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度化学灼伤后期治疗的临床探讨

闻建范

关键词:重度, 化学灼伤, 治疗
摘要:为探讨重度化学灼伤的后期治疗对病人痊愈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对18例重度化学灼伤病人的后期治疗采取了创面换药、植皮、疤痕整复、功能锻炼等多种综合性措施,结果18例病人残余创面全部愈合,功能部位活动基本上不受限制,病人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相关文献
  • 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

    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1指导思想、政策依据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范和提高企业职业病防治综合水平,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和员工素质的全面提高.

    作者:朱跃安;胡晨智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46例急性氯化氢中毒救治的内科医师体会

    该文论述了当医院接受大批群体急性化学毒物中毒患者时,由于专科床位有限,常将中毒患者分流至呼吸内科抢救治疗.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其与内科疾病确有特殊之处,如何看待急性化学毒物中毒的诊断和治疗依据,不能单纯公式化地套用内科疾病的诊治规律.

    作者:薛美玲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某热力公司新建热电厂建设项目卫生学评价

    为了解某建设项目职业卫生现状,确定其是否达到卫生学要求,按规范测定生产性有害因素浓度(强度),结果总体工程噪声监测合格率为83.6%,煤尘浓度合格率为100.0%.各项测定指标单项指数均小于1,测定项目综合指数为0.82,评价分级为Ⅰ级,综合卫生评价合格.

    作者:汤丽霞;张亚松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有机磷类农药中毒的诊断、治疗及预防

    该文论述了有机磷类农药中毒的侵入途径,中毒后的临床表现、病症类型和中毒机理,以及中毒后的治疗和预防.着重区别了中毒者的主要症状表现时段及注意事项.

    作者:范艳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腈纶粉尘对作业工人健康影响的调查

    目的为探讨腈纶粉尘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对某腈纶厂毛条车间进行了劳动卫生学调查;结果该车间粉尘浓度为4.22(0.10~24.00)mg/m3,主要对接触人员上呼吸道和皮肤有刺激作用,同时导致肺通气功能受到明显损伤,部分工人胸部X线表现异常;结论提示车间环境中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超过2mg/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超过4mg/m3卫生标准不能充分保护工人健康.

    作者:刘蓓莉;张伟;夏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

    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合成氨车间工人的肺功能调查

    以大化合成氨车间工人42人为接触组,与同单位土木车间工人60人为对照组,作肺功能测定并进行比较,发现氨对肺容积和通气功能均有一定影响;对小气道功能可能也有一定的影响;对肺间质有损害,这一点尚需进一步观察.

    作者:薛美玲;邵元鹏;徐岳红;周红梅;张中和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淄博市1999~2002年学龄前儿童乙肝感染指标结果分析

    为了解本市学龄前儿童乙肝感染情况,我们于1999年5月~2002年7月对本市居住学龄前儿童进行血清HBsAg、HBsAb监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学庆;张淑青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淄博市市级医院消毒效果调查分析

    为了解淄博市市级医院消毒工作质量状况,加强医院消毒卫生管理,为控制医 源性感染提供科学数据,我们连续两年(2000~2001年)对本市15家市级医院消 毒工作质量进行了监测调查,结果如下:

    作者:李晓清;张学庆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浅谈职业卫生监督管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该文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论述了职业卫生监督管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对<职业病防治法>中的某些条文法义和卫生监督执法文书制作、执法程序运用、职业卫生监督艺术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作者:李亮;李淑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某骨质瓷厂预防性卫生监督的效果评价

    该文通过对某骨质瓷厂预防性卫生监督的效果评价,旨在为以后的新建、改建、扩建、续建等工业企业建设项目的预防性卫生监督提供科学依据,使其生产环境中的粉尘浓度达到国家卫生标准.

    作者:伊文英;宁俊美;宋立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消毒供应室控制医院感染的管理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供应各种无菌器械、敷料、用品的重要科室,是医院消毒灭菌的核心,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医疗护理的质量,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因此控制医院感染必须重点加强供应室的管理.

