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敞开式工业X射线探伤室移动顶棚防护效果评价

潘行杰;于桂梅;林治宁

关键词:敞开式, 工业, 射线探伤, 探伤室, 移动, 顶棚, 防护措施, 作业条件, 影响因素, 效果评价, 检测技术, 检测工作, 防护技术, 常规固定, 应用, 现场, 无损
摘要:X射线探伤是无损检测工作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检测技术.由于现场作业条件复杂、影响因素多、防护难.但对于常规固定的探伤室已有很好的防护措施,而对敞开式探伤室的防护技术报道不多.下面介绍一种敞开式X射线探伤室的防护措施及其效果评价.
中国辐射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室内氡气的危害和防护

    目的 介绍仅次于吸咽引起肺癌的第二大因素的氡气的性质和危害及其防治.方法 采取适当的减氡措施.结果 可以有效防止氡气进入室内,降低室内氡浓度.结论 只要措施得当,可使室内氡处于较低水平,不致于对人体造成伤害.

    作者:申凤君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放射性同位素敷贴治疗中的卫生防护问题

    放射性同位素敷贴治疗是利用核素发射出β射线,使局部病灶产生辐射生物效应而达到治疗目的.

    作者:董华;宋钢;李全太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一起违反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案件分析与思考

    目的 为进一步做好放射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提高放射卫生执法案件质量.方法 对某医疗机构开展放射诊疗活动未组织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和职业健康检查处罚案件进行分析.结果 案件处罚主体正确,事实清楚,程序合法.结论 应当加强业务学习和法律法规学习,提高执法水平.

    作者:杨刚;宋文君;樊树明;吕华;王春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苏州超市生鲜食品放射性水平抽样调查

    目的 了解苏州市场上出售的生鲜食品的放射性水平,为开展天然辐射源食入照射内计量估算提供基本数据.方法 采用中等厚度相对测量法测量食品样本的总α和总β放射性水平.结果 食品样品中蔬菜(韭菜、土豆、茭白)的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范围分别为0.219~1.349Bq/kg和56.977~127.916 Bq/kg,β/α值为1.49×102.肉类(猪肉、鱼肉)的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范围分别为0.185~0.880Bq/kg和60.311~148.463Bq/kg,β/α值为1.42×102.结论 本次所采集食品样品均未受到放射性物质污染,放射性水平在本底范围内.

    作者:何超;唐华;姜文华;刘犁;张保国;涂彧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某开发地块放射性废渣污染治理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受到低水平放射性污染的土地治理方法并对防治技术和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对受到放射性污染的土地治理过程的放射性水平进行跟踪监测,完善和调整整治方法,达到整治预期效果.结果 通过对该地块上堆放的含放射性污染的废渣以及受到污染的土层清理、固化、转运、安全贮存后其放射性水平恢复到当地天然放射性本底水平,开发后监测表明该地块及其周边仍处于本底水平.结论 受到低水平放射性污染的土地经过整治后可以进行无限制的开发利用.

    作者:王凤英;张斌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郑州市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调查1997~2006年郑州市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剂量个人剂量水平,评价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的电离辐射危害程度.方法 依据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128-2002和GB5294-85的要求进行监测.结果 10年来共测量4 394人次,总集体有效剂量为7 664.22man·mSv,人均年有效剂量1.74 mSv·a-1.其中从事核医学诊断人员的受照剂量高,达到5.3 mSv·a-1,低的为放射治疗工作人员,受照剂量为1.45 mSv·a-1.小于5 mSv·a-1的人员占监测总人数的96.43%.结论 郑州市绝大多数放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在标准以下且逐年下降.

    作者:赵雅斐;郝欢;郭伟;张鹏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国外核潜艇事故应急医学处理特点

    目的 探讨国外核潜艇人员在事故照射条件下的医学处理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依据核潜艇事故的特殊性以及核辐射应急医学救治措施.结果 揭示核潜艇事故现场的发生呈多区域性分布,艇员全身受到的照射多为非均匀性,伤情更为复杂,伤员后送更加艰巨.结论 在制定具体医学处理方案和程序时,必须考虑核潜艇事故发生的特点.

    作者:李珂娴;范正平;雷呈祥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综合治疗宫颈癌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近年宫颈癌的发病情况及综合治疗.方法 对102例宫颈癌患者,采用手术治疗,以及手术前化疗、术后化疗和术后放疗的综合治疗.结果 69例患者施行新的宫颈癌广泛根治手术.该手术明显出血量减少、手术时间短.18例患者采用多西紫杉醇+吡柔比星+卡铂的先期化疗1个疗程后,全部患者均接受宫颈癌广泛根治手术、术后如有淋巴、宫旁及血管癌栓的转移则进行术后化疗及术后放疗.结论 综合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先期化疗使更多的年轻宫颈癌患者获得手术机会和更高的生活质量.

    作者:许玉媚;张振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石灰乳中和沉淀处理后的稀土水冶废水达标排放研究

    目的 研究经石灰乳中和沉淀后的稀土水冶废水达标排放的方法.方法 用硫酸钡镭共沉淀法去除废水中的镭,并通过实验测量研究氯化钡用量及体系pH值变化对去除废水中镭的影响.结果 废水中总放射性去除率将随氯化钡加入量增加而增大,呈正相关,而pH值则相反,其去除率随pH值增大而下降.结论 经过石灰乳中和沉淀处理后,再用硫酸钡沉淀方法处理,可使废水中的总放射性水平达到国家废水排放标准的规定.

