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飞;陈伟;王清北;朱林;吕振才;车子刚
目的 分析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护理路径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消化内科2013年10月-2015年2月收治的14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142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于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给予临床综合护理模式,对比二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7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经临床综合护理后,各项临床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且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也相应早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二组患者临床护理总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可有效强化患者治疗效果,提升护理满意度,为患者预后康复奠定坚实基础,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王淑芳;李凤莲;杨晓午;刘国庆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Prx Ⅵ蛋白在矽尘所致肺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非暴露式气管内注入法建立大鼠矽肺模型,HE染色法光镜下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大鼠肺组织Prx Ⅵ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大鼠肺组织中PrxⅥ表达情况.结果 利用非暴露式气管内注入SiO2粉尘28d能成功建立大鼠矽肺模型.各时间点染矽尘组大鼠肺组织脏器系数均显著高于各自对照组(P<0.05),槲皮素干预组肺脏器系数显著降低(P<0.05);第十四、二十一和二十八天染矽尘组大鼠肺组织HYP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槲皮素干预组大鼠肺组织HYP含量均低于染矽尘组,在第二十八天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分析显示,不同时间点染矽尘组与各自对照组相比肺组织中Prx Ⅵ蛋白表达含量均有所升高,且28d组的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槲皮素干预组的Prx Ⅵ蛋白表达含量较28d染矽尘组明显降低(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14d组、21d组和28d组大鼠肺组织中Prx Ⅵ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各自对照组(P<0.01),槲皮素干预组与28d染矽尘组相比Prx Ⅵ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 槲皮素对矽尘所致的肺纤维化有一定的保护作用;Prx Ⅵ蛋白可能参与矽尘暴露导致的肺纤维化.
作者:刘楠;薛玲;李清钊;关维俊;张艳淑;庞淑兰;李小明;闫立成;王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IL1基因上rs16944(IL1β-511C/T)位点和rs1800587(IL1α-899C/T)位点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为北方地区汉族人群,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193例肺癌患者来自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211例对照来自沈阳陆军总医院同期就诊的非肿瘤患者,按性别、年龄(±5岁)、吸烟状况与病例频数匹配.采用Taqman real-time PCR方法进行IL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基因分型.SPSS13.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x2检验比较人口学特征、相关危险因素暴露及SNP基因型在病例与对照之间分布的差异;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比值比(odds ratio,OR)及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结果 IL1β-511C/T和IL1α-899C/T的基因型分布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等位基因携带者患肺癌的风险与C等位基因携带者患肺癌的风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研究未发现北方汉族人群中IL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相关.
作者:白露;于洪;王鹤潼;赵玉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老年食管溃疡患者的临床内镜特征.方法 选取2010年2月-2015年4月在该院诊治的老年性食管溃疡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良性病因组(115例),恶性病因组(48例),不明原因17例.对比分析良恶性病因组患者食管溃疡内镜特征.结果 180例老年食管溃疡患者中性别分布以男性为主,占78.89%;病因主要以反流性食管炎为主,占25.0%;首发症状主要以上消化道出血为主,占37.22%;老年食管溃疡患者性别在良性病因组和恶性病因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良性病因组相比较,恶性病因组患者内镜特征主要为溃疡直径≥2.5cm,深溃疡、不规则形溃疡为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溃疡位置、溃疡数目等在良性病因组和恶性病因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食管溃疡好发于老年男性,病因主要以反流性食管炎为主,首发症状主要以上消化道出血为主,恶性病因患者内镜特征主要为溃疡直径≥2.5cm,深溃疡、不规则形溃疡为主.良性病因溃疡患者内镜特征主要为溃疡直径小而浅,以长条形、圆形、类圆形为主.
