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剂量氯气环境对吸烟工人肺功能的影响

王会彬

关键词:小剂量, 低浓度氯气, 环境, 不吸烟, 作业工人, 人体肺功能, 肺通气功能, 监测调查, 功能影响, 功能测定, 废气处理, 调查结果, 离子膜, 对照组, 液氯, 现场, 钾碱, 对接, 车间, 报告
摘要:低浓度氯气对人体肺功能的影响已有报道,但小剂量低浓度氯气环境下对吸烟作业工人和对不吸烟作业工人的肺通气功能影响的比较调查较少,为了解小剂量低浓度氯气环境下对吸烟作业工人和不吸烟作业工人的肺通气功能之间是否有差异,我们对某钾碱公司的离子膜、废气处理、液氯车间进行了现场监测调查,并对接触氯气的吸烟工人、不吸烟的工人和对照组的吸烟工人进行了肺通气功能测定,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中国辐射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甘肃省放射卫生机构现状调查

    目的 调查甘肃省的放射工作单位和放射从业人员现状及有关配置情况.方法 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填表方式对全部的省级、地、市级,部分县级的放射卫生机构进行调查.结果 基本掌握了相关单位的基本情况,人员构成,人员年龄结构及专业设备配置状况.结论 我省的放射卫生机构在人员、设备、检测能力方面都存在不足,亟待解决.

    作者:邬家龙;孙卫;王赟;罗伟立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低剂量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影响分析

    为保护武汉市放射工作人员的安全与健康,以便更好地加强管理,制定合理的健康监测措施,我们于2006年进行了这次调查.

    作者:金卫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远距离放射治疗中患者的辐射防护措施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医用电离辐射照射实践发展非常迅速,设备和技术方面从种类、数量到质量都有较大的发展并不断广泛普及,据有关资料统计[1],截止到2000年我国从事放射治疗的各级医院795家,从业人员逾1.1万人,各种主要放射治疗设备1670台.

    作者:杨树强;邓大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核与放射事件救援人员的心理效应与干预

    目的 探讨核与放射事件对救援人员的影响及其干预方式.方法 分析救援人员的心理健康和应急准备,以及危机时的自我调整,心理干预和药物治疗.结果 核与辐射事件严重影响救援人员的心理健康,必要的心理干预能够缓解心理损伤.结论 辐射危机时的心理自我调控,心理干预和药物治疗能够缓解救援人员的心理损伤.

    作者:尹忠伟;谢怀江;杨成君;杨义军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深圳市放射工作人员对X射线辐射防护的认识探讨

    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深圳市X射线放射防护现状,使放射工作人员充分、认识X射线辐射防护的重要性,增强对病人及自身的防护,能安全及合理恰当的应用,实现放射优化.方法 通过随机抽取,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进行讨论及分析.结果 多数医院都有相关指引及防护措施,但由于放射防护意识较差,在防护的具体执行力度方面有差异.结论 加强教育,增强防护意识性,是实现防护优化的佳手段.

    作者:赵乐勇;邢春凤;马捷;臧达;朱涤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DSA工作人员及受检者受照剂量调查

    目的 为了解我区介入放射学中放射工作人员及患者的受照剂量,规范介入放射学应用管理,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和患者的健康与安全.方法 制定调查方案,拟定调查表格,在统一的质量控制条件下,统一方法和要求进行调查.结果 被调查单位使用为进口机器,防护性能较好,个人防护用品防护效果显著.结论 要加强介入放射学中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与管理,同时不能忽视患者的防护.

    作者:吴伟民;盛大膺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放射治疗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与分析

    目的 了解放射治疗工作人员的个人受照剂量水平,建立个人剂量档案,为进一步保护放射治疗工作人员的健康和放射治疗单位的利益.方法 依照<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方法>,采用热释光剂量方法进行监测.结果 分别统计近十年来放射治疗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结果,比较不同工种的放射治疗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结果,各月份人均月平均剂量水平随各月总照射野数的变化情况,以及操作不同放射治疗设备的技术员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结论 所有放射治疗工作人员的人均年剂量当量均小于5mSv,并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另外人均月剂量水平随各月总照射野数大致呈正比关系,整个放射治疗工作条件和环境符合辐射安全要求,可以确保放射治疗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作者:李军;张西志;许翠珍;葛和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某省核和辐射事件应急医学资源调查与分析

    目的 调查了解某省现有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应急医学资源情况,同时分析存在的问题,方法按照全国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应急医学资源调查方案及表格填写说明所确定的统一方法.结果 某省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应急医学资源参差不齐,应急医学资源整体水平亟待提高.结论 国家应增加核与放射应急专项经费的投入,确保应急储备;发布核与放射应急相关操作准则或指南,提高应急水平和能力.