    作者:王玲;李英春;李晓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妇女职业健康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女性参加工作,职业妇女的健康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女性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妇女在工作时遭受的危害仍十分突出.该文就生殖健康、肿瘤、人类工效学、社会心理因素等方面的研究作一简介,期望妇女职业卫生能受到更多的重视.

    作者:洪新宇;夏昭林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氮气窒息合并吸入性肺炎的护理

    该文探讨了氮气窒息合并吸入性肺炎的护理对策,该病来势急而重,一般分为急性中毒期,脑水肿期,吸入性肺炎期,根据各期的病理特点进行针对性护理,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马洪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职业卫生与职业病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卫生标准的要求,采用Visual Foxpro6.0可视化数据库开发工具开发的职业卫生与职业病信息管理系统,利用Windows95/98/2000操作系统,全面采用视窗按纽式操作,适用于省、市、县级职业卫生监督管理机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和用人单位使用.

    作者:刘长胜;孙瑞田;郝桂娟;丁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化学事故引发城市灾害的危险识别与控制

    城市化学灾害属于局域性环境灾害的范畴.工业性化学事故列首要危险.由流动事故源引起的化学灾害更难控制.对20世纪(1900~1996)139个国家和地区的运输化学事故进行统计,造成城市灾害的概率在0.73%~2.10%.由灾害源和孕灾环境构成的灾害系统中,众多因素共同影响导致灾害发生.孕灾环境不仅包括自然环境要素,还包括社会环境要素.人类对很多环境灾害至今缺乏认识,尚不能在真正意义上防灾.但人类可以控制引起灾害的危险化学品,可以控制能影响和抵御灾害的承灾体能力.大部分城市化学灾害原因基本清楚,可以也应该实行防灾、抗灾和救灾三级预防.

    作者:马洪年;阮会良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有机磷中毒后对神经电图的慢性影响

    对21例有机磷作业工人周围神经损害的临床表现与神经电图进行分析,发现长期接触有机磷致神经轴索损害为主,运动神经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神经传导速度检测,不仅可以提高有机磷中毒神经电生理检测异常率,还可以对神经损害程度、范围,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作者:崔淑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淄博市1992~2001年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该文应用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淄博市1992~2001年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流行特点表明:疫情主要集中在淄川区的偏远山区;男女之比为4.59:1农民发病占总数的90.53%,年龄集中在30~49岁,占总发病数的57.89%;从病人、病羊血液中分别分离到布鲁氏菌,为羊种Ⅲ型和羊种Ⅰ型.

    作者:杨绪红;刘景福;马丽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健康人群吸烟、DNA损伤与DNA修复基因多态研究

    DNA修复基因在防止机体受致癌剂作用中起重要作用,但尚不清楚特定的遗传变异对修复表现型和癌症风险的影响.通过测定308位属于欧洲发展规划组织(EPIC)的意大利人的DNA加合物水平及调查3种DNA损伤修复基因的多态性:XRCCl-Arg399Gln(外显子10),XRCC3-Thr241Met(外显子7)和XPD-Lys751Gln(外显子23).通过用DNA32P一末端标记阵列测DNA加合物水平.用PCR-RFLP测其基因型.XRCC3-241Met基因型与较高的DNA加合物水平显著相关,而XRCCl-399Gln型和XPD-751Gln型仅在从不吸烟者中才与较高的DNA加合物水平相关.XRCC3-241 Met纯合子平均DNA加合物水平为11.44±1.48(±SE),Thr/Met杂合子为7.69±0.88,而Thr/Thr纯合子为6.94±1.11(F=3.026,P=0.042).从不吸烟者XRCCl-399Gln纯合子DNA加合物水平平均为15.60±5.42,与Gln/Arg杂合子的6.16±0.97和Arg/Arg纯合子的6.78±1.10相比(F=5.237,P=0.007).调整几种混杂因素后观察到XPD-751Gln相比从不吸烟的XPD-751 Lys纯合子其比值比有显著性(OR=3.81,95% CI:1.02~14.16)且DNA加合物水平高于平均值.表明所有已分析的多态可导致不同的DNA修复,并提示需进一步探讨存在于基因多态、吸烟和其他风险因素间的交互作用.

    作者:朱守民;夏昭林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

主管: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主办:上海市职业安全健康研究院,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