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瑛
目的 了解泰安市岱岳区已婚妇女妇科患病的现状,为地区防治妇科疾病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常规的妇科检查方法,对泰安市岱岳区7451名已婚妇女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实查人数为7451名,查体率为89.04%,妇科疾病总检出率为63.68%.在此次重点普查的七种妇科疾病中,检出率居前三位的妇科疾病分别是宫颈糜烂、子宫肌瘤和卵巢囊肿,其检出率分别为5.50%、3.82%、2.78%.结论 这次普查,使广大妇女提高了自我保健意识,增加了防护措施,也为妇幼卫生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了流行病学依据.
作者:卜秀丽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1,6-二磷酸果糖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78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1,6-二磷酸果糖,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83.3%,对照组为55.6%;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为88.9%.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1,6-二磷酸果糖还能明显降低血清CK、CKMB、HBDH的浓度.结论 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有效率高,能起到加快脑损伤恢复及减少心肌损害的双重作用,且无明显的副作用.
作者:冯小月 刊期: 2006年第21期
随着社会进步,人民保健意识的增强,纯净水以其纯净方便而备受消费者青睐.但是纯净水的卫生状况如何,应用安全与否,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为了保障能够饮用安全卫生的纯净水,我们对2005年泰安市售20个品牌41份桶装和瓶装的纯净水进行了微生物指标的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宋伟 刊期: 2006年第21期
人体细胞学研究方法包括尸体剖检、活体组织检查、细胞学检查三部分[1].细胞学检查多用于肿瘤诊断.临床细胞学又叫诊断细胞学,这门科学属于诊断病理学范畴,而今提倡称为细胞病理学.细胞病理学是以组织学为基础,研究组织碎片、细胞群团、单个细胞的形态和结构以及细胞毗邻关系并探讨组织来源的一门科学.现就细胞病理学,浅谈以下几方面认识.
作者:段旭艳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血府逐瘀丸对正常大鼠血液流变学影响.方法 大鼠血府逐瘀丸灌胃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结果 血府逐瘀丸可明显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全血还原粘度、减低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红细胞刚性指数.结论 血府逐瘀丸对血流变学改变有一定作用.
作者:李蓉杰;段大航 刊期: 2006年第21期
肿瘤病人因大剂量化疗放疗,使免疫功能更加低下.随着骨髓移植在肿瘤治疗中的推广应用,肿瘤病人的成分输血越来越受到重视[1].例如,全血中的白细胞,不但能传播病毒,而且能产生可溶性介质,这些介质参与同种输血过程中的免疫抑制,促使肿瘤生长和易复发[2]为此,有针对性的选择成分输血对肿瘤病人尤为重要.
作者:史军;程彦;王淑荣;王峰;周娟 刊期: 2006年第21期
整合素(integrins)是细胞粘附分子(cell adhesion molecules,CAMs)的一大家族,是广泛分布于细胞表面的粘附受体,它参与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ar matrix,ECM)的相互作用,介导细胞的增殖、分化、粘附、迁移等过程,从而在免疫、炎症反应、凝血、创伤修复、肿瘤生长、浸润、受精、胚胎着床及生长发育等许多生理、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无论是正常还是肿瘤细胞的生长都离不开与ECM的粘附.
作者:王琰琰;张爽 刊期: 2006年第21期
导致胎儿畸形的因素极多,自60年代妊娠期服反应停致海豚肢畸形事件发生后,药物的致畸作用备受重视.统计结果表明,2%的新生儿重要器官和次要器官的畸形与孕妇长期滥用药物有一定关系,尤其在妊娠早期3个月内更为重要.药物的致畸作用与药物的种类、用药时期的孕(胎)龄、药物的剂量及用药时间长短,药物的毒性、物理化学特性及孕妇吸收药物的能力等因素密切相关.本文就孕期禁用药物和临床常用的抗微生物类药物对孕产妇的安全问题综述如下.
作者:聂秀华 刊期: 2006年第21期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病变主要限于大肠与粘膜下层,表现为炎症和溃疡,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1].这种疾病与免疫、遗传、食物失调、感染、劳累以及精神刺激等多种因素有关,所以治疗比较棘手.我科自2004年将柳氮磺胺吡啶、锡类散、地塞米松合用,采用保留灌肠的方法治疗此病,效果满意.现将灌肠方法与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储红梅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乌拉地尔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适应证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29例,常规应用乌拉地尔强心治疗,未应用其他血管扩张剂.结果 发现在用药后5、30、60min时的平均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均明显降低(P<0.05),心输出量明显增加,10例行治疗前后的LVEF测定,从治疗前的38.2%±6.28%上升到治疗后的50.3%±8.5%(P<0.01).结论 乌拉地尔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良好.
