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康
目的 为了解某集装箱厂环境噪声强度和作业工人的听力状况.方法 对该厂噪声环境进行监测.用纯音听力计检查接触组100名工人和对照组103名工人的听力并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2007年所有环境噪声监测点均超标.接触组工人的双耳听力损伤基本一致,从听阈提高耳数的检出率、听闻的平均值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高于对照组(2 000~6 000 Hz)(P<0.01),左右耳在4 kHz的听阈平均值高I左耳(31.80±1.12)dB,右耳(32.05±1.17)dB].结论 该集装箱厂生产过程的噪声对工人听力有影响,作业工人双耳在4 kHz范围的听力损伤大.厂方应加强改善噪声环境和对工人耳部的防护.
作者:冯荣爵;覃静;谭剑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室内装饰装修使用易燃材料集中,施工现场分散以及部分施工人员缺乏安全防范意识,造成火灾、爆炸、中毒和人员伤害的隐患不容忽视.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环境监测中心的专家提醒大家,家庭装修要建立紧急安全预案,要注意做好六防:防火、防爆、防毒、防病、防水、防隐患.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该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加油站职业卫生调查状况以及加油站员工健康研究现状,阐述了加油站汽油污染的特点、加油站员工出现的各种健康效应及目前国内外加油站职业卫生监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作者:班婷婷;宋华;吴国柱;陈建;陆威达;王巧兰;杨丽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识别某大型化工企业利用电石渣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过程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生产过程存在的职业病危害风险水平,提出控制职业病危害的措施建议.方法 采用工程分析与类比法相结合,识别生产过程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通过有毒物质职业暴露健康风险评估法,综合分析职业病危害存在的风险水平.结果 干法熟料水泥生产过程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水泥尘、煤尘、石灰石粉尘、石膏粉尘、生料粉尘、一氧化碳、噪声、高温等.水泥尘、煤尘、生料粉尘、一氧化碳存在职业病危害的风险在中等风险水平,石灰石粉尘及石膏粉尘存在职业病危害的风险在低风险水平.结论 根据风险分析结果,针对职业病危害的不同风险水平,决定相应风险的防控措施优先级,提出有效的防护控制对策,指导企业进行风险管理.
作者:陈会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为了解制氢装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后的防护效果,对该装置投产后进行了六年的劳动卫生追踪观察,结果证明,该厂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的验收结论是正确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是确实有效的.
作者:马明英;刘学成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骨丢失、心理失常、免疫力减弱、太空辐射、突发疾病……人类在飞离地球,体验太空漫步的种种新奇感受的同时,他们的身体也不得不面对着由于环境急剧改变而带来的困难与挑战.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近几年来,南平市接连发生三起职业性氢氟酸灼伤事故,造成1人死亡,4人皮肤轻度灼伤,现将这三起事故分析如下…
作者:史子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即使离职后才发现患有职业病,个人也可以按规定办理工伤认定手续.职业病已被<工伤保险条例>列为工伤认定情形之一,2008年4月18日北京市社会和保障局出台的<关于工伤保险工作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中首次明确表示,即使已与原单位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的人员,以及在职介中心、人才中心存档的人员,被诊断为职业病的,自诊断之日起一年内,个人也可以按规定到工伤保险参保地或原单位生产经营地或原单位注册地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办理工伤认定手续.
作者:叶康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重大突发化学事故、化学恐怖事件中大批中毒患者的院前急救措施及个人防护办法.方法 回顾总结分析我中心在2007年参加芜湖市突发化学中毒事件医疗卫生救援演练及一例突发化学事故院前急救的抢救资料.结果 急救单元在指挥中心的及时调度下,立即赶赴化学事故现场,迅速对中毒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分检,并实施院前急救,同时通知医院做好应急准备,为患者的及时治疗争取宝贵时间.结论 突发化学事故中对患者的院前急救,要做到积极抢救、共性处理、及时上报,同时要做好自身的防护措施.
作者:车玉良;叶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复印技术正越来越广泛地进入到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们接触复印机和复印制品机会也越来越多,但它们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据同外研究报告,静电复印机对人体健康有以下三方面的影响: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1 事故案例1983年7月1日,江苏吴县某化工厂,早8时,备料工发现硝酸贮槽硝酸流速很慢,检查发现是铝质液下泵法兰垫圈腐蚀而造成泄漏真空.车间安排检修,但没有采取断电、挂牌等措施.下午2时15分日班与中班交班时,没有交接,中班操作工不知有榆修工作,启动了输送泵,使在场四名检修工全部灼伤,其中2人死亡.
作者:万世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为了解某钢结构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对该企业进行了职业卫生学调查,对有关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并进行作业岗位危害分级.结果 表明,该企业生产过程中主要存在粉尘、毒物、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场所空气中电焊尘和锰浓度以及噪声强度超标严重.体检结果与现场检测结果较为吻合,主要表现为电焊工的胸片异常、电焊工及喷砂工的听力下降.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职业病防制工作.
作者:杨继红;林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在英国,教育被列五大压力行业之首,因此关注教师健康、缓解教师压力的呼声频频,各种教师上会、健康组织在呼吁教师权利的同时,也纷纷为教师支招.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油烟病,肥胖症,胃病……各类工作有关疾病高危人群中,厨师名列第二,仅次于消防员.1如影随形的职业性疾病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分析53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资料,对其发病机制、治疗、预后等进行了讨论.坚持积极治疗,特别是高压氧治疗,大部分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作者:王晓彤;迟宁;王可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化学事故现场抢救是指当发生化学事故时,为了减少伤害,救援伤病员,保护人群健康而在事故现场所采取的一切医学救援行动和措施.
作者:胡建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经受严重突发事件带来的一系列身心应激反应,会极大地伤害到人们的心理健康,进行适当的心理危机干预有重要意义.该文概括了严重突发事件带来的心理应激反应,总结了心理危机干预的模式、形式及方法步骤,分析了我国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心理干预的发展方向.
作者:贺泉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由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和阿根廷联合编制的ERG2008已经出版,新版中对具有吸入毒性化学品泄漏的紧急隔离半径和下风向防备距离有重大修正,摘译如下(见表1),仅供参考,使用方法与说明参见本刊2008年第1期16页.
作者:顾友多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汞,俗称水银,是一种银白色的液体,在常温下易蒸发,温度越高蒸发越多.短时间内吸人大量汞蒸气或误服汞盐可发生急性中毒.汞进人人体后,可与酶蛋白的巯基结合,抑制多种酶的活力,阻碍细胞正常代谢,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及肝、肾功能,产生一系列中毒症状.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1 甲醛的危害性1.1燃烧爆炸危险甲醛是CH2O的汉语名称,又叫蚁醛,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原料,也是制造炸药、染料、医药的原料,还可作杀菌剂和消毒剂.常温下甲醛是一种无色且具有刺激性和窒息性的气体,易燃,易溶于水,还溶于乙醇等多数有机溶剂.
作者:万世波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