    作者:许志勇;杨芬芳;谭雄;凌光华;张奇志;张雷;王艳;向佳民;肖仁义;罗宵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氡染毒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与CcO活性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观察氡染毒对大鼠肺组织的病理改变以及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活性的影响.方法 多功能生态氡室对Wistar大鼠进行氡及其子体染毒,累积染毒剂量分别达100、200、400WLM,染毒后观察各组大鼠的肺组织损伤程度,提取大鼠肺组织线粒体进行CcO活性的测定.结果 染毒后肺组织主要病理变化为肺间质充血水肿,炎症细胞浸润,纤维化变性,肺泡腔萎缩消失.线粒体CcO的活性随着染氡剂量的增加逐渐降低,并且与肺泡间隔厚度成负相关,与肺泡腔面积成正相关.结论 氡染毒后肺组织的病理改变与CcO的活性相关.

    作者:张素萍;徐乃玉;吴昭昭;董亮;童建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某医院γ刀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控制效果评价

    目的 对某医院γ刀机房及周围环境辐射水平进行监测与评价.以保护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方法 根据国家相关的放射卫生标准与方法.结果 监测了γ刀治疗机漏射线空气比释动能率及治疗室周边环境漏射线空气比释动能率.结论 该医院γ刀建设项目是完全按照预评价的要求建设的,治疗室的屏蔽厚度是符合安全原则的,该γ刀治疗机性能指标及机房外环境辐射水平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要求.

    作者:刘忠恕;李红;朱朝晖;廖向东;文湘闽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茂名市医用X射线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 探讨长期低剂量辐射对工作人员的健康影响,为放射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热释光法测定个人受照剂量,按国家标准对茂名市医用X射线工作人员进行了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并与120名非射线医务工作人员作对照.结果 ① 2006年茂名市医用X射线工作人员人均年剂量当量为1.05mSv,X射线介入放射学工作(下简称介入)人员与X射线诊断工作(下简称诊断)人员人均年剂量当量分别为5.21mSv和 0.66 mSv;②调查组与对照组比较, 自觉症状和体征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外周血象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眼晶体改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③诊断组与介入组比较,眼晶体改变和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 外周血象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医用X射线工作人员受长期低剂量照射引起机体多方面一些变化.介入人员临床指征较诊断人员明显,加强防护,特别是对介入的防护尤有必要.

    作者:王强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一起违反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案件分析与思考

    目的 为进一步做好放射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提高放射卫生执法案件质量.方法 对某医疗机构开展放射诊疗活动未组织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和职业健康检查处罚案件进行分析.结果 案件处罚主体正确,事实清楚,程序合法.结论 应当加强业务学习和法律法规学习,提高执法水平.

    作者:杨刚;宋文君;樊树明;吕华;王春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高湿度环境下活性炭盒法测氡研究

    目的 简单高效地测量高湿度环境下的氡浓度.方法 活性炭盒测量法.结果 研究了活性炭盒的响应峰面积计算、布放时间以及校准参数等,并探讨了提高活性炭盒探测效率的途径.结论 可通过实验校准降低高湿度环境对活性炭盒测氡的影响,并减小测量误差,提高测量精度.

    作者:王海军;董玮;张建国;杨翊方;李珂娴;秦思昌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构建并完善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

    目的 充分发挥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在医院临床诊断、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方法 依据PACS的特征及优势.结果 叙述了PACS的发展轨迹,应用途径,并探讨了实施时应解决的关键问题.结论 创建一个完善的PACS系统是建设实际化医院的必然要求.

