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斌;夏建强;王素梅
为准确了解、掌握榆次区各级医疗单位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进一步加强传染病管理,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提高疫情报告质量,制定有效的传染病管理措施.作者于2007年7月对榆次区19家医疗单位法定传染病管理及疫情报告情况进行调查.
作者:张建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全面掌握大同市医用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CT)设备的拥有与使用情况,为编制大同市CT设备配置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7年4月,对大同市所辖11个县(区)24家拥有CT的医院进行普查.[结果]24家医院共有CT机27台,其中市区医院12台.矿区厂矿医院7台,县郊区医院8台;1台已报废,3台新设备尚未投入使用,正在使用的23台.2004~2006年.23台设备实际平均开机343 d,年平均检查病人3 136人次(市区4 924人次);开机使用率为18.95%(矿区19.42%);时间利用率为36.18%(矿区37.99%),能力利用率为43.71%(市区医院51.30%).[结论]大同市CT设备配置过量.分布不合理.利用率较低,空转现象较为严重.
作者:苏芳;郑建中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胎儿畸形发生类型及其危险因素,为该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年孕期检查发现胎儿畸形到临清市妇幼保健院引产的95例孕妇进行分析,并与216名正常待产妇,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影响畸形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95例畸形胎儿中.无脑儿脊柱裂38例,脑积水18例,唇裂并腭裂15例,内脏畸形12例.先天性心脏病9例,其他3例.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引起胎儿畸形的危险因素有孕前后患有内科疾病、感冒发热、工作中接触有毒物质、妊娠前半年家庭装修或购置家具、妊娠合并症、孕期服用药物、感染病毒、工作有压力、与同事或家庭成员关系紧张,孕妇丈夫患有慢性病、工作中接触有毒物质、吸烟、饮酒;孕妇孕前检查、孕期增补叶酸是保护性因素.[结论]临清市胎儿畸形主要是无脑儿脊柱裂、脑积水、唇裂并腭裂和内脏畸形;引起畸形的危险因素包括孕妇及其丈夫的疾病、中毒及精神因素,孕前检查、孕期增补叶酸可降低胎儿畸形发生.
作者:徐彬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安阳市桶装饮用水和桶装饮用水经饮水机后的卫生状况.[方法]在安阳市区内抽样检测生产经销的桶装饮用水以及家庭、学校、单位办公室、宾馆饭店经饮水机后的桶装饮用水.[结果]安阳市桶装饮用水的合格率为88.89%.不同桶装饮用水经饮水机后的检测结果合格率为32.67%,明显低于桶装饮用水的合格率.饮水机清洗消毒前后水质比较,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安阳市桶装饮用水的合格率相对较低,饮水机不清洗消毒是桶装饮用水受到污染的主要原因.
作者:马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某大型企业职工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的知晓率、态度行为、获得途径等情况.为企业艾滋病防治宣教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企业干部、工人、临时工3类人群共37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3类人群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率为81.7%,不同年龄、身份、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的职工艾滋病知识得分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态度行为:83.0%的干部、70.4%的工人和84.1%的临时工不赞成性解放,73.6%的男职工和87.2%的女职工不赞成婚外性行为.且男女职工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职工主要通过电视、新闻报纸杂志、网络、宣传板报、朋友等多种途径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结论]企业职工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对待态度及行为观念受年龄、身份和文化程度的影响,应结合职工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水平和接受教育需求不同.采取多种宣传途径消除职工的模糊认识.提高职工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水平.
作者:刘金英;岳金;侯春德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的吸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大学生吸烟提供依据.[方法]2006年底.对龙岩市某高等学校的部分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655人,尝试吸烟者349人,占53.28%.尝试吸烟率,男生285人为76.61%.女生64人为22.61%(P<0.01);当前吸烟率为9.92%,其中男生为16.13%.女生为1.77%(P<0.01).655名大学生中,91.30%知道吸烟有害健康,61.37%赞同在公共场所禁烟,89.01%、83.97%知道吸烟与气管炎、肺癌发病有关,57.86%知道吸烟可导致冠心病发病危险增加;47.94%经常看到香烟广告,89.77%见过学校领导、教师在学校抽烟,16.18%的家庭成员吸烟,9.77%每天在家遭遇被动吸烟.[结论]龙岩部分在大学生吸烟状况一般.但有的人对吸烟的危害性认识不足.
