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髓系抗原的表达

韩广莲;徐学聚;刘玉峰;邹湘;方营旗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髓系抗原, 儿童
摘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儿童常见的急性白血病,约占白血病患儿总数的75%.应用单克隆抗体(McAb)可精确地鉴定细胞表面或胞浆中免疫标志,分析细胞的分化阶段,对临床诊断、治疗与预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宫颈癌病因学研究进展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在全球女性恶性肿瘤中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在发展中国家则居首位.据WHO报道,每年全世界范围内宫颈癌新增病例数大约为44万多例,其中80%在发展中国家,我国为13.5万,且宫颈癌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

    作者:居文惠;何福仙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42例产科急症子宫切除临床分析

    产科大出血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对于发病急、短时间内大量失血的孕产妇,在各种方法不能奏效时,及时切除子宫可挽救患者生命,防止远期并发症发生.现将我院42例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邢治华;李晓萍;贾凤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肺结核并发肺癌34例临床分析

    目前,肺结核和肺癌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肺结核并发肺癌屡有报道[1-3].1983年1月-2002年11月我院共收治2 691例肺结核患者,其中34例并发肺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存玲;郭庆荣;周广慧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72例自发性气胸治疗分析

    我院1998年1月-2003年9月共收治自发性气胸72例,现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72例,男70例、女2例,年龄15~81岁,平均47.2岁,其中≥60岁33例(45.8%).原发性气胸12例(16.7%);继发性气胸60例(83.3%);原发病为肺结核40例、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14例、支气管扩张症2例、支气管哮喘与肺炎各2例.

    作者:陈达勇;李钊;何运梯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咳嗽晕厥综合征致鼻骨、眶骨骨折1例

    1病历报告患者,男,67岁.因反复咳嗽后晕厥2周,致鼻出血、右眼肿痛1h,于2002年9月5日22:30急诊入院.患者2周前受凉后出现干咳,剧咳后意识丧失,历时3~10s,每d发作3~5次.发作时面色苍白,皮肤微汗,双下肢无力,无抽搐及牙关紧闭,无大小便失禁.神志恢复后无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因每次晕厥均可很快自行缓解,故未予诊治.

    作者:杨友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利多卡因、胞二磷胆碱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胞二磷胆碱对急性胰腺炎(AP)的治疗作用.方法在24只wistar大鼠胰管内逆行注入牛胆汁酸钠,造成AP模型后,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大鼠以利多卡因(2mg/kg)和胞二磷胆碱(2mg/kg)于尾静脉缓慢静注,3h后再重复1次,直至实验结束;对照组以同样方法及间隔时间给予生理盐水(50ml/kg)动态观察各组指标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明显低于治疗组(P<0.05);血清淀粉酶明显高于治疗组(P<0.01);24h病死率和存活时间明显短于治疗组(P<0.05).结论利多卡因,胞二磷胆碱对大鼠急性胰腺炎有治疗作用.

    作者:张廉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平顶山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分析

    开展人群免疫水平监测是麻疹监测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制定麻疹控制策略、完善控制措施和免疫策略,进行免疫效果评价,预测流行强度有重要意义.现将平顶山市2001-2002年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马西平;张俊杰;崔振铎;杨恒丹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传统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或保守治疗.近几年来国内外探索出许多保留子宫的方法.其中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ial embolization,UAE)治疗子宫肌瘤是较普遍的一种.此方法简单、创伤小、疗效显著,应用前景广阔,在美国受到一些医院高度重视.2000年3月-2002年6月我们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共治疗子宫肌瘤43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包龙;阿陶;董平;王海燕;晏华颖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胃镜检查的无痛技术

    胃镜检查由于是侵入性检查,多数受检者会出现恶心、呕吐、呛咳等不适,有时难忍以至躁动,我们于2002年4月-2003年4月应用无痛技术(两组药物)在60例患者胃镜检查中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胡凯谦;华丽;何斌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误诊分析

    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多无特殊的临床表现,诊断困难,易误诊.我院2001年3月-2003年5月共收治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24例,其中无明确外伤史6例,均误诊收入其他科室,误诊率较高,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国智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去表皮乳头回纳法行乳头肥大畸形整复术

    1998年8月-2003年8月,我们采用乳头乳晕去表皮的方法使乳头回纳缩短并楔形纵向切除部分乳头组织,治疗13例乳头肥大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向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胰腺损伤20例诊治分析

    胰腺损伤诊治难度大,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我科1985年3月-2001年12月共收治各种胰腺损伤患者20例,均经手术治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0例,男17例,女3例.年龄12~58岁.损伤原因:撞击伤17例,刀刺伤3例.损伤程度:单纯胰腺损伤6例,横断伤4例,部分断裂8例,胰头十二指肠损伤2例.损伤部位、并发症及手术方式见表1.

