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云珍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ST-T段改变对心绞痛型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间收治心绞痛型冠心病患者78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非心绞痛型冠心病患者78例作为对照组,均给予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动态心电图ST-T改变阳性率。结果:观察组动态心电图ST-T改变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ST-T改变与心绞痛型冠心病间有着密切联系,可以提高心绞痛型冠心病临床诊断准确率,应当在临床中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陈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肺间质改变为主的肺结核CT检查表现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接收的38例经CT检查结果为肺间质改变为主,经病理确诊的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在接受抗结核治疗前后给予CT检查,并对肺间质改变为主的肺结核CT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与抗结核病治疗前相比,治疗后3个月、9个月以及12个月,所有患者CT征象检出率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针对肺间质改变为主的肺结核患者在抗结核治疗前后进行CT检查,能够将其临床特征和改变特点清晰显现,在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价中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志永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为了了解广东佛山中小学生视力状况,为中小学生视力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2015-2016学年该地所有中小学21250名学生视力筛查结果资料进行整理和回顾性统计分析。发现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59.68%;学生视力不良程度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呈现加重趋势;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61.86%,男生57.65%,女生高于男生(P<0.01)。由此可见当地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状况较严重,应做好相关的预防保健措施。
作者:李文嘉;马祖亮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防风通圣颗粒内服联合离子导入治疗睑皮炎的疗效。方法:2012年2月至2015年1月我院门诊确诊为患有睑皮炎的患者58例,采用口服防风通圣颗粒(3g/袋,一日两次,一次一袋)及西安华亚电子公司生产的DY-多功能眼病治疗仪,离子导入防风通圣颗粒过滤液,部位为上下眼睑,时间40分钟,电流强度常用1mA,每日一次,两周一疗程。结果:58例患者中治愈42例,好转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6%。结论:防风通圣散颗粒内服联合离子导入治疗睑皮炎有确切疗效。
作者:邓晓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认知功能的特征。方法:本研究对168例TIA患者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等评估,并根据MoCA评分分组。结果:伴认知功能障碍的TIA患者占23.2%,MoCA评分中记忆功能下降程度(60.22±3.36%)为显著,其次是执行功能(57.38±4.26%)和视空间功能(41.84±2.12%)。结论:23.2%的TIA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以记忆功能、执行功能和视空间功能下降为主,可能与高血压病和糖尿病有关。
作者:刘洁琼;董爱勤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综合防治对高血压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以提高高血压的控制与预防水平。方法:选取我院门诊于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体检的1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研究样本,采用便利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开展综合防治干预,对比两组临床症候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头痛、眩晕、烦躁、失眠等临床证候有明显改善,临床症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病患者的早期干预中开展综合防治,加强运动与饮食管理,可以明显控制临床症状与防病情发展。
作者:孙正松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心脏肿瘤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选择河北大学附属医院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接收的心脏肿瘤患者37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基础资料、病理特征、诊治等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心脏肿瘤的流行病学特点。结果:40-49年龄段的发病率高,为32.44%,其次为50-59年龄段,为24.34%,40-59年龄段患者肿瘤大部分为良性肿瘤;良性肿瘤占比为89.20%,其中,黏液肿瘤占比为81.10%;左房22例,右房10例,左室3例,右室2例;总存活率为78.38%,保守治疗存活率为70.59%,手术治疗存活率为85.0%。结论:大部分心脏肿瘤均为良性,且中年群体的发病率相对较高,肿瘤通常位于心房,而手术摘除是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法,肿瘤病理类型以及侵及范围决定患者的预后情况。
