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传统手术治疗与微创治疗剥除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研究

林树梅

关键词:传统手术治疗, 微创治疗, 剥除子宫肌瘤, 临床, 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传统手术治疗与微创治疗剥除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到我院治疗的120例子宫肌瘤患者,严格采用随机的分配方式把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期限为2周,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治疗方式。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结果: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多于观察组。终数据差异较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治疗剥除子宫肌瘤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手术治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杂志相关文献
  • 踝扭伤的临床治疗与观察

    目的:分析踝扭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踝扭伤患者40例,收治时间为2012年3月至2013年7月期间,并将踝扭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踝扭伤患者采用经穴治疗,观察组踝扭伤患者采用针刺董氏奇穴治疗。结果:观察组踝扭伤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0.00%显著优于对照组踝扭伤患者的总有效率60.00%,观察组踝扭伤患者治疗后的局部疼痛缓解时间、治愈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踝扭伤患者采用针刺董氏奇穴治疗,不仅能够增加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还能缩短患者局部疼痛缓解时间、治愈时间。

    作者:蔡华治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瑞芬太尼对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观察瑞芬太尼对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和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为降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提供理论参考。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是老年患者在全麻术后常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临床表现以焦虑、精神错乱、记忆受损和人格改变等为主,是患者术后出现人格、社交和认知能及技巧的变化。瑞芬太尼作为一种新型阿片类镇痛药,其良好的可控性和镇痛效果,目前广泛应用于全麻诱导和全麻术中和术后维持镇痛中。目前,对于运用瑞芬太尼术中或术后镇痛对老年患者POCD影响的研究甚少,骨科手术的相关研究更是一片空白。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中及术后应用瑞芬太尼和芬太尼镇静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和围术期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为对老年人手术特别是骨科下肢手术术中及术后镇痛的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李永庆;肖光文;张岳农;曾建勋;刘平航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探究运用不同乳制品喂养对出院后早产儿生长发育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究运用不同乳制品喂养对出院后早产儿实际生长发育状态的影响。方法:择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达到临床出院条件且无法实施母乳喂养的早产儿3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早产儿的出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例,对照组早产儿使用常规配方婴儿奶粉连续喂养半年,观察组早产儿使用早产儿配方奶粉连续喂养半年,观察比较两组早产儿在喂养半年后的身高、体重等生长发育指标的表现状况。结果:喂养半年后,观察组早产儿的身高、体重生长发育指标增长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产儿出院后运用早产儿配方奶粉进行喂养,能够有效提升其生长发育指标的增长程度,改善早产儿的综合性生长发育质量,适宜在临床中予以广泛应用。

    作者:李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机械通气时气管套管致气管食管瘘的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探讨

    目的:分析机械通气时气管套管致气管食管瘘的原因,探讨预防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发生的6例械通气时气管套管致气管食管瘘病例进行说明,结合权威文献复习,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造成气管食管瘘的主要因素,根据临床实践经验分析相应的预防对策。结果:机械通气过程中,患者出现气管食管瘘的主要因素为气囊压力过高2例,气囊压迫时间过长2例,套管不稳定活动1例,气管结构异常1例;主要预防措施为严密监测气囊内压,防止压力过高现象,同时有效对气管套管进行固定处理,进一步减轻呼吸机相关器件对患者气管的压迫。对于躁动严重患者,要采取必要措施进行镇静处理。结论:在为机械通气患者提供服务时,要加强人工气道、气囊管理力度,减少机械性损伤对患者气管内膜功能的影响,有效减少气管食管瘘发生率。

    作者:王英;马晶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的并发症及护理

    目的:分析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的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探讨有效的护理办法。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优质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9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1%<17.9),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3%>79.5%),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的并发症问题,采取有效的护理办法能够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为患者的健康提供安全保障。

    作者:刘佳美;赵妍;柳烨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超声可视化技术在引导喉罩放置中的临床应用

    喉罩技术于1993年被英国列入困难气道管理规划以来喉罩技术已经成为现代气道管理中可行且实用的技术。超声可视化技术已在困难气道处理,短小手术的气道保护方面取得了成功,但现在仍存在安放位置不确定,效果没有评价指标等问题。该综述针对超声可视化技术应用于直视下喉罩放置的引导作用,以及在喉罩定位中的潜在优势。随着可视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超声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麻醉相关技术中,且已有广大的麻醉工作者热衷于从事该技术的发展。现在利用超声技术的可视性与喉罩的简便性相结合,力求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超越。该综述重点介绍了超声的气道软组织成像原理和超声可视化技术应用于引导喉罩放置的可行性。

