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玉媚;张振明
目的 在重大核和辐射突发事件时,决策指挥医学应急救援工作.方法 根据有关法规和应急预案的要求,通过计算机编程,形成一套实用的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医学应急决策指挥程序.结果 在突发特大核和辐射事件时,卫生部可通过本系统组织专家对突发核和辐射事件进行综合评估,提出应急医学处理的建议,决策、指挥开展突发核和辐射事件的应急医学处理.结论 本设计方案的实施可提高我国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医学应急决策指挥能力.
作者:秦斌;刘英;何穗锦;杨昌跃;马剑锋;王燕君;苏旭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提高16层螺旋CT扫描中冠状的脉血管的成像效果以确保诊断质量.方法 通过精心护理调整被检查者的心理.结果 60例患者有56例16层螺旋CT冠状的脉造影的处理图像可以诊断.结论 精心护理及调节患者心理可提高相应检查中冠心病的诊断率.
作者:杨海萍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症(ataxia-telangiectasia,AT)是一种原发性免疫缺陷病[1].1926年Syllaba和Henner首先报道了AT疾病,到1988年Gatti等将AT疾病的致病基因定位于11q22-23.
作者:史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提高影像质量,确保诊断效果.方法 根据床边拍片的特点及患者的实际情况.结果 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结论 床边拍片的质量是使危重病人得到及时诊治的关键因素之一.
作者:林黎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测定碘-131治疗前甲亢患者血清TMAb、TGAb、TRAb,探讨其在治疗后致早发甲减的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对622例拟行碘-131治疗的甲亢患者进行分组.A组TMAb、TGAb、TRAb均阴性,54例;B组TMAb、TGAb阴性,TRAb阳性,176例;C组TMAb、TGAb阳性,TRAb阴性,78例;D组TMAb、TGAb、TRAb均阳性,314例.碘-131治疗后定期观察各组患者早发甲减的发生率.结果 碘-131治疗1年后甲减发生率分别为A组11.11%,B组13.64%,C组26.92%,D组23.57%.A组与C、D组及B组与C、D组比较,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B组及C组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TMAb、TGAb是碘-131治疗甲亢后致早发甲减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而TRAb对其影响不大.
作者:梁华举;马玉琴;许耀玲;刘俊清;张华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E838对辐射暴露小鼠造血功能的防护作用.方法 用内源性脾结节形成(CFU-S),股骨有核细胞(BMN)计数及脾脏指数等方法观察E838、炔雌醇、尼尔雌醇对137Cs γ射线照射7.5Gy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观察受照小鼠的BMN、CFU-S和脾指数的变化.结果 照射后第 9 天E838各组的BMN数、CFU-S及脾脏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增高,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01).E838三个剂量组的BMN数与尼尔雌醇组比较有所上升,差异有显著性(P<0.001),与炔雌醇比较,中、高剂量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E838 三个剂量组的脾脏指数与尼尔雌醇组和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 E838对辐射暴露小鼠造血系统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王月英;李德冠;吴红英;刘强;王勇;路璐;孟爱民;王汝勤;张良安;史元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大鼠经复方芍根口服液治疗后,大鼠食管羟自由基(OH·)、一氧化氮(NO)及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和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变化,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9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8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单纯放射一组(放射后第7天处死),单纯放射二组(放射后第14天处死),复方芍根口服液正常剂量预防组(从放射开始给药),复方芍根口服液大剂量预防组(从放射开始给药),复方芍根口服液正常剂量治疗组(从放射后第7天给药),复方芍根口服液大剂量治疗组(从放射后第7天给药),西药治疗对照组(从放射后第7天给药).在各实验结束点,留取大鼠血清和全长食管.检测大鼠食管组织匀浆液中OH·、NO含量, CAT、GSH-PX活性及血清NO水平.结果 大鼠经43Gy60Co-γ射线于食管局部单次照射后第14天,食管组织中OH和NO含量明显上升(P<0.05);CAT和GSH-PX活性水平也显著增高(P<0.01).经复方芍根口服液治疗后,食管组织中的OH·和NO含量与单纯放射组相比明显下降(P<0.05),尤以复方芍根口服液大剂量治疗组下降明显(P<0.01);CAT和GSH-PX活性明显降低(P<0.05).各组大鼠血清中NO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西药治疗组大鼠与单纯放射组相比,食管组织中的NO含量及CAT和GSH-PX活性也明显下降(P<0.05),以NO含量下降显著(P<0.001).结论 复方芍根中药口服液有助于降低放射性食管炎大鼠食管食管组织中OH·和NO水平以及CAT和GSH-PX)活性,进而发挥保护食管的作用.
作者:沈莉;单保恩;张莉;宫彦军;李伟;卢付河;李巧敏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氡染毒对大鼠肺组织的病理改变以及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活性的影响.方法 多功能生态氡室对Wistar大鼠进行氡及其子体染毒,累积染毒剂量分别达100、200、400WLM,染毒后观察各组大鼠的肺组织损伤程度,提取大鼠肺组织线粒体进行CcO活性的测定.结果 染毒后肺组织主要病理变化为肺间质充血水肿,炎症细胞浸润,纤维化变性,肺泡腔萎缩消失.线粒体CcO的活性随着染氡剂量的增加逐渐降低,并且与肺泡间隔厚度成负相关,与肺泡腔面积成正相关.结论 氡染毒后肺组织的病理改变与CcO的活性相关.
作者:张素萍;徐乃玉;吴昭昭;董亮;童建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唐山市医疗机构核应急医学资源情况.方法 按照2006年河北省核和辐射应急医学资源调查方案要求.结果 我市初步具有应对一般放射事故的应急检测和救治能力.结论 加强放射知识宣传和应急药品的储备,加强人员应急演练.