作者:赵聪亚;乔京贵;陈继龙;张有成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非布司他对慢性肾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40例轻中度慢性肾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非布司他治疗组及别嘌呤醇治疗组各20例,观察二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的相关临床指标变化,记录症状和体征.结果 非布司他及别嘌呤醇治疗后患者血尿酸水平均明显下降,非布司他组疗效优于别嘌呤醇组(P<0.05)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非布司他对慢性肾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治疗有显著疗效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朱巧红;毕光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一次性使用自体血液回收器(XH-1000型)在非体外循环下心脏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中应用的实用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118例非体外循环下心脏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中应用一次性使用自体血液回收器(XH-1000型),操作过程中,注意无菌原则、观察回收血量.结果 非体外循环下心脏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中应用一次性使用自体血液回收器(XH-1000型),手术中共回收血液71 160ml血液,平均每位患者成功回输578.5ml血液.结论 非体外循环下心脏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中应用一次性使用自体血液回收器可有效防止术中血液资源浪费,杜绝患者因为输入异体血液而感染传染病,还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杨鑫鑫;刘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先天性子宫畸形是导致女性不孕、反复流产及一些产科并发症的常见原因之一,临床上生殖道畸形分为对称型和不对称型,常见的有双子宫、完全性纵隔子宫、不全纵隔子宫、双角子宫等,而单角子宫属于不对称型,在临床上较罕见,65%的单角子宫合并残角子宫.不对称性生殖道畸形更易合并同侧泌尿系统的发育畸形[1].此类患者往往以不孕症、腹部包块、经期腹痛等原因来医院就诊.2014年我院应用核磁共振成像(MRI)联合腔镜诊治单角子宫合并残角子宫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付娟娟;卫兵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改良定量主观整体评分法(MQSGA)、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IS)对腹膜透析(PD)患者营养状况评价的相关性,为PD患者选择营养评估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维持性PD3个月以上患者95例应用MQSGA、MIS进行评分与人体测量学指标、生化指标及炎症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MQSGA、MIS评分与身体质量指数(BMI)、上臂中段周径(MAC)、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中段肌肉周径(MAMC)、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尿素氮(BUN)、转铁蛋白(TF)呈负相关(P<0.05),与C反应蛋白(CRP)呈正相关.统计分析MQSGA、MIS评分和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结论 MQS-GA及MIS评分可准确反映PD患者营养状态,其中MIS与其他营养指标的相关性更好.
作者:毕光宇;朱巧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Elf5mRNA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RT-PCR技术检测49例卵巢上皮性癌、19例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31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及4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Elf5mRNA的表达,并分析Elf5mRNA与卵巢上皮性癌组各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Elf5mRNA在卵巢上皮性癌及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8.4%、36.8%)及表达水平(分别为0.28±0.04、0.52±0.08)均显著低于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分别为67.7%、72.5%和0.85±0.07、0.86±0.06,P<0.05);且Elf5mRNA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和表达水平与病理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 Elf5mRNA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呈低表达,其不同程度的表达缺失与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钱卫卫;闫洪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调节正常的一级亲属(FDR)血清中内脏脂肪素(内脂素)的水平及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FDR 40例,T2DM患者28例及无糖尿病家族史的正常对照(NC) 2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方法测定血清中内脂素浓度.三组间各指标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用LSD-t检验.结果 T2DM、FDR、NC组间的内脂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及FDR组内脂素水平均高于NC组(P<0.05);T2DM组与FDR组比较,T2DM组内脂素水平较FDR组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FBG是影响内脂素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FBG是内脂素的独立相关因素.2型糖尿病患者及糖调节正常的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血清内脂素水平增高,可能是机体针对体内血糖增高、胰岛功能受损所发生的一种代偿效应.
作者:杨维;赵春雷 刊期: 2015年第12期
Whipple[1]于1935年首次完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并在1942年进行改进,切除后吻合顺序为胆、胰、胃与空肠吻合,形成今天的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已衍生出30余种胰肠(胃)吻合方式[2].作为外科复杂的腹部手术之一,PD是治疗胰腺癌及壶腹周围癌的主要术式,由于手术时间长、创伤大,虽经过不断的演变、改良,目前大多数医疗中心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仍在30%~40%,病死率已经降至5%以下[3].
