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口服米索前列醇用于钳刮术的效果观察

罗芬

关键词:钳刮术, 米索前列醇, 人工流产
摘要:钳刮术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传统的钳刮术时间长,术时疼痛较重,并有一定的并发症.我中心采用口服米索前列醇软化宫颈以减轻术时疼痛、减少手术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口服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61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用于顺产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002年2月-2003年12月在本院分娩的产妇中,选择足月妊娠正常分娩、单胎头位、无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未用过前列腺素抑制剂的自然临产产妇,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组及缩宫素组,于第三产程早期分别给予口服米索前列醇或肌注缩宫素,测量产后2,24h出血量,监测产妇产后的血压、脉搏、不良反应.结果 应用米索前列醇在产后2h及24h阴道出血量明显低于缩宫素组(P<0.05),且产妇产后的血压、脉搏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具有简便、安全、高效的预防产后出血的作用,对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减少输血用量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顾立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30例临床分析

    心脏起搏器植入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用于临床已有50多年历史了,目前部分市、县级基层医院已开展了此项工作,但由于经验不足,在患者术前准备、起搏模式选择及术中操作存在不足,术后出现一些并发症,为吸收经验教训,提高起搏器植入技能,现对我院30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随访资料进行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分析.

    作者:吕庆连;余国忠;张新全;亓树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C-反应蛋白、血浆纤溶酶原活化抑制因子1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心血管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在育龄妇女中发病率高达5%~10%,主要有月经紊乱、持续性排卵障碍、高雄激素血症、高胰岛素血症及卵巢多囊变等一系列表现.PCOS患者具有肥胖、高胰岛素血症、脂代谢紊乱等心血管病的高危因素,远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增高.

    作者:王妙英;樊桂玲;李桂荣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脏肿瘤19例分析

    心脏肿瘤较为少见,且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和体征,易与其他心脏病混淆[1].随着肿瘤发病的日益增多及超声心动图的广泛应用,心脏肿瘤的检出率不断提高.我们报告19例经超声心动图首次确诊、并经手术、CT或MRI证实的心脏肿瘤的声像图特征,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诊断心脏肿瘤中的价值.

    作者:谢后蓉;孙冬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四种静脉穿刺在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化疗是肿瘤患者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而静脉输液是化疗的主要途径.为减少肿瘤患者长期化疗输液、反复穿刺、预防严重的并发症,我们对80例肿瘤化疗患者根据不同要求分组,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锁骨下静脉置管、外周浅静脉套管针留置及外周浅静脉钢针一次性输液,进行跟踪观察,在置管成功率、技术要求、液体流速、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进行比较,有了一定的认识,报告如下.

    作者:王英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脑电图改变

    脑血管病是当今主要的健康问题之一,急性脑血管病是临床中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脑卒中有83%是由于脑动脉急性闭塞而致的脑梗死,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的特点[1].因此,准确快速的判断成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首要任务.目前急性脑梗死检查手段主要有电生理和影像学.脑电图作为电生理学检查手段,在急性脑梗死诊断方面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光雷;臧贺川;李玉荣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原发性椎管内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原发性椎管内肿瘤是指原发于脊髓、脊膜、神经根及椎管内各种周围软组织的肿瘤,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较为常见.随着CT和MRI在临床中的普遍应用,使椎管内肿瘤能够得到早期诊断.但由于本病临床表现复杂、起病隐匿常被误诊、漏诊.从流行病学统计看,髓内肿瘤比较少见,大多为神经组织肿瘤如胶质瘤等,而硬膜外肿瘤又以转移瘤为多见.本文仅就原发于髓外硬膜内肿瘤的诊断及治疗综述如下.

    作者:张书喜;顾定伟;程爱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医疗纠纷原因分析

    目前,医疗纠纷已成为医院管理的难点,时常困扰着医务人员,由此而导致的恶性刑事案件不时见诸于报纸和媒体.医疗纠纷原因错综复杂,但随着医疗模式的变化,还是离不开社会、医院和患者方面的因素[1].

