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苏州市区娱乐场所服务小姐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赵秀萍;阙建良;刘亦淳;宓惠宏;赵艳秋;曹小平;顾君;凌峰

关键词:苏州市区, 娱乐场所服务小姐, 艾滋病防治, 知识知晓, 女性感染者, 性传播途径, 性服务小姐, 无保护性交, 艾滋病病毒, 综合防治, 知晓情况, 使用情况, 高危人群, 防治知识, 方案制定, 示范区, 安全套, 证据, 显示, 商业
摘要:娱乐场所商业性服务小姐是艾滋病传播中的高危人群和传播桥梁.在全球成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中,估计有75%~85%是由于无保护性交造成的[1].新的证据显示,近年来我国由性传播途径感染艾滋病的比例有所上升,女性感染者的比例有较大幅度的上升[2].苏州城区是第二批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我们于2005年3月开展了对娱乐场所服务小姐的调查,以了解其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及安全套使用情况,为下一步的干预工作和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加强单位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

    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5年来,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高度重视对公共卫生人才队伍的建设,不断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收到了一定成效,现将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陈长安;韩英;张丽红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上海市松江区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松江区麻疹发病率自1982年以来一直保持<10/10万,而2005年达到48.76/10万.为掌握松江区麻疹发病动态,提高监测系统敏感性、及时性和准确性,现将2005年松江区麻疹监测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陆红梅;郭晓芹;陈文花;沈金花;顾士康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1999~2005年无锡市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动态分析

    近年来,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无锡市传染病流行模式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因此,了解无锡市传染病的发生及流行规律,确定无锡市今后传染病防治重点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利用无锡市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分析近年全市传染病发病变化趋势,明确现阶段的主要防制任务和方法,为制定今后的防制措施提供依据.

    作者:钱燕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住院患者下呼吸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

    下呼吸道感染一直是临床的常见病,也是主要的病死原因之一.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以及有创检查和治疗技术的广泛开展,使呼吸道正常菌群发生了变化,感染菌株耐药率不断增加,这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困难.

    作者:叶绪富;孔海深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南通市麻疹爆发疫情特征及对策分析

    南通市自使用麻疹疫苗(MV)以来,特别是从1979年实行计划免疫后,麻疹发病率大幅度下降.但近年来,麻疹发病率有所回升,并且爆发疫情时有发生.为了进一步降低麻疹发病水平,有效控制麻疹局部爆发与流行,现将2000~2005年南通市麻疹爆发疫情特征和对策分析如下.

    作者:廉丽华;蔡波;张志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无锡市惠山区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分析

    医疗机构是患者聚集的场所,很容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污染,造成交叉感染,从而影响医疗质量,而医疗机构消毒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院内感染率的高低.为了解惠山区医疗机构消毒工作质量,更好地贯彻落实消毒管理办法,规范医院管理,预防和控制医源性感染的发生,2002~2005年我们对辖区医疗机构的消毒效果进行了监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国强;刘甜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蒿甲醚治疗脑型恶性疟1例报告

    2006年2月,常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指导应用蒿甲醚注射液成功救治1例脑型恶性疟合并昏迷病人.

    作者:朱仕英;王安平;谢轶青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化妆品使用过程中二次污染的现状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化妆品的应用亦愈来愈广泛.卫生监督部门往往将监督重点放在生产厂家和商家,而对于化妆品在使用过程中造成的二次污染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为了解化妆品在使用中的二次污染现状,防止化妆品二次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我们分别在2005年冬季和夏季对徐汇区理发美容店里正在使用的化妆品进行了抽样调查,为卫生监督部门的监督管理提供依据.

    作者:刘立平;许东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上海市健康体检者中首次检出1株喀普斯塔德沙门菌

    沙门菌(Salmonella)属是一类广泛分布于自然界,能引起各种脊椎动物的肠道感染,对人类和动物具有极大危害的革兰阴性肠道致病菌.在世界各地的食物中毒中,由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占首位或第二位,所以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把沙门菌列为食品从业人员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体检中的必检项目.

