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硬膜外应用氟哌利多引起锥体外系症7例临床分析

徐晓峰

关键词:硬膜外腔术, 术后镇痛, 氟哌利多, 锥体外系症
摘要:硬膜外腔术后镇痛可减轻患者痛苦,并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但术后镇痛出现的不良反应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我们2006年1月-2007年12月对2428例术后患者每100ml镇痛液中加入氟哌利多5mg,其中发生锥体外系症7例,发生率为0.3%,现就其原因分析如下.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N-CPAP联合固尔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观察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是新生儿尤其早产儿中常见的疾病,是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胎龄愈小发病率愈高.以往多采用简易持续正压通气(CPAP)及机械通气治疗,但均存在疗效不稳定、并发症及后遗症发生率高等问题,我院自2005年11月起应用N-CPAP联合固尔苏治疗NRDS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凌厉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双氯芬酸钠栓预镇痛对无痛人流术后的镇痛作用

    目的 比较术前预用双氯芬政钠栓和未用者对无痛人流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门诊接受无痛人工流产的患者200例,根据术前是否预用双氯芬琏钠栓分为二组:双氯芬酸钠栓组(观察组)和未用双氯芬酸钠栓组(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全麻后立即直肠塞入双氯芬酸钠栓50mg,对照组则不用药.术后24h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镇痛满意度评分来观察各组镇痛效应,并记录术后24h出血量及眩晕、嗜睡、忍心、呕吐、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2,4,8h的VAS评分及镇痛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眩晕、嗜睡、恶心、呕吐、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氯芬酸钠预镇痛用于无病人流术后在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基础上可取得满意的镇痛效果.

    作者:吴世民;张咸伟;李跃琼;唐华贵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晚期低位直肠癌肠造口患者的护理

    低位直肠癌是指距肛门5cm以内的癌肿,常需做结肠造口术.在手术这段心理重创期对患者应给予良好的心理护理和造口护理,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闫慧颖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胎心监护预测脐带异常的临床意义

    脐带是母体和胎儿间氧及营养物质的传递通道,也是胎儿获得营养发育的重要桥梁.脐带常常缠绕胎儿肢体或颈部,以脐带绕颈更多见.脐带缠绕不同程度上影响胎儿血气交换,改变胎儿血运,严重者可导致胎儿宫内缺氧,引起死胎、死产及新生儿死亡.脐带缠绕是产程中造成急性胎儿窘迫的重要因素之一[1],如能早期准确诊断,恰当处理,可降低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病死率.我们应用胎心监护仪产前预测脐带异常取得一定效果.

    作者:王雪丽;王美;赵秀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经腹腔镜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及取石术43例临床分析

    胆囊结石并发胆管结石的发生率一般为10%~15%[1].我院2003年1月-2006年12月经腹腔镜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及取石术43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建国;王满昌;岳勇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尿液转甲状腺素蛋白评价肾小球损害的指标作用研究

    目的 肾小球滤过试验是评价肾小球功能的主要指标.本研究目的 是探索敏感、特异的评价肾小球损害的指标.方法 利用赢东尿液分析仪(韩国),对肾小球肾炎患者尿液进行尿蛋白、尿白细胞、尿红细胞测定;利用SDS~PAGE电泳对尿液转甲状腺素蛋白(TTR)与其他分子蛋白进行比较.结果 ①选择肾小球肾炎患者尿液蛋白定性试验结果,尿蛋白含量在(+)~(卅)之间.②尿液中发现转甲状腺素蛋白.③肾小球肾炎尿蛋白定性(+)患者,TTR占的比例为21.8%,尿蛋白定性(#),TTR占的比例为18.3%,尿蛋白定性(卅),TTR占的比例为8.5%.结论 尿液转甲状腺素蛋白含量有可能作为评价肾小球损害的敏感指标.

    作者:刘金平;秦毅;苏桂新;宋剑婵;胡可胜;傅巍;孙续国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胸部入路手术救治胸腹联合伤脾破裂6例

    脾破裂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脾是腹腔内易破裂的实质性器官,其损伤发生率占各种腹内脏器损伤的40%~50%.在治疗中多采用腹部入路手术,行脾修补或脾切除.由于脾位于左季肋部,损伤时常合并有胸部损伤,治疗不当可危及患者生命.我科2003年6月-2006年10月采用胸部入路手术救治胸腹联合伤脾破裂患者6例,取得良好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白学义;高凤全;夏志明;高岩;丛翠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并发经尿道电切综合征14例分析

    良性前列腺增生为老年男性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因其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已成为目前治疗前列腺增生的金标准术式,此方法在我国已广泛开展并趋于完善,但TURP术后仍容易并发经尿道电切综合征(TURS).我院2003年1月-2007年10月180例TURP术后14例发生TURS,发生率为7.8%,经过积极治疗全部恢复.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宝印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中老年人外周血T细胞亚群、IL-2、IL-6及其可溶性受体变化的研究

    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各种机能及物质代谢均有明显改变,包括遗传物质、神经内分泌、微量元素及免疫系统等.临床上老年人对感染、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易感,其重要原因之一即免疫功能的改变.IL-2是细胞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标,而IL-6是多功能细胞因子,也是机体重要的免疫病理因子之一[1],其水平的改变在机体免疫功能老化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就外周血T细胞亚群、淋巴细胞分泌IL-2能力、血浆sIL-2R、IL-6及sIL-6R水平等变化与增龄的关系作一探讨.

