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机采两个治疗量血小板的质量保证和献血者安全性探讨

孙志芳;杨晨曦;李宗生

关键词:治疗量, 血小板, 质量保证, 献血者, 采集, 血细胞分离机, 单位, 成品合格率, 随机检测, 生理范围, 全封闭式, 采血方法, 血常规, 指标, 血站, 性能
摘要:机采血小板是一种全封闭式的采血方法,目前在血站比较普遍开展,随着血细胞分离机性能的提高,一次采集两个单位的血小板已成为现实.笔者就本站采集两个治疗量血小板,随机检测,分析血小板采集效果和献血者在采两个治疗量血小板前后血常规变化132例(264单位).检测结果表明,成品合格率达95.46%以上,献血者采集两个单位血小板后各项指标达100%以上在正常生理范围内.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39例体会

    迟发性脑病又称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后续症、后发症、续发症,是指急性CO中毒患者,经过治疗神志清醒后,出现一段假愈期,突然发生以痴呆、精神症状和锥体外系表现为主的神经系统疾病.我科自1998年以来利用高压氧(HBO)配合药物治疗CO中毒迟发性脑病39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瑞萍;宋霞;杨晓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蓬莱市疾病监测点2001年居民健康状况分析

    本文利用蓬莱市疾病监测资料,通过观察居民出生、死亡及传染病分布规律,对居民健康状况进行分析,为卫生防病决策提供依据.

    作者:余美芝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乡卫生院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的做法与体会

    为探讨新形势下的计划免疫工作途径,进一步提高儿童免疫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为儿童提供更优质的免疫服务,泰安市岱岳区根据当地实际,自1998年起在全区范围内推广乡(镇,下同)集中式免疫接种制度,即将以往以村为单位的分散式接种改为以乡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为中心的集中式接种.时间由过去的2个月进行1次改为每月1次至现在的每旬1次.通过乡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使儿童疫苗接种的质量得到保证,杜绝了接种事故和接种差错的发生.

    作者:王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下肢骨骨折肺栓塞的早期预防

    肺栓塞是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进入肺动脉,导致肺动脉主干或其分支的阻塞[1],它是血栓性静脉炎严重并发症.其特点是发病突然,进展迅速,病情严重,临床死亡率较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通过165例下肢骨骨折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早期锻炼,康复指导,大大的降低了并发症发生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书玲;庞秀英;舒秀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抗-HCV ELISA批内批间精密度探讨

    抗HCV ELISA从第一代发展到第三代,诊断试剂的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但不同厂家试剂的质量有差异[1],为了选择优质的试剂盒,本院对购进的每批试剂使用前除了用血清盘检测其敏感度和特异性外,还用2Ncu/ml的质控清检测其孔间变异情况,笔者就孔间精密度问题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作者:李延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48例股疝的诊治体会

    本院自1992年3月至2000年3月共收治了股疝48例,现将此病的发病特点及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周德明;阎建伟;程晓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1580名大学生接种乙肝疫苗前后情况调查分析

    乙型肝炎是一种世界性传染病,而我国是乙肝高发区之一,接种乙肝疫苗是我国控制乙型肝炎传播和流行的关键措施.学校是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同学之间相互接触比较密切.为防止乙型肝炎在学生中间流行,我们对158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并对其中HbsAg,抗-HBs、抗-HBc三项指标全阴性者给予了乙肝疫苗注射,且进行了跟踪随访,分析如下:

    作者:秦凤菊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桥本氏病126例诊断与治疗分析

    目的总结桥本病的外科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990年1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的126例桥本病发病情况,诊断和外科治疗.结果126例均经手术治疗,与病理检查对照,术前误诊率明显下降,手术方法选择正确率达到65.9%.并发甲状腺癌7例,恶性淋巴瘤3例,并发甲亢6例.结论桥本病是常见病;正确掌握其临床特征,常规测血清抗体,有选择地作FNAC检查,可降低术前误诊率;重视并发恶性肿瘤及甲亢;术中常规作冰冻切片检查,利于选择正确的手术方法.

    作者:尹延侠;李英俊;孙玉兰;韩富强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1例报告

    1999-2002年,我们应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1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尚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试论医院预算工作的重要性

    医院预算是经过一定程序核定的医院年度财务收支计划,是年度医院工作在资金方面的反映,它反映着医院年度工作和活动的内容、范围和规模.医院预算工作包括预算的编制、执行和调整.针对有些医院不编制或不认真编制、执行预算的情况,本文试就医院预算工作的重要性予以论述.

