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化龙;沙一岭;李福东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育龄女性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根据2003年ESHRE/ASRM的诊断标准,总结我院2002年8月-2005年10月10例PCOS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安淑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1 病历报告患者,女,40岁.主因间断上腹部不适、头痛、恶心、呕吐6d于2007年6月10日10:49入院.患者于6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不适,间断性发作,伴头痛、腹胀、纳差、反酸、烧心、恶心、呕吐,非喷射性,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腹痛、腹泻、黑便,无发热、头晕,无咳嗽、咳痰,无尿频、尿急、尿痛.
作者:向英;周绵;古彩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压力性尿失禁(SUI)是中老年女性的常见疾病,发病率为15%~30%[1],当腹内压突然增高时,如咳嗽、打喷嚏、大笑或体力劳动时尿液不自主由尿道口流出,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传统手术治疗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其效果不尽如人意.
作者:李英杰;张渝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1 病历报告患者,男,58岁,于2007年5月29日因左眼突然视力丧失3h而入院.检查:视力右4.8,左光感;眼位正,眼球向各方向运动无障碍,双眼结膜无充血,角膜清亮,前房正常深浅,瞳孔2.5mm.
作者:李蒸;赵蕾;宋占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病毒性心肌炎(VM)是儿科心血管常见疾病,且VM与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严重影响患儿的健康,给家长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1].VM发病呈增高趋势,病情严重者可发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细胞介导的免疫损伤在病毒性心肌炎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目前对于VM治疗尚缺少特效、高效的治疗方法,临床一直在探讨有一定疗效的治疗方法.我科2002年3月-2005年12月使用一次性大剂量静注丙种球蛋白治疗17例VM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冬丽;钱东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我院2002年1月-2006年12月应用颅骨钻孔后置管引流方法,抢救56例重症脑出血患者,由于护理上密切配合,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瑞利;冯喜琴;冯照新;范波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我科2005年2月-2007年4月共收治锁骨折患者23例,均采用重建型钛质接骨板(由苏州市双羊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制造)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志彬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恶性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对肿瘤的发生、发展起一定作用.免疫疗法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应用可减轻手术、化疗对细胞免疫的抑制,有利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消灭残留的肿瘤细胞,减少复发[1].胸腺肽α1(thymosinalpha 1,Tα1)作为免疫调节剂,临床上已辅助用于治疗慢性乙肝、AIDS及恶性肿瘤如非小细胞肺癌[2]、恶性淋巴瘤[3]和肝癌[4]等,但Tα1在胃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少有报道.
作者:侯晓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硅肺(曾称矽肺)是由于长期吸人大量二氧化硅(SiO<,2>)粉尘沉着于肺部引起的一种常见的职业病,其病变以硅结节形成和广泛的肺纤维化为特征.硅肺纤维化发病机制学说很多,其中矽尘对巨噬细胞的毒性作用学说有实验研究依据.现就矽尘颗粒、巨噬细胞、肺泡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及相应的细胞因子等硅肺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闫静波;李倩;卫茹;杨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法洛四联症(TOF)是临床上常见的紫绀型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CHD),发生率占CHD的12%~14%,随着心脏外科技术的发展,根治手术已成为治疗TOF的主要方法.我院2005年8月-2006年7月对25例TOF患儿进行了根治术,现将TOF根治术中的体外循环(CPB)管理介绍如下.
作者:乔建民;高立兵;王委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1 病历报告患者,女,35岁,60kg,于2007年4月5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肌瘤挖除术.既往无药物过敏史,无麻醉手术史.血常规:RBC 4.5×1012/L,wBC 8.2×109>/L,PT 12.5s.麻醉经过:人手术室后,监测HR、ECG、NIBP、SpO2.
作者:马友田;李晓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2006年6月16日,平煤集团公司十矿井下运输皮带减速机发生故障,导致13例患者均为严重创伤性复合伤,该批患者均被送入我院救治,现将救治过程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段凤阁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慢性肾功能衰竭均合并不同程度的肾性贫血,贫血的原因主要是肾单位损害导致肾脏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能力下降.铁缺乏也参与了贫血的发生[1].铁缺乏也是造成患,者对EPO治疗反应不足的主要原因.
作者:常雪静;夏宇欧;王淑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及病死率均位于诸恶性肿瘤的前列,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和人们诸多不良饮食习惯的养成,胃癌的发病有逐年增多及年轻化的倾向,而胃癌的早期诊断对手术效果及术后生存率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作者:孙永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流行性出血热以全身毛细血管和小血管损伤为主要病理特征,由于目前发病的特点不典型,常常被误诊为其他疾病.2001年5月1日-2006年4月1日我们收治外院转来误诊的出血热患者12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学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脐带是胎儿母体物质交换的唯一途径,脐带异常可影响胎儿-胎盘血液循环,导致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FGR(胎儿官内生长受限),甚至于围生儿死亡,其中脐带扭转为脐带异常因素之一,在临床上应引起重视.现将我院78例脐带扭转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对围生儿的影响.
作者:邵晓曼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下腔型房间隔缺损(ASD)合并右下肺静脉异位连接国内外报道少见,我院发现1例,报告如下.
作者:陈朝晖;李守先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前列腺癌多发生于老年男性,美国自从进行PSA集团检诊以来,临床前列腺癌的检出率明显上升[1].前列腺癌占泌尿系统肿瘤住院患者的比例由20世纪60年代的3.3%上升到90年代的13.4%[2].另一组数据则认为其已位居泌尿系统肿瘤的第三位[3].对该类患者的有效治疗的研究已日益成为临床上关注的热点.
作者:潘广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肝素(heparin)是具有抗凝作用和多种生物活性的一族天然糖胺聚糖,1916年由Mcleen发现,1935年因其抗凝作用而开始应用于临床.目前,肝素在产科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将其在产科的应用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张俊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X线监视下导丝引导鼻十二指肠营养管的置入对于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对患者进行营养支持的一种重要手段,在临床上的应用十分广泛,现已基本上取代了胃造瘘手术.我们对2003年来进行的55例X线监视下十二指肠营养管置入患者进行了统计,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义;贺广秀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