    作者:袁辉;巫开文;刘俊恒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我国瓦斯爆炸伤害医疗救治的现状与思考(二)

    3 瓦斯爆炸伤害的临床特点3.1 成批伤员多,抢救难度大李庆华报道[1]11批83例,吕建中报道[20]6批25例,于长顺报道[8]4批44例,魏平报道[9]8批62例,刘婉红报道[10]4批31例,丁杰报道[13]10批56例,徐创明报道[14]3批50例,平均每批为9.6例.

    作者:白俊清;刘卓;闫金银;程爱国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凝血功能与血清中病毒前C区基因变异的关系

    肝脏是许多凝血因子和蛋白的主要合成场所,在约有20种物质参与的凝血过程中有12个凝血因子是由肝脏参与合成的,因此肝脏在体内的止凝血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郑剑;王永忠;申红玉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剖宫产儿产伤23例分析

    笔者回顾性分析了我院1990-2007年施行剖宫产者1422例,其中剖宫产儿产伤23例,占1.62%.现对其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分析,以供借鉴.

    作者:王玉青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普瑞酮是一类萜烯类化合物,能增强胃粘膜的防御能力,增加胃粘膜血流量,是直接增加粘液分泌和促进细胞再生的胃粘膜保护剂,广泛用于治疗胃溃疡、急性胃炎或慢性胃炎急性期,但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strophic gastritis,CAG)的治疗尚无经验.为此,我们2006年1-12月对80例患者分别应用替普瑞酮和叶酸治疗,观察替普瑞酮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雪萍;刘克义;丁学文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食管胃机械吻合术1442例

    随着外科技术的提高,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幅度下降,而食管胃吻合器的临床应用为食管胃胸内吻合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安全、有效的吻合方式.

    作者:孙培军;马尚超;李宏宾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早期红细胞指标分析

    缺铁性贫血(IDA)是常见的贫血,观察IDA患者铁剂治疗后的反应,对确立诊断和进行有效治疗有重要意义.本文前赡性观察了IDA患者铁剂治疗初期外周血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质量浓度(Hb)、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等指标的变化,发现Hb、MCV和MCH是反映铁剂治疗有效的早期灵敏指标.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田银海;田景绘;贾百全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手术治疗小儿胆总管囊肿26例

    小儿胆总管囊肿是胆道先天性发育异常的疾病,它有别于因结石或肿瘤梗阻而引起的胆道继发性扩张.本病亚洲多发,尤以日本为高发区,其发病率为0.1%,西方国家为0.001%[1].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和术式的不断改进,对该病的治愈率已明显提高.我院1992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该病患儿2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小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血清铁、铁蛋白和骨髓铁染色对贫血的诊断价值

    贫血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系统许多疾病的一个共同症状.它是指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红细胞、血红蛋白和/或血细胞比容低于参考值下限.临床上常见的贫血有缺铁性贫血(IDA)、巨幼细胞性贫血(MeA)、溶血性贫血(HA)、再生障碍性贫血(AA)、白血病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SA)和继发性贫血(感染性贫血、肾性贫血、恶性肿瘤所致的贫血等).本文通过对293例贫血患者血清铁、铁蛋白和骨髓铁染色的结果分析并与健康对照组结果比较,旨在探讨这些指标对贫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常玉荣;王志文;葛庆峰;殷华;赵力欣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胰源性门脉高压症1例

    1 病历报告患者,女,50岁,汉族,已婚,地方,主因腹痛、恶心、呕吐5d,于2008年3月4日人院.患者缘于5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痛、恶心、呕吐,无咯血及盗汗,无腹泻、呕血及黑便,无发热、咳嗽、咳痰,无尿频、尿急,尿痛,当地县医院化验结果不详,诊断为急性胰腺炎,住院治疗5d后症状减轻,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急诊科查腹部CT示胰周渗出性病变,考虑为胰腺炎、胆囊炎、双侧胸腔积液伴双肺下叶膨胀不全、腹腔积液、脂肪肝、双侧肾周筋膜增厚、脾大.化验血尿淀粉酶正常,电解质正常.急诊以急性胰腺炎收入院.患者发病以来精神差,大小便正常.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高史,平素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尚可.查体:双下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作者:周绵;王玉茹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传统保护创面与皮肤原位再生技术相结合治疗烧烫伤396例疗效观察

    烧伤创面皮肤原位再生修复的概念:即皮肤再生医疗技术促进烧伤创面再生修复的全过程,是将创面置于一个特殊的生理湿润环境中,并持续供给细胞生长所需的生命物质(MEBO),在创面原位激活启动潜能再生细胞,促进其形成千细胞并在原位持续分裂再生,通过诱导、调控、分化为各种组织干细胞;再经过干细胞之间的培植、连接、组合为成体组织,从而完成烧伤创面原位再生修复皮肤器官的过程[1].

    作者:魏平;丁华瑛;李飓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冻切修治疗法治疗皮肤赘生物1260例分析

    冻切修治疗法是我院多年临床实践中探索的一种治疗皮肤赘生物的新技术,是一种破坏性去除病变的方法.它比常规冷冻术疗效高,治疗彻底,尤其是一次性治愈率高,且复发率低.

    作者:狄海燕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