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茵陈散热敷关元穴治疗肝硬化腹水133例临床观察

张阳;薛淑英;管蕾蕾

关键词:茵陈, 热敷, 关元穴, 治疗, 肝硬化腹水, 现报告如下, 本虚标实, 中医学, 肝脾肾, 血瘀, 特征, 气滞, 范畴, 病变
摘要:肝硬化腹水属中医学臌胀范畴.一般认为,本病以肝脾肾俱损,气滞、血瘀、水蓄为病变特征,属本虚标实之证,预后较差.近两年我院采用茵陈散热敷关元穴治疗肝硬化腹水133例,结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乡村医生考核办法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加强乡村医生从业管理,规范乡村医生考核,提高乡村医生队伍素质,更好地为广大农民健康服务,根据<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云南白药治疗血尿62例临床观察

    血尿是泌尿系统常见的临床症状,少数由全身疾病或泌尿系统邻近器官病变所致.临床以治疗原发病为主,加用西药止血药静脉滴注.有时病因不明,则以止血药和消炎药静脉滴注.为探索经济方便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试用云南白药治疗血尿,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松林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急性脑卒中置管鼻饲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急性脑卒中患者易发生吞咽障碍,为了保证营养,常需要置管给予鼻饲.鼻饲的常见并发症为腹泻、胃潴溜、误吸、高血糖等,常常影响患者的治疗及愈后.笔者对我院2006年9月~2007年9月40例急性脑卒中置管鼻饲患者的并发症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鼻饲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以确保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石兆莲;张友灿;叶桂莲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儿复发性肠套叠12例临床分析

    小儿肠套叠在临床上比较多见,以阵发性腹痛、呕吐、便血和腹部肿块为主要临床表现,但复发性肠套叠较为少见,我院自2002年~2007年共收治12例复发性肠套叠,现就其病因和治疗讨论如下.

    作者:何苦寒;申昕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镇肝熄风汤治愈大肠黑变病1例

    大肠黑变病是做结肠镜检查所给出的一种诊断名称.其形成原因一般认为有两个因素:一是慢性便秘,二是长期服用含有蒽醌类及二苯甲烷类的泻药,如番泻叶、大黄、芦荟、通便灵、排毒养颜胶囊等药物.在停服泻药后,黑变的粘膜会逐渐减轻甚至消失,因此,避免滥用泻药,并保持大便通畅,是防止大肠黑变病的根本方法.除了便秘和泻药外,年龄与黑变病发病亦有密切相关,大于60岁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其它年龄组[1].我院采用镇肝熄风汤治愈大肠黑变病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以成;张兴旺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乡村医生执业考核试题(十)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金蟾膏治疗骨与关节结核204例疗效观察

    骨与关节结核是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目前,西医普遍采用治疗肺结核的用药方案,如雷米封、利福平等.但抗结核药物多因病变局部血液浓度较低,不能实现有效抑杀菌作用,疗效欠佳,并且抗结核药毒副作用较大,长期服用,易致肝病、耳聋、视神经炎等病;手术治疗,复发率高且易致残.我院自1998年1月~2008年1月用民间验方金蟾膏(已获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96115726.7)治疗骨与关节结核204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范金山;张佩武;刘学英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β-受体亢进症32例误诊分析

    β-肾上腺能受体亢进症[1](简称β-受体亢进症或称β-受体高敏症,也称心神经官能症)是指由于中枢神经功能失调,影响自主神经功能失常,产生一系列交感神经张力过高的表现,造成心脏血管功能异常.以心悸、胸闷、气短、烦躁、心前区疼痛等为主要表现,此外尚有乏力、头晕、多汗、失眠、焦虑等一般神经系统的症状,以及心电图Ⅱ、Ⅲ、aVF、V4-6导联不同程度ST段及T波改变,常易误诊为病毒性心肌炎,冠心病等疾病,现将我院2002-2007年所遇误诊病例32例作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玉;曹敏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青少年近视调查分析及预防对策

