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级医院护理现状及对策

邓海松;牛婷婷

关键词:一级医院, 护理, 医院管理
摘要:目前,医院管理年活动不断深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全面推行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实施,给一度陷入困境的一级医院注入了活力,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打下了良好基础.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外伤后胸腰椎椎体骨折的法医学鉴定分析

    胸腰椎椎体楔形变,经常是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和绝经期后妇女骨质疏松的并发症,而且容易与有过外伤史的爆裂或压缩骨折相混淆而误诊.陈旧骨折与新鲜骨折,又常为法医临床检验鉴定暨纠伤双方争论的焦点.本文收集并报告28例外伤后椎体爆裂或压缩骨折(新鲜及陈旧性),加以分析讨论.

    作者:马恩旭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临床效果分析

    阴式子宫切除术(hysterectomy,TVH)具有创伤小,腹腔不受干扰,出血少,术后疼痛轻,康复快,腹壁无瘢痕等优点.我院通过改进的TVH手术方法,对128例有手术切除指征的大子宫实施TVH,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云杉;张玲;李红;孙利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双侧游离缺失修复前后咀嚼肌表面肌电分析

    目的 通过测定咀嚼肌肌电变化分析双侧游离缺失修复前后戴用时间与咀嚼功能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来我门诊就诊的及侧末端游离牙列缺损患者50例,义齿修复前后2周、1、2和3个月对患者咀嚼肌进行肌电分析,记录颞肌前束和咬肌的表面峰值电位,计算咀嚼肌总体不对称指教、咬肌不对称指数、颞肌前柬不对称指数和肌功能储备指数,并将修复前后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修复后1个月患者的咬肌不对称指数较修复前增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修复后1,3,6个月,咀嚼肌活动总体不对称指数、颞肌前束不对称指数与修复前比较均减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咀嚼肌功能储备指数修复后1周明显减小.结论双侧游离牙列缺失患者在附着体义齿修复后,咀嚼肌活动对称性和功能储备可以得到明显改善,但患者对新义齿的适应需要2个月左右的过程.

    作者:梁锐英;吴文慧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对近视散光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美国VISX STAR S4型准分子激光系统对296倒(538只眼)近视散光患者进行治疗,其中LASEK组近视度敷在-1.0D~-10.0D,共119只眼;LASIK组近视度数在-1.0D~-16.0D;共419只眼,二组患者散光度数均在-0.5D~-5.0D.结果术后视力:二组患者均随访1年以上,LASEK组视力均≥0.5,其中92.18%的忠者≥10.8;LASIK组视力均≥10.5,其中91.87%的患者≥0.8.结论LASEK和LASIK治疗近视散光安全有效.

    作者:许玉花;卢成哲;刘孝明;崔永日;王镇英;刘洪英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气管、支气管内特殊异物12例临床分析

    我院2002-2009年共收治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500例,其中特殊异物12例,现将其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李为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介入化疗用于宫颈癌82例近期疗效观察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对早期宫颈癌,手术和放射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但对于肿瘤较大的中晚期宫颈癌疗效并不理想,这些患者往往死于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为了探讨介入化疗在宫颈癌的治疗价值,现对本院2003年6月-2008年6月共82例宫颈癌97次髁内动脉化疗或子宫动脉化疗栓塞加放疗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孙丽敏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龙胆泻肝汤治疗肛门瘙痒症50例分析

    肛门瘙痒症是皮肤科常见病之一,瘙痒顽固,不易治疗,且易复发,多发于>30岁男性.近年来,我科以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肛门瘙痒症5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国良;唐兴广;丁明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意外针刺伤临床预防与处理

    意外针刺伤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一种职业性伤害,其发生的原因与工作粗心、忙乱紧张、技术不熟练、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自我肪护意识淡漠等有关.大量统计资料表明:临床护士是发生意外针刺伤的高危职业群体,60%~90%意外针刺伤是由护理人员自身原因造成的.