作者:李可;杨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甲状腺癌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甲状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进行系统的心理干预,对照组不进行心理干预,采用SCL-90量表分别对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施测,所得数据统一录入SPSS17.0系统,从而评价心理干预对甲状腺癌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 ①对照组与观察组术前在SCL-90的总均分值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5,P=0.83);②对照组患者未经过心理干预术前术后SCL-90上的抑郁(t=0.46,P=0.65)、焦虑(t=0.34,P=0.73)、恐怖(t=0.31,P=0.76)因子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观察组患者心理干预前后SCL-90上的抑郁、焦虑、恐怖(t=14.01、15.97、10.33,P<0.01)因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理干预能够提高甲状腺癌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陈允恩;张李斌;姜宝顺;胡月明;彭焱;王莹;李丽娜;杜君;朱小茼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结核病患者血浆中全基因组甲基化与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ADLI)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接受抗结核化疗6个月内发生ADLI者160例为病例,选择与病例同居住地、年龄相差<5岁、同期未发生ADLI的结核病患者160例为对照.收集研究对象的相关信息,采集EDTA抗凝血液标本.磁珠法提取血清游离DNA,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全基因组的甲基化水平.SPSS17.0软件用于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对照比较,既往病史、饮酒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DLI的发生有关.而文化程度、婚姻、居住地、吸烟、职业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和对照甲基化水平分别为(1.48±0.52)%和(8.75±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甲基化水平较低(P<0.05).结论 全基因组甲基化对ADLI的发生有明显影响,低甲基化水平的患者更易发生AD-LI.
作者:孙淑丰;鲍筝;周剑平;张金玲;冯福民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整体身心调节训练改善颅脑损伤患者执行功能及心境的效果.方法 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将85例执行功能障碍的颅脑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给予针对性认知康复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施以整体身心调节干预.采用威斯康星评测系统(WCST)和执行缺陷综合征的行为评价(BADs)评价患者执行功能;心境状态量表(POMS)评价患者心境情绪特征.结果 治疗前,二组的WCST、BADS及POMS各项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中WCST、BADs各项指标均有改善及POMS评测中的紧张-焦虑、忧郁-沮丧、疲惫-惰性、活力-好动较对照组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体身心调节可改善患者心境情绪状态、强化认知康复对颅脑损伤患者执行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
作者:邵通;李丹;郝晶;窦娜;赵雅宁;李建民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不同职称医学期刊编辑心理健康与自我效能的相关程度,提高医学期刊的编辑质量和编辑效率,培养编辑健全的人格.方法 通过症状自评量表(SCL-90)、改良的自我效能量表,调查不同职称医学期刊编辑的心理健康与自我效能的关系.结果 医学期刊编辑总体心里健康状况良好,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从各因子分析,医学期刊编辑在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偏执、精神病性5个方面得分高于国内常模.从职称角度看,医学编辑在躯体化、焦虑、偏执及精神病性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159,5.697,9.153,6.851,P<0.01).医学期刊编辑的自我效能良好,从高到低依次为副编审、编审、助理编辑、编辑及无职称者,其中,不同职称医学期刊编辑在关系管理、知识更新及资源利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计划决策、信息处理和问题解决和资源利用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254,21.365,15.207,22.014,均P<0.01).医学期刊编辑心理健康与自我效能呈负相关(r=-0.789).结论 医学期刊编辑群体心理健康尚处于正常范围,不同职称医学期刊编辑心理健康、自我效能感存在差异,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可导致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反之,心理健康越差者自我效能感越低.
作者:库雪飞;张勋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乙肝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血浆中D-二聚体的水平变化及分子机制研究.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3年8月来该院治疗乙肝肝硬化的患者共70例,搜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信息,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分别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和抗病毒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浆中D-二聚体的水平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乙肝肝硬化患者在进行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后,血浆内D-二聚体水平的下降程度明显,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对ChildB级与C级患者的研究过程中,治疗前血浆D-二聚体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进行抗病毒治疗后,Child B患者和Child C患者的二聚体水平明显下降,到9个月后两者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抗病毒药物不仅可以抑制病毒复制,还能够降低血浆中的D-二聚体水平(降低).
