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贵玉;付莉萍;田君焕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肥厚与脉压差的关系.方法 运用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仪对37例正常血压者,40例单纯高血压患者,41例高血压并发左心室肥厚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左室质量测定、左室质量指数,脉压差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脉压差在高血压并发左心室肥厚组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和正常对照组.结论 高血压病并发左心室肥厚与脉压差明显增大有关.
作者:米彩卿;蔚秀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人工晶体植入后的人工晶体眼视网膜脱离(Pseudophakic Retinal Detachment PPRD)是一类特殊的视网膜脱离(Retinal detachment RD),二者起病急、病变重、诊疗困难、预后差.近年来,随着老龄化人口数量的增加,白内障手术的大量开展,随之PPRD患者亦不断增加,现将2003-2006年我们治疗的89例95眼PPRD报告如下.
作者:刘鹏程;邹海东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为确保临床输血安全,输血前要用能够检测不完全抗体的方法筛查不规则抗体,本院从2004年6月起,运用微柱凝胶技术对需输血的患者提前筛查不规则抗体,确保了输血安全,保证了临床治疗的顺利进行,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学新;张海娟;胡松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在临床护理中,常会发生意想不到的护理缺陷和教训,给患者带来痛苦或引发纠纷.对该类事件的处理,多采取就事论事的方法,而缺乏对已发生事例的反思,剖析护理行为和相关因素,防止同类事件再次发生.
作者:张晓雪;刘学英;曾霞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尘肺是我国严重的职业病,发病人数多,分布范围广,治疗困难.现有尘肺患者高达40多万人,每年发病近2万例,其中80%患者仍存活,煤工尘肺占我国尘肺患者绝大多数[1].
作者:薛喜庆 刊期: 2006年第12期
视屏显示终端(video display terminals,VDT)包括计算机的显示装置、电视机、游戏机等,现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作场所及其他社会生活领域.随着电视及计算机技术广泛普及,人们接触电视屏和终端显示屏的机会日益增多,全世界每天观看电视的人数已近8亿人次,而在工作中使用视屏显示终端超过平均每天3 000万人次.
作者:吕杰;杨菊珊;曹燕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白藜芦醇(Rersveratrol)化学名:反式3,4',5-三羟基二苯乙烯(3,4',5-trihydroxystilbene),分子式C14H12O3,分子量228.2,属于多酚类化合物.
作者:许海宾;黄兆铨 刊期: 2006年第12期
近年来,要求拔除未萌智齿的青少年较多.由于8~11岁开始牙齿正畸的孩子,在保持期间出现了牙列再次的紊乱,被发现是智齿的骨内倾斜性生长,造成了牙列紊乱.
作者:白月影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我们采用碘氧窦道通过及根管内封入甲醛甲酚加碘仿治疗慢性窦道型根尖周炎,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立新;孙富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缓释皮下埋植避孕临床应用20多年来,因其高效、安全、方便、长效、可逆等优点,深受广大育龄妇女的欢迎.但其主要副作用子宫异常出血成为限制其可接受性的主要因素[1].
作者:邓作军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医事司法学是医与法交叉融合的新学科,医事民事司法则是医事司法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为医疗民事纠纷的法律实务操作提供规则,具有重大的实用价值.医事民事司法范畴研究一文,着重介绍医事民事司法的范畴,探讨其内涵和外延,为医事民事司法的构建作铺垫性研究.
作者:朱勇;任学婧 刊期: 2006年第12期
2003年1月-2005年5月我院神经内科使用纤溶酶(赛百)与奥扎格雷钠(丹奥)对1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志秀;田小军;吉四辈 刊期: 2006年第12期
2006年9月10日,我院对1例孕妇,因孕39周,羊水过少在硬腰联合麻醉(CSEA)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后2d下床活动时出现上肢麻木无力症状,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雪梅;王立中;刘建 刊期: 2006年第12期
1病例报告例1,男,41岁,因中上腹部疼痛不适,伴排柏油大便8∞g,于2006年1月9日来我院门诊就医,初步诊断:上消化道出血,预行胃镜检查.来我院前在其他医院胃镜检查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
作者:王玲;陈新华;王丽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我院1984-1998年共收治胃癌674例,其中早期胃癌31例,占4.6%.为探讨早期胃癌的诊断、治疗方法和预后,现对31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陈宇;方碧莲;林庆凡;李航 刊期: 2006年第12期
胆汁反流性胃炎(BRG)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化学性胃炎,又称碱性反应性胃炎,是由于含有胆汁的十二指肠内容物异常地反流入胃引起的以胃小凹增生为主且炎症细胞浸润很少为特征的反应性胃粘膜病变.
作者:徐静涛;陆晓琴 刊期: 2006年第12期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发病、致病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据调查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高血压患病率高达40%~45%,疾病本身及各种并发症正威胁着人们的健康.高血压防治工作十分严峻,高血压教育已成为高血压研究的重要课题.
作者:于风香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科常见病症,严重时可引起胆红素脑病,造成不可逆的神经系统损害,病死率高,即使幸存,大多数也会遗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为新生儿时期重要的致残病因.
作者:周茜;焦作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提高外伤性小肠破裂的早期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2002年手术治疗的闭合性外伤性小肠破裂2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早期诊断率(入院即明确诊断)71%(20/28),行单纯肠修补22例.肠部分切除吻合6例,切口感染2例.全组无死亡,均治愈.结论 小肠破裂腹部症状有时不明显,准确诊断有赖于:①要想到并发小肠破裂的可能.②连续观察病情变化.
作者:管健 刊期: 2006年第12期
骨质疏松(op)是大家日益关注的问题,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全身性骨代谢疾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作者:仇颖;邹艾桂;刘艳梅 刊期: 200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