    作者:刘军;张晓明;海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喉癌术后并发咽瘘8例

    喉癌术后咽瘘严重影响切口愈合和生活质量,治疗多首选局部加压包扎,但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我们通过1998-2001年8例喉癌术后并发咽瘘的治疗过程,认为提前手术修补是促进咽瘘恢复,缩短愈合过程的有效方法.

    作者:亓俊平;韩荣师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双侧腹内侧丘脑梗死1例报告

    1病历报告 患者,男,54岁,因突然意识不清26h于2000年9月15日入院.患者26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意识不清,家人不能唤醒,无发热,无恶心、呕吐,无抽搐.在当地医院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诊断为昏迷原因待查,镇静药物中毒?但家人否认家中存有镇静药物,亦否认近期有引起患者情绪恶化诱因.

    作者:代凤玲;李全浩;张言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罗庄区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现况调查

    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年龄<20岁的占9.7%[1,2].青少年既是艾滋病病毒的易感者,同时又是迎战艾滋病的生力军.因此,做好青少年的宣传教育工作极为重要.为了解中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所持态度,增强其自我保健能力和防范意识,初步探讨教育的可行性及适宜方法,2001年4-6月,对我市罗庄区中学生进行了艾滋病有关情况的抽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顾宗光;郑强;邢广义;王景新;王健;刘刚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急症子宫切除术在产科大出血中的应用

    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是治疗产科大出血、抢救孕产妇生命的一项重要措施和手段[1],本院收治因产科大出血而行子宫切除的孕产妇10例,现分析其临床资料,并探讨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相关因素及应用价值.

    作者:贾秀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输卵管镜诊治输卵管性不孕108例

    临床观察发现,因输卵管原因造成女性不孕的约占40%[1].输卵管镜是近年来用于妇产科的一项微创枝术,能直接检查输卵管内部生理及病理变化.为探讨输卵管镜的诊疗价值,2002年1月-2003年2月我们采用输卵管镜诊断、矫治输卵管性不孕症108例,报告如下.

    作者:崔纪莲;张培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现代营养学与食品卫生学研究进展(一)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从预防医学角度研究营养和食物(饮食)与人类健康关系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际是两门有密切联系的学科,即营养学和食品卫生学.概括地说营养学是研究食物中的营养素以及其他生物活性物质对人体健康的生理作用和有益影响;而食品卫生学则是研究食物中含有的或混入食物中的各种有害因素对人体健康安全的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作者:周瑞华;徐应军;刘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p16mRNA在成釉细胞瘤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成釉细胞瘤中p16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方法研究分析了47例成釉细胞瘤中p16mRNA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32例良性成釉细胞瘤中p16mRNA的阳性表达率为71.9%(23/32),恶性成釉细胞瘤中则为40.0%(6/15),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mRNA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部位无相关性(P>0.05);在11例复发肿瘤和36例无复发肿瘤中,p16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4%(4/11)和69.4%(25/36),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16基因mRNA表达缺失与成釉细胞瘤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龚莉;陈照立;蔡嫒;刘来奎;何志秀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方法对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对38例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患者进行手术或非手术治疗.结果3例手术患者术后视力均无提高.35例非手术患者,治疗前视力无光感的8例,治疗后7例视力无提高.治疗前视力光感-0.3的患者27例,治疗后视力提高14例,有效率51.9%.结论影响外伤性视神经病变预后的因素包括伤后视力,受伤至治疗的时间间隔以及其他因素等等.早期诊断并联合手术以及药物治疗,能取得一定的疗效.

    作者:刘姣;张蕾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