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参麦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

李敬田;宋书凯;郑世良;姚荣国;郭战利

关键词:参麦注射液, 注射治疗, 充血性心力衰竭, 室性心律失常, 患者, 临床意义, 应用, 猝死
摘要: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因心律失常而猝死[1,2],约占50%~60%,我院应用参麦注射治疗50例CHF患者,探讨对CHF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内窥镜诊断食管异位胃粘膜溃疡(附4例报告)

    我院1977年6月-1996年8月经胃镜诊断且经病理证实食管异位胃粘膜溃疡病(HGMUE)4例,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4例均为男性,年龄29~40岁,平均36.5岁.病程1~6个月,有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等临床表现.HGMUE检出率为20年镜检总数的0.08%(4/52035).

    作者:施勇;卢淑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后牙单侧可摘局部义齿的正装法尝试

    在可摘局部义齿的包埋方法中,正装法大多适用于前牙缺失的而又无唇侧基托的可摘局部义齿.后牙单侧小活动桥的包埋多应用反装法或混装法,但是后牙反装法或混装法包埋易造成卡环及支托移位或假牙的龈距增加.由于传统的义齿牙支托在包埋过程中易脱落而改变位置,致义齿不能顺利戴人或完全变形.我们做包埋的目的是:支架必须包埋牢固,不能有倒凹,使上下型盒容易分开.

    作者:张忠良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糖尿病性膀胱病排尿机能障碍的诊治分析

    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又称糖尿病性膀胱病,是长期糖尿病患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对其尿动力学表现,国内报道较少.我院对1996-2000年37例有排尿异常的糖尿患者进行尿动力学研究,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何建华;李映川;李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18例高位肠瘘护理

    高位肠瘘是指发生于十二指肠及近端空肠100cm以内的肠瘘.1989-1999年,我们共收治护理了18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12例,女6例,年龄18~63岁,平均30.6岁,24h消化液漏出量500~1000ml 3例,1 000ml~2 000ml 6例,2 000ml以上9例,全组均采取纠正内稳态失衡、营养支持、充分引流,在腹腔感染控制后,无自愈趋势者行手术治疗.

    作者:丁瑞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门冬氨酸钾镁与极化液治疗冠心病疗效比较

    极化液作为冠心病的辅助治疗方法已有数十年历史,但疗效尚有争议,我院1999年5月-2001年5月应用门冬氨酸钾镁(潘南金)与极化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76例进行疗效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马建龙;朱建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参麦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因心律失常而猝死[1,2],约占50%~60%,我院应用参麦注射治疗50例CHF患者,探讨对CHF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李敬田;宋书凯;郑世良;姚荣国;郭战利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吻合膝下外血管的腓骨头治疗桡骨骨巨细胞瘤15例分析

    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为源于松质骨的溶骨性骨肿瘤,具有潜在恶性,以往多用肿瘤刮除加植骨术治疗.我院1995年2月-2000年5月应用吻合膝下外血管的腓骨头治疗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滕海军;周建国;孙书海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肺炎患儿血清IL-2和GM-CSF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

    肺炎是小儿常见病,也是引起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白细胞介素-2(IL-2)及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是一种活跃的免疫效应因子,在体内有着广泛的免疫活性.目前,对IL-2及GM-CSF在肺炎患儿抗感染免疫调节中的作用报道较少,本研究通过检测轻、重症肺炎患儿的血清IL-2及GM-CSF水平,旨在探讨其在肺炎患儿发病中的作用机制,为寻找合理的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师廷明;肖丽珍;闫红;王美清;林明;马永寿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老年腰腿痛诊断与治疗分析

    腰腿痛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且病因复杂,临床表现亦有所不同.到目前为止,对其诊断和治疗仍存在着不同的意见.为进-步分析腰腿痛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情况,我院2000年10-12月对骨科门诊就诊的老年腰腿痛的病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桑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遗传不稳定性在细胞衰老中的作用

    遗传不稳定性是一个概括性术语.它是许多物种细胞衰老的重要成分[1,2].它导致去调节基因表达,因而导致细胞生理年龄障碍,细胞生长停止和终导致细胞死亡或它的母细胞转化.基因组依赖年龄不稳定性在细胞的生活中可以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控制障碍可以导致肿瘤形成、突变积累或衰老表现的病理学.它可能的原因有:DNA双链断裂,端粒缩短,DNA修复功能效率降低和易位遗传成分的激活.