作者:马斌;夏建强;王素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武鸣县位于广西西南部,为丘陵地形,年均气温23℃,年降雨量1 387 mm,以农业为主,牧业为次,辖13个乡镇、2个农场,现人口总数65万.为了解武鸣县人体土源性线虫感染情况,我们对武鸣县1990~1991年、1996~1997年、2001~2002年、2006~2007年人体土源性线虫调查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苏林军;卢正斌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掌握菏泽市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病区饮水氟含量与改水降氟工程情况.为进一步做好地氟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05年10月,在菏泽市选择地氟病病区郓城县、巨野县和单县进行调查.[结果]3县合计检测922个村的饮水,氟浓度>1.00 mg/L的752个村.占81.56%.3县有改水降氟工程257处,110处已报废(占42.80%);正常运行的147处工程中.水氟含量>1.00 mg/L的116处.饮用水氟含量,巨野县的180份为(2.93±2.72)mg/L,单县的369份为(2.14±1.13)mg/L,郓城县的516份为(1.67±0.98)mg/L(P<0.01):改水工程报废病区的92份为(2.04±1.23)mg/L,改水工程正常病区的147份为(2.02±1.50)mg/L,未改水病区的830份为(2.05±1.58)mg/L(P>0.05).[结论]菏泽市3个地氟病病区县仍有81.56%的村水氟>1.00 mg/L.40%以上的改水降氟工程已报废.
作者:高红旭;卢晓地;李涛;云中杰;陈培忠;赵力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2005年10月17~24日,济南市历城区西营镇中学发生1起以发热、出疹为主要症状的疫情暴发.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4日接到报告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赵小冬;胡艳霞;杨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大连市蚊虫种类及生态习性及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自然感染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情况.为蚊虫防制提供了生态学依据,为预报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发生时间和流行强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帐诱法、灯诱法、采集幼虫等方法进行调查,并应用逆转录一聚合酶联反应技术(RT-PCR)进行乙脑病毒鉴定.[结果]大连市捕获蚊虫3属9种.其中.按蚊属1种,伊蚊属4种,库蚊属4种;大连市蚊虫于5月出现,8月达到高峰,9月逐渐减少.10月消失;侵袭人类以淡色库蚊(占47.98%)、东乡伊蚊(占12.15%)和背点伊蚊(占10.41%)为多;夜间以库蚊和按蚊活动为主,白天为白纹伊蚊;不同场所蚊虫密度差异反映出蚊虫的不同嗜血习性,淡色库蚊、凶小库蚊和白纹伊蚊喜嗜人血,淡色库蚊同时喜嗜猪、牛血;三带喙库蚊偏嗜猪血,中华按蚊偏嗜牛血,背点伊蚊和刺扰伊蚊偏嗜猪、牛血;2007年8月中旬首先在三带喙库蚊中检出乙脑病毒,共检测70批次样本,阳性率为4.28%.[结论]淡色库蚊、东乡伊蚊、背点伊蚊是大连市危害人类的主要蚊种.大连市蚊虫自然感染乙脑病毒于8月中下旬开始,三带喙库蚊首先染毒.
作者:姜义霖;宋锋林;李宁;杜海方;周宝森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实验室室间质量评定是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验室进行自我监督的好方法,因此多年来我们在承接大量检测工作的同时,也积极参与省、市疾病控制中心对我们实验室进行的质控考核,现将2006年10月的实验室室间微生物的质控考核情况及检验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顾雪影;王荣堂;朱晓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湖北省水痘的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水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湖北省2005~2007年水痘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5~2007年共报告水痘16 477例,年发病率分别为1.66/10万、8.26/10万、19.05/10万.病人中,4~14岁占73.30%;秋冬季发病的占52.93%.[结论]2006~2007年湖北省水痘发病率较高.
作者:张发香;郑莉;张迟;赵明江;李琼;李斌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柳州市狂犬病及动物致伤人群的流行特征.为狂犬病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柳州市2002~2007年发生的33 685例动物致伤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2~2007年共登记被动物致伤者33 685例,平均每月467.85人.各年被动物致伤者人数分别为4 033、3 386、3 545、6 088、6 680和9 953例.以柳北区和柳南区为严重(占64.00%);8月多(占15.72%);男、女性别之比为1:1.36;常住人口为主(占94.00%);<18岁占37.21%;以学生为主(占30.93%);致伤部位中以上肢伤者多(占54.45%);家养犬伤者占61.49%;24 h狂犬病疫苗及时注射率为39.19%;狂犬病疫苗全程注射率100.00%;伤口及时处理率为64.00%;伤口处理率仅为80.93%.[结论]加强犬、猫等动物的管理,普及狂犬病防治知识,暴露后正确处理伤口,及时进行疫苗注射是预防狂犬病发生的有效措施.