作者:王春光;王晓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受到低水平放射性污染的土地治理方法并对防治技术和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对受到放射性污染的土地治理过程的放射性水平进行跟踪监测,完善和调整整治方法,达到整治预期效果.结果 通过对该地块上堆放的含放射性污染的废渣以及受到污染的土层清理、固化、转运、安全贮存后其放射性水平恢复到当地天然放射性本底水平,开发后监测表明该地块及其周边仍处于本底水平.结论 受到低水平放射性污染的土地经过整治后可以进行无限制的开发利用.
作者:王凤英;张斌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放射治疗工作人员的个人受照剂量水平,建立个人剂量档案,为进一步保护放射治疗工作人员的健康和放射治疗单位的利益.方法 依照<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方法>,采用热释光剂量方法进行监测.结果 分别统计近十年来放射治疗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结果,比较不同工种的放射治疗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结果,各月份人均月平均剂量水平随各月总照射野数的变化情况,以及操作不同放射治疗设备的技术员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结论 所有放射治疗工作人员的人均年剂量当量均小于5mSv,并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另外人均月剂量水平随各月总照射野数大致呈正比关系,整个放射治疗工作条件和环境符合辐射安全要求,可以确保放射治疗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作者:李军;张西志;许翠珍;葛和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放射卫生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提高放射卫生档案管理水平.方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果 阐述了建立健全放射卫生档案的措施,找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结论 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放射卫生档案管理水平将不断提高.
作者:梁健君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对医用放射设备和工业射线探伤设备的防护工程进行防护效果的监测,评价时,经常遇到因监测方法和评价指标不同而发生防护效果评价方面的争议,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和浪费.
作者:张冰洁;刘桐桢;王建伟;贾天合;丁为民;张丹枫 刊期: 2008年第02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有重要意义,冠状动脉造影(简称冠脉造影)一度被认为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笔者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了心电图及冠脉造影检查,并对其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尹燕霞;马振环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寻求一种对难愈性放射性皮炎疗程短,效果确切,且又经济的治疗方法,以促进创面愈合,减轻病人痛苦.方法 自2004年4月~2007年9月,我们采用改良的换药护理技术治疗该类病人58例,并同54例外科换药疗法组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5.6d(3~16d);对照组为15d(6~30d).治疗组用药10min-0.5h,疼痛减轻或消失,创面干燥,愈合后皮肤红嫩柔软,有弹性,无疤痕遗留;对照组愈合后皮肤质地僵硬,弹性差,14例留有疤痕增生.结论 该护理干预对难愈性放射皮炎疗效确切.
作者:张玉莲;肖海云;房起环;徐书红;赵沁;高晗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电磁辐射后JAK/STAT信号通路中JAK家族(JAKs)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变化与小胶质细胞活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90mW/cm2的电磁波一次辐照大鼠20min,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海马脑区小胶质细胞GSA-IB4的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JAKs家族蛋白质在海马脑区磷酸化水平的变化.结果 电磁辐射后3h 至24h大鼠海马脑区小胶质细胞GSA-IB4表达明显增高;Jak1、Jak2、Jak3蛋白磷酸化水平在电磁辐射后都有所升高,Jak1于辐照后即刻开始升高,12 h达到峰值,而Jak2磷酸化水平在辐照后即刻就达到峰值,并且24 h内都维持在较高水平,Jak3仅在辐照后3 h以内明显升高,72 h后所有Jak家族成员蛋白磷酸化水平恢复至正常.结论 电磁辐射可明显诱导海马脑区小胶质细胞活化,JAK/STAT信号转导系统的Jak1,Jak2,Jak3磷酸化水平出现不同形式的升高,表现为差别激活,三条JAK/STAT信号通路在电磁辐射致小胶质细胞活化过程可能具有不同作用.
作者:陈纯海;杨学森;郝玉通;张广斌;余争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贵州省地处我国西南部,云贵高原东部,地层以沉积岩为主,是一个典型的亚热带岩溶化高原,地势自东向西逐渐升高,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年降雨量在1 000mm以上,地下水和矿产资源十分丰富[1] .
作者:喻立新;田祝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对某医院γ刀机房及周围环境辐射水平进行监测与评价.以保护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方法 根据国家相关的放射卫生标准与方法.结果 监测了γ刀治疗机漏射线空气比释动能率及治疗室周边环境漏射线空气比释动能率.结论 该医院γ刀建设项目是完全按照预评价的要求建设的,治疗室的屏蔽厚度是符合安全原则的,该γ刀治疗机性能指标及机房外环境辐射水平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要求.
作者:刘忠恕;李红;朱朝晖;廖向东;文湘闽 刊期: 2008年第02期
7目的 识别、分析、评价新建CT机房可能产生的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并对CT机房的屏蔽防护设计进行安全评价,从而预防、控制或消除该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潜在的职业病危害,保护从业人员及公众的健康安全,同时也为卫生行政部门对该建设项目的职业卫生审查提供科学的技术依据.方法 采用综合评价法、类比法与经验法进行评价.结果 该新建CT机房的选址与总体布局、设备安装、放射防护设施设计、辅助用室设置、设备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电离辐射及射线在辐射场中与空气作用产生的射解产物臭氧、氮氧化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经类比单位该项目的实际检测结果符合国家放射防护有关规定;结论该项目为放射性职业病危害一般建设项目,设备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职业病危害是可以预防的,在严格执行了放射卫生防护相关标准后,该新建CT机房项目是可行的.
作者:康智忠;崔国勤;万玉生;邢海平;梁宪军;曹丽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为保护武汉市放射工作人员的安全与健康,以便更好地加强管理,制定合理的健康监测措施,我们于2006年进行了这次调查.
作者:金卫平 刊期: 200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