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alomo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

管炳才;张春

关键词:手术治疗, 精索静脉曲张, 效果满意, 患者, 报告
摘要:我院于1996年5月至2006年11月,共采用Palomo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患者62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校新生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分析

    为了做好高校结核病防治工作,我们对2007级3870名新生做了结核菌素试验,并根据结核菌素试验结果,采取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作者:文瑶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纤溶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纤溶酶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两组,纤溶酶组30例,用纤溶酶100 U,每天1次静脉滴注,共5d;低分子肝素组30例,用低分子肝素6000 U,共7d.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结果 纤溶酶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由治疗前的(6.0±2.0)次/d减少至(2.0±O.5)次/d(P<0.01),心电图ST段由治疗前的(3.0±0.5)mm恢复到(2.5±0.5)mm(P<0.05).低分子肝素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由治疗前的(7.0±2.0)次/d减少至(2.0±1.0)坎/d(P<0.01),心电图ST段由治疗前的(3.0±0.9)mm恢复到(2.3±0.6)mm(P<0.05).纤溶酶、低分子肝素对血小板计数无显著影响.两组出血副作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纤溶酶和低分子肝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玉辉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颌下腺导管巨大结石自行排出1例

    患者,女,18岁,学生.患者4年前偶尔感觉右颌下胀痛,进食时感觉明显,并能触到右颌下有一肿物,曾到当地卫生院诊断为右颌下淋巴结炎,给予抗炎治疗,数天后症状慢慢减轻,有时症状轻,不治也能自消.

    作者:曲义章;王新军;吕桂萍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9例临床分析

    腹壁切口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多是剖宫产术切口的子宫内膜异位症(AIEM),也是剖宫产术后远期并发症之一,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其发病率也逐渐增多,这是由于妊娠各期的蜕膜均有种植能力.

    作者:王芙蓉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双侧全髋Ⅰ期置换的护理体会

    双髋关节置换已成为骨科领域的常规手术.自2005年6月至2007年元月,我科共施行12例双侧全髋关节Ⅰ期置换术,通过精心护理,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向云;刘松凡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ongenital adrenal hyperpla-sia,CAH)是一组因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途径中酶缺陷引起的疾病,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常见的酶缺陷包括21-羟化酶、11-β-羟化酶、3-β-类固醇脱氢酶、17-α-羟化酶缺陷等,其中类固醇21-羟化酶缺乏常见,90%以上的CAH患儿为该酶缺乏所引起[2].

    作者:巩玲;孙迎;李东方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同型半胱氨酸与原发性高血压相关性研究

    原发性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当前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目前,许多研究表明,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Feine,Hcy)水平与高血压水平正相关,而且通过降低Hcy可以明显降低高血压水平和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但其致病机制并未完全阐明.本文拟对Hcy与原发性高血压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提供依据.

    作者:郭玲;王丽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凝胶法在细菌内毒素检查中常见的干扰因素和处理

    凝胶法在药品的细菌内毒素检查中具有灵敏、快速、重现性好的优点,正逐渐取代兔法.但因其是一种基于鲎试剂中的酶蛋白在模拟的生理环境下进行的反应,所以在反应过程中会受到很多生化因素的影响.

    作者:纪国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尺骨鹰嘴牵引治疗的护理

    肱骨髁上骨折是常见的儿童肘部骨折,发生率占肘部骨折首位,多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6~7岁为发病高峰[1].

    作者:杨秀玲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快速烟酸测定法的研究

    目的 评价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快速烟酸测定法在肺结核诊治中的应用价值,建立一种经济、快速的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方法.方法 将能与结核菌代谢产物-烟酸发生颜色反应的物质加入结核分枝杆菌液体培养基中,对128例患者痰标本进行抗酸菌培养,同时以改良罗氏培养法作为对照,对两种方法所用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快速烟酸测定法比改良罗氏培养法提前10 d左右.结论 快速烟酸测定法比常规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方法所用时间短,经济、实用、快速,适合在各级结核病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戚超群;杨贵发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干化学法检测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效果评价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作为反映肝细胞损伤的酶类之一,其专一性高,是临床评价肝功能的常用指标[1],也是献血者健康查体的检测指标之一.

