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胸腹水多参数检测在鉴别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于金华

关键词:胸腹水, 多参数, 检测, 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胸腹水多参数检测在鉴别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择取2013年3月到2016年3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治疗胸腹水的100例患者,按照病变的良恶性进行分组:恶性组50例,良性组50例。对上述患者进行胸腹水检测。结果:良性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处于正常参考范围或率高于正常参考范围,而恶性组患者其各项指标均要高于良性组以及正常参考范围,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临床试验结果证明,CEA、CHOL与CA125、CA242、CA199、CA153等糖类抗原均可用于胸腹水良恶性的诊断,临床可通过多参数的联合检测来提高诊断正确率。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杂志相关文献
  • 大剂量维生素C在改善重症感染患者器官损害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针对重症感染患者出现的器官损害病症进行临床干预,观察大剂量使用维生素C的改善效果,记录临床干预信息进行比对。方法: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中医院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内出现的重症感染患者资料100例,进行随机分组。接受常规治疗的患者50例作为常规组,接受大剂量维生素C干预患者50例划分为观察组。常规组主要采取常规方式的综合措施进行治疗,观察组需要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大剂量的维生素C进行药物干预。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干预信息,比对两组患者病症改善的情况以及住院时间长短。并且采取CK-MB等方式进行指标数据的观察,比对恢复情况数据信息。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组,观察组患者病症恢复的时间,以及各项检查的情况都比常规组患者呈现出良好的状态,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重症感染患者出现的器官损害病症进行大剂量的维生素C药物临床干预质量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病症,对于患者住院时间以及相关指标的检查具有明显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刘艳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论CDT治疗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可行性

    脑卒中致残率很高,约75%留有后遗症,肩手综合征(SHS)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之一,其患病率约占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12.5%-72%[5],74.1%在病后3月内发生[6]。肩手综合征严重妨碍偏瘫上肢功能的恢复,导致上肢失用,对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作者:李馨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米非司酮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子宫异常出血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失调子宫出血运用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去氧孕稀缺雌醇的有效性。方法:将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进行治疗的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106例进行探究,将这106例患者随机的分成两个小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例数为53例。对照组患者在接受刮宫手术后采用去氧孕稀缺雌醇治疗,观察组的患者在接受刮宫手术后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去氧孕稀缺雌醇治疗。患者治疗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子宫内膜厚度等进行对比。结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两组患者都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相比,其效果更加突出,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突出(P<0.05)。结论:在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各项指标后,看出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更佳,在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运用小剂量的米非司酮结合去氧孕稀缺雌醇效果好,而且副作用少,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董宪凤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116例脑梗塞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脑梗塞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塞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疾病类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应用早期康复护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4%;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应用于脑梗塞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大幅度提升了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恢复了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周继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输卵管结扎术和药物避孕的临床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输卵管结扎术和药物避孕的临床利弊。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行节育举措的496名女性,将其依据随机方式划分为输卵管结扎组(A组,119名)和口服避孕药组(B组,377名),A组行输卵管结扎术予以避孕,B组采用口服药物避孕。比较分析两组腰部不适率、经期延长率、月经不调率及妊娠率等指标。结果:A组在妊娠率、月经不调率及腰部不适率相比于B组,均低于后者且差异显著(P<0.05),A组在经期延长率相比于对照组,高于后者且差异较明显(P<0.05)。结论:针对育龄避孕女性,采用输卵管结扎术予以节育,除经期延长率外,在腰部不适率、经期延长率、月经不调率及妊娠率等指标方面均优于药物避孕,在临床中具有良好应用价值。

    作者:王春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老年患者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血肿原因分析及处理