    近视是青少年中常见的多发病,发病率高达40%,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这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学习和工作,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正确的预防和护理至关重要.为了解青少年近视相关因素,找出对策并加以干扰,我们对所在社区进行了相关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莹;林梅;胡央红;吴萍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老年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3例误诊分析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TH合成、分泌或生物效应不足所致的一组内分泌疾病.老年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并不少见,其发病率一般为1%~14%[1],但大多起病隐匿,发展缓慢,临床表现复杂,常涉及全身各个系统,且伴随衰老和其他老年人常见病,若不注意极易与冠心病、贫血、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疾病混淆[2-5].治疗不及时,病情进展,在应激状态下可引起水、电酸碱平衡紊乱、昏迷、甚至死亡[6].现将我院3例老年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误诊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季芬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急性心肌梗死50例急救及护理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常见的心脏急症,也是造成死亡的重要原因.江氏等[1]对120例猝死临床病理分析表明,冠心病猝死占猝死和心性猝死的首位,其75%死于院外,89.4%在1小时内死亡.所以,AMI住院前急救是十分重要的.我科自1994年1月~2004年1月共抢救AMI病人50例,现将急救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肖江红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117例小儿热性惊厥救治分析

    小儿高热惊厥是基层门诊常见急症,若惊厥时间过长或反复发作,可引起颅内高压,造成不可逆性的脑损伤,甚至危及生命[1].现将我院门诊2004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117例热性惊厥患儿的抢救结果报告如下,以探讨小儿热性惊厥在基层医院门诊救治的佳方法.

    作者:张志华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金银花的临床应用

    金银花又名双花、茶叶花,为忍冬科缠绕灌木忍冬的花蕾.具有清热解毒、轻宣疏散、止痢之功效[1],临床应用越来越广,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素梅;张永波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产前心理护理体会

    现阶段,医学模式的转变在产科的重要性已经不再是单纯分娩接生的技术问题,临产时产妇的生理心理问题尤为突出.了解产妇的心理活动,做好临产妇的心理护理,对于减轻产妇生育过程中的痛苦,缩短产程,使胎儿顺利娩出,保障母婴的健康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分析了分娩期产妇的心理活动,并对临产妇实行了心理干预,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梅萍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脑出血患者初期护理及干预

    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出血,发生在大脑半球者占80%,发生在脑干或小脑者占20%.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是常见的病因,用力活动或情绪激动等使患者血压升高,是脑出血常见的诱因,本病发作突然,病情危急,死亡率高.因此除了抢救治疗为主外,正确得当地进行初期护理干预是挽救患者生命,减少并发症和预防复发的关键.

    作者:陈芳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社区卫生机构健康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

    健康教育是通过传播卫生防病知识,提高社会人群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改变危害健康的不良行为,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教育也是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基本职能之一,是推广卫生科普知识、提高社区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力图通过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健康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为推动社区卫生机构健康教育取得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满丽华;季春梅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茵陈散热敷关元穴治疗肝硬化腹水133例临床观察

    肝硬化腹水属中医学臌胀范畴.一般认为,本病以肝脾肾俱损,气滞、血瘀、水蓄为病变特征,属本虚标实之证,预后较差.近两年我院采用茵陈散热敷关元穴治疗肝硬化腹水133例,结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阳;薛淑英;管蕾蕾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九味羌活汤加味治疗难治性感冒126例

    冬春季节人感受风寒湿邪,临床辨治不当,外邪蕴而化热,辨证为风寒湿热,治疗更加棘手.近10年来,笔者临床中遇到此类患者,采用九味羌活汤加味治疗,效果颇佳,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桂生;谢秋亮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医院信息系统风险分析与控制

    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医院业务与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HIS、US、PACS等信息系统的引入,为优化医院业务流程,提高现代医院经营与管理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由于IT业内外环境显性与隐性威胁因素的存在,以及医院信息资产配置的不协调性和系统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给医院信息系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风险.

    作者:孙悦生;黄彪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理疗仪在颈、腰、肩、关节痛症中的临床应用

    颈、腰、肩、关节痛症是危害健康、影响劳动力、造成生活质量下降的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多见,老弱人群发病率高,病程长.针刺治疗较难接受,理疗仪(LK-D智能型多功能治疗仪)运用现代理疗生理效应集针灸、电疗、热疗、药物导人为一体,多种疗法、多管齐下,对相关疾病均有较好的疗效[1].

    作者:欧平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