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芝;李锐英;王红;李娜;田春梅;王玉玲;赵菁丽;白洁
艾滋病(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造成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严重受损.临床上由无症状病毒携带者发展的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征和艾滋病相关综合征,后并发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本病尚无有效防治方法,病死率极高,已成为当今世界为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
作者:张锡兰;原庆美;王森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为提高医护人员静脉采血水平,特别针对老年人、高龄老年人这一特殊人群,交流几点看法与技巧,采血过程应注意细节,克服心理因素,提高穿刺成功率.
作者:郝俊峰;崔俊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社会活动节奏的加快,人们行为、生活习惯的改变及人口老龄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日趋上升[1,2].为了解淄博市人群中慢性病患病情况和影响因素,2003年3~7月进行了相关内容的抽样调查.
作者:王忠德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在许多作业场所,噪声与其他职业性有害因素往往同时存在,但关于两者共存时对听觉系统损伤的联合作用研究甚少,该文就国内外该领域研究现状作一概述,以便引起有关方面重视,加强相关领域的研究,从而更好的保护作业工人的健康.
作者:赖树生;周志俊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该文拟对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何建立预防机制和应急机制进行简要探讨.
作者:孙维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旅店业配备的公用茶杯、口杯、拖鞋、浴盆、洗脸池(盆)、坐便器及坐垫等公共用品卫生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顾客的身体健康.而公共用品卫生状况的好坏,又取决于是否进行认真规范的清洗消毒.为了解淄博市旅店业公共用品清洗消毒现状,我们于2002年7~8月对所辖8个区县的旅店业进行了抽样调查.
作者:牛力;张学庆;房斐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以某纺织机械厂特种工艺分厂电镀车间89名作业工人为接触组,以该分厂不接触铬的抛光工、热处理工58名为对照组,分析作业环境空气中三氧化铬浓度和职业性健康体检资料.接触组鼻部异常症状如鼻塞、鼻衄、鼻干燥、鼻灼痛、嗅觉减退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鼻部异常体征如鼻黏膜充血、肿胀、干燥、萎缩以及鼻黏膜糜烂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鼻黏膜充血、干燥以及鼻黏膜糜烂以鼻中隔黏膜多见.长期接触低浓度铬对作业工人鼻部损害也较明显.为保护作业.工人的身体健康,应加强作业环境治理,减低生产环境铬的浓度,另外,要加强个人防护知识教育,提高职工自我健康保护意识,加强个人防护措施.
作者:刘素香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调查微电子产品生产的工艺特点、作业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浓(强)度,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方法对微电子产品生产的生产流程、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现场检测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与分析.结果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各种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等职业病危害因素较多,化学物质中高毒类物品较多,如氨、磷化氢、氯化氢、氟化氢、硫化氢等,占47%;浓度虽都未超过职业接触限值,但个别物质如磷化氢、氯化氢、盐酸浓度与职业接触限值较为接近.物理因素测定某些操作工巡视作业点噪声强度达85dB(A)以上,高达90dB(A);其余如新风量、换气次数、X射线、γ射线等测定结果均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结论微电子产品生产中的职业危害问题应予以重视,采取有效的卫生防护和管理策略后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
作者:贾晖;高金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村级卫生室消毒不正规、不彻底是引起交叉感染的极大隐患.为了解我区农村卫生室消毒现状和存在问题,进一步贯彻执行卫生部颁布的<消毒管理办法>,我站于2003年4~12月对我区581家村卫生室的消毒质量进行了监测.通过监测发现在医疗消毒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现将所存在的共性问题及对策报告如下.
作者:赵德东;潘艳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本大纲规定了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的目的、要求和具体内容.
作者: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为了解和控制汽车行业职业危害,防治职业病发生,保证劳动者的身体健康,也为了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按GB/T5748-1985<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和GBJ87-1985<工业企业噪声检测规范>的要求对某厂毒物、粉尘及噪声进行了测定.结果电焊尘和噪声是汽车制造行业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粉尘浓度在2.0~38.4 mg/m3之间,超标数占测定数11.32%,噪声强度在72~98 dB(A)之间,超标作业点占总测定点的43.94%,超标作业点存在于每一个车间和工段;毒物检测浓度除苯有4份样品超标外,余均未超过国家卫生标准.因此生产环境有害因素由毒物危害向物理因素转移,应引起足够重视;在噪声的防护上要加强技术改造,改善工人作业环境,注意个人防护.
作者:郭庆华;李晓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为了解我市游泳场所的卫生状况,我们于2003年7~8月对12家室内外游泳场所的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
作者:赵永珂;杨金妹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康复科常见病、多发病,约占腰腿痛的1/5,男性多于女性.近年国内强调康复护理,从而达到增加肌力,缓解痉挛,使症状消除、缓解,而达到治疗目的.我科收治的139例病人中,男98例,女41例,年龄在28~70岁之间.
作者:赵俊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信息获取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复杂多变的社会发展需要,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上,尤其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上,人们常常需要通过国际互联网这一先进的信息工具,进行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借助网络资源进行分析处理.
作者:李红彦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随机对岗位噪声均≥80 dB(A)某化工集团100名作业工人进行医学体检和调查,另选条件相似不接触噪声的某机关单位100名工作人员作对照组,以探讨噪声对血压的影响.结果发现,接触组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人群,且随接触工龄延长而增加,两组同工龄组比较发现高工龄接触组明显高于同档对照组人群的患病率.接触组噪声强度高低与高血压患病率关系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但高强度噪声的高血压患病率高于低强度噪声的高血压患病率是存在的.
作者:张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为了解旅店业茶具卫生状况,以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现将淄博市2000~2003年旅店业茶具卫生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张静;丁颖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对92例非汞接触人群用酸性氯化亚锡还原法和碱性氯化亚锡还原法分别进行尿汞含量测定,两种测定方法所得结果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191,P>0.05,两种方法比较没有相关性;t检验结果显示:P>0.05,两种方法无统计学差异.酸性氯化亚锡还原法和碱性氯化亚锡还原法在测定尿汞含量时,其结果差异无显著性.
作者:鲁翼雯;单皓林;王丽辉;庄惠民;卞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将152例不同创面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为76例.实验组用0.5%碘伏纱条用于深部脓肿引流加外敷碘伏治疗创面,对照组用75%酒精消毒创面周围,用呋喃西林引流条引流,外敷碘伏.结果治疗后疗效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直接用碘伏消毒、引流、外敷治疗比单用碘伏外敷治疗的疗效更显著.
作者:杨玉珍;黄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职业病危害事故是因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同有毒有害因素造成众多人员突发急性中毒或发生其他较大危害的事故.该文对如何编制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方案进行了探讨分析,指出了编写提纲要点和相关内容提示.
作者:张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2004年4月7日,无锡市新区某日资企业在检修液化石油气站时,因作业工人违反操作规程,发生一起急性职业性液化石油气中毒窒息事故,造成1人死亡5人中毒的严重后果.采集储罐内气体样品检测结果:色谱图显示一单峰,为液化石油气峰,浓度为128.1 mg/m3.根据现场调查结果与病人临床表现,认定该次重大事故中毒原因为液化石油气中毒.此次事故为在通风条件差,液化石油气浓度很高的储罐内作业,工人严重违反操作规程且无特殊防护措施,无安全及应急措施,1人中毒后,其他5名工人在不了解储罐内情况下,盲目施救,造成事故进一步扩大,教训深刻.
作者:秦宏;徐茜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