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易燃固体的危害及其防治

孙维生

关键词:易燃固体, 危害, 防治
摘要:易燃固体在危险化学品分类中属第4类.它又分3个项别:一是易燃固体,包括容易燃烧或摩擦可能引燃或助燃的固体;可能发生强烈放热反应的自反应物质;不充分稀释可能发生爆炸的固态退敏爆炸品.二是易于自燃的物质,包括发火物质;自热物质.三是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相关文献
  • 国家安监总局:全国应急预案体系初步形成/国家安监总局:上半年全国查实瞒报事故46起造成205人遇难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我国进入突发公共事件高危期

    我国目前处在突发公共事件的高发时期.而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都将面临突发公共事件所带来的严峻考验.从自然的角度分析,中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灾害发生频度高、灾害损失严重.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2006年河北省急性农药中毒流行病学分析

    对河北省2006年发生的1622例农药中毒的原因及特征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提示农药中毒已从以往的职业卫生问题转向公共卫生问题.为农药安全管理及今后防治对策提供依据.

    作者:姜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重特大事故的应急计划厂长经理和管理人员必读(待续)

    重特大事故对社会具有极大的危害,而应急救援工作又涉及众多部门和多种救援队伍的协调配合,所以,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也就不同于一般事故的处理,而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受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3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呼吸衰竭的病因分析及治疗体会

    2004年10月~2006年11月,我科共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120例,其中发生呼吸衰竭30例.经用阿托品、胆碱酯酶药、胆碱酯酶复活剂和对症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20例患者中男56例,女64例,年龄大者82岁,小者16岁,平均39岁.其中发生呼吸衰竭30例,占病人总数的25%.

    作者:陈文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八大问题困扰中国职业病防治年直接经济损失千亿元/我国职业病危害呈现三大转移趋势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急性氯气中毒22例救治体会

    目的 了解氯气中毒事故的原因、临床表现、治疗经过和转归.方法 对1999~2005年我院收治的22例氯气中毒病例进行分析,并与1970~1980年的16例进行比较.结果 氯气中毒原因多为生产事故,氯气接触后产生以呼吸系统损害为主的临床表现,糖皮质激素在治疗中起重要作用.结论 呼吸道和肺为氯气中毒的主要靶器官;早期、足量糖皮质激素应用可明显缩短病程.

    作者:王洁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亚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致中毒性脑病的救治与护理

    1,2-二氯乙烷是一种工业上广泛应用的有机溶剂,为无色或浅黄色透明液体,易挥发,有剧毒.操作中短时间大量接触或误服,可致急性中毒;较长时间吸入较高浓度该液,可引起亚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中毒性脑病,肝、肾损害少见[1].2005年1月~2007年7月我院收治5例亚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致中毒性脑病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谢翌倩;邹芳;李玉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基本要求

    1 国家对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要求国家对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一直都非常重视,为加强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应急救援管理,<安全生产法>第六十八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工作场所空气中硝基苯测定方法的改进

    空气中硝基苯用乙醇采集,在含硫酸铜的酸性溶液中,由锌粉反应产生的初生态氢,将硝基苯还原成苯胺,经重氮化后,在pH值为1.5~2.0的溶液中与盐酸萘乙二胺偶合生成紫色化合物,在560 nm波长下,以纯水参比,进行吸光度的测量[1].

    作者:陈晓静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南平市水电站噪声与工频电场辐射状况调查

    目的 掌握我市水电站噪声与工频电场辐射危害基本情况.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学现场调查与噪声及工频电场强度监测.结果 噪声测试点超标率为23.08%,工频电场强度测试点均合格.结论 噪声仍是水电站主要的职业危害.

    作者:黄信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29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原因,探讨预防对策.方法 对1993~2006年期间北京丰台区发生的29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3年间共发生急性职业中毒29起共100例,死亡11例.中毒人数多的是2002年共27人;在行业分布中以建筑行业和市政行业高;在29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中有5起共12人发生在救护人员中.结论 缺乏基本的防范措施是造成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主要原因,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作者:张龙连;卢玲;郭凤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如何申请劳动鉴定/怎样申请工伤认定/如何进行职业病诊断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一起职业卫生行政复议案件引起的思考

    介绍一起职业卫生行政复议维持案件,通过对维持原因的分析,提示行政部门履行宣传教育职责的重要性.同时,对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周期的告知和实施等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建议.

    作者:朱美芬;项嘉汇;樊海军;刘宏凯;潘守虎;张力;周静;蔡剑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关于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认识上的误区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力度的加强,从政府部门到安全中介机构对危险化学品的认识、管理和服务水平都得到普遍提高,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生产和事故控制起到了明显的监管效果.但不可否认,目前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中仍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如果不加以重视,将会影响监管效果,不利于化学品相关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顾友多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一起电焊工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的调查

    一氧化碳为分布广泛的窒息性气体,数十种作业有可能接触一氧化碳.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一氧化碳中毒时有发生,本次调查的是大连某造船厂电焊工在二氧化碳焊接作业时,多名电焊工一氧化碳中毒事故.

    作者:臧家明;邹玲琪;孙积刚;张晶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山东:发生急性工业中毒事故必须一小时内上报/中国遭受职业病危害人数超过2亿白领暂不列入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杜绝因施救不当造成伤亡事故扩大

    据悉,今年以来由于施救不当造成伤亡事故扩大现象屡屡发生,特别是进入7月份以来,我国连续发生了7起,共造成25人死亡、8人受伤.其中因施救不当导致事故扩大,造成18名施救人员死亡、5人受伤.因施救不当造成伤亡事故进一步扩大,已成为安全生产中必须坚决杜绝的严重问题.

    作者:胡建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二巯基丁二酸治疗儿童铅中毒3例临床分析

    儿童铅中毒的诊断依据卫生部(卫妇社发[2006]51号)<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分级和处理原则>作出,对确诊中度儿童铅中毒的患儿予二巯基丁二酸口服驱铅治疗,现将3例中度儿童铅中毒治疗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段志;周锦英;陈惠琴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化学烧伤现场急救处理

    危险化学品是指化学品中具有易燃、易爆、腐蚀、毒害等危险特性,在一定条件下会引起火灾、爆炸或导致人体灼伤、中毒甚至死亡的这类化学品统称为危险化学品;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有烧伤、化学烧伤和中毒.在危险化学品中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第5类)、腐蚀品(第8类)容易发生化学烧伤.

    作者:金永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

主管: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主办:上海市职业安全健康研究院,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