    作者:陈平;赵丙全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论体育锻炼对老年人的健脑作用

    我国老年人已高达1.3亿,占总人口的11%,按联合国的以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为老龄化社会的标准,京、津、沪地区均已进入老年型社会[1].

    作者:钟兴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acute phase protein,APP).近年来,由于CRP的基础研究和检测方法的进步,尤其是定量检测和快速检测的出现,使CRP成为临床上检测的重要手段.现简要介绍其检测及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莉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高频超声检测分析

    目的 探讨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应用高频超声,对78例脑梗死患者和63例健康对照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观察脑梗死组与对照组内-中膜厚度、血管斑块发生率、斑块类型及分布情况并进 行比较.结果 脑梗死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为75.6%(59/78),对照组为17.1%(11/63),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组斑块好发于颈动脉分叉处,以软斑及复合斑为主.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有密切的相关性.超声检查能及时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对预防脑梗死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欣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老年人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心理健康是以生理健康为基础的,但又与生理健康的发展互为表里,相辅相成,所以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概念.国内外有调查表明:心理健康与否是通过多方面因素决定的,如知、情、意、行等是在社会生活中体现出来的.而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群体,心理健康受诸多因素影响.本调查研究试图了解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关系,为对该人群进行心理健康防护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张蕾;赵宏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临沂市伤寒副伤寒流行趋势及控制措施探讨

    目的 探讨临沂市伤寒、副伤寒流行趋势,制定科学控制对策.方法 收集我市1956~2006年伤寒、副伤寒疫情报告及个案调查资料,采用总和统计和年代统计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956~2006年共发生伤寒、副伤寒11 94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17/10万.死亡70例,死亡率为0.59%.发病具有较为明显的周期性(20年左右一个流行周期)、季节性(6~11月份占77.31%),年龄主要集中在15~40岁,占78.27%;农民、学生和工人是主要发病人群,占82.53%.结论 控制传染源是控制伤寒、副伤寒流行的关键性措施.

    作者:汤国文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手卫生行为与医院感染的关系

    随着人们对手卫生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深入,做好手卫生已被认为是控制医院感染基本、简单且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然而在日常工作中,医务人员遵循手卫生行为指南的情况不容乐观,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医院感染通常是直接或间接借手传播,这一途径比经空气传播更具有危险性[1].

    作者:党传欣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串珠素调节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进展

    串珠素(perlecan,PN)是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中硫酸肝素类蛋白聚糖之一.由核心蛋白和4条硫酸肝素(heperin sulfate,HS)侧链组成,鼠类串珠素的分子量约为700 kD,其核心蛋白含5个功能区,分子量约390kD,串珠素核心蛋白的N端附着有3条长的HS侧链,核心蛋白功能区V上还有一个HS侧链的附着位点[1].

    作者:杨成;佟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循证护理在预防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是近年来护理领域兴起的新观点和新思维,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证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运用实证,对病人实施佳的护理[1].

    作者:曹广凤;崔洪文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不同学科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在校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现状及其关系,为开展营养健康促进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调查问卷,对某高校不同学科(医科、工科和文科)491名三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81.5%的大学生具有良好的营养态度,但对营养知识缺乏全面了解并存在不合理饮食行为.营养知识平均得分为(20.6±5.7)分,医科学生得高分的比例高于其他学科(x2=33.31,P<0.01).不同学科学生的食物选择依据及早餐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04,P<0.01).结论 多数学生缺乏必要的营养知识,应结合不同学科学生特点进行营养知识宣传,培养健康的饮食行为.

    作者:贺栋梁;李小玲;谢红卫;谢文平;李东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