    作者:扈燕雁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十二指肠癌1例诊治分析

    1 病历报告患者,男,70岁,主因间断上腹部疼痛10d人院.患者于10d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部疼痛,呈间断性发作,向后腰部放射,伴纳差、恶心,无发热,当地医院B超检查示: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

    作者:张志伟;李元平;耿焱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高血压脑出血108例微创手术治疗分析

    我院2005年5月-2009年8月对10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微创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岳力强;郝晓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鼻腔护理的临床意义

    鼻腔护理是一种生理疗法,其依据是鼻腔自我免疫功能原理.鼻腔通过鼻纤毛的运动及黏膜分泌的黏液来清除鼻内致病微生物及有害物质,以达到清洁护理鼻腔,实现自我免疫.本文探讨鼻腔护理的原理及相关应用,其出发点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使其有更多的突破并在临床和社会广泛应用.

    作者:哈宝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非小细胞肺癌nm23、p53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

    肺癌是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发病率高居首位[1].大多数肺癌患者死于癌细胞的转移及全身慢性衰竭.nm23(肿瘤转移抑制基因)及p53(突变型癌基因)在甲状腺癌、乳腺癌、食管癌、胃癌及结肠癌等各种肿瘤中的研究甚为广泛,但关于nm23、p53在肺癌中的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检测nm23、p53在一组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旨在探讨其与转移和预后的关系.

    作者:杨建峰;王晓岩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医院信息化水平的测度与评价

    随着国家对信息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及医院对信息化建设认识的不断深入,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逐渐增强,医院信息化建设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各医院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参差不齐.要想进一步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引导医院进行合理的信息化建设投资,就必须构建符合医院实际的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使医院能通过该评价指标进行横向、纵向和自身评价,找准自己的定位,利用有限的资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规范医院管理流程,降低医疗成本,增强管理效率.提升医院的竞争能力和服务水平.

    作者:刘景红;朱俊东;陈连庆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平面导板在深覆(牙合)修复中的应用

    对于深覆(牙合)患者,当上前牙缺失后,由于下前牙咬及上腭组织,没有足够间隙或颌间隙很小,因而造成修复困难.内倾型深覆(牙合)患者下颌前牙过度磨耗甚至平龈,要求修复外型有很大难度.过去对深覆(牙合)患者上前牙缺失,根据不同情况,适当地磨短下前牙的切缘,再在塑胶基托内放置增力支架,以增强基托的坚固度或用钴铬合金铸造基托,效果都不是很满意.

    作者:肖芳;梁祚山;梁永强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手术时间对脑出血治疗影响的临床分析

    出血性脑卒中是高血压病严重的并发症,病死率、致残率高.对我科2001年12月-2009年2月收治的286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后至手术时同对疗效的影响进行比较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俭普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奥扎格雷钠联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36例疗效观察

    后循环缺血是指供应脑部的椎基底动脉缺血引起的病变,20%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由后循环缺血引起的.我们采用奥扎格雷钠联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蒙秀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三踝骨折58例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踝关节骨折是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大约占全身骨折的3.92%.三踝骨折常由外展或外旋暴力引起,除导致内、外踝骨折外,胫骨关节面的后唇也发生骨折,使足向后、外移位,青壮年易发生.踝关节又是下肢主要的负重关节,要承受很大的负荷,而踝关节功能的良好恢复,取决于关节面的解剖复位.我院1996年9月-2006年12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旋前、旋后外旋型(IV度)三踝骨折5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运乃清;尚雁峰;薄连洪;李付全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宫角妊娠的临床特点与处理

    宫角妊娠是一种罕见的异位妊娠,如果发生破裂,可导致腹腔内出血,严重者可发生低血压、休克,甚至危及生命,而及时诊断、恰当处理可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杨建敏;冯昌英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改善护患关系减少社区门诊纠纷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门诊医疗网络的建立,越来越多的患者就诊于门诊部及一级医院,这不仅解决了患者的就医难问题.舒缓了等级医院的压力,也为社区医院带来了生机.然而,随之带来的护患纠纷也逐年增加,如何改善护患关系,成为当前门诊部及社区医院的首要问题.

    作者:马巍;张湘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急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护理风险及管理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体制不断的改革,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实施,杜绝医疗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成为医院当前工作的重点,同时也要求每位医护人员尽职尽责,一切以患者为中心,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急诊危重患者病情变化迅速,病情复杂,并发症多,家属的心理压力大,心理承受力差,情绪容易失控,在急危重患者转运过程中,护理人员承担着很大的风险.如何加强急危重患者转运过程中的风险管理,确保护理安全,成为护理管理者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了保障急危重患者的转运安全,减少护理纠纷,我院制定了一系列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冯宇威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