    目的:研究老年患者术后使用永久起搏器后囊袋出现严重血肿问题的原因。方法:选取入院之间的100例患者采用临床回顾资料分析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100例患者中有8例患者出现囊袋血肿问题,发病率在8%。其中发生在7d内的患者有4人,7d至14d内的患者有4例。8里患者中有3例患者采用注射器进行局部性抽吸处理,1例患者采用抽吸后效果较好,切开囊袋止血。3例患者切开囊袋后,清创处理后,采用止血湿敷处理。2例患者采用芒硝外敷吹。无一例临床出现感染的问题。结论:老年患者使用清袋止血操作,提高药物的抗凝效果。患者术后的恢复效果与患者的年龄、营养情况、抗药抗凝性有密切关系。高龄患者往往存在潜在的功能性障碍问题,囊袋血肿问题发生率较高,局部容易出现严重性囊肿问题。患者的皮肤出现瘀斑,出血速度、起膊袋张力大小因人不同。

    作者:李艳斌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4例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结4例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安全防范和肠道准备:术后针对常见并发症,如尿漏,吻合口瘘,伤口感染等,进行及时、有效、规范的治疗和护理。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减轻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晓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您真正了解冠心病吗?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常常被称为“冠心病”。药物、支架(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手术(冠状动脉-主动脉旁路移植术,又称“冠脉搭桥术”)是目前冠心病治疗的三大主要手段。

    作者:李宁;王守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诸病源候论》中的运动处方

    《诸病源候论》以疾病的病源、病证、症候作为纲目,不记载汤方,只记载相关的摄生导引法,导引的内容包括肢体运动、呼吸运动、意念运动等,在中医的运动疗法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我们可以把“导引”称作为是古代的“运动处方”。

    作者:林强;严隽陶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治疗效果,总结治疗经验。方法:2015年全年共收治急性心绞痛患者150例,急性期给予扩冠脉药物、抗血小板药物、中药静脉制剂,对症治疗高血压、高血糖、血脂紊乱,稳定期维持应用抗血小板药物、中药复方制剂、维生素等药物,部分患者对药物不敏感或存在禁忌症,选择特殊药物。结果:住院时间3~9日,平均(5.4±1.5)日,患者胸痛、胸闷、心悸等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治疗后8周后,速效扩冠药物停用52.0%、减量40.0%、不变或加重80.0%, APTT高于治疗前、FBI、TC、TG、hs-CRP、HCY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2.0%。结论: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治疗可分为急性期、稳定性两个阶段,急性期以扩张血管、控制合并症、抗血栓形成为主要目的,减轻急性心肌损伤,预防心肌梗死,稳定期以维持用药为主,预防复发,稳定病情,减少速效扩血管药物用量。

    作者:江俊学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长寿观念之我见

    寿命指从出生经过发育、成长、成熟、老化到死亡前机体生存的时间,以年龄作为衡量寿命长短的尺度。在比较某个时期、地区或社会的人类寿命时一般采用平均寿命,平均寿命常用来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的医学发展水平,它也可以表明社会的经济和文化的发达状况。人类在漫长的进化发展过程中,其生命长度也在不断延长,有关资料显示2000多年以前人类的平均寿命不过20岁,18世纪为30岁,19世纪到了40多岁,20世纪末已超过60岁。有关报告显示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欠发达国家之间也存在很大差别,29个高收入国家的新生儿预期寿命在80岁以上,而22个撒哈拉以南国家的新生儿寿命在60岁以下,日本女性的预期寿命为全球高为86.8岁,瑞士男性的预期寿命为全球高为81.3岁,塞拉利昂的寿命为全球低,女性50.8岁、男性49.3岁;根据2007年《世界人口统计报告》我国人均寿命男71岁、女74岁。一般认为65岁以上的人口在正常社会占据整个人口的7%-14%,而高龄化社会则是14%-20%,超高龄社会则高达20%以上,现在已进入一个普遍高龄化的社会。

    作者:刘洪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80例不同年龄段老年急性心肌梗塞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阶段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分组为早老年组(60-69岁)40例、中老年组(70-79岁)23例、老老年组(≧80岁)17例。收集患者在性别、年龄、心梗部位、基础疾病及心梗后并发症方面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在中老年组中,男女发病率的差异则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基础疾病、心梗部位、并发症方面,各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老老年组随着年龄的增长多种基础疾病的患病率越高,冠脉病变亦越复杂,但并非意味着高死亡率。老年急性心肌梗塞在治疗上不仅要抗聚稳斑,还要积极处理基础疾病。