    作者:黄峥;席美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造船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综合评价指标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六条规定:建设项目(新建、改建、扩建)在竣工验收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所谓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是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程度(浓度或强度)、职业病防护措施及效果、对健康的影响作出总体评价.

    作者:杨泽云;陈峰;杨继红;柏建岭;荀鹏程;陆春花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2起肠炎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

    2006年6月本区发生2起食用污染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一起为6月初某单位13人在一家餐厅集体聚餐,另一起为6月中旬一家公司因同事生日食用上海某食品公司生产销售的慕司蛋糕.现将调查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周红芳;徐枫;郦佳莹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上海市现制现售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初探

    水作为人类生活的必需品,一直以来受到社会和政府的关注.上海本身是一个水质缺水型的城市,饮用水市场的新热点也是层出不穷,其中近两年来现制现售饮用水作为生活饮用水的一种补充方兴未艾.我们依据对上海市现制现售饮用水卫生状况的调研情况以及存在的卫生问题,提出相应的卫生管理对策,旨在使现制现售饮用水符合卫生要求,确保消费者的饮用安全.

    作者:毛洁;应亮;王懿霖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南通市市售家畜肾脏镉污染调查及原因分析

    镉既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金属,又是一种十分有毒的元素,具有较高的移动性和较低的中毒浓度,其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机体[1].镉进入机体后与金属硫蛋白结合,由血液带到各个脏器中,后经肾小球滤过肾小管而排出体外,或被重新吸收,造成镉在肾脏中的蓄积,占全身镉蓄积量的1/3.人体直接吸收或通过食用食物间接吸收,而危害人体健康[2].

    作者:周雪萍;许滋宁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上海市松江区2003~2005年在押卖淫者性病监测分析

    据资料报告,目前全国约有300万卖淫者,在许多地方,这部分人群不仅性病感染率很高,HIV感染率不断攀升,而且已成为艾滋病、性病在普通人群中传播的桥梁人群.为了深入了解我区这部分人群的性病感染状况,探索性病感染规律,为高危行为干预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现对松江区近3年关押的所有卖淫者的性病监测情况进行分析.

    作者:罗珍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南通市幼儿园儿童社会适应能力调查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个人独立处理日常生活与承担社会责任、达到其年龄和所处社会文化条件所期望程度的能力.此种能力的大小与智力并不完全平行.我们应用《婴儿-初中生社会适应能力量表》对南通市幼儿园儿童进行了社会适应能力的调查和相关因素的研究,为进一步采取提高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的措施提供依据.

    作者:顾瑞娟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南通市部分美容美发业卫生学调查

    为了解南通市美容美发业的卫生质量,搞好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工作,我们对南通市2004~2005年美容美发业的卫生监测资料进行了整理统计,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霞东;郭玲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常州市武进区农村人群高血压患病情况调查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重要危险因素[1],资料表明,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分别是中国40岁及以上人群第一和第三位死因,中国人群死亡危险11.7%可归因于高血压[2].高血压已成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对人群健康的危害日趋严重,同时所造成的疾病负担也不断攀升.为了解常州市农村地区居民高血压的流行情况,为高血压防治提供依据,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我们于2004年3月~2005年8月在常州市武进区农村25岁及以上的常住居民中,进行了原发性高血压患病情况的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王亚龙;姜维平;张建陶;吴建方;周义红;邓一枚;苗瑞芬;钮菊英;沈洪兵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淮安市淮阴区健康体检人员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结果

    为了解淮阴区健康体检人员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情况,我们对淮阴区2003~2005年健康体检人员的健康检查资料进行了分析.

    作者:孙业美;周清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苏州市艾滋病流行特征与趋势分析

    苏州市自1992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以来,感染例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为了解苏州市艾滋病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防治对策,对苏州市1992年以来的监测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邵梦篪;赵秀萍;赵艳秋;张福新;曹小平;王海涛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仪征市1991~2005年居民伤害死亡分析

    近来,伤害死亡已成为继恶性肿瘤、心血管病、脑血管病之后又一主要死因,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它不仅给个人和家庭带来了痛苦和不幸,也给社会和政府造成巨大的负担.

    作者:李永梅;张建彬;唐明亮 刊期: 2006年第11期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上海市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