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飞蓉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艾滋病( AIDS )合并结核病的增加及耐多药结核病的增加,使得结核病疫情回升,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肺结核较为常见。我院自2008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84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患者,现对其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严福建;陶华兴;徐明丽;傅王云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具有复杂临床表现的慢性全身感染性疾病。梅毒可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3种途径传播,是一种传染性较强、危害较大的性病,严重者可导致终生残疾甚至危及生命。为了解上海市嘉定区不同高危人群梅毒感染状况,2008—2012年我们对辖区内暗娼、性病门诊就诊者和男男性行为者等高危人群,和外来务工人员等性病重点人群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现将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吴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难治性青光眼是指患者的眼压通过常规的滤过手术和抗青光眼药物治疗后,仍然很难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的一类青光眼,包括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发育性青光眼、无晶状体或人工晶状体性青光眼、葡萄膜炎性青光眼及行滤过手术已失败的青光眼等,是常见的致盲性疾病之一[1-2]。难治性青光眼的以往常规治疗方法疗效不理想,如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成功率仅为11.00%~52.00%[3-4]。近年来我院及外院采用Ahmed青光眼阀联合丝裂霉素C( MMC)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黄玉庚;刘学群;王铜亮;朱云;孙亮亮 刊期: 2014年第11期
职业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是辐射安全与防护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1]。规范的个人剂量监测数据作为一种量化指标,可以直接反映工作环境的安全水平。为了解嘉定区放射工作人员所受放射性职业照射情况,我们对嘉定区2005—2012年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进行分析。
作者:崔志伟;俞太念;卢海萍;袁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调查并评价辖区内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情况。[方法]对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组织制度建设、门诊及住院病人抗菌药物处方使用情况等进行监管。[结果]各医疗机构组织制度建设逐步完善,门诊及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比例均较前下降。[结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逐步规范,但仍存在不足,需要加强监管与培训。
作者:刘惠萍;蔡纪平;倪淑萍;吴伟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放射个人剂量监测是一项法定工作,所有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都必须进行个人剂量监测。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也是放射卫生各项管理的重要依据。随着当代放射学技术的发展,放射工作人员所接受的职业照射水平逐渐下降,甚至远低于国家剂量限值,出现部分放射工作单位和工作人员不重视个人剂量监测,不按规定佩带剂量元件,随手乱放,故意照射,不按时检测剂量元件等现象,造成少数人的个人剂量检测值超过限值的假象。现将本区2013年放射个人剂量监测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郑双来;金顺亮;李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性病疫情作为评价性传播疾病防治效果的重要依据。对性病疫情及时分析能为制定性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为及时了解嘉定区2013年性病疫情,我们对2013年报告的性病数据进行分析。
作者:张永;殷方兰;陈国勇;王嘉行;钟培松 刊期: 2014年第11期
2012年5月5日,平湖市某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部给一名儿童的左上臂接种了卡介苗。1年后,该儿童的接种部位出现4 cm ×3 cm的肿块,5个月后,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在两个部位的穿刺液中均检出牛型结核杆菌。对患儿进行抗结核治疗,但效果不佳,两处肿块仍呈进行性增大,1个月后又对腋下淋巴结穿刺液进行检测,确认为横纹肌肉瘤,经切除化疗后,疗效明显。
作者:姚凤燕;徐全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冬春两季多发,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和接触传播。本文报道嘉定区一起水痘爆发流行的调查结果。
作者:潘黎;钟培松;费洁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病因尚未阐明的慢性全身性免疫性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多滑膜、对称性关节炎及关节外病变,且病情逐渐加重,如果治疗不当或不及时,可造成残疾。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1]。类风湿因子(RF)是临床上早用于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指标,但其特异性较低。近年来发现抗环瓜氨酸肽( CCP)抗体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中有高度的特异性[2]。本文旨在研究联合检测抗CCP抗体和RF在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余爱军;李奕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多年来,我国艾滋病( AIDS)防控对象主要是15~49岁人群,5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几乎被忽视。但近几年全国监测数据表明,5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感染艾滋病病毒( HIV)的人数正日益增加。