    作者:张娟;赵沉浮;吴子忠;熊建新;武守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钼靶摄影在女性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本文分析了女性乳腺各种疾病的X线征象,藉以提高诊断水平.1 方法本文收集了我院近10年140例女性钼靶乳腺X线片,均用Mo.30mA乳腺摄影机作双侧乳腺钼靶轴侧位X线片、斜位片,在对其发病年龄、发病率进行了数理统计、病理追踪和结果回访的基础上,对各种乳腺疾病的X线征象进行临床探讨.

    作者:张允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胃癌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胃癌在世界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在我国居恶性肿瘤之首.正常胃粘膜上皮转化成癌是一个多步骤的发展过程,涉及多种癌基因的表达和抑癌基失活.现对胃癌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徐俊荣;张沥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年龄增长与骨代谢研究概况

    骨骼是构成脊椎动物的基本支架.是脊椎动物钙代谢的主要脏器,并与肾脏、肠管共同控制内环境钙的平衡.人体从出生到老年,钙的代谢发生变化很大,在生长期骨骼逐渐成熟,骨骼钙量逐渐增加.一般到20岁以后骨代谢处于动态平衡,40岁以后骨代谢呈负增长,骨骼钙量减少.

    作者:金仲品;王丽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甘肃平凉地区500例胃粘膜活检病理分析

    胃粘膜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胃粘膜病变中,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为主要病因,Hp的清除已成为胃病治疗中的主要目的,2000年4-9月我院对甘肃省平凉地区500例胃粘膜活检标本进行了病理分析,旨在探索该地区胃癌诱发因素和胃粘膜疾病与胃癌发展的关系以及有效防治措施的实施有着重要的意义,报告如下.

    作者:韩永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BEP方案治疗卵巢内胚窦瘤4例分析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院1996-2001年共收治卵巢内胚窦瘤4例.年龄15~22岁.I c 2例,肿瘤体积分别为12cm×11cm×11cm、8cm×7cm×6cm.术前血甲胎蛋白(AFP)400~500ng/ml.Ⅲb1例术前无AFP值.1例系外院术后转入未能分期,此2例均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后只1个疗程化疗.2例I c患者行单纯肿物切除,术后给4疗程化疗.

    作者:赵兴元;王桂芳;马秋凤;左路原;毕凤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膀胱瓣与肾盂吻合修复移植肾输尿管坏死1例报告

    移植肾输尿管坏死是肾移植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我们采用膀胱瓣与移植肾盂吻合修复1例移植肾输尿管坏死.现报告如下.1 病历报告患者,男,36岁.因尿毒症于1999年4月行同种异体肾脏移植手术.术前配型良好,但供肾的肾-输尿管三角区组织轻度挫裂伤,给予相应处理后进行手术.手术进行顺利,开放血流后,移植肾色泽迅速红润,肾实质饱满、动脉搏动有力、静脉饱满有弹性.

    作者:石国忠;李风;李春秀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激光泪道再造联合泪道置管治疗复发性泪道阻塞

    我院1997-2000年对29眼泪道阻塞经过其他方法治疗后再次阻塞半年以上者,应用激光泪道再造联合泪道置管的方法治疗复发性泪道阻塞25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伯小平;巩亚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颈外静脉穿刺套管针在烧伤抢救中的应用

    我科1999年1月-2000年5月对20例重度烧伤患者行颈外静脉套管针穿刺,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 临床资料本组20例患者,男11例,女9例,大年龄50岁,小年龄9个月,总计颈外静脉穿刺34次,应用套管时间3~10d.

    作者:刘晓梅;张维利;黄亚川;吴红娟;郑腊梅;朱秀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紧急避孕方法及其安全性的探讨

    紧急避孕是指在无保护的性生活或避孕方法失败后几天内采取的一些补救措施,要求应是-种有效、安全、简便的方法.对避免意外妊娠、降低人工流产率及保护妇女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其临床研究己有30多年的历史,但我们对这种避孕方法的使用和安全性仍在探索中,为寻求佳的紧急避孕药物和方法,国内外正在进行大规模临床多中心的研究,现就其目前常用的紧急避孕方法及其安全性综述如下.

    作者:赵虹;韩丽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1990-1999年河北省传染病发病趋势的监测分析

    目前一些传染病正在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为更加有效地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提出一些具有科学依据的预防措施,我们回顾分析了1990-1999年河北省疾病监测区甲乙丙类传染病的发病趋势,并与全国疾病监测区公布的同类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杨永滨;张莉;杨成荣;耿兆辉;檀艳丽;张颖;缪淑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