化性溃疡在诱发因素、病变部位、临床表现及并发症等方面均有一定的特点.本文对我院2005年1月~2008年12月住院治疗的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与同期住院60岁以下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各50例进行对比.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沙美芳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老年人肺炎80例分析

    随着人口老龄化发展,老年性疾病日益增多,而老年人肺炎为老年人常见疾病之一,由于老年人的自身特点,表现常不典型,而且治疗和预后常常不佳,故需要重视老年人肺炎的早期诊断及规范治疗以改善其预后,现对我院2007年1月~2009年3月收治的80例老年肺炎患者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拾泉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记忆金属回力支架治疗恶性肿瘤所致食管狭窄28例临床分析

    食管恶性肿瘤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癌肿切除术后吻合口亦常出现狭窄,采用食管狭窄扩张术后易出现反复,近几年来我院采用记忆金属回力支架治疗食管狭窄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晓军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宫颈注射治疗支原体感染58例临床观察

    支原体感染现已成为妇产科常见疾病,以慢性泌尿生殖系统炎症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常见的有非淋菌性尿道炎、细菌性阴道炎、子宫颈炎、子宫内膜炎、盆腔炎、围产期的并发症如绒毛膜羊膜炎等.多为慢性、隐匿性、反复性感染,病程长,且发病率逐年升高,近年来已引起高度的重视.由其引起的妇产科炎症占我国同期泌尿生殖系统炎症的17%以上.2008年1月~6月,我院治疗妇科支原体感染病人58例,经疗程结束后复查,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宇惠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糖尿病患者服用降糖药物的指导

    目前临床常用的降糖药物有三大类,即胰岛素促泌剂:包括磺脲类和格列奈类降糖药;胰岛素增敏剂:包括双胍类和噻唑烷二酮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1].由于其作用机制各不相同,特点也不同.故服药时间也因其作用机制而定.为使药物发挥佳降糖效果,减少不良反应,根据各类药物作用特点及注意事项指导患者在不同的时段服用,从而降低了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血糖控制在一个理想水平,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杰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50例效果分析

    高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血压高于正常,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主要因素[1].血压随着年龄增长而不同,而且在不同的生理情况下有一定的波动幅度.现代研究发现,大多数心脑血管事件,如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心脏性猝死、脑卒中等的发生与血压波动有密切关系.所以降血压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我院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50例原发性高血压,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作者:沙美芳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症56例原因分析

    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低血糖的发生率在20%左右[1].因老年人反应低下,心脑血管并发症多,肝肾功能减退,临床症状不典型,常不能及时识别低血糖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甚至出现生命危险.本文对2006年1月~2009年6月本院门诊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的发病情况进行临床分析,分析其病因、发病特点,总结有效的防治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康志君;张震宇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