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国;徐加刚;张丽丽
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男性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发病率逐年上升,60岁男性患病率为50%,80岁则高达88%[1].
作者:杨顺利;包宗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人工流产术是终止早孕的主要方法,但人工流产术的疼痛使人难以忍受,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要求无痛人工流产术的越来越多.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用药及麻醉方式有多种,我院使用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艳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肝硬化门脉高压性溃疡是慢性肝病的一种肝外表现,继发于肝硬化门脉高压的基础上,故称为肝源性溃疡.其发病机制、好发部位、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等方面都不同于一般人群的溃疡.本病是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我院2002年5月-2006年8月收治114例肝硬化患者,经胃镜检查,发现溃疡32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曲立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钳刮术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传统的钳刮术时间长,术时疼痛较重,并有一定的并发症.我中心采用口服米索前列醇软化宫颈以减轻术时疼痛、减少手术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芬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老年性聋是指因听觉器官衰老蜕变出现的双耳对称的、缓慢进行性的听力减退,属生理现象.病变不仅与耳蜗毛细胞、听神经纤维的改变有关,而且涉及到线粒体DNA基因改变及耳蜗微循环障碍等.随着对老年性聋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人们认为一氧化氮(NO)在老年性聋发病机制中起一定的作用.
作者:王雪玲;黎万荣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肠套叠是小儿常见的急腹症,如得不到及时诊断,可危及患儿的生命.钡剂灌肠不但具有可靠的诊断价值,而且是整复小儿肠套叠的重要方法.我科2004-2005年对17例小儿肠套叠行钡剂灌肠整复.现将其整复成功与失败情况作一回顾性分析,以便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治愈率.
作者:丛文联;孙秉赋;张云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老龄化,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的发病率增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已成为现今社会的多发病、常见病.
作者:荆雪;高普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1 病例报告例1,女,77岁,腰痛伴下肢放射痛6个月,不能行走、小便困难10d于2004年4月10日入院.
作者:孟庆永;王芹;范保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牙齿在外力的作用下完全性脱位,在口腔科门诊经常遇到,主要发生于上颌切牙,致伤的原因有不慎摔倒、车祸和外力打击,在治疗方面,牙再植是合理和有效的方法,我科1999年3月-2005年6月治疗牙完全性脱位再植患者20例,并随访其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新平;曹俊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慢性根尖周炎是口腔科常见病,多发病,并且病程长,复诊次数多.根管治疗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充填材料的优劣直接影响根管充填的效果.vitapex糊剂作为一种较理想的根充材料近年来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它可减少就诊次数,缩短疗程,提高疗效,应用vitapex根充糊剂进行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则效果更佳.我科2004年3月-2006年5月使用本法治疗110例,随访20个月,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薛雯;赵献平;曹俊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噬血细胞综合征(HPS)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分析9例HPS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结果 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全血细胞减少,低纤维蛋白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低钠血症,骨髓片找到噬血细胞.结论 临床诊断HPS时必须重视原发疾病并及早干预治疗.
作者:周丽云;李艳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化疗是肿瘤患者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而静脉输液是化疗的主要途径.为减少肿瘤患者长期化疗输液、反复穿刺、预防严重的并发症,我们对80例肿瘤化疗患者根据不同要求分组,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锁骨下静脉置管、外周浅静脉套管针留置及外周浅静脉钢针一次性输液,进行跟踪观察,在置管成功率、技术要求、液体流速、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进行比较,有了一定的认识,报告如下.
作者:王英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术后肺部感染是胸外科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轻者增加患者痛苦,延长住院时间,重者将导致急性呼吸功能不全及其他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随着新的广谱抗生素的不断使用,呼吸道病原菌分布不断变迁,做好呼吸道病原菌的检测对肺部感染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2004年8月-2006年4月我科324例贲门癌开胸手术的患者,其中并发肺部感染37例(11.4%),我们对其病原菌进行回顾分析并提出相应护理措施.
作者:刘平;史瑞丽;孙继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是由Miyachi等于1978年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血清中首次发现,因其只存在于正常增殖细胞及肿瘤细胞内而得名.以后的研究发现PCNA与细胞DNA合成关系密切,在细胞增殖的启动上起重要作用.PCNA是一种仅在增殖细胞中合成和表达的36kD多肽,PCNA阳性表达说明该细胞正处于增殖状态.因此,PCNA作为一项评估细胞增殖状态的指标不仅用于病理学研究,而且近年来在各种肿瘤研究中的应用日渐增多[1].本文就PCNA的概况及在肺癌中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丁焕然;曹树辉;马立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1 病历报告患者,19岁,葡萄胎清宫术后58d下腹痛2h于2006年5月29日4:30平车送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未婚同居.2006年3月30日因葡萄胎在外院住院治疗,清宫1次,住院7d出院,出院时血β-hCG 2 427IU/L,病理结果不详.
作者:庞翠英;陈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国家细菌耐药监测网数据表明[1],铜绿假单胞菌(PAE)已上升为第二位.近二年我院PAE检出率增高,我们针对高危病房(呼吸内科、神经外科)PAE感染特点和抗生素敏感性进行了分析.
作者:叶爱群;宁放;张成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鼻腔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急症之一,特别是后鼻腔出血处理难度较大,传统的方法多采用前鼻孔凡士林纱条填塞术和后鼻孔栓塞术,由于后鼻腔出血部位隐蔽,有时填塞不到位甚至止血不彻底,易会引起许多并发症.1999年10月我科引进鼻内窥镜、微波治疗等新技术,为治疗后鼻腔出血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新途径.现将我科1999年10月-2005年10月共治疗78例报告如下.
作者:撒志平;蒋淑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小儿常常易造成肘部损伤而致桡骨小头脱位,由于小儿肘关节在解剖上的特殊性,容易导致误诊.我院1987-2001年收治了14例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误诊患儿.现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杜德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盐酸万乃洛韦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 特86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二组:盐酸万乃洛韦与复方甘草酸苷为联合治疗组,单纯盐酸万乃洛韦为对照组.每3d复诊一次,观察记录治疗效果.结果 联合治疗组在停止发疹、水疱干涸、疼痛缓解、完全结痴时间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痊愈率、有效率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万乃洛韦与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治疗带状疱疹起效快,并且能有效缩短病程.
作者:李国泉;陈明春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