作者:陈瑛 刊期: 2006年第21期
参附注射液采方于参附汤,是红参与黑附子的提取物,主要有效成分为人参皂苷与乌头类生物碱,两者对心血管系统都有较大的影响.目前的研究表明,其在心血管系统疾病方面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玉才 刊期: 2006年第21期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肿瘤患者的化疗效果及副作用受给药时间的影响.并且目前已经证明,草酸铂在每日16时用药疗效高于其它时刻,而5-氟尿嘧啶的高血液浓度出现在每日的4:00,阿霉素(ADM),顺铂(PDD)以及干扰素也适用于时辰用药,据报道,时辰用药可使剂量强度由13%提高到45%[1].我们自2003年3月至2005年10月,选择6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分别给于CAP方案的时辰化疗及常规化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郝鲁英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第二产程剖宫产对母婴的影响,减少母婴并发症.方法 对第二产程剖宫产83例的头盆不称、胎儿窘迫等各种病因作回顾性分析,并与头位急症剖宫产100例进行对照.结果 第二产程剖宫产合并羊水污染、术时并发症、新生儿低阿普加评分、术后并发症均高于对照组(P<0.05).第二产程剖宫产并发症的发生与第二产程延长有关(P<0.01).结论 把握时机,尽量减少宫口开全后剖宫产,可降低围生儿病死率,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毓芳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对比丹参当归复合液在硬膜外法治疗腰腿痛中的作用.方法 治疗组120例,对照组250例.治疗组常规行硬膜外穿刺、注药,在硬膜外注射丹参当归复合液进行治疗,根据病情选择注药方法(一次性法、置管法、灌注法),注药一般3~4次,两个疗程后仍不满意的,即改用其他治疗方法.结果 治疗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丹参当归复合液硬膜外注射治疗腰腿痛,其疗效优于传统药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振东;易丽玲;熊帅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潍坊市奎文潍城两区的德国小蠊敏感品系成若虫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便于合理选用杀虫剂,提高灭蟑效果.方法 用2×2×4析因设计,烧瓶药膜接触法实验.结果 成若虫间和药物间均有差别(均P<0.01);成若虫与药物间有交互影响(P<0.01);德国小蠊成虫对氯氰菊酯、溴氰菊酯产生了较高抗性,对敌敌畏较敏感.结论 潍坊市区德国小蠊成若虫对4种杀虫剂的抗性不一,消杀时应少选菊酯类杀虫剂.
作者:王汝芬;刘洪庆;张洪祥;张光成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骨梗死的影像学诊断要点.方法 病人均行X线平片、CT、MRI检查,病灶累及股骨下段、胫骨上段、胫骨下段、股骨颈和胫骨粗隆.结果 早期骨梗死,X线平片无明显异常;中期,CT表现为髓腔不均匀钙化;晚期,MRI显示为典型的地图样表现.结论 MRI是检查诊断早期骨梗死为有效的方法,X线平片对中晚期病变有帮助,CT较平片敏感.
作者:郭建平 刊期: 2006年第21期
机采血小板也称单一供者血小板,是指用血细胞分离机从1名健康献血者血循环中1次采集1位患者1次治疗量的血小板[1].在献血过程中,机采血小板献血不良反应时有发生.我站2004~2005年两年间共发生机采献血不良反应32人次,现就其反应情况、预防和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孙艳萍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中B淋巴细胞及其活化状况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活动期与稳定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中CD19+、CD23+/CD19+及HLA-DR+/CD19+细胞的表达情况;同时应用免疫学方法检测血清中ds-DNA与ANA水平.结果 活动期患者CD19+、CD23+/CD19+及HLA-DR+/CD19+细胞表达率均高于稳定期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稳定期患者CD23+/CD19+表达很低,而HLA-DR+/CD19+双阳性细胞表达率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且CD23+/CD19+双阳性细胞表达率与病情积分、ds-DNA及ANA均成正相关(P<0.01),而HLA-DR+/CD19+双阳性细胞与三者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 活动期与稳定期患者均存在B淋巴细胞的克隆性增生与异常活化,B细胞的异常活化是病情活动的直接原因,晚期B细胞的异常活化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难彻底治愈与病情反复的原因之一.
作者:李毅;杨宪勇;陈东育;罗兵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县级市专科医院精神疾病患者求医途径的偏差状况.方法 对到本院精神心理科就诊的836例初诊患者的首诊情况进行问卷式调查.结果 首诊于综合医院内科的占32.7%,中医中药的有18.8%,首选迷信活动的有18.1%.结论 许多精神疾病患者求医途径有偏差,患者对精神心理专科仍有偏见及忌讳.
作者:沈逸明;史萍;杜中良 刊期: 2006年第21期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无血流动力学异常而发生室颤称之原发性停搏.原发性心脏停搏是临床常见的紧急的危险征象,也是大多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小时内死亡的主要原因.探讨原发性心脏停搏心肺脑复苏(CPCR)成功的相关因素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我急救中心自1995年10月至2005年10月抢救原发性心脏停搏36例,18例心肺脑复苏全面成功,总结复苏成功相关因素如下.
作者:王秀菊;王欣民;赵秀丽 刊期: 2006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