    作者:罗璨璟;邓翠东;孙卫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针灸任脉、督脉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疗效探析

    目的:研究针灸任脉、督脉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8例脑中风后出现尿失禁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均34例。研究组采用针灸任脉、督脉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经治疗后,两组的治疗效果相比较,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中风后尿失禁患者采用针灸任脉、督脉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对患者的尿失禁症状进行有效的改善,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陈珊;蔡宜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偏头痛治疗的一般原则

    头痛是人们在生活中常见的症状,那么偏头痛是什么呢?有哪些治疗原则呢?

    作者:玲凌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神经外科护理中危险因素的分析与预防措施

    目的:对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危险因素以及相对应的预防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在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神经外科治疗的43例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43例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所存在的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相对应的预防措施进行探讨。结果:在43例患者中,出现护理风险事件的例数为2例,是总研究人数的4.65%。导致护理风险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一旦护理风险事件产生,那么其对于患者整个治疗过程的开展都是极为不利的。结论:护理风险事件对于患者的治疗有着极大的影响,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为患者的康复奠定基础。

    作者:杨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胆固醇好还是不好谁说了算

    近有一篇关于胆固醇的文章在微信中广为传播。文中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40年的观察结果显示,越是高饱和脂肪、高胆固醇的饮食方式,体内胆固醇水平越健康”。笔者概括了一下,文中主要提出以下三个观点,可能会对公众和患者产生误导:1.胆固醇升高不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2.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血管炎症反应,胆固醇可修复炎症。3.高饱和脂肪和高胆固醇饮食不会升高胆固醇。在这个自媒体爆发的互联网时代,任何人用学术方式来传播老百姓难以接触到的信息,均需要记住遵循循证原则,带着充分、明确的证据来佐证你的观点。

    作者:乔岩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诊治效果。方法:以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20例为实验组,以单一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2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了临床资料以及诊治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实验组的临床表现为心绞痛、呼吸困难、心悸、心肌梗死和心界向左扩大,对照组临床表现为心绞痛、呼吸困难、心悸;实验组的心电图表现为缺血性ST-T改变、电轴左偏、束支传导阻滞和陈旧心肌梗死,对照组心电图表现为缺血性ST-T改变、电轴左偏;对照组病情好转率为93.3%,实验组病情好转率为84.4%。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心绞痛、呼吸困难、心悸、心肌梗死和心界向左扩大,心电图表现为缺血性ST-T改变、电轴左偏、束支传导阻滞和陈旧心肌梗死,经过对症治疗之后,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张慧颖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下肢深静脉血栓通过多普勒彩超诊断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通过多普勒彩超诊断的价值。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12月期间随机抽取的5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分析其多普勒彩超诊断结果。结果:50例患者中,诊出率为100%,其中左下肢为29例,右下肢为14例,双下肢为7例;中央型13例,周围型28例,混合型9例。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通过多普勒彩超诊断准确性较高,可以有效判断病灶情况,有助于临床治疗开展。

    作者:关兴;王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男性吸烟对高血压病症的影响关系分析

    目的:探究男性吸烟对高血压病症的影响关系。方法:选取的38500名小区居民,并根据居民的的血压情况,将18450名男性吸烟居民分为两组,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并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男性吸烟和高血压病之间存在的联系。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在首次吸烟年龄、吸烟年限、吸烟指数以及吸烟数量方面的对比(P<0.05);经过分析显示,吸烟与过去吸烟都和高血压病症具有相关性。结论:男性长时间过量吸烟会导致高血压病的出现,两者之间具有相关性。

    作者:瞿丽开;谢来球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本院在2014年6月-2015年12月所收治的6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0例)。对照组中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B中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舒适护理。然后观察这些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等疗效。结果: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66.67%,相应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6.67%;试验组B的护理满意度为92.33%,相应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在股骨颈骨折术后护理中的应用,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治愈率,降低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患者及其家属的治疗满意度,具有很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王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杂志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