    作者:张云庆;王军;王淑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阿司匹林的应用进展

    阿司匹林,又名乙酰水杨酸,为较温和的解热镇痛药,有较强的抗炎抗风湿作用,并有促进尿酸排泄和抗血小板凝集作用,临床用于头痛、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症和心脑血管疾病,预防短暂性脑缺血、中风、缺血性心脏病等,预防心肌栓塞、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几年研究人员发现阿司匹林这一跨世纪的老药还有很多新的作用.现将阿司匹林的新用途介绍如下:

    作者:翟静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CT引导下骶髂关节给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及护理指导

    目的观察骶髂关节给药及加强护理对强直性脊柱炎(AS)的疗效,寻找治疗AS快速有效的方法.方法AS患者56例(均符合纽约标准),随机分组:A组(CT引导下骶髂关节给药+小剂量SASP1.5g/d)30例,B组(常规SASP2~3g/d治疗组)26例.A组在入院后1~3天即在CT引导下骶髂关节内每侧给药:得宝松1ml+VitB12,同时口服SASP 0.5g tid;B组口服SASP 0.75g~1.0gtid.两组均进行护理指导.分别在治疗后3天、1周、2周、4周、3个月时分析疗效(观察指标包括:患者自我评价、枕墙距、胸廓动度、Schober's征、脊柱侧弯程度、ESR、CRP等).结果A组骶髂关节注药后3天起效,较B组(3周始显效)显效早,第四周时A组有效率100%(22/22),B组4周时有效率70.6%(12/17)b.结论AS患者骶髂关节给药并加强护理可较快缓解症状,配合小剂量SASP口服治疗,疗效维持.

    作者:亓丽棠;李芳;王坷;张谦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氟罗沙星治疗肺部感染48例疗效观察

    氟罗沙星为新型长效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国内外广泛应用于各种细菌性感染已取得良好临床疗效,我们用氟罗沙星与头孢唑啉对比治疗肺部感染各48例,经临床疗效分析,7天疗程氟罗沙星组的痊愈率及有效率明显高于头孢唑啉组,而14天疗程两组痊愈率及有效率相比无明显差异,现将有关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周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60例眼外伤治疗体会

    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2年6月共治疗各类眼外伤病人6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乔建华;刘广芬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机采两个治疗量血小板的质量保证和献血者安全性探讨

    机采血小板是一种全封闭式的采血方法,目前在血站比较普遍开展,随着血细胞分离机性能的提高,一次采集两个单位的血小板已成为现实.笔者就本站采集两个治疗量血小板,随机检测,分析血小板采集效果和献血者在采两个治疗量血小板前后血常规变化132例(264单位).检测结果表明,成品合格率达95.46%以上,献血者采集两个单位血小板后各项指标达100%以上在正常生理范围内.

    作者:孙志芳;杨晨曦;李宗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β-七叶皂甙钠与甘露醇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β-七叶皂甙钠与甘露醇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疗效,比较西药优缺点.方法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进行临床对照分析.结果西药治疗缺血性脑中风无显著差异(p<0.05).甘露醇组治疗后有6例出现肾功能异常,β-七叶皂甙钠组治疗后有1例出现轻度肾功能异常.经x2检验两组有显著差异(x2=4.329 p<0.05).结论两组药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相同,但β-七叶皂甙钠具有良好的抗水肿作用,且作用时间长,并可减少肾功能损害程度和几率,优于甘露醇,但在急性期两者合用疗效更佳.

    作者:王洪建;张冬青;张旭东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不同群体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的调查

    为了解卫校学生中低年级、高年级与社会上一般群众对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和健康行为的形成情况,于2002年秋季我们对本校学生与泰安郊区群众进行了基础健康知识与基本健康行形成情况的调查.

    作者:于青;尹秀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前列腺增生症合并尿潴留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我科近20年来护理前列腺增生症合并尿潴留,持续导尿者40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沂军;刘迅;王庆兰;张晓燕;丁晓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血塞通治疗脑出血临床观察

    2000年元月至2003年4月,我院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出血30例取得一定效果,现就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张洪亮;刘学艳;张洪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非药物疗法在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中的作用观察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常见病之一.世界发达国家,其患病率高达20%以上.1990~1991年我国进行了第三次全国高血压普查,其患病率较前有显著增长,已上升到11.88%.

    作者:杜玉花;孙乃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