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门诊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分析

杨玉珍;黄莉;李莉

关键词:门诊护士, 职业危害因素, 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门诊护士对职业危害因素认识程度,为预防和控制危险因子对人体健康影响,创造良好条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职业危害因素认识调查表对本市几家从事医院门诊工作的护士进行基本情况、职业性危险因素了解程度、采用防护方式及防护措施掌握情况等内容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从事门诊工作的大部分护士都有同样的压力源,且在生物因素方面压力突出(主要来自当今社会门诊的病种复杂,又忽略个人防护意识,担心随时有可能受到病原菌威胁).结论针对同样压力予以相应措施,以提高门诊护士职业安全防护意识,保持良好心理状态,使门诊工作顺利进行.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相关文献
  • 淄博市2003~2004年急性职业中毒事故调查分析

    对淄博市2003~2004年统计报告的急性职业中毒事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以硫化氢及一氧化碳中毒为主,中毒死亡率高,危害严重;主要中毒原因为工人职业卫生意识差,违章操作.政府部门进一步加强职业卫生监管,企业强化职工培训,提高卫生防护意识,是积极预防职业中毒事故发生的关键.

    作者:徐宏伟;侯淑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一起家庭作坊急性DMF中毒事故的调查分析

    该文报道某家庭作坊急性DMF中毒事故的调查分析,目的是进一步了解急性DMF中毒的发病特点与临床表现.同时,建议将服装行业纳入劳动卫生监督范围加强管理,开展就业前的职业卫生知识培训,用人单位要重视职业病危害,预防类似中毒事故的再发生.

    作者:方福贵;马福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生物恐怖袭击应急救援演练的程序设计

    该文探讨了生物恐怖袭击应急救援演练程序设计的原则和要求,建立了应急救援演练程序的结构,确定了应急救援演练程序的内容,供参考.

    作者:党荣理;徐海山;王天祥;吕方成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11年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分析与防治对策研究

    目的分析保定市急性职业中毒(以下简称中毒)事故的发生规律,探讨防治急性职业中毒对策.方法收集1994~2004年间的急性职业中毒事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7、8、9月是中毒事故多发月份,占中毒事故总数的62.5%;化工和金属冶炼企业是我市职业中毒的重点行业,占中毒事故总数的54.2%;硫化氢是我市中毒死亡率高的化学品,病死率57.1%;违规操作是导致中毒事故的主要原因,79.2%的中毒事故存在违规操作问题.结论根据上述中毒发生特点,采取相应措施控制中毒事故发生.

    作者:刘喜房;任宝印;高博文;支绍军;郑万宁;赵卫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吸入盐酸、二氧化氯、亚氯酸钠引起间质性肺炎1例报告

    报道1例吸入盐酸、二氧化氯、亚氯酸钠引起间质性肺炎的病例.早期及时应用激素冲击疗法,收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徐强绪;孙炳欣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2004年北京市大兴区工矿企业劳动环境检测结果分析

    通过对2004年北京市大兴区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180家工矿企业检测结果分析表明,按企业所属性质分类,大兴区县属以上企业、三资企业、乡镇企业检测样品合格率分别为84.82%、89.26%、71.86%,大兴区工矿企业检测样品合格率乡镇企业远低于县属以上企业、三资企业检测样品合格率.按职业病危害因素性质分类,物理因素、粉尘、化学因素检测样品合格率分别为62.38%、53.52%、89.81%,物理因素、粉尘检测样品合格率远低于化学因素检测样品合格率.以上结果提示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加大对乡镇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力度,加强对物理因素、粉尘的检测.

    作者:冯洪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农药职业接触的生物监测指标

    近年来,随着生产环境的改善,有效管理和防护措施的采取,农药职业接触中急性中毒病例已较前明显减少,而长期低剂量接触农药所致的健康危害则越来越引起重视.这些危害通常在临床症状出现前即已发生,因此对农药职业接触者进行生物监测不仅有助于对农药这一职业性有害因素进行全面评价,而且对控制和降低人体接触水平、预防职业危害有着重要意义.该文总结了可以用于农药职业接触者的生物监测指标,期望对实际工作有所帮助.

    作者:谢芳;周志俊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局部氧疗及三黄粉湿敷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护理

    糖尿病足溃疡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在美国每年因此而截肢者逾万人[1].我科采用局部氧疗,三黄粉(黄连200 g,黄柏200g,黄岑100g,地榆100 g,葛根100g烘干研粉,过80目筛,再经微波炉灭菌2 min)湿敷,红外线照射结合全身使用抗生素,经精心治疗和护理,使30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创面愈合良好,解决了糖尿病足溃疡难治愈的难题,为方便临床观察和护理,现将护理经过及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余巧灵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健康监护的体会

    我厂自1991年起,按原化工部<中小型化工企业健康监护技术要求>规定,坚持搞好我厂的健康监护工作.以下谈几点体会.

