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品管圈活动在小儿体温测量管理中的应用

吴菊丽;沈亚儿

关键词:品管圈, 生命活动, 小儿体温, 测量管理, 工作场所, 临床护理工作, 关键性问题, 业绩改善, 体温测量, 解决问题, 护理内容, 小团体, 组成, 征之, 应用, 团员, 目标, 工具
摘要:品管圈活动是指同一个工作场所的人,为了要解决问题,自发组成一个小团体,团员间分工合作,应用品管工具进行分析,解决工作场所的关键性问题,以达到业绩改善之目标[1].体温被视为观察生命活动的重要体征之一,体温测量是临床护理工作中一项基本的护理内容.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品管圈活动在小儿体温测量管理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是指同一个工作场所的人,为了要解决问题,自发组成一个小团体,团员间分工合作,应用品管工具进行分析,解决工作场所的关键性问题,以达到业绩改善之目标[1].体温被视为观察生命活动的重要体征之一,体温测量是临床护理工作中一项基本的护理内容.

    作者:吴菊丽;沈亚儿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观察

    [目的]观察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镇痛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将要求自然分娩的初产妇200例随机分为镇痛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镇痛组采用硬膜外分娩镇痛,对照组未行任何镇痛处理.观察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产程时间、运动神经阻滞情况、分娩方式、催产素使用、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血浆皮质醇水平的变化.[结果]镇痛组活跃期、第二产程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活跃期明显缩短(P<0.01),第二产程、第三产程缩短不明显(P>0.05).两组均无运动神经阻滞.两组分娩方式、催产素使用、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镇痛组宫口开金时皮质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较好,且对母婴安全.

    作者:李胜;余海云;张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宁波市2007-2011年新生儿疾病筛查结果分析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指在新生儿期通过采集血样标本,检测一些严重危害儿童智力发育的遗传性代谢疾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和苯丙酮尿症(PKU)是出生时就存在的人体功能上的异常,是先天缺陷的一部分.患有这两种疾病的新生儿在出生时没有明显的外观上异常,但随着婴儿的成长可逐渐出现智力发育落后及体格发育迟滞,终发展为严重的智力低下.

    作者:楼赛娟;陈怡博;庄丹燕;余颀;王飞;潘婕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流行病学研究中年龄队列分析的应用

    流行病学研究中常常用到年龄别发病率和死亡率,通过计算年龄别发病率和死亡率,看看疾病在哪一个年龄段易发、疾病的趋势是低还是高等.其计算的方法虽较简单,但有时得到的结果并不足以阐明研究的目的.我们在研究上海市肿瘤发病情况时,为解决这样的问题,摸索了一些经验.

    作者:俞顺章;吴春晓;郑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一起食源性疾病致病因子的调查

    2012年7月8日20时45分,苏州市沧浪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群众报告,称当日在该区某捞烫小馆用餐后,不久就有人出现腹泻、腹痛、呕吐症状.患者在本市市立医院本部(二院)进行治疗.接到报告后,专业人员当即到医院和餐馆进行了调查处置,查找此次发病的致病因子.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焱;詹斌秉;朱钰;满华良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宁波市江北区2011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近年来,宁波市江北区手足口病网络报告病例持续增加,学校、托幼机构的聚集性疫情报告数也快速增多.为更好地利用网络直报数据,控制手足口病流行,明确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治和健康教育、干预工作,现对201 1年手足口病《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网络直报系统)监测和个案调查、病原学检测的开展情况做一简要的分析.

    作者:蔡一飙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不同标本前处理方法对血管紧张素测定结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的标本前处理方法对血管紧张素Ⅰ、Ⅱ(AⅠ、AⅡ)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3种不同方法对40例病人的静脉血标本进行处理,分离血浆后用化学发光法检测AⅠ和AⅡ的水平.方法1为按说明书用血常规真空管采血后立即加入酶抑制剂;方法2为在血常规管中事先加好酶抑制剂再采血;方法3为用血常规管采血后在冰箱放置1h再加入酶抑制剂.[结果]方法2检测出的AⅠ、AⅡ水平与方法1的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方法3检测的AⅠ、AⅡ水平明显低于方法1.[结论]加酶抑制剂能抑制AⅠ、AⅡ、AⅢ等转换,先加入酶抑制剂和采血后再加入对检测结果均无明显影响,方法2还可避免漏加抑制剂.