    作者:匡立山;夏国亮;张长海;沙占国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耐辐射球菌N+离子注入后自由基变化的研究

    目的 研究耐辐射球菌(Deinococcusr adiodurans)N+注入后自由基产生的剂量效应和清除的时间效应.方法 对耐辐射球菌进行γ射线照射和N+离子注入后用ESR波谱测定自由基含量.结果 随着N+离子剂量的增加,耐辐射球菌自由基生成量先升高,再下降,后在上升.在较高N+离子剂量下,随着注入后时间的延长,自由基含量降低;在较低剂量下,自由基的生成量较高.结论 抗辐射菌株对高剂量N+离子辐射有较强的自由基消除能力,但在低高剂量时反而比较弱,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比较复杂,需要进一步研究.

    作者:吕平;杨柳枝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医疗放射工作者眼晶状体损伤的流行病学研究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射线在各行各业日益广泛使用,以医学应用普及广、影响面大,医疗照射已成为人类所受电离辐射的大人工辐射来源.医疗放射工作者已成为大的一支放射性职业工作人群[1].

    作者:朱林平;葛宪民;梁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牙科摄影受检者吸收剂量研究

    目的 掌握牙科摄影时受检者大皮肤及敏感腺体吸收剂量,为评估牙科摄影所引起的危害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用与人体密度相近的仿真模体代替受检者,将LiF(Mg,Cu,P)剂量计(TLD)放置在上后磨牙皮肤表面及敏感腺体解剖位置,以标准成人条件投照后,应用RGD-3B热释光剂量仪测量.结果 牙口内片摄影:大皮肤吸收剂量范围为0.38~4.46mGy,均值为(2.10±1.38)mGy,腮腺吸收剂量大,甲状腺吸收剂量较小;牙全景摄影:大皮肤吸收剂量范围为1.13~6.10mGy,腺体吸收剂量较口内片明显升高;牙科CT:颌面部摄影CT大皮肤吸收剂量为2.02mGy,腺体吸收剂量也较高,小野CT大皮肤吸收剂量7.24mGy,腺体吸收剂量较低.结论 牙科摄影中受检者剂量低于医疗照射指导水平,但仍应加强受检者防护,推动医疗照射防护的优化.

    作者:于久愿;黄新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PET受检者出院后对公众照射剂量的估算与评价

    目的 为PET受检者出院后的辐射防护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用辐射剂量仪分别测量20例PET受检者出院时的空气吸收剂量率,采用Mountford法估算不同公众人群的有效剂量.结果 注射18F的患者出院时其体表不同距离的空气吸收剂量率分别为: 体表:124.0~314.9μGy/h ,0.3m:59.0~113.5μGy/h, 0.5m:35.3~68.1μGy/h,1m: 15.6~22.7μGy/h , 1.5m:7.2~10.9μGy/h.经估算,出院患者对不同公众照射后的有效剂量分别为:配偶或伴侣0.15~0.29 mSv,成人家属0.040~0.059 mSv,工作同事0.039~0.057 mSv,同车乘客0.11~0.20 mSv.结论 单个PET受检者出院后对不同的公众成员所造成的照射剂量均未超过国家辐射安全标准关于公众个人年剂量限值.

    作者:黄海潮;魏伟奇;翁振乾;黄丽华;吴德龙;肖德涛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宽筋藤对辐射损伤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宽筋藤对辐射损伤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小鼠被分为五组:阴性对照组、照射对照组、药物高、中、低剂量组.实验组小鼠在60Coγ射线6Gy照射后,药物组被给予不同剂量药物,其余两组给予生理盐水.分别在照射前4小时、照后第7、14天检测血象三次.在照后14d,处死小鼠,观察药物对骨髓DNA含量、骨髓有核细胞数、脾结节的影响.结果 宽筋藤照后给药,给药组小鼠外周血红细胞、血小板,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及骨髓DNA含量比照射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宽筋藤照后给药能促进放疗后骨髓造血功能的恢复,具有一定的抗辐射作用.

    作者:段伟;毕良文;李文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放射性同位素敷贴治疗中的卫生防护问题

    放射性同位素敷贴治疗是利用核素发射出β射线,使局部病灶产生辐射生物效应而达到治疗目的.

    作者:董华;宋钢;李全太 刊期: 2008年第02期

中国辐射卫生杂志

中国辐射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山东省医科院放射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