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四联法治疗弱视163例疗效分析

李丽伟;张熙楠

关键词:弱视, 治疗
摘要:目的 观察四联法治疗弱视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对象为4~12岁患儿163例,298眼,男71例,女92例.四联治疗分别采用三色光闪烁法、光刷法、同视机法和遮盖法,根据患眼的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时间和方法 .结果 弱视程度越深疗效越差;年龄越小疗效越好,4~6岁为佳治疗年龄;调节性内斜疗效优于其他类型斜视的效果;具有中心注视的弱视眼疗效佳.结论 四联法治疗弱视,安全有效.弱视治疗越早越好,治疗的佳年龄段为4~8岁.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杂志相关文献
  • 重庆市黔江地区24例死胎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重庆市黔江地区死胎原因,提出有效干预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08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死胎24例临床资料.结果 死胎原因包括先天畸形、脐带因素、生长发育迟缓、不明原因者占25%,就诊原因为胎动消失、腹痛、阴道流血流、阴道流液等.结论 孕妇保健知识缺乏,产前检查少,需提高孕妇的自我监护能力,改善农村孕产妇就医条件.

    作者:聂青;吴琴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31例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

    目的 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及护理.方法 做好病情观察便于及时处理;做好各个部位出血及预防出血的护理;加强心理护理建立友好信任关系.结果 通过对症治疗及护理,医患双方建立了良好关系,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加强出血护理和心理护理,有助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的康复,减少并发症.

    作者:骆桂芬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门诊健康教育的探讨

    健康教育是指导人们建立科学的生活方法,通过教育手段,把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的卫生科学知识普及到人群中去,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对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预防.随着住院病人整体护理的逐步普及,健康教育在病区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被护士和病人所接受,这对促进病人恢复健康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是由于门诊病人流动性大,停留的时间短,加上门诊护士健康教育意识淡薄,所以门诊病人健康教育仍存在不足的方面.

    作者:陈旭文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如何更好地护理微创经皮肾镜手术(MPCNL)的围手术期患者,总结护理经验,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通过护理干预对37例微创经皮肾镜手术的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的针对性护理并观察其效果.结果 37例患者通过Ⅰ期或Ⅱ期取石术,取净结石率为86.5%,术后继发出血5例,无尿瘘,肾、输尿管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和细致周到的病情观察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手术成功率、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

    作者:罗明珠;梁云萍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浅谈人体解剖学的教学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组成、结构的科学,是医学课的基础,只有学好了它才能更好地学习其它的课程,因此,学好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生的首要任务.如何搞好这门课程的教学?从十几年来解剖理论和实验的教学中我,我总结如下三点拙见

    作者:刘喜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治疗老年心力衰竭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我们医院是老年病医院,多年来我们治疗了相当数量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发现有一些问题很容易被忽视,影响心衰的治疗,或能给患者带来新的痛苦,在此提出,希望一些年轻医生和基层医生在行医过程中稍加注意

    作者:唐国斌;尚霞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新生儿呕吐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对策

    新生儿呕吐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由于新生儿胃、食管反射协调功能差,呕吐时容易出现误吸.轻者致吸人性肺炎.重者可造成窒息死亡.疾病引起的呕吐,严重者因大量胃液丢失,可引起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长期呕吐可发生营养不良[1].所以做好新生儿呕吐的观察和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收集了我院新生儿呕吐病例120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林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家庭干预对小儿脑瘫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对脑瘫患儿实施家庭干预的方法 及效果.方法 将106名确诊脑瘫小儿随机分为干预组54名和对照组52名,两组均接受正规医院康复训练.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家庭干预.康复治疗一年后,由专业人员采用ADL评价法对两组进行疗效评定和比较.结果 干预组有效率94.4%与对照组有效率75%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家庭干预在小儿脑瘫康复中起重要促进作用,有其实施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作者:张中丽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维生素K缺乏所致颅内出血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 研究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治疗临床护理新方法 ,提高治愈率.方法 对我院24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致颅内出血患儿采用静滴维生素k,补充凝血因子、输血、吸氧、降颅压、镇静,加强基础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提高治愈率.结果 临床治愈18例,转好4例,有效率达91.7%.结论 加强基础护理,对提高治愈率是不可忽视的环节.

    作者:翟沂慧;于曰英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综合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护理干预

    糖尿病对健康的威胁主要在于循环系统障碍出现的一系列并发症,也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临床护士对患者进行包括糖尿病一般知识、饮食调理、运动锻炼、用药指导、衄糖监测以及压力应对等方面的教育,使其熟练掌握糖尿病饮食运动药物三大疗法、监测技术与并发症预防、自我保健知识与日常生活注意事项,保持健康心理等护理干预的内容,预防和早期发现神经血管病变,规避危险因素,使患者在疾病状态下保持应有的健康水平,增进健康价值.