    作者:黄芸菲;吴巧萍;杨俊杰;袁珊珊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路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手术治疗是当前乳腺癌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而手术治疗是一系列治疗的开始,做好术后康复锻炼可提高其生活质量及减少复发率.患者在康复锻炼过程中依从性的高低对疾病预后及康复效果起关键作用[1],然而大多数乳腺癌患者因心理上焦虑、恐惧、抑郁等情绪及术后疼痛、停留引流管不适等,使其对术后的康复锻炼依从性差.我们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理论和方法,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护理和教育,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如容;林丽华;徐松林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一起变形杆菌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

    2011年7月28日22时左右,瑞安市某医院陆续收治了40例在本市塘下镇某大酒店就餐后出现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病例.本中心专业人员即赴现场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存凤;廖晓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非户籍育龄妇女避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非户籍育龄妇女的避孕节育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完善非户籍人口避孕节育服务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年7月至2008年12月在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科就诊的所有非上海户籍育龄妇女共430例进行避孕情况的问卷调查,分析影响因素.[结果]有79.3%的妇女近1年内采取避孕措施,已婚妇女以采用宫内节育器(IUD)为主(占50.8%),未婚妇女以使用避孕套为主(占61.3%).71.3%的妇女对所采取的避孕方法满意.获取避孕药具的途径,90.3%的未婚者为自行购买,免费获取的仅占9.7%.[结论]管理-宣教-服务相结合的服务模式有利于提高非户籍妇女的避孕率和避孕方法满意率.

    作者:胡漪清;王瑾;陈玮华;徐飚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社区综合康复模式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评估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康复模式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对80例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康复组),并用1∶1配对方法将另80例患者作为社区组.在综合康复前、康复6个月和12个月后,分别运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家庭负担会谈量表(FI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对两组患者的功能状况、精神症状、家庭负担、自知力与治疗态度4个维度进行评分,并比较两组1年内的复发住院率.[结果]康复组患者第6个月、12个月时的SDSS、BPRS、FIS得分分别低于社区组患者,ITAQ得分高于社区组患者(P均<0.01).康复组患者复发住院率为1.25%,社区组患者为15.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社区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系统的综合康复治疗,可明显减轻其社会功能缺陷,改善精神症状,减轻家庭照料负担,提高自知力与治疗依从性,降低复发住院率.

    作者:傅伟忠;张明;秦虹云;陆林福;王美珍;陈颖;卢瑛;唐强;方海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

    冠心病是当今世界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目前评估冠心病的金标准为冠状动脉造影术,此方法有创伤且费用较高.为了简单快速诊断冠状动脉疾病,我们对89例患者进行了低密度脂蛋白(LDL)、纤维蛋白原(FIB)、载脂蛋白B(ApoB)联合检测,探讨其对冠状动脉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小林;陈将南;金法祥;陶叶海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控制麻风继发性残疾的临床观察

    对麻风残疾的护理是预防麻风残疾加重和恶化的重要措施,虽然目前麻风眼手足残疾护理的相关报告较多[1-2],但是不少国家的干预实践表明,麻风眼手足残疾的护理受到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现场的实施仍然是一项挑战[3-4],在麻风病防治一体化的新形势下,其可及性、干预质量以及获得的佳效果都有待进一步研究评估[5-6].近年来,在麻风病残疾护理方面取得了不少新的进展[7-10],用麻风残疾护理的一些新模式、方法、理念来改进提高麻风残疾护理工作的质量显得十分必要.