    作者:张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参加全国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盲样考核结果分析

    目的 检测个人剂量测量系统技术水平.方法 将退火处理后的热释光剂量元件按要求分成10组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所,照射后的剂量计再寄回我所测量、计算、然后将结果上报.结果 2004年和2006年两次参加盲样考核比对,各评定值与约定真值的相对偏差均在10%以内.结论 贵州省个人剂量测量系统技术水平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要求.

    作者:布敬双;魏涛;杨忠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X射线诊断及检查方法新探讨

    先天性巨结肠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占胃肠道畸形的第二位,发病率约为1/5验000,且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笔者整理我院近几年经病理证实的先天性结肠症50例,就其X射线表现及检查方法分析探讨如下.

    作者:宋照亮;郭之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核与放射事件救援人员的心理效应与干预

    目的 探讨核与放射事件对救援人员的影响及其干预方式.方法 分析救援人员的心理健康和应急准备,以及危机时的自我调整,心理干预和药物治疗.结果 核与辐射事件严重影响救援人员的心理健康,必要的心理干预能够缓解心理损伤.结论 辐射危机时的心理自我调控,心理干预和药物治疗能够缓解救援人员的心理损伤.

    作者:尹忠伟;谢怀江;杨成君;杨义军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在老年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在老年冠心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86例疑诊冠心病患者(男性40例,女性46例)用64层螺旋CT进行冠脉成像,以选择性冠脉造影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其对冠心病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86例患者共分析638个血管节段,其中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对左冠主干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100%,左前降支为97.9%和97.1%,右冠远端为84.5%和97.5%,对钙化的诊断优于冠脉造影.结论 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以作为老年人冠心病诊断和筛查的主要检查方法.

    作者:赵永霞;王敬稳;梁广路;孙飞;孙健;李秋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对辐射防护效果评价方法的探讨

    对医用放射设备和工业射线探伤设备的防护工程进行防护效果的监测,评价时,经常遇到因监测方法和评价指标不同而发生防护效果评价方面的争议,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和浪费.

    作者:张冰洁;刘桐桢;王建伟;贾天合;丁为民;张丹枫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冠状动脉造影与心电图的对比分析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有重要意义,冠状动脉造影(简称冠脉造影)一度被认为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笔者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了心电图及冠脉造影检查,并对其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尹燕霞;马振环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核动力舰船救援潜水员受照剂量估算方法研究

    目的 为了科学地计算潜水员在失事核动力舰船救援过程中的受照剂量.方法 针对潜水员在核动力舰船救援过程中可能受到的辐射途径,结合个人剂量的估算方法.结果 提出了潜水员在作业过程中吸入放射性气体内照射、气载放射性物质外照射、海面放射性物质外照射、海水中放射性物质外照射、皮肤表面污染照射剂量的估算方法.结论 为及时准确地掌握潜水员在救援行动中所受的辐射剂量,判断辐射可能对潜水员产生的健康影响,科学合理地实施救援行动提供了技术依据.

    作者:蒋以山;高正;罗江华;陈鲁宁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PET受检者出院后对公众照射剂量的估算与评价

    目的 为PET受检者出院后的辐射防护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用辐射剂量仪分别测量20例PET受检者出院时的空气吸收剂量率,采用Mountford法估算不同公众人群的有效剂量.结果 注射18F的患者出院时其体表不同距离的空气吸收剂量率分别为: 体表:124.0~314.9μGy/h ,0.3m:59.0~113.5μGy/h, 0.5m:35.3~68.1μGy/h,1m: 15.6~22.7μGy/h , 1.5m:7.2~10.9μGy/h.经估算,出院患者对不同公众照射后的有效剂量分别为:配偶或伴侣0.15~0.29 mSv,成人家属0.040~0.059 mSv,工作同事0.039~0.057 mSv,同车乘客0.11~0.20 mSv.结论 单个PET受检者出院后对不同的公众成员所造成的照射剂量均未超过国家辐射安全标准关于公众个人年剂量限值.

    作者:黄海潮;魏伟奇;翁振乾;黄丽华;吴德龙;肖德涛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南京市城区电磁辐射水平调查

    广播电视、通信、电力等是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方便、丰富人们生活的同时,也给人们的生存环境造成了电磁辐射污染.为了准确掌握南京市城区电磁辐射的现状,为解决日益增多的电磁辐射纠纷提供依据,我们组织了对南京市主城区环境辐射水平的调查工作.

    作者:庄振明;谢咏梅;张瑞菊;宋永忠;欧阳俊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核事故医学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目的 在重大核和辐射突发事件时,决策指挥医学应急救援工作.方法 根据有关法规和应急预案的要求,通过计算机编程,形成一套实用的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医学应急决策指挥程序.结果 在突发特大核和辐射事件时,卫生部可通过本系统组织专家对突发核和辐射事件进行综合评估,提出应急医学处理的建议,决策、指挥开展突发核和辐射事件的应急医学处理.结论 本设计方案的实施可提高我国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医学应急决策指挥能力.

    作者:秦斌;刘英;何穗锦;杨昌跃;马剑锋;王燕君;苏旭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某医院γ刀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控制效果评价

    目的 对某医院γ刀机房及周围环境辐射水平进行监测与评价.以保护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方法 根据国家相关的放射卫生标准与方法.结果 监测了γ刀治疗机漏射线空气比释动能率及治疗室周边环境漏射线空气比释动能率.结论 该医院γ刀建设项目是完全按照预评价的要求建设的,治疗室的屏蔽厚度是符合安全原则的,该γ刀治疗机性能指标及机房外环境辐射水平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要求.

    作者:刘忠恕;李红;朱朝晖;廖向东;文湘闽 刊期: 2008年第02期

中国辐射卫生杂志

中国辐射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山东省医科院放射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