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颈注射治疗支原体感染58例临床观察

宋宇惠

关键词:子宫颈炎, 注射治疗, 支原体感染, 泌尿生殖系统, 非淋菌性尿道炎, 炎症, 细菌性阴道炎, 绒毛膜羊膜炎, 妇产科, 子宫内膜炎, 现报道如下, 效果满意, 慢性, 临床表现, 感染病人, 常见疾病, 隐匿性, 围产期, 盆腔炎, 反复性
摘要:支原体感染现已成为妇产科常见疾病,以慢性泌尿生殖系统炎症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常见的有非淋菌性尿道炎、细菌性阴道炎、子宫颈炎、子宫内膜炎、盆腔炎、围产期的并发症如绒毛膜羊膜炎等.多为慢性、隐匿性、反复性感染,病程长,且发病率逐年升高,近年来已引起高度的重视.由其引起的妇产科炎症占我国同期泌尿生殖系统炎症的17%以上.2008年1月~6月,我院治疗妇科支原体感染病人58例,经疗程结束后复查,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乡村医生执业考核试题(十二)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出院指导及效果评价

    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简称慢乙肝)是急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病程超过半年以上未愈者或发病日期未明、无肝病史但有肝病体征者.病情容易反复,目前缺乏理想的根治方法,给患者及家属造成极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而健康教育在肝炎患者的护理中尤为重要,当今健康教育从院内延伸到院外,使护理工作深入到社区,因此,在患者出院前有护士根据患者情况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出院指导是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患者继续接受护理和自我护理的前提和保证.

    作者:徐秀琴;徐秀霞;董惠珍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老年消化性溃疡50例临床分析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病,一般认为是胃十二指肠黏膜侵袭因素(胃酸和胃蛋白酶等)相对增强或防御修复机制(粘液碳酸氢盐屏障、黏膜血流量等)相对减弱所引起的[1].而老年性消化性溃疡是指年龄在60岁以上人群发生的消化性溃疡,由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老年消化性溃疡在诱发因素、病变部位、临床表现及并发症等方面均有一定的特点.本文对我院2005年1月~2008年12月住院治疗的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与同期住院60岁以下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各50例进行对比.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沙美芳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OWC组件在标准化社区卫生机构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新型医疗保障制度的进一步深化,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也越来越健全、完善.标准化社区卫生机构的信息化水平直接影响着卫生机构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1].为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我们基于ASP.NET构建了标准化社区卫生机构信息管理系统,有效地提高了社区卫生机构的信息化水平,增强了服务意识.

    作者:盛红旗;张惠卿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记忆金属回力支架治疗恶性肿瘤所致食管狭窄28例临床分析

    食管恶性肿瘤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癌肿切除术后吻合口亦常出现狭窄,采用食管狭窄扩张术后易出现反复,近几年来我院采用记忆金属回力支架治疗食管狭窄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晓军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湿润烧伤膏治疗Ⅲ度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疗效观察

    放射治疗是目前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但照射部位放射性损伤时有发生,其中放射性皮肤损伤是由于电离辐射作用局部而引起的一系列生物效应,损伤的深度与广度取决于剂量大小、强度、射线性质、照射部位、年龄、机体的机能状态、个体对射线反应的差异等因素.严重的皮肤损伤可以延缓治疗进程,影响治疗效果,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精神负担,甚至迫使放疗中断,影响放射治疗的顺利完成[1].

    作者:彭雷;焦英华;王霞;毛文奎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糖尿病患者服用降糖药物的指导

    目前临床常用的降糖药物有三大类,即胰岛素促泌剂:包括磺脲类和格列奈类降糖药;胰岛素增敏剂:包括双胍类和噻唑烷二酮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1].由于其作用机制各不相同,特点也不同.故服药时间也因其作用机制而定.为使药物发挥佳降糖效果,减少不良反应,根据各类药物作用特点及注意事项指导患者在不同的时段服用,从而降低了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血糖控制在一个理想水平,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杰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专家门诊治疗达标效果评价

    2型糖尿病及其糖尿病并发症已成为危害社区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截至2003年,中国已有2380万糖尿病患者,且每年新增120万例糖尿病患者[1].控制糖尿病血糖等各项指标,能有效降低与延迟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已广泛被认识[2-4],我院引进二、三级糖尿病专家在门诊指导全科医生进行糖尿病的诊治工作,本组资料通过对在江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家门诊与全科门诊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达标率的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巢云;赵向科;蒋健文;虞晓燕;刘钧钧;王为幸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音乐疗法在乳腺癌患者化疗过程中的应用

    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并趋于年轻化,成为导致妇女死亡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目前治疗乳腺癌为有效的方法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但是手术出现的紧张、焦虑及术后化疗引起的胃肠道反应,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同时也影响了机体的正常免疫功能,影响治疗正常进行.我科于2008年1月~10月对100例乳腺癌患者化疗过程中采取了音乐疗法,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永凤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浅析术前访谈中存在的问题

    术前访视是指手术室护士在手术前一日,对患者、家属的手术应激状态的身心评估,通过护、患面对面的谈话方式,对患者、家属进行术前心理干预,预防心理危机的发生.