    作者:褚利娟;李菊红;王景权;汪萌萌;祝月苹;严良斌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两种人工流产术对瘢痕子宫合并早孕的效果观察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和子宫肌瘤挖除术的增多,瘢痕子宫合并早期妊娠者也增多,如何选择安全有效的人工流产(人流)方法,避免发生子宫穿孔、大出血等并发症,是医务人员所面临的问题.我们采用药物流产(药流)加清宫术终止瘢痕子宫早期妊娠,效果较为满意.

    作者:钱雪珍;俞菊仙;方丽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开塞露应用于水合氯醛灌肠镇静的效果观察

    在儿科临床工作中,各项检查、治疗需要患儿处于安静状态才能完成.水合氯醛是一种具有镇静、催眠、抗惊厥作用的药物,且起效快,持续时间长,通常用药后10~20 min患者即可入眠,持续6~8h,醒后无不适感,不易产生蓄积中毒[1].

    作者:岑慧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对母婴分离产妇实施人文护理的效果分析

    人文关怀是21世纪医学发展的主旋律,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我国提倡产后母婴同室,但在多种因素影响下,产后母婴分离的产妇也越来越多.每年我院因新生儿转至新生儿监护中心治疗而造成母婴分离住院的产妇有100~140例.受母婴分离的影响,产妇常常会有焦虑、自责、哭泣、食欲不振等表现,对婴儿的康复缺乏信心,另外,由于婴儿不在身边,产妇对学习母乳喂养、婴儿护理等知识和技能产生障碍.

    作者:樊雪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的影响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20岁以上成年人的糖尿病患病率为9.7%,患病人数达9 240万,已成为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数多的国家[1].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随病程进展逐渐减退,胰岛素治疗是临床上用于控制2型糖尿病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合理应用胰岛素在控制糖尿病的急性代谢紊乱和防治各种慢性并发症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徐宜;陆培红;吴玲;滕斌;刘忠仁;沈培林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对流动儿童家长免疫规划知信行的影响评估

    [目的]分析干预前后城市流动儿童家长免疫规划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为探索有效的基层免疫规划健康教育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个外来人口较为集中的社区,抽取暂住期在6个月以上的0~4周岁流动儿童家长234人,开展干预前调查,并在实施多形式干预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健康教育干预前后,流动儿童家长免疫规划知识知晓率从43.47%提高到86.17%(x2=1028.87,P<0.01),具有免疫规划积极态度的比例从46.26%提高到85.15%(x2=314.10,P<0.01),具有免疫规划积极行为的比例从42.95%提高到92.95%(x2=268.61,P<0.01).[结论]流动儿童家长的免疫规划知识知晓率、具有积极态度和行为的比例均偏低,健康教育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流动儿童家长免疫规划的知信行,提高流动儿童免疫规划接种率.

    作者:任佩佩;刘春艳;方建;陈啟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小儿不同静脉采血方法的成功率和标本溶血率比较

    小儿静脉采血是儿科临床常见的操作,但常因抽血难度大及标本出现溶血等问题而影响检验结果,从而影响疾病诊疗.溶血是造成血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因素之一,选择科学合理的采血方法,既能提高采血成功率,减少患儿痛苦,又能提高检验标本的合格率.

    作者:夏莲芬;沈亚儿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永康市城区2009-2011年蝇密度季节消长情况分析

    [目的]掌握永康市蝇密度和季节消长等动态变化规律,为蝇类及其传播疾病的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笼诱法进行蝇类监测,4-11月份每月监测1次,每次选择农贸市场1处、餐饮外环境2处、绿化带1处、居民区l处作为固定监测点.[结果]2009-2011年监测点共捕获蝇类681只,平均蝇密度为5.68只/笼,主要优势蝇种为家蝇、铜绿蝇、市蝇;蝇密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农贸市场、餐饮外环境、居民区、绿化带;季节消长呈单峰型曲线,在7、8月出现高峰.[结论]永康市城区存在多种媒介蝇,建议加强蝇类综合监测,降低蝇密度,控制蝇传疾病.

    作者:方新艳;金骥品 刊期: 2013年第03期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上海市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