作者:马志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改变在急性胰腺炎并发感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01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56例,根据是否合并感染分为并发感染组(34例)和非并发感染组(22例),测定两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并对两组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并发感染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及阳性率均高于非并发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钙素原水平检测有助于急性胰腺炎并发感染的诊断,评价急性胰腺炎并发感染程度及预后效果,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魏世刚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总结性分析血液检验标本误差原因及相关防范对策。方法:对我院2015年2月至12月血液检验科出现的60份血液检验标本误差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误差出现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防范对策。结果:60份血液检验标本,误差出现的原因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标本采集原因(占41.7%)>标本送检原因(占25.0%)>标本检验原因(占23.3%)>患者自身原因(占10.0%)。结论:血液检验影响因素较多,不合理操作是造成标本误差的主要原因,从多方面综合入手,规范血液检验工作,对各环节进行针对性防控,可确保血液标本的质量以及检验的准确度。
作者:张金凤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喉罩技术于1993年被英国列入困难气道管理规划以来喉罩技术已经成为现代气道管理中可行且实用的技术。超声可视化技术已在困难气道处理,短小手术的气道保护方面取得了成功,但现在仍存在安放位置不确定,效果没有评价指标等问题。该综述针对超声可视化技术应用于直视下喉罩放置的引导作用,以及在喉罩定位中的潜在优势。随着可视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超声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麻醉相关技术中,且已有广大的麻醉工作者热衷于从事该技术的发展。现在利用超声技术的可视性与喉罩的简便性相结合,力求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超越。该综述重点介绍了超声的气道软组织成像原理和超声可视化技术应用于引导喉罩放置的可行性。
作者:任应博;唐燕红;张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阶段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分组为早老年组(60-69岁)40例、中老年组(70-79岁)23例、老老年组(≧80岁)17例。收集患者在性别、年龄、心梗部位、基础疾病及心梗后并发症方面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在中老年组中,男女发病率的差异则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基础疾病、心梗部位、并发症方面,各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老老年组随着年龄的增长多种基础疾病的患病率越高,冠脉病变亦越复杂,但并非意味着高死亡率。老年急性心肌梗塞在治疗上不仅要抗聚稳斑,还要积极处理基础疾病。
作者:罗璨璟;邓翠东;孙卫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西咪替丁与临床常用维生素及高危药品配伍稳定性。方法:按照临床上常规的用药配制相应药物溶液的浓度以及西咪替丁与各种药物的配伍液,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来测量西咪替丁和维生素C、维生素B6、异丙嗪、酚妥拉明的含量。外部环境是在25℃左右,在0、2、4、6h这几个时间段内取样来观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以及含量的变化等。结果:经过观察,在配伍液静置了6个小时后,这些配伍液都没有发生明显的颜色变化,且也没有产生气泡和沉淀;配伍液在静置的6小时内,pH值没有变化,各组药品的含量也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结论:说明西咪替丁与临床常用维生素及高危药品在室温下放置6小时,配伍液还是相对比较稳定的,不存在物理性配伍禁忌。
作者:黄微星;王露瑶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运用不同乳制品喂养对出院后早产儿实际生长发育状态的影响。方法:择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达到临床出院条件且无法实施母乳喂养的早产儿3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早产儿的出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例,对照组早产儿使用常规配方婴儿奶粉连续喂养半年,观察组早产儿使用早产儿配方奶粉连续喂养半年,观察比较两组早产儿在喂养半年后的身高、体重等生长发育指标的表现状况。结果:喂养半年后,观察组早产儿的身高、体重生长发育指标增长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产儿出院后运用早产儿配方奶粉进行喂养,能够有效提升其生长发育指标的增长程度,改善早产儿的综合性生长发育质量,适宜在临床中予以广泛应用。
作者:李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针灸是祖国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特征和地域特色鲜明,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对参与和辅助临床治疗,促进患者病情康复等均具有重要作用。同时,飞速发展的西方医学带来了许多新兴的医疗技术与研究方法,如超声、心电图、放射科等,其中超声是一种检查和诊断方法,可快速明确患者病情,为其临床诊疗提供方便。现阶段,有许多医学研究资料表明,在临床中将针灸和超声医学相结合,可有效保证病情诊断与临床治疗的及时性、有效性和准确性,对临床医学的快速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主要对针灸与超声医学二者之间的有效结合进行了详细分析与研究,望对以后的临床医学实践提供些许建议。