作者:胡江;方乐;马向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术前放松训练对口腔焦虑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诊治的口腔焦虑患者4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二组,对照组228例实施常规宣教,观察组228例实施术前放松训练,比较二组焦虑状况、体征指标、手术配合度、患者满意度及意外事件.结果 干预后,二组焦虑分布情况均明显改善(P<0.05),SAS评分、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焦虑分布情况、手术配合度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SAS评分、心率、舒张压、收缩压、意外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前放松训练可明显缓解口腔焦虑患者的焦虑状况,提高其手术配合度,降低意外风险.
作者:陈晖;李跃;李丽娜;赵志宇;张强;杨坤;王晓波;李金源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不同鼻饲喂养器具对机械通气重力鼻饲喂养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281例机械通气的患儿按不同年龄分为4组(3~6个月、7~12个月、13~36个月、37~60个月),每个年龄组随机分为观察组(改良的重力鼻饲喂养组)和对照组(传统的重力鼻饲喂养组),观察患儿喂养时有无呕吐、胃潴留、腹胀、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呕吐、胃潴留、腹胀及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比较,3~6个月、7~12个月、13~36个月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尤其在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37~60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在呕吐、胃潴留、腹胀、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机械通气患儿在3~6个月、7~12个月、13~36个月年龄组应用改良重力鼻饲喂养耐受性好,营养物质的吸收好,机械通气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从而促进患儿康复,降低患儿家属的经济负担.
作者:马秀玲;刘倩;邱忠君;王晓平;孙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不同时间段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D-二聚体(D-D)、同型半胱氨酸(Hcy)指标的变化规律,综合评价其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程评估及预后判定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医院神经内科2012年2月-2014年7月入院的6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观察组;2012年3月-2014年6月本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597例为对照组.①观察组患者发病后2、5、10d取血检测NSE、D-D及Hcy 3项指标,并与对照组相应的指标对比分析;②根据观察组患者入院后脑MRI成像后测量的脑缺血损伤组织体积量值分为小、中和大三个组,分别在患者发病第二天检测血NSE、D-D、Hcy水平,采用统计学方法检测不同脑损伤体积量与血液NSE、D-D、Hcy水平相关关系.③观察组患者在2、5、10d血液NSE、D-D、Hcy指标与相同时间NIHSS评分值和MRS评分值采用相关关系分析.结果 ①观察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2、5、10d的血液学NSE、D-D及Hcy指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发病2d血清中NSE水平升高,5d达高峰,10d下降;全血中D-D值的各时间点的变化与NSE有一致的规律.血浆中Hcy水平在2、5、10d无明显波动(P>0.05).②三组小、中、大体积量脑组织梗死的观察组患者,在第二天,检测NSE、D-D和Hcy水平,结果显示:各组NSE、D-D水平随着梗死面积增大而逐渐增加(P<0.05);而Hcy水平未见梗死灶体积增大而升高,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2、5、10d的NSE、D-D指标与相同时间的NIHSS评分值和患者MRS评分值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而Hcy与NIHSS和MRS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 血液学指标中NSE和D-D水平与脑卒中后脑组织损伤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临床神经元损伤的定量生化标志物;而Hcy水平与脑梗死灶体积大小、NIHSS和MRS均无相关关系,故在临床实践中,Hcy指标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后仅为辅助观察指标.
作者:贺雯;高尚;宋海燕;岳霞;任明姬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大骨瓣减压术后采用颞肌外与颞肌下修补术式在早期颅骨修补术中的治疗效果,探讨佳的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60例脑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患者的早期颅骨修补手术临床资料,随机分组,其中32例采取颞肌下修补(颞肌下组),28例采取颞肌外修补(颞肌外组),比较手术术后并发症(皮肤坏死、皮下积液、切口感染、脑损伤及颅内血肿)及随访情况(咀嚼受限情况、有无异物感、癫(癎)、外表形态美观).结果 颞肌下组手术后发生皮肤坏死、切口感染、脑损伤及颅内血肿情况、癫(癎)情况与颞肌外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颞肌下组与颞肌外组的咀嚼受限情况、有无异物感情况、外表形态美观、皮下积液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早期颅骨修补手术治疗大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中颞肌下修补术式要优于颞肌外修补术式.
作者:景雪峰;关俊宏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