    作者:赵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接尘作业对肺通气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接尘作业对肺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对某煤矿779名接尘作业人员进行了肺功能的检测与分析.结果接尘作业可导致肺功能损伤,O+组肺功能的损伤率大于0组,接尘作业人员肺功能异常率与年龄无关,而与工龄呈明显的正相关;掘进与采煤组肺功能异常率明显高于其他组.结论接尘作业早期即可导致肺功能损伤,故肺功能检测可作为监测接尘作业人员肺部损伤的早期指标.

    作者:蔡洁;潘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生产中职业病危害识别的探讨

    目的调查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生产中作业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种类.方法对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生产的工艺流程和职业病危害因素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结果根据生产流程中使用的设备及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生产所用原辅材料,论述了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各类化学物质及物理因素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结论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生产中职业病危害问题值得关注.

    作者:贾晖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医用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电磁辐射防护调查与评价

    目的调查和评价医用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的电磁辐射防护水平.方法对两种MRI机(0.5T和0.2T)防护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分别测试了屏蔽机房内外工作人员和患者处极低频磁场和高频电磁场水平.结果高频电磁场仅在个别部位为0.2~1.0 A/m,其余部位未检出.极低频磁场较高,磁体周围为6~45 mT,医务人员操作位为12~50 mT,患者位为146~155 mT,屏蔽室外为0.2~0.25 mT.结论MRI的高频电磁场低于国家规定标准,其主要危害为极低频磁场对人体的作用.

    作者:张丽;李素云;刘学成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2004年度上海市职业健康检查工作现况分析

    2004年是上海市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进行全面资质认证后的第一个工作年,对所有有资质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年度职业健康检查数据进行汇总,分析资质认证后上海市职业健康检查工作的现况.

    作者:秦瑜;唐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职业紧张对职业人群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该文结合有关文献,对近年来职业紧张对职业人群健康影响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研究结果表明:职业紧张因素对职业人群和劳动者个体身心健康存在一定的影响.职业紧张对人体神经系统造成一定的损害;对免疫功能有明显影响,可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职业紧张是诱发高血压、冠心病的一项重要危险因素;职业紧张可能导致血清催乳素浓度的升高.

    作者:孙金艳;张瑞成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护理职业性应激及其预防与控制

    护理人员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所从事的工作是极具紧张倾向的职业之一,该文试从长期超负荷工作、特殊工作环境压力、物理化学因素、感染致病性微生物、人际关系紧张、职业前途暗淡、不良的人体工效学、社会因素、个体因素等九个方面进行护理职业性应激应激源进行分析与探讨,指出应激源是护理职业性应激效应的原因.探索护理职业性应激预防控制措施,保护护士身心健康,需要医院经营者、护士、社会三者互动,缺一不可.

    作者:蓝艳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浅谈晚期尘肺病合并肺部感染使用抗生素治疗的体会

    该文通过对48例晚期尘肺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疗的临床资料分析,提出关于如何在实际工作中更加及时、合理、有效地选择抗生素方面的一些临床经验和体会,以供同僚们参考.

    作者:高颖;赵莉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疾控系统实验室计量认证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为确保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实验室计量认证工作顺利进行,对提高认识、强化人员素质、作好相关科室接口衔接、规范使用仪器设备、改善环境设施、运用信息技术、搞好内部审核等诸方面提出了计量认证工作中易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把计量认证的准备工作做得更好.

    作者:王玉新;杨树坤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某化工企业新建聚乙烯装置职业病危害卫生学评价

    通过对某化工企业新建聚乙烯(PE)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卫生学评价,了解和掌握该项目作业环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分布及危害程度.结果通过进行一般劳动卫生学调查及工作场所有害因素测定,一车间为Ⅰ级,综合卫生学评价合格;二车间为Ⅲ级,综合卫生学评价限期整改;辅助车间为Ⅰ级,综合卫生学评价合格.提出改进和防护措施,确保作业场所劳动条件符合有关要求[1].

    作者:刘玉红;王如刚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职业性锰暴露工人血清多巴胺含量观察

    目的探讨锰暴露对机体血清多巴胺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84名锰焊作业人员及84名对照人员,测定其血清多巴胺(DA)含量.结果锰暴露组DA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DA与作业场所空气中锰、尿锰呈现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结论血清多巴胺的测定可以作为锰中毒的早期敏感指标.

    作者:陈小敏;刘林飞;骆公成;邓鹤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哮喘发作的急救与护理

    1哮喘的发病机理1.1发病机理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呼吸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的增加,并引起反复发作性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症状.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加剧.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阻,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治疗后缓懈.

    作者:赵扬;张红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

主管: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主办:上海市职业安全健康研究院,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