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萍;崔燕;杨洁
一针见血是医患双方所共同期盼的.但是,不同患者的静脉条件千差万别,护士的技术水平也有高有低,患者配合与否以及一些有形无形的压力有时就会使这种期望落空.
作者:安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由于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车祸发生率的逐年提高,肢体严重毁损性创伤的发生率也明显提高,造成下肢广泛软组织缺损及复合组织缺损,使肢体功能产生严重病废,甚至导致截肢.
作者:翟艳红;张文博;张囡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婴幼儿腹泻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以腹泻和电解质紊乱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儿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夏秋季节发病率高,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和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王红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是指胎龄未满37周,出生体重在2 500g以下,身长在45cm以下的活产新生儿.由于早产儿各器官功能发育不成熟,免疫机能低下,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差,极易发生各种并发症而死亡.
作者:王立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煤矿瓦斯爆炸伤在矿区是较常见的损伤,具有损伤重、复合伤多,不仅有烧伤还有吸入性损伤及机械性损伤等特点,患者病情复杂,又具有个体化差异,需因病施治,因人施治.
作者:孙维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病,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前列腺增生成为泌尿外科的常见病之一.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
作者:翟梅青 刊期: 2009年第04期
2006年4月-2008年12月,我们有选择性地应用腹腔镜技术对部分粘连性不全性肠梗阻的患者实施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君;周岚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一种多因性、临床表现呈多态性的内分泌综合征,以雄激素过多和持续无排卵为临床主要特征,是导致生育期妇女月经紊乱常见的原因之一.
作者:许聪颖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当知道自己将需要手术消除病痛时,多数患者会产生惊疑、惶惑、焦躁心理,有的还会引起生理上的变化,如血压升高或降低、呼吸增快、心悸燥热、发冷等,影响手术治疗,因此应努力做到使此类患者以良好的心境面对手术.
作者:王桂兰;包晓坤;周丽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痰液细胞学检查,在呼吸系统肿瘤的诊断中,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除正确掌握肿瘤细胞和异形变的形态特征外,痰液制片的技术,对于提高检查阳性率及诊断水平十分重要.
作者:于立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妇科开腹手术,其镇痛效果确切,肌肉松弛[1].但用于腹腔镜手术因气腹对呼吸影响较大,且术中牵拉反应明显,体位改变.
作者:李世海;卓玉梅;李金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患者因病情必须卧床,而又不习惯床上排尿造成排尿困难或拔除尿管后尿潴留的情况.针对以上情况,临床一般采用的传统方法有:热水袋敷下腹部或轻轻按摩下腹部,刺激膀胱肌收缩,以促进排尿;让患者听流水声或用温水冲洗会阴部以引起排尿反射.
作者:李玉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结核病是一种古老的、历史悠久的人类传染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有低热、乏力、消瘦、盗汗等全身中毒性症状及相应系统症状.
作者:刘宪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1998年3月-2008年12月,我院共收治各类烧伤患者882例,烧伤面积5%~96%,治愈880例,2000年前死亡2例,2000年后无死亡病例,现将治疗经验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永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我院2001年5月-2007年2月,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肱骨干粉碎性骨折21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忠刚;崔华宁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前随着医院的发展,供应室也在不断的建立与完善.供应室与临床科室不同,供应室的工作人员因其职业的特殊性,每天不得不暴露在各种各样的危险因素之中,不安全的工作环境不仅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同时也严重危害医护人员的生活质量.
作者:史富萍;王欣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冠心病发病率有逐年增长趋势.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有剧烈的胸骨后疼痛、特征性的心电图表现以及血清心肌酶的升高,诊断不难.
作者:王丽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消化道溃疡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十二指肠溃疡多见于青壮年,胃溃疡多见于中老年.现代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
作者:解庆莲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股骨干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6%,近年来.随着交通事故的增多其发病率呈明显升高的趋势,骨折的类型也趋于多样化.
作者:李金亭;杜立水;曹培锋;陈继光;李青;冯锋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提高腹部大血管损伤的救治水平的方法.方法 对我院急救中心2003年7月-2007年1月救治的腹部血管损伤24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患者痊愈出院.死亡4例.抢救成功率83.3%.结论 诊断、复苏同步进行和紧急剖腹止血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术中充分暴露术野,力争在直视下仔细缝合修复,但应避免慌乱中随意翻动脏器;手术方式则根据术中情况进行合理选择;腹中积血力争回收利用,同时注意合并症的处理及术后重要脏器功能的保护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陈旭生;莫伟锋;陈建良;牛靖志;周明德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