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月8日召开的2009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陈竺指出,党的十七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国建设小康社会战略全局出发,明确提出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社会公益性质,指明了我国卫生改革发展的方向.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橡胶加工业职业危害因素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 对某橡胶轮胎厂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和现场环境监测,并对602名作业工人(接触组)和598名非橡胶加工人员(对照组)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该厂的主要职业危害有噪声、高温.作业现场共测定26个噪声点,其中有22个点超标,超标率为84.6%;检测定硫机岗位高温作业分级为Ⅲ或Ⅳ级,为高温作业.职业健康检查中,纯音测听异常、X射线(高仟伏)胸片异常、肺功能测定异常、心电图改变、肝功能异常等罹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JP<0.01).结论 经多年治理后,轮胎厂粉尘和毒物危害得到控制.而机械化生产又产生噪声危害.噪声和高温可能是影响橡胶轮胎厂工人健康的主要危害因素.建议采取措施,降低噪声及高温危害,保障工人的健康.
作者:李敏;李文勇;黄丽蓉;林锦明;陈朝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化学恐怖袭击是奥运会安全面临的主要现实威胁之一,该文总结了奥运会上海赛区反化学恐怖袭击医学救援的主要经验,通过准确理解任务、分析判断化学恐怖袭击形势、研究制定处置预案、科学编组、精心准备、加强协同、强化训练等做法,圆满地完成了奥运安保备勤任务,并就如何进一步做好反化学恐怖袭击医学救援工作提出了看法.
作者:毛应华;唐治华;王忠灿;郁兴明;梁洪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塑胶充气玩具制造业职业卫生现状,并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塑胶充气玩具制造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环己酮、苯、甲苯、二甲苯、醋酸乙酯、异丙醇、高频及噪声等进行检测,对印花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塑胶充气玩具制造业甲苯超标率为33.33%,高频超标率为47.96%,是该行业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结论 日常工作中对塑胶充气玩具制造企业要加强监管,加强宣传培训,落实各项措施,确保劳动者健康.
作者:杜艳菊;唐犀利;何永华;朱素蓉;唐杰;王仲良;顾璟浩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在我们日常工作及生活中,能引起人体损害的化学物质有25000多种,随着现代化工、电子等行业的迅猛发展,化学灼伤的发生率有逐年增多的趋势.
作者:闻建范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近日,秦山核电基地举行综合应急演习.此次演习事故情景引入反恐事因,在国内核电厂大型综合性演习中尚属首次.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评估上海市化学工业区的职业病危害程度,为监管工作重点提供依据.方法 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方法进行调查,按<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采样、监测,并用<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进行评价.结果 申报企业共30家,其中化工企业20家;申报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67种,其中高毒物质12种;30家企业均设有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管理人员为专职;组织职业健康检查企业为30家;职业健康检查复查率为20%,复查率高(与其他工业区复查率10%比较);各企业防护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符合标准率为100%;共抽检20家企业,采集样品867件,其中1个采样点,二氯乙烷超标,其余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结论 该化工区内发生慢性职业病的可能性低,发生安全事故时急性中毒概率较高,应加强劳动者职业卫生培训管理.
作者:杨光;戴云;倪淑萍;汪小平;苗明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干预措施对苯、甲苯、二甲苯(简称混苯)作业工人血液白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 对某制造厂喷涂车间157名接触混苯作业工人近四年健康体检资料中血液白细胞计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采取干预措施后,作业工人血液白细胞计数偏低的比例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干预措施对混苯作业工人血液白细胞计数变化有积极意义.
作者:张永年 刊期: 2009年第01期
1 概况与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简称<职业病防治法>)于2002年5月1日实施,该法共有总则、前期预防(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职业健康监护等)、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职业健康监护等)、监督检查、法律责任和附则等七个方面的内容。
作者:张蓓蕾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维生素C的主要生化作用是抗氧化和电子传递,它可提高肝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MFO)的活性,促进许多有机毒物的降解过程,还可使体内巯基酶和谷胱甘肽(GSH)维持还原状态,从而提高解毒能力.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消防员是一个高危的职业,长期从事该职业,健康就必然会受到不良影响.
作者:秦立朋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松江区噪声作业人员职业禁忌证状况,以保护职工健康,为企业用工和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用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方法,对松江区乐都医院2007年10月1日至2008年9月30日检出的噪声作业人员职业禁忌证病例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1)体检噪声作业人数3470人,男2179人(62.80%),女1291人;共检出职业禁忌证135例,检出率3.89%;其中男性115人,检出率5.28%,构成比85.19%,均高于女性;年龄范围在18~56岁,18岁~74人,30岁~47人,40岁~13人,50岁~1人;岗前体检噪声作业人数1167人,检出禁忌证70人,检出率6.00%;岗间体检2303人,检出禁忌证65人,检出率2.82%.(2)岗前双耳高频听损53例、噪声易感者32例、鼓膜穿孔伴听损19例、慢性中耳炎致听损14例、其他原因致听损13例、高血压病3例、心脏病1例.结论 松江区噪声作业人员职业禁忌证特征是男性病例、中青年病例、岗前病例、岗前双耳高频听损病例的比例较高,提示各相关部门应重点突出,加强职业健康教育、职业健康监护.
作者:魏心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据铁道部网站消息,为加强暴风雨雪雾等恶劣天气情况下的铁路运输组织工作,提高铁路各部门在非正常情况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铁道部日前发布<铁路暴风雨雪雾等恶劣天气应急预案(暂行)>.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2008年4月某村民因非法建造小型土炼油作坊制造燃料油,发生急性混合气体中毒事故,造成4人中毒,其中3人死亡,1人经治疗后康复.
作者:王晨;李新鸾;张昌运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酚(Phenol C6HsOH)又名苯酚或石炭酸,早发现于1834年,从煤焦油中提取.初用于污水处理、手术室及伤口的防腐杀菌等,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如生产酚醛树脂、己内酰胺、塑料、炸药、合成树脂等,也用于石油、制革、造纸、肥皂等工业,以及医药上用作止痒剂、消毒剂、烧灼剂、灭虫剂等.
作者:王洁 刊期: 2009年第01期
1月5日,国务院安委办在杭州召开了苏浙沪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监管联控机制推进会.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2008年12月5日,上海市政协提案委员会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对上海加油站安全管理现状和有关提案答复落实情况举行跟踪视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1008年11月10~12日,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在重庆市组织召开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法规与预案工作座谈会.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化工生产具有高温、高压、工艺流程复杂、生产操作复杂等特点,存在燃烧、爆炸、中毒、腐蚀等危险因素,管理者在工艺技术、生产装置、安全设施等方面采取先进技术、严密组织、统一协调与控制等措施,进行严格的规范化管理,从而达到工艺安全要求的一系列活动即为工艺安全管理.
作者:孙维生;栾海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在构建适合地级市各级卫生部门和用人单位、其他相关部门等职业病防治工作需要的信息网络管理平台基础上,开发各级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内部使用的职业健康检查专项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个人体检报告、体检总结报告、健康监护评价报告的编制打印,规范检查流程,进行质量控制.通过数据交换平台实现该业务系统与职业病防治网络信息平台的数据传输及共享,以建立劳动者连续性的健康检查档案,并提供给相关单位和部门查询检索分析.
作者:张金龙;姚健;焦建栋;孙纳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