    作者:朱丽;郭川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患者自控镇痛应用于剖宫产的护理

    剖宫产术后,由于手术切口加之术后子宫收缩所引起的疼痛,术后产妇需镇痛剂以缓解疼痛.而术后镇痛药的应用一直是医生和孕产妇所关注的主要问题.长期以来临床上常用的术后镇痛方法,主要采用口服、肌注、静推等,忽视了产妇的个体差异及给药方法的机械性,难以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因此,剂量个体化镇痛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患者自控镇痛(PCA)的出现和发展,解决了这一难题.近年来,我院采用PCA泵用于剖宫产术后的镇痛,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韩月欣;韩富秀;赵春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CEA、CA19-9和AFP在恶性腹腔积液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腹腔积液是一种常见的临床表现,可由多种疾病引起.不同疾病引起的腹腔积液,其治疗和预后迥然不同,故良、恶性腹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主要课题.

    作者:胡赤丁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侵蚀性葡萄胎并发子宫破裂1例

    1 病历报告患者,19岁,葡萄胎清宫术后58d下腹痛2h于2006年5月29日4:30平车送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未婚同居.2006年3月30日因葡萄胎在外院住院治疗,清宫1次,住院7d出院,出院时血β-hCG 2 427IU/L,病理结果不详.

    作者:庞翠英;陈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肝内胆管结石34例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肝内胆管结石是常见的胆石症之一,据有关资料报道,肝内胆管结石占胆石症的16.1%[1],处理较复杂,术后并发症多而严重,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我院收治肝内胆结石术后发生并发症34例,均采用了积极有效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逵艳;宗静娟;张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和阿司匹林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43例观察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指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组临床心绞痛综合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血栓是UA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而血栓形成的关键是血小板活化后的聚集和粘附.血小板的活化和聚积可能由血栓烷或ADP介导,在引发和加重冠脉血栓形成中起关键作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分别通过阻断血栓烷介导和ADP介导的聚积通路而抑制血小板聚集,氯吡格雷联用阿司匹林可同时抑制这二条通路,可能比单用这二种药物作用更大.我们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UA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现总结如下.

    作者:温立春;刘文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肩关节上部悬吊复合体双重损伤手术治疗的护理

    肩关节上部悬吊复合体由喙突、喙锁韧带、锁骨远端、肩峰及肩盂上半组成的半环状结构[1].此复合体作为一个整体来维持上肢和骨骼轴心之间的稳定,使肩关节在肩锁关节与喙锁韧带之间作限定性运动,并为一些软组织结构,提供坚固的附着体,若多处破裂,即双重损伤可导致解剖位置的改变或潜在的不确定,可并发一个不利的长期愈合环境或功能障碍,如迟延愈合、不愈合、骨畸形愈合、肌力下降及关节退行性变等.我院2004年1月-2006年1月共收治此类患者40例,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春艳;程志;齐九颖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巨大型肺大疱手术中发生复张性肺水肿1例

    1 病历报告患者,女,33岁.1个月前因胸闷、气短在外地医院诊断为自发性气胸,给于胸腔引流未见好转,于2006年3月6日转来我院,诊断为肺不张、胸膜粘连.

    作者:刘振国;徐加刚;张丽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脂联素与高血压关系的研究进展

    脂联素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现的一种重要的血浆激素蛋白.脂联素具有影响内皮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同时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脂联素可能通过多方面因素影响血压的变化,高血压患者体内血浆脂联素水平低于正常.脂联素的研究为临床对高血压的认识提供了新的思路.现将脂联素与高血压关系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杜春辉;李海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诊断治疗(附7例报告)

    1990年6月-2006年10月我院共收治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7例.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7例,男4例,女3例.年龄20~62岁,平均35岁.病程0.5~7.0年,平均20个月.

    作者:张照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吻合血管的阔筋膜瓣移植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6例

    目的 总结吻合血管的阔筋膜瓣移植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结果.方法 修复6例小腿软组织缺损,行一期中厚网状游离植皮,供区直接缝合,阔筋膜瓣的血管蒂与受区的血管行桥式吻合.结果 阔筋膜瓣术后经过顺利,全部成活,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1例阔筋膜瓣术后发生远端尖部小片植皮坏死,经交换敷料逐渐自行愈合.供区没有发生明显的功能障碍.结论 阔筋膜瓣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血供,血运丰富、血管解剖恒定、血管蒂长以及切取容易,而且较薄,适宜修复伴小腿主要血管缺损的软组织缺损.

    作者:张功林;章鸣;蔡国荣;张文正;郭翱;胡玉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X射线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与血象变化关系的研究

    电离辐射导致机体染色体和造血系统损伤是普遍公认的.人体的造血系统是对电离辐射比较敏感的器官之一.

    作者:王玉君;王良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16例分析

    我院神经外科2002年3月-2006年11月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16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周永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