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国红霞;王科

关键词: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并发症, 预见性护理, 现报告如下, 肾功能不全, 泌尿道感染, 迟发性脑病, 中毒患者, 心肌损害, 效果满意, 肌肉损害, 肺部感染, 脑水肿, 肺水肿, 皮肤
摘要:2005年12月~2008年4月,我院收治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31例,根据以往可能出现的脑水肿、迟发性脑病、肺水肿、肺部感染、心肌损害、泌尿道感染、肾功能不全、皮肤肌肉损害等并发症实施了预见性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止咳汤治疗喉源性咳嗽193例疗效观察

    喉源性咳嗽是感冒后期因阵发性喉头奇痒引起的干涩干咳为主的病症,常缠绵难愈,我处自2005年3月以来运用自拟止咳汤治疗19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丽萍;李荣振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老年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1 老年收缩期高血压选择用药1.1 ISH标准为收缩压140 mm Hg以上,舒张压90 mm Hg以下[1]缩小脉压是治疗ISH的重点,不仅要降低血压,还要增加大动脉的弹性,降低大动脉的硬化度.选择药物要考虑:(1)个体化治疗.(2)有无靶器官损害.(3)注意血压波动规律.(4)合并症情况及其他危险因素.

    作者:乔艳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手术时注药方法的临床观察

    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术可获理想效果,本文主要探讨给药方法对麻醉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郭彬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社区学龄前儿童营养性疾病调查分析与营养教育干预

    营养性疾病是指因营养缺乏或营养过剩,营养障碍和消耗增加引起营养缺乏以及营养过剩或营养代谢异常的一类疾病[1].目前,我国学龄前儿童的营养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据近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国儿童中心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0~6岁的儿童一方面营养不良患病率高达10.6%,另一方面存在营养过剩,肥胖儿达3.83%,同时还存在着同一儿童营养缺乏与肥胖并存的现象,为了促进社区儿童健康,降低营养性疾病发病率,我站从2007年起,对社区内学龄前儿童家长及托幼机构老师开展营养教育,从提高营养认识水平着手,引导他们调整幼儿饮食结构,科学的为儿童提供平衡膳食,从而达到降低学龄前儿童营养性疾病患病率的目的.现将经验总结介绍如下.

    作者:肖霞;陈厚平;杨欣;易春华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治疗中的护理体会

    2007年1月~12月我院急诊科诊治的22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医护密切配合,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江琳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常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原因分析

    中药注射剂是以中药材为原料,经提取、分离、精制等步骤制成的灭菌制剂.它改变了中药传统的给药方式,药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剂量更准确,适用于不宜口服或急重症的病例,并可使某些药物发挥定向或定位给药等特点,较好的发挥了中药治疗急病重症及疑难病的作用.

    作者:夏俊华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银屑灵胶囊治疗寻常型银屑病244例临床观察

    我院自行研制的纯中药制剂--银屑灵胶囊,经过8年多的临床应用,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金勇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浅谈如何提高社区妇女感染性疾病的防治水平

    近年来妇科感染性疾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而医院与社区严重脱节,重医院治疗,忽视社区的防治与管理,重治疗而又忽视后期的随访与康复现象严重.只有将妇女感染性疾病的防治纳入社区的慢性病管理,加强医院与社区的合作,才能提高社区妇女疾病的防治水平.

    作者:王海杰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急性脑梗死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显著延长,脑梗死发病率明显升高.已有文献报道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急性脑梗死密切相关,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报道很少.我们采用多普勒超声技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和下肢动脉进行检测,分析其各自的相关性以及发病情况,特别是下肢动脉与脑梗死的关系,以便于早期干预,减少脑梗死的发生.

    作者:聂玉洁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常用调血脂药物的临床选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营养调节不当,血脂异常症的治疗成为越来越关注的临床课题.其药物治疗方法是降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因此符合有效性、安全性和实用性要求的他汀类、贝特类、中药类、烟酸类和不饱和脂肪酸类调血脂药物为临床常用.

    作者:聂秀华;徐立明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乡村医生执业考核试题(九)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体系的构建

    1 新农合背景与现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是相对20世纪80年代以前传统农村合作医疗模式而言,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其目标是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该制度的四大基本特征是:农民自愿参加,以县为单位分担风险,主要补大病和由政府(卫生部门)实行管理.

    作者:陈常兴;马春霞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凉肝解毒汤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40例临床分析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preghahcy,ICP)是一种妊娠特有的并发症,它以皮肤瘙痒、血清胆汁酸水平升高,肝内胆汁淤积为特征,对母儿均有不良影响,可引起产后出血[1],导致胎儿宫内窘迫,胎儿宫内生长迟缓,胎死宫内及早产,使围产儿病率和死亡率增高[2-4],症状持续至产后消失,再次妊娠有可能复发.2005年1月~2007年12月,我们用中药凉肝解毒汤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40例,并与用常规西药治疗的40例对比,总结如下:

    作者:王凤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葛根素治疗急性脑梗死21例疗效观察

    葛根素注射液是一种中药针剂,其主要成分为黄酮,具有改善心、脑微循环作用[1].为了观察其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作用,我院对42例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并进行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飞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糖尿病(DM)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终身性疾病,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其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大非感染性流行病[1].国际糖尿病联盟指出糖尿病的治疗目标不能仅局限于控制血糖水平,还要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作为重要指标,并将DM健康教育列为DM五项基本治疗措施之一.故应让DM患者接受DM相关知识的教育,帮助患者提高自我保健意识,以预防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宫玉慧;刘均政;杨淑琴;刘新芝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浅谈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的宗旨是在适当的时候,恰当的地方为组织选拔合适的人才,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产生理想的效益,让员工获得大的满足[1].因此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人才的选拔、使用机制,适合医院自身发展的激励机制,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作者:李智军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吉米沙星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吉米沙星(Gemifloxacin)亦称SB-265805或LB20304,是一种新型有效的第四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曾分别于2002年和2003年在韩国和加拿大上市,2004年9月,FDA批准Oscient公司甲磺酸吉米沙星上市.本文就其抗菌活性、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等作一综述.

    作者:李双;庄海涛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群体反应性抗体在肾脏移植中的应用现状

    肾移植是晚期肾功能衰竭(ESOD)的有效替代治疗方法,移植受者中约有61.0%在术后恢复了全日工作.1983年随着高效免疫抑制药物环孢素的引进,全国范围内接受肾移植治疗的受者迅速增加,但是成功的肾移植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群体反应性抗体(PRA)介导的超急排斥反应的影响[1].

    作者:赵晓华;殷文博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思密达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70例疗效观察

    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北方流行于秋季,故称秋季腹泻;在南方流行于冬季,有人将它命名为冬季腹泻.本病多呈散发性或小流行.我院于2003年12月~2004年2月在阳江地区流行婴幼儿腹泻流行季节期间,应用博福-益普生(天津)制药有限公司研制的思密达(smecta)治疗70例患儿,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艳云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高强要求全国卫生系统全力以赴做好医改准备工作

    8月29日,卫生部党组书记高强在2008深化医院管理年活动暨全国医政工作会议上,要求全国卫生系统在做好残奥会保障和秋冬季节各项卫生工作的同时,把主要精力集中到做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各项准备工作上来,统一思想,精心组织,周密准备,改善管理,提高效率,调动医疗卫生人员积极性,全力以赴地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设计好、规划好、组织好、推动好.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