    作者:张美荣;刘春玲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手法排乳按摩治疗乳汁郁滞症60例

    乳汁郁滞症,中医称妒乳,是指产后乳汁正常排出受障,乳汁郁积留滞于导管内,乳房结块疼痛.妒乳既是外吹乳痈的早期阶段,又是外吹乳痈热生肉腐成痈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妒乳阶段,抓紧早治,可以防患于未然,把积乳及早消除,可以截断急性乳腺炎的发生.笔者自从事基层乳腺病门诊工作以来,用手法排乳按摩先后治疗乳汁郁滞症6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尹丽侠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班主任工作的体会

    通过班主任工作我体会到:班主任工作是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者,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育者,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要想做好班主任工作,首先班主任要有真诚的爱心,还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且还要有较丰富的知识和工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尽到教书育人的责任和目的 .

    作者:柳海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急诊护士心理压力的分析与探讨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医院,而急诊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型综合性的医学学科,其重要性正被人们进一步认识和关注.由于急诊工作的特殊性和不稳定因素,护士在紧张繁重的工作中承受着很大的精神、心理压力,而这些心理压力若处理不当会导致一系列的心理失衡现象,会使护士的自身生活质量下降,对身心健康和工作质量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护士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已成为一种职业性危害.影响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压力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作者:任青敏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的临床应用

    近年来,念珠菌感染逐渐增多,特别是在院内感染中占重要地位[1,2].因此,其快速鉴定方法已显得尤为重要.科玛嘉(CHROMagar)念珠菌显色培养基是通过菌落的不同颜色和不同形态来进行快速鉴定的培养基.为了全面评价这一培养基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我们对85份临床标本同时作CHROMagar念珠菌显色培养基鉴定和接种沙氏培养基经生物梅里埃VITEK YBC卡鉴定,以期对比得出CHROMagar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在临床念珠菌鉴定方面的价值.

    作者:张淑珍;李洁平;王惠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使用戊二醛消毒液应注意的问题

    戊二醛因高效、低毒,已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处理,但消毒效果受理化性质、温度、PH值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如下问题.

    作者:郭秀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缺血性肠病的预见性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特点及观察护理要点.方法 通过对28例缺血性肠病患者进行及时评估,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配合完善相关检查,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结果 28例患者中有18例内科保守治疗后痊愈,4例转外科手术治疗好转,4例合并心力衰竭及糖尿病死亡,2例自动出院.结论 缺血性肠病漏诊及病死率高,早期识别、及早诊断、及时治疗,实施整体护理是减少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兰艳梅;欧雪群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临床治疗恙虫病36例分析

    恙虫病是通过恙螨叮咬传播引起的传染病,可引起全身小血管炎、血管周围炎及内皮增生.临床表现多样复杂,并发症较多,极易误诊.为进一步提高临床医生对恙虫病的认识,减少误诊和改善预后,现将2002~2008年我院收治的恙虫病36例患者情况分析介绍如下

    作者:李增舜;郭菊华;施林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站在青少年的角度谈心理

    青春期是生理和心理发生巨变的时期,青少年一方面要适应机体的急剧变化,另一方面要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同时,青春期也是充满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的矛盾时期.这些问题在青少年学生当中表现得犹为突出.

    作者:黄永飞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临床38例自发性气胸经皮穿刺置管治疗术的应用

    目的 确认自发性气胸经皮穿刺置管治疗术对比传统穿刺抽气和肋间切开引流方法 的优点及疗效.方法 患者取坐位或半靠位,在患侧锁骨中线稍外1~2cm处第一或第二肋间行常规消毒,铺巾,局麻下,用薄壁带芯的18号动脉穿刺针垂直刺入,刺入胸膜腔时,拔出针芯,使用注射器抽气以验证穿刺成功,之后将软头导丝置人胸膜腔内,拔出穿刺针,用6F动脉扩张管扩张针孔,拔出扩张管,然后用7F猪尾巴导管头侧导丝置入胸膜腔内,拔出导丝,调整导管深度至12cm,位置稍作调整,侧孔应都位于胸膜腔内为宜,不可在皮下组织内,避免造成皮下气肿.结果 大部分情况下行置管术后2~4小时(视病情有所不同)后气急、心慌等症状可明显减轻,置留一天后症状可完全消失,呼吸音逐渐出现并清晰,未见不良并发症,实际操作中患者也无其他不适.结论 经皮穿刺置管治疗自发性气胸术疗效明显、风险小、可操作性高、并发症少或无.

    作者:唐鹏;吉六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附15例报告)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临床应用及手术操作要点.方法 腹腔镜下缝合修补溃疡穿孔15例.结果 腹腔镜下缝合修补溃疡穿孔均获成功,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腹腔镜溃疡穿孔修补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操作简单,且集诊断及治疗于一体,显示了微创外科的优越性,是目前适合普及的治疗溃疡穿孔的腹腔镜手术方法 .

    作者:王英贵;原雪鹏;张冬胜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杂志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