    作者:任应博;唐燕红;张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胆固醇好还是不好谁说了算

    近有一篇关于胆固醇的文章在微信中广为传播。文中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40年的观察结果显示,越是高饱和脂肪、高胆固醇的饮食方式,体内胆固醇水平越健康”。笔者概括了一下,文中主要提出以下三个观点,可能会对公众和患者产生误导:1.胆固醇升高不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2.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血管炎症反应,胆固醇可修复炎症。3.高饱和脂肪和高胆固醇饮食不会升高胆固醇。在这个自媒体爆发的互联网时代,任何人用学术方式来传播老百姓难以接触到的信息,均需要记住遵循循证原则,带着充分、明确的证据来佐证你的观点。

    作者:乔岩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4例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结4例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安全防范和肠道准备:术后针对常见并发症,如尿漏,吻合口瘘,伤口感染等,进行及时、有效、规范的治疗和护理。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减轻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晓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心脏肿瘤的流行病学特点

    目的:研究分析心脏肿瘤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选择河北大学附属医院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接收的心脏肿瘤患者37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基础资料、病理特征、诊治等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心脏肿瘤的流行病学特点。结果:40-49年龄段的发病率高,为32.44%,其次为50-59年龄段,为24.34%,40-59年龄段患者肿瘤大部分为良性肿瘤;良性肿瘤占比为89.20%,其中,黏液肿瘤占比为81.10%;左房22例,右房10例,左室3例,右室2例;总存活率为78.38%,保守治疗存活率为70.59%,手术治疗存活率为85.0%。结论:大部分心脏肿瘤均为良性,且中年群体的发病率相对较高,肿瘤通常位于心房,而手术摘除是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法,肿瘤病理类型以及侵及范围决定患者的预后情况。

    作者:马志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浅析中医基础理论学科的发展现状与思考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是中医学的入门,也是学习中医的读者学习的基础学科。这一理论学科具有能让其他中医学分支学科认同和利用,因此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而且带有一定的普遍适应性。纵观当前中医理论学科的发展,其取得的成果和突破都比较有限,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其发展极为缓慢呢,笔者认为,理论学科的发展离不开临床的实践和证明,只有实践才能检验理论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因此,要让中医基础理论能够更好的发展,必须将其全面融汇到临床中去,这正是本文所要研究的内容。

    作者:叶艳琼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妇产科护理中孕期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研究妇产科护理中孕期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服务于临床。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入我院妇产科门诊进行产前诊断的孕产妇850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0进行常规产前检查和产前护理,教育组450人在常规检查个产前护理的基础上,开展综合反复的孕期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孕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母乳喂养率、产后泌乳时间、产后2小时泌乳量、产后48小时泌乳量及产妇满意度。结果:教育组孕产妇自然分娩率78.22%、母乳喂养率86.44%、产后泌乳时间20.87±2.51小时、产后2小时泌乳量1.79±0.42L、产后48小时泌乳量2.41±0.25L,产妇满意度4.75分;对照组孕产妇自然分娩率57.00%、母乳喂养率54.75%、产后泌乳时间25.76±2.32小时、产后2小时泌乳量1.41±0.38L、产后48小时泌乳量1.92±0.48L,产妇满意度3.80分。结论:妇产科护理中孕期健康教育对于提高自然分娩率和促进母乳喂养,增加泌乳量、提高产妇满意度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王莉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益气温阳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肢冷症的中医理论探讨

    肢冷症称之为“厥”,糖尿病肢冷症患者四肢指端至肘膝的不同程度的自觉或他觉的冷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认为阳气不足是肢冷症发生的主要病机,气滞、血瘀、络阻是糖尿病肢冷症病机的发展及归宿,并形成了阴寒、淤血、痰湿等致病因子影响疾病发生、发展,故探讨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大法治疗糖尿病肢冷症的理论基础,为增进此症的临床疗效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欧阳海平;钟森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防风通圣颗粒联合离子导入治疗睑皮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防风通圣颗粒内服联合离子导入治疗睑皮炎的疗效。方法:2012年2月至2015年1月我院门诊确诊为患有睑皮炎的患者58例,采用口服防风通圣颗粒(3g/袋,一日两次,一次一袋)及西安华亚电子公司生产的DY-多功能眼病治疗仪,离子导入防风通圣颗粒过滤液,部位为上下眼睑,时间40分钟,电流强度常用1mA,每日一次,两周一疗程。结果:58例患者中治愈42例,好转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6%。结论:防风通圣散颗粒内服联合离子导入治疗睑皮炎有确切疗效。