作者:刘丽华;罗洁;韦芳妮;张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我国自1985年发现第一例艾滋病患者以来,经历了传人期、局部流行期,现在已经进入了快速增长期[1].<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2007年)>中披露,截止到2007年10月底,全国已累计报告感染者22.35万人,死亡人数为2万余例.艾滋病已经成为影响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不平衡,如果艾滋病控制不力,艾滋病的流行将成为国家性灾难[2].近年来流动人口中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人数不断增多,已对全人群艾滋病防治构成严重威胁.
作者:张圣洋;康殿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2006年章丘市发现本地籍2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且均已死亡.为积累艾滋病资料,为今后防控提供依据,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郑应良;丁随新;李良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在实施<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期间肺结核病例发现与治疗情况.以便评估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效果.[方法]对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2001~2005年结核病控制规划实施期间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1~2005年,全县年均新发肺结核病人新登记率为85.67%,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临床治愈率为92.33%,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临床治愈率为86.55%;总体规则治疗率为91.79%;全程督导化疗率为100.00%;综合医疗机构转诊总体到位率为93.89%.[结论]规划实施全程督导短程化疗对肺结核的高发现率、高治愈率效果显著.
作者:张国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食品卫生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外送快餐的食品卫生更是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外送快餐是集中加工烹饪并根据消费者的订购要求,以盒装、桶装等方式外送销售的主食和菜肴.外送快餐这种用餐方式以其食用方便、快捷的特点受到人们的欢迎.我市每天食用快餐的人数约在10万以上,具有一定规模的外送快餐生产经营企业已达100多家.
作者:缪国忠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预防性健康查体中HBsAg携带者HBV传染性检测的佳指标.[方法]对2007年1~12月到山东省潍坊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查体的全体人员采用RPHA检测HBsAg,对HBsAg滴度≥1:8阳性者随机抽取156例取静脉血分2份,用ELISA法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用FQ-PCR检测血清HBV-DNA含量,>1000拷贝/ml为阳性.[结果]共检测17 693人,HBsAg阳性的294例.阳性率为1.66%.HBV-DNA阳性率71.79%.HBeAg阳性模式的HBsAg携带者HBV-DNA阳性率为94.74%,HBeAg阴性模式的HBsAg携带者HBV-DNA阳性率为50%;HBsAg滴度≥1:128阳性的携带者HBV-DNA阳性率为78.79%,HBsAg滴度≤1:64阳性的携带者HBV-DNA阳性率为33.33%.[结论]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与HBV传染性无明确的关系,FQ-PCR检测HBV-DNA是为灵敏.可确定HBsAg携带者有无传染性的佳指标.
作者:初永华;丁树刚;聂清;李海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菏泽市牡丹区病毒性肝炎(肝炎)流行规律,为制订科学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2006年菏泽市牡丹区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6年牡丹区肝炎发病率为32.67/万~45.25/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37.16/10万;5个城区办事处肝炎发病率为37.81/10万.其他16个乡镇为36.87/10万(P>0.01);男性为51.52/10万,女性为22.39/10万(P<0.01);15~39岁发病率高为63.59/10万,其次40岁以上为23.83/10万.其他年龄为2.53/10万~22.10/10万(P<0.01);以农民和学生为主,分别占41.12%和18.50%;乙肝占96.88%,其他型占1.15%.[结论]乙肝是肝炎防治的重点,农村、学校等人口聚集地区为肝炎防治的重点.
作者:尹本科;宋凤香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和掌握章贡区食品卫生质量状况,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方法]对2000~2006年7类食品的检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0~2006年共检测样品8 192份.合格的5 738份,合格率为70.04%.合格率2000年高(75.21%),2006年低(67.58%),不同年份间合格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及乳制品合格率高(81.06%),肉制品的合格率低(44.43%),不同种类食品间合格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章贡区7类食品的总合格率偏低,且呈下降趋势,部分食品存在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应针对食品卫生薄弱环节加强管理.
作者:蒙咏梅;薛斌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