作者:狄富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观察瑞芬太尼对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和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为降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提供理论参考。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是老年患者在全麻术后常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临床表现以焦虑、精神错乱、记忆受损和人格改变等为主,是患者术后出现人格、社交和认知能及技巧的变化。瑞芬太尼作为一种新型阿片类镇痛药,其良好的可控性和镇痛效果,目前广泛应用于全麻诱导和全麻术中和术后维持镇痛中。目前,对于运用瑞芬太尼术中或术后镇痛对老年患者POCD影响的研究甚少,骨科手术的相关研究更是一片空白。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中及术后应用瑞芬太尼和芬太尼镇静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和围术期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为对老年人手术特别是骨科下肢手术术中及术后镇痛的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李永庆;肖光文;张岳农;曾建勋;刘平航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糖原合成激酶3α(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α,GSK3α)在神经元死亡的信号转导过程中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在于探讨GSK3α是否参与了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引起的SH-SY5Y细胞损伤。方法:本研究应用糖原合成酶激酶3α的特异抑制剂Compound 27抑制SH-SY5Y细胞中GSK3α的活性,以观察其对6-OHDA引起SH-SY5Y细胞损伤的影响。结果:Compound 27可减轻6-OHDA对SH-SY5Y细胞的损伤,并可下调细胞内Caspase 3和Caspase 9的表达。这说明了,阻断GSK3α可缓解6-OHDA对SH-SY5Y的损伤。结论:阻断GSK3α可部分缓解6-OHDA对SH-SY5Y细胞的损伤;GSK3α可能介导了6-OHDA对SH-SY5Y的损伤。
作者:李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131I治疗Graves甲亢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120例Graves甲亢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131I治疗,观察甲亢临床疗效、甲亢复发率、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甲亢临床疗效显示,131I组患者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80.8%和95.8%。随访2年,复发率为4.2%。无甲亢性心脏病、肝功能损伤发生,其中甲减发生率为18.3%。结论:尽管有较高的甲减发生率,131I治疗Graves甲亢疗效高,复发率低,甲亢性心脏病、肝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好,临床上值得应用。
作者:祖拉亚提·库尔班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寿命指从出生经过发育、成长、成熟、老化到死亡前机体生存的时间,以年龄作为衡量寿命长短的尺度。在比较某个时期、地区或社会的人类寿命时一般采用平均寿命,平均寿命常用来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的医学发展水平,它也可以表明社会的经济和文化的发达状况。人类在漫长的进化发展过程中,其生命长度也在不断延长,有关资料显示2000多年以前人类的平均寿命不过20岁,18世纪为30岁,19世纪到了40多岁,20世纪末已超过60岁。有关报告显示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欠发达国家之间也存在很大差别,29个高收入国家的新生儿预期寿命在80岁以上,而22个撒哈拉以南国家的新生儿寿命在60岁以下,日本女性的预期寿命为全球高为86.8岁,瑞士男性的预期寿命为全球高为81.3岁,塞拉利昂的寿命为全球低,女性50.8岁、男性49.3岁;根据2007年《世界人口统计报告》我国人均寿命男71岁、女74岁。一般认为65岁以上的人口在正常社会占据整个人口的7%-14%,而高龄化社会则是14%-20%,超高龄社会则高达20%以上,现在已进入一个普遍高龄化的社会。
作者:刘洪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本研究应用“阴道炎五联检”对苗药“紫天液”外用洗剂治疗阴道炎的有效性进行系统评价,为苗药的开发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征询我院符合课题纳入条件妇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用药为“紫天液”洗液,对照组为红核妇洁洗液,治疗时间为月经干净后3天,洗液为100mL,每天2次,7天为一疗程。在治疗前及治疗七天后作“阴道炎五联检”检查,并结合妇检结果作疗效判定。结果:观察组治疗阴道炎有效率为97.33%,对照组有效率为94.67%。结论:苗药“紫天液”外用洗剂能有效治疗妇女阴道炎,药物治疗的主要机制是清热解毒、杀虫止痒、消肿止痛,凸显出苗药天然药物的优势与特色,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光兰;郭伟伟;杨兰;熊玉兰;杨晓红;叶校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王杏林: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中医院院长,副主任中医师,寻甸县名中医。王老师年轻时认真研读历代各时期著名医家典籍,博览古今,采众家之长,具有深厚的中西医理论根基。在临床工作中,王杏林老师主张中西医结合,中西医并重,辨证运用这两种方法,二者取长补短。他注重经典的研究,精于伤寒,钻研《伤寒论》的理论与实践。学以致用,勤于临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擅长诊治咳嗽病、风湿痹证、脾胃病及妇科疑难杂证。
作者:李天专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