    作者:邓晓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我遇关公--采访著名影视演员陆树铭小记

    在中国的众多的影视演员当中,陆树铭是一位很奇特的演员,他在1994年版的电视连续剧《三国》中,凭借着饰演关羽这个角色,走红大江南北,赢得了众多观众的喜爱。我和“关公”见面是在北京市大兴区一个茶馆里,他上身穿着一件褐色的带有白色小方格的上衣,下身穿着牛仔裤,满脸写满沉稳、冷峻和坚毅,唇下黑白相间的胡须长长的,俨然像美髯公关羽似的。在长达3个多小时的采访中,“关公”向我讲述了他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他对于自己成功地饰演了关羽这个角色给出这样的评价“成也关公,败亦关公!”由于他演活了关公,他的形象被亿万观众刻印在脑海里,导致他在两年时间没有合适的戏可演。如他应《无字碑》剧组之邀去试镜,可是导演一瞅他就很无奈地说:“还像关公的影子,给我感觉关公怎么跑到唐朝来了。”其结果可想而知,“关公”吃了个闭门羹。

    作者:陈家忠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关于中药汤剂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使用建议

    目的:对中药汤剂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2月服用中药汤剂后出现了不良反应的8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根据各个因素来提出解决的措施。结果:中药汤剂不良反应的主要有药物因素(22.5%)、配伍不当(15.0%)、剂量过大(16.3%)、疗程过长(15.0%)等多个原因,要避免出现不良反应,还需从注意配伍、加强监管、规范使用等方面来加强。结论:导致患者在服用中药汤剂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因素较多,需要从根本上来进行全面的改善,才能够提升中药汤剂的安全性,增强治疗的效果,减少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作者:杨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麻醉治疗观察

    目的:探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不同麻醉方法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从我院2011年9月至2015年5月接收并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性抽取104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应用全身麻醉,研究组采用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不同麻醉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经过硬膜外麻醉之后后,血糖为(12.3±3.14)mmol/L,胰岛素使用量为(20.2±2.33)U,尿酮阳性共4例,尿酮阳性检出率为7.69%,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采用硬膜外麻醉方法,相比全身麻醉,能够减少对于患者的血糖水平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琴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心脏CT与核磁如何选择

    近年来,心血管影像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心脏CT的临床价值主要是无创性评估冠状动脉,心脏核磁则更多用于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全面评估。心脏CT CT的优势和劣势都很明显以64排螺旋CT为代表的高分辨率CT开创了冠状动脉无创性检查的新纪元。但我们必须客观地正视其阴性预测值高和阳性预测值低的现实,正确帮助和引导临床医师进行合理选择。

    作者:赵世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米非司酮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子宫异常出血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失调子宫出血运用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去氧孕稀缺雌醇的有效性。方法:将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进行治疗的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106例进行探究,将这106例患者随机的分成两个小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例数为53例。对照组患者在接受刮宫手术后采用去氧孕稀缺雌醇治疗,观察组的患者在接受刮宫手术后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去氧孕稀缺雌醇治疗。患者治疗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子宫内膜厚度等进行对比。结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两组患者都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相比,其效果更加突出,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突出(P<0.05)。结论:在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各项指标后,看出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更佳,在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运用小剂量的米非司酮结合去氧孕稀缺雌醇效果好,而且副作用少,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董宪凤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神经外科麻醉技术的研究

    神经外科近年来发展迅速,神经外科手术的麻醉技术也随之有了巨大的发展,通过对其功能要求分析,有助于进行手术时麻醉药物及麻醉方法的选择。随后分别介绍了常用的监测方法及术后苏醒,在进行临床选择时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后,对神经外科麻醉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作者:陈宇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浅析宗教信仰的心理调节功能

    作为国家的上层建筑,作为社会生活中非常有影响的意识形态,宗教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并没有因科技的进步和政治制度的完善而减弱,其在某些领域如对人的心理调节和心理疾病治疗方面仍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宗教信仰的心理调节是指通过特定的宗教信念把人们原来心态上的不平衡调节到相对平衡的心理状态,并由此使人们在精神上、行为上和生理上达到健康状态。

    作者:刘勇;冀晓斌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杂志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