为了解我市中老年男性感染HIV的危险因素,探讨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我们对乐清市报告的50岁以上男性HIV感染者进行了随访问卷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藏;邓为民;杨曙光;谢建军;赵城寒;鲍亚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世界卫生组织( WHO)在循证基础上制定了一套针对发展中国家慢性病防治的综合干预方案,即WHO PEN ( package of essential noncommunicable dis-ease intervention for primary health care)。它以社区为基础,以病人为中心,向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脑卒中、肿瘤等慢性病病人提供主动的、长期的、可持续的初级卫生保健服务[1]。当前, WHO正寻求通过与各个发展中国家卫生主管部门的合作,探讨在各国初级卫生保健层面上推广PEN的可行性,以期通过相对“廉价高效”的干预手段(简单的技术、易操作的设备、“物美价廉”的药品等)达到慢性病保健服务的广泛可及,并获得较高的满意度,从而有效遏制发展中国家慢性病的上升势头[1]。中国是大的发展中国家,自1988年以来全面开展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特别是在开展慢性病防治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本文以WHO PEN的内容和要求为蓝本,对嘉定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调查,了解嘉定区慢性病初级卫生保健的基础建设情况,评估嘉定区实施WHO PEN的能力,为进一步完善嘉定区慢性病防控体系、巩固国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提供参考。
作者:于宏杰;邵月琴;张一英;袁红;张黎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育龄妇女在家庭、社会生活中扮演诸多角色,肩负重任,对家庭、社会的安定和谐有着重要作用。为了降低育龄妇女死亡率,进一步做好妇女保健工作,我们对如东县2004—2013年育龄妇女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平姝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华漕乡位于上海市西北部,南北长约8 km,东西宽约4 km,面积16 km2,属于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华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仅担负着本地儿童的预防接种任务,而且对在本地务工的外来人员子女承担同样的预防接种任务。预防接种是预防感染性疾病的有效手段,对于儿童更是如此。人类自从发明了疫苗以来,大规模的烈性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随着疫苗的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种类也越来越多。随着新疫苗不断地应用于疾病的预防,和近年来兴起的预防接种主动监控措施的实施,由疫苗引起的不良反应报告数有增多趋势[1]。为有效减少接种疫苗所造成的不良反应的例次数,我院预防接种科在单位领导的主导下和上级机构的指导下采取了系列措施,并将采取措施后的效果与先前作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钱凤芳;朱王梨;游秀秀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中国气象局规定日高温度35.0℃以上为高温[1]。近年来,我国夏季区域性高温天气频繁出现,强度较大,高温炎热引发的群发性中暑事件不断发生[2-4]。我们通过对2013年嘉定区各医疗机构监测报告的高温中暑病例进行调查,为进一步做好区域内高温中暑防控工作提供依据。
作者:周贵珍;严寒;袁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2013年9月13日晚21时23分,金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中心)接到金华市中心医院防保科医师报告:该院陆续收治了20余例腹痛、腹泻病人,且均参加过9月12日金华市A酒店同一场婚礼晚宴。金华市疾控中心于21时50分赶到现场进行调查处置,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高尚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圆形分布对于季节性资料是否具有集中趋势提供了良好的统计学方法,可以反映出疾病的发病高峰时间和发病高峰时间范围,而季节性分布是传染病的重要流行病学特征。《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感染性腹泻病有霍乱(甲类)、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乙类)、伤寒和副伤寒(乙类)、其他感染性腹泻(丙类)4种法定传染病。我们采用圆形分布法分析嘉定区感染性腹泻病季节趋势,从而掌握其发病特点,并据此及时开展针对性的防控措施,降低肠道传染病的发生率。
作者:陈冬华;钱杰;钟培松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耳聋(突发性耳聋)是耳科急症中常见病症,目前其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明了,且无理想的治疗方法,但及时有效的治疗对患者来说仍非常重要。前期如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不当,会导致患者永久性听力障碍或耳鸣。传统西医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方法多采用激素治疗,有一定疗效,但不良反应比较明显[1]。近年来,我们将改善微循环药物前列地尔应用于突发性耳聋,观察其对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和血液流变学影响。
作者:李茂 刊期: 2014年第11期
随着社会大众对医疗质量要求的不断增高,护理人员除了为患者提供优质的专业护理之外,还需要做到以人为本,在心理、感情及社会方面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个性化护理[1]。“3H”护理服务模式是医院式个性化护理服务、宾馆式礼仪服务及家庭式温馨服务的统称。其旨在确保护理服务质量的前提下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温馨的就医环境,并将整体化、个性化及创造性融入日常的护理工作之中。本次研究探讨分析了“3H”护理服务模式在医院输液服务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央青 刊期: 2014年第11期
近年来,象山县梅毒报告发病呈快速上升趋势,2010—2012年报告发病率连续3年位居甲乙类传染病第1位,已成为象山县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梅毒发病率上升主要受实际发病数增加和非发病因素影响,后者与求医行为、诊断水平、疫情报告管理因素有关。为了解全县梅毒报告诊断质量和影响报告质量的主要原因,我们对2012年象山县报告的全部梅毒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宋世忠;裴广军 刊期: 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