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盐酸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56例

黄海诗;魏凌云;梁秋英

关键词:脑梗死, 急性, 丁咯地尔
摘要:目的观察盐酸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法,对56例脑梗死患者,静滴盐酸丁咯地尔200mg,每日1次,治疗14天,评估其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治疗组显效率78.57%,对照组显效率52.50%.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盐酸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且无毒副作用.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氟罗沙星治疗肺部感染48例疗效观察

    氟罗沙星为新型长效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国内外广泛应用于各种细菌性感染已取得良好临床疗效,我们用氟罗沙星与头孢唑啉对比治疗肺部感染各48例,经临床疗效分析,7天疗程氟罗沙星组的痊愈率及有效率明显高于头孢唑啉组,而14天疗程两组痊愈率及有效率相比无明显差异,现将有关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周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腹股沟斜疝修补术后并发睾丸炎9例分析

    我站自1990年4月-2002年12月共收治腹股沟斜疝修补术后并发睾丸炎9例,现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耿金福;吕秀菊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蓬莱市疾病监测点2001年居民健康状况分析

    本文利用蓬莱市疾病监测资料,通过观察居民出生、死亡及传染病分布规律,对居民健康状况进行分析,为卫生防病决策提供依据.

    作者:余美芝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早产儿呼吸暂停的护理与急救

    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与2001年10月至2002年10月对30例早产儿并发呼吸暂停的患儿,进行了系统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霞;陈明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高血压脑出血昏迷病人不同病期的肠内营养支持

    高血压脑出血昏迷病人是神经内、外科的危重病人,因有不同时间的昏迷期,不能自主进食,神志转清后,因吞咽功能障碍或食欲差,经口进食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因而肠内营养支持对病人的预后转归至关重要.此类病人病情复杂,病程各期的营养支持应根据病情特点灵活调整.自2001年1月~2003年2月,我们对38例高血压脑出血昏迷病人实行了肠内营养支持,现报告如下:

    作者:贾立新;范随菊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常见静脉输液配伍困难及护理

    配伍困难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按常规配伍时,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产生的不利于治疗的情况.配伍困难采取一定措施可以避免或克服,但处理不当,易造成配伍禁忌.现将临床静脉输液中较常见的几种配伍困难及处理办法介绍如下:

    作者:周桂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3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婴儿期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致颅内出血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通过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确诊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30例;采用综合治疗措施给予治疗.结果确诊30例患者,其中12例治愈,治疗好转8例,未坚持治疗者8例,死亡2例.结论血液、脑脊液检测和影像学检查是确诊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重要辅助诊断手段;病情和预后与颅内出血的程度及部位和是否及时治疗有关.

    作者:沈卉;于淑红;史献红;史永芝;朱学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微波及直流电离子导入治疗阵发性面肌痉挛疗效观察

    近年来国内外报道,大部分阵发性面肌痉挛者,其面神经在行程中存有压迫刺激相当于局限性面神经的癫闲发生.当无任何明显压迫性病变时,后颅窝探索在颅后凹进入脑干处面神经受到动脉血管压迫而致微小创伤.

    作者:李岳峰;聂怀利;高梁昌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CT引导下骶髂关节给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及护理指导

    目的观察骶髂关节给药及加强护理对强直性脊柱炎(AS)的疗效,寻找治疗AS快速有效的方法.方法AS患者56例(均符合纽约标准),随机分组:A组(CT引导下骶髂关节给药+小剂量SASP1.5g/d)30例,B组(常规SASP2~3g/d治疗组)26例.A组在入院后1~3天即在CT引导下骶髂关节内每侧给药:得宝松1ml+VitB12,同时口服SASP 0.5g tid;B组口服SASP 0.75g~1.0gtid.两组均进行护理指导.分别在治疗后3天、1周、2周、4周、3个月时分析疗效(观察指标包括:患者自我评价、枕墙距、胸廓动度、Schober's征、脊柱侧弯程度、ESR、CRP等).结果A组骶髂关节注药后3天起效,较B组(3周始显效)显效早,第四周时A组有效率100%(22/22),B组4周时有效率70.6%(12/17)b.结论AS患者骶髂关节给药并加强护理可较快缓解症状,配合小剂量SASP口服治疗,疗效维持.

