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军强
肾囊肿是一种常见病,小的无症状肾囊肿不需要治疗,大的囊肿或者囊肿有症状时需治疗.我院自1998年至今在超声引导下行肾囊肿穿刺注入无水乙醇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锋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临沂市伤寒、副伤寒流行趋势,制定科学控制对策.方法 收集我市1956~2006年伤寒、副伤寒疫情报告及个案调查资料,采用总和统计和年代统计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956~2006年共发生伤寒、副伤寒11 94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17/10万.死亡70例,死亡率为0.59%.发病具有较为明显的周期性(20年左右一个流行周期)、季节性(6~11月份占77.31%),年龄主要集中在15~40岁,占78.27%;农民、学生和工人是主要发病人群,占82.53%.结论 控制传染源是控制伤寒、副伤寒流行的关键性措施.
作者:汤国文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纤溶酶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两组,纤溶酶组30例,用纤溶酶100 U,每天1次静脉滴注,共5d;低分子肝素组30例,用低分子肝素6000 U,共7d.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结果 纤溶酶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由治疗前的(6.0±2.0)次/d减少至(2.0±O.5)次/d(P<0.01),心电图ST段由治疗前的(3.0±0.5)mm恢复到(2.5±0.5)mm(P<0.05).低分子肝素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由治疗前的(7.0±2.0)次/d减少至(2.0±1.0)坎/d(P<0.01),心电图ST段由治疗前的(3.0±0.9)mm恢复到(2.3±0.6)mm(P<0.05).纤溶酶、低分子肝素对血小板计数无显著影响.两组出血副作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纤溶酶和低分子肝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玉辉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为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高围产医学质量,加强高危孕产妇管理已成为妇幼保健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为了做好高危妊娠筛查,将高危因素降至低限度,我们对孕产妇进行了系统管理,对高危妊娠进行了重点监测,现结合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闫庆霜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特点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感觉,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和左上肢,常发生于劳动或情绪激动时,持续数分钟,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后消失.近年来不稳定型心绞痛一词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并被认为是劳累性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之间的中间状态.
作者:王振敏;张宪静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患者,女,18岁,学生.患者4年前偶尔感觉右颌下胀痛,进食时感觉明显,并能触到右颌下有一肿物,曾到当地卫生院诊断为右颌下淋巴结炎,给予抗炎治疗,数天后症状慢慢减轻,有时症状轻,不治也能自消.
作者:曲义章;王新军;吕桂萍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实施人性化服务,给予病人人文关怀,是将整体护理落实到病人身上,让病人受益,提高病人满意度的重要举措[1],术前、术中、术后为病人提供人性化的关怀和照顾,让其在舒适、安全的环境中接受手术.2006年12月至2007年12月,我们为978例剖宫产产妇实施了人性化护理,满足了病人的需求,优化了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效果满意,现将实施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白霞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国内外医学界十分重视的慢性气道疾病.目前,随着发病率的增高,越来越多的患者几乎每年都要去医院就医,COPD的经济学问题不仅受到老百姓的关注,也受到社会和政府的关注.
作者:张蕾;林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作为反映肝细胞损伤的酶类之一,其专一性高,是临床评价肝功能的常用指标[1],也是献血者健康查体的检测指标之一.
作者:陈平;赵丙全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近十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仅次于肿瘤、心血管病的第三大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终身疾病[1].而患者的心理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作者:张冬红 刊期: 2008年第09期
高血压患者必须长期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氧运动和终生服药,才能控制血压、消除危险因素、延缓并发症的发生[1].我们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了一系列的健康教育,大限度地减少或延缓了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石玉荣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原发性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当前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目前,许多研究表明,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Feine,Hcy)水平与高血压水平正相关,而且通过降低Hcy可以明显降低高血压水平和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但其致病机制并未完全阐明.本文拟对Hcy与原发性高血压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提供依据.
作者:郭玲;王丽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肱骨髁上骨折是常见的儿童肘部骨折,发生率占肘部骨折首位,多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6~7岁为发病高峰[1].
作者:杨秀玲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在校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现状及其关系,为开展营养健康促进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调查问卷,对某高校不同学科(医科、工科和文科)491名三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81.5%的大学生具有良好的营养态度,但对营养知识缺乏全面了解并存在不合理饮食行为.营养知识平均得分为(20.6±5.7)分,医科学生得高分的比例高于其他学科(x2=33.31,P<0.01).不同学科学生的食物选择依据及早餐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04,P<0.01).结论 多数学生缺乏必要的营养知识,应结合不同学科学生特点进行营养知识宣传,培养健康的饮食行为.
作者:贺栋梁;李小玲;谢红卫;谢文平;李东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为了做好高校结核病防治工作,我们对2007级3870名新生做了结核菌素试验,并根据结核菌素试验结果,采取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作者:文瑶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丹参冻干粉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人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88例老年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两组均给予左氧氟沙星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丹参冻干粉静脉滴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5%,对照组77.3%;治疗有效所需时间治疗组(6.1±2.0)d,对照组(6.9±1.8)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冻干粉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人肺炎疗效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作者:常晓龙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湖州地区中老年高血压的主要相关影响因素,为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确定调查样本,面对面询问调查40岁及以上中老年高血压既往史和个人基本情况,测量血压.结果 调查显示,中老年高血压主要危险因素有年龄、职业、体质指数、饮食因素、运动、吸烟、饮酒、冠心病、高血脂、糖尿病、教育程度、职业.结论 中老年高血压的防治重点在于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个人及家庭意识,控制肥胖、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
作者:施凤双;林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结膜、角膜慢性增生性炎症,以结膜滤泡形成、乳头肥大和角膜血管翳为特点,晚期常见瘢痕形成.沙眼多为急性发病,进入慢性期后可治愈或自愈.但在流行地区,因沙眼患者对沙眼衣原体无免疫性,可重复感染.
作者:康爱琴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达到或超过500 ml,是产科严重并发症之一,至今仍居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3%[1-2].
作者:李娟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对16层螺旋CT与DSA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研究,探讨16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2例患者同时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DSA冠状动脉造影,对获得的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以DSA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患者心率在55~70次/min时,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血管狭窄≥50%的准确度为94%,冠状动脉主干及分支显示达到诊断要求,并且可显示动脉壁的改变.结论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可作为冠心病的一种筛选手段,对血管搭桥和内支架放置术后的评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孟庆民 刊期: 200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