    作者:谈梅华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泰安市泰山区五年出生缺陷监测情况对比分析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的立法宗旨,而出生缺陷是严重影响出生人口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解本地区出生缺陷的动态变化,及时发现可疑危险因素,为政府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我院对泰安市泰山区2003~2007年的出生缺陷情况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李琳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宁南山区社区老年人的健康教育

    据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统计,我国现有人口129 533亿,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8811万,占总人口的6.96%.基本上已进入老龄化国家,预计到2040年将达4亿多,占总人口的27.2%,占个世界人口的22%,特别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由130万增加到400万[1].这表明我国很快进入高龄化社会.研究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要,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已是护理领域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探讨宁夏南部山区老年人的健康教育.现报道如下.

    作者:祁玲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症56例原因分析

    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低血糖的发生率在20%左右[1].因老年人反应低下,心脑血管并发症多,肝肾功能减退,临床症状不典型,常不能及时识别低血糖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甚至出现生命危险.本文对2006年1月~2009年6月本院门诊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的发病情况进行临床分析,分析其病因、发病特点,总结有效的防治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康志君;张震宇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50例效果分析

    高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血压高于正常,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主要因素[1].血压随着年龄增长而不同,而且在不同的生理情况下有一定的波动幅度.现代研究发现,大多数心脑血管事件,如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心脏性猝死、脑卒中等的发生与血压波动有密切关系.所以降血压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我院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50例原发性高血压,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作者:沙美芳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社区盲人定向行走康复训练效果分析

    定向行走是盲人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定向是盲人利用残余视力和多种感官功能,在环境中确定自身的方位以及自身与周围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思维过程.行走是在定向的基础上盲人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

    作者:汪小萍;张艳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是因为冠状动脉供血急剧下降或中断,引起相应的心肌细胞发生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性坏死[1].此病起病急聚,病死率高,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上常表现为严重而持久的胸部闷痛(部分患者无疼痛),常并发心力衰竭(心衰)、休克与心律失常,是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性期护理和康复期的护理是降低死亡率和病残率的重要措施.现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作如下回顾性分析.

    作者:伊永娟;李洁;王加梅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阿奇霉素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感染28例临床观察

    支气管哮喘是比较常见的肺部疾病,长期反复发作常并发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近几年来其患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半数以上在12岁以前发病[1].哮喘的发病常与感染密切相关.我院自2008年1~12月采用阿奇霉素治疗28例支气管哮喘并感染患者,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书凯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社区糖尿病患者合并低血糖分析

    糖尿病是社区常见慢性病,糖尿病并发低血糖反应,是糖尿病常见的急性并发症,如不及时处理会危及患者生命.根据2007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糖尿病患者只要血糖值≤3.9 mmol/L,就属低血糖范畴,并可出现一系列交感神经兴奋和中枢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轻者表现为心慌、手抖、出汗、饥饿感、乏力、面色苍白等:严重者可出现头痛、头晕、视物模糊、意识障碍、昏迷[1].因为葡萄糖是大脑唯一的能量来源,故低血糖对机体的影响以神经系统大,短时间可导致脑组织的不可逆损伤,甚至死亡,所以预防治疗低血糖症极为重要.我中心于2004年至今在门诊共收治糖尿病合并低血糖症12例,分析如下.

    作者:温会堂;白薇;徐晓云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

    慢性荨麻疹是临床常见皮肤病,以反复出现风团伴瘙痒为特征,发病机制不明.我们对2007年1月~2009年1月门诊就诊慢性荨麻疹病人59例,分别采用中西医结合与单纯西药对比进行观察,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单旭明;曹凤美;戴元坦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30例肝性脑病患者早期表现的临床观察

    肝性脑病是由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1].肝性脑病的原发病多数是肝硬化,早期症状不典型,易被忽视,以致延误治疗.笔者自2000年3月~2004年2月通过对30例肝硬化患者的精神状态、性格及行为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并及时反馈给医师,使患者得到了及时治疗,愈后较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江黎霞;韩黎萍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