    作者:亓丽棠;李芳;王坷;张谦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顽固性口腔溃疡的护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青年女性多见,其中育龄妇女占90%~95%.由于疾病自身的特点及治疗过程中应用大剂量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患者口腔溃疡严重并持续时间长,一般治疗方法效果差,严重影响患者的饮水、饮食及日常生活,导致患者营养状况差,抵抗力低下而加重病情,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翠香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1580名大学生接种乙肝疫苗前后情况调查分析

    乙型肝炎是一种世界性传染病,而我国是乙肝高发区之一,接种乙肝疫苗是我国控制乙型肝炎传播和流行的关键措施.学校是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同学之间相互接触比较密切.为防止乙型肝炎在学生中间流行,我们对158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并对其中HbsAg,抗-HBs、抗-HBc三项指标全阴性者给予了乙肝疫苗注射,且进行了跟踪随访,分析如下:

    作者:秦凤菊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桥本氏病126例诊断与治疗分析

    目的总结桥本病的外科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990年1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的126例桥本病发病情况,诊断和外科治疗.结果126例均经手术治疗,与病理检查对照,术前误诊率明显下降,手术方法选择正确率达到65.9%.并发甲状腺癌7例,恶性淋巴瘤3例,并发甲亢6例.结论桥本病是常见病;正确掌握其临床特征,常规测血清抗体,有选择地作FNAC检查,可降低术前误诊率;重视并发恶性肿瘤及甲亢;术中常规作冰冻切片检查,利于选择正确的手术方法.

    作者:尹延侠;李英俊;孙玉兰;韩富强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血塞通治疗脑出血临床观察

    2000年元月至2003年4月,我院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出血30例取得一定效果,现就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张洪亮;刘学艳;张洪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胰腺炎11例临床分析

    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胰腺炎较少见,我科自1998年至2002年共收治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胰腺炎患者11例,现做分析探讨如下:

    作者:张珺;李福康;王庆才;王常会;胡月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根管治疗过程中放入金属桩的观察

    牙齿需要作根管治疗者,其牙冠大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缺损,对于牙冠缺损三分之一以上者,根管治疗时,可预防性的插入合适的金属桩,金属桩既不影响病牙得到合理的治疗,又能为残冠、残根的合理利用做好准备.

    作者:王思成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48例股疝的诊治体会

    本院自1992年3月至2000年3月共收治了股疝48例,现将此病的发病特点及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周德明;阎建伟;程晓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机采两个治疗量血小板的质量保证和献血者安全性探讨

    机采血小板是一种全封闭式的采血方法,目前在血站比较普遍开展,随着血细胞分离机性能的提高,一次采集两个单位的血小板已成为现实.笔者就本站采集两个治疗量血小板,随机检测,分析血小板采集效果和献血者在采两个治疗量血小板前后血常规变化132例(264单位).检测结果表明,成品合格率达95.46%以上,献血者采集两个单位血小板后各项指标达100%以上在正常生理范围内.

    作者:孙志芳;杨晨曦;李宗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210例死胎原因分析

    我站自2000年1月至2003年4月共收集死胎病例210例,对其原因进行回顾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吕秀菊;耿金福;李长翠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疏血通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4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疏血通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方法用疏血通6ml加入培他定500ml中及ATP40mg,辅酶A200u,静脉点滴一日一次,有颅压增高的患者给以20%甘露醇250ml静滴6~8小时一次,应用多普勒监测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4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治疗前后变化经多普勒监测,统计学处理后P<0.01.结论疏血通可延长凝血时间,降低血小板的粘附率,抑制血栓形成,改善脑血液循环.中医认为疏血通能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确切.

    作者:赵蕾;赵玉军;孙婧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阿司匹林的应用进展

    阿司匹林,又名乙酰水杨酸,为较温和的解热镇痛药,有较强的抗炎抗风湿作用,并有促进尿酸排泄和抗血小板凝集作用,临床用于头痛、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症和心脑血管疾病,预防短暂性脑缺血、中风、缺血性心脏病等,预防心肌栓塞、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几年研究人员发现阿司匹林这一跨世纪的老药还有很多新的作用.现将阿司匹林的新用途介绍如下:

    作者:翟静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