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降脂治疗对冠心病并发高脂血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石仲仁;俞虹;崔燕玲

关键词:降脂治疗, 内皮功能, 高脂血症, 冠心病
摘要:目的探讨降脂治疗对冠心病并发高脂血症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48例冠心病并发高脂血症患者在降脂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8周后分别测定了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血浆脱落内皮细胞计数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降脂治疗前,观察组的内皮功能较对照组明显低下,经4周、8周降脂治疗后,观察组的内皮功能较治疗前显著改善.结论降脂治疗可有效改善冠心病并发高脂血症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这可能是其降低冠心病的发生率和痛死率的机制所在.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普及保健技术促进慢性病防治

    21世纪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抑郁症等,给人类的健康造成巨大危害,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1998年全球疾病负担的估计,43%为慢性病所致,在我国是60%[1].我国疾病监测系统在同一人群中的动态监测表明,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慢性病在人口总死亡原因中所占的比例从76%(1990年)上升到82.4%(1998年)[2],许多慢性病需要终生治疗,给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沉重负担,使人们深感痛苦和无奈.如何提高慢性病防治的效率,是一个急待解决的课题.为此,1990-1995年我们对黑龙江省鹤岗市13 600名居民进行了双足按摩保健技术科普讲座和技术指导,以探索普及保健技术对慢性病防治的作用.

    作者:张知德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自体颅骨瓣隔期原位回置颅骨成形术

    我院1994年7月-2000年2月采用自体颅骨瓣隔期原位回置颅骨成形术治疗去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25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张楠;张建;孙宇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药物引起运动障碍80例临床分析

    1995-2000年我院共收治因药物所致运动障碍患者80例,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淑艳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异丙酚联合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手术麻醉

    异丙酚是一种超短效静脉全麻药,1998年10月-2000年12月,我院应用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手术麻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明龙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中期引产效果观察

    中期引产是妇科终止妊娠的手段之一,方法有多种.我院1999年4月-2000年4月收治56例妊娠14~27周需终止妊娠者,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引产,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淑英;纪妹;王华丽;朱明生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改良的房化心室纵行折叠术矫正心脏Ebstein畸形7例

    1999年8月-2001年3月,我们采用北京安贞医院尤斌的改良Carpentire-Quaegebeur修复手术[1],治疗心脏Ebstein 畸形患者7例,无一例死亡,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泉;张守科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

    急性肺损伤(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至今仍缺乏有效治疗方法,与其相关的病死率在50%以上[1].目前治疗ALI和ARDS的一般原因是:①治疗导致ALI/ARDS的基础疾病;②支持治疗,包括机械通气(MV)、体位治疗如俯卧位、血流动力学管理及药物治疗等.其中MV是治疗的关键和重点,国外学者证实MV与俯卧位结合即俯卧位MV是治疗ALI/ARDS的有效方法,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作者:高景利;刘大为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误诊1例

    1病历报告患者,男,45岁.因胸闷伴四肢无力2h于2000年9月10日入院.患者人院前2h,玩排球时,突感心前区不适,胸闷,四肢无力.继之胸骨后坠落样痛,口干,大汗淋漓,一过性神志恍惚.无失语、抽搐及大小便失禁.人院查体:T35 7℃,P 62/min,R 21/min,BP 7.9/5.9kPa,神志淡漠.

    作者:程丽春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3 5例报告

    我院1996-2000年,采用透视下复位,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35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续祥;李长军;刘业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一次性输液调节器位置与静脉回血的关系

    静脉穿刺时见回血是判断针头是否在血管内的可靠依据.在实践中,有时遇到针头进入血管后却无回血,致护士误判,引起穿刺失败,增加患者痛苦,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调节器关闭时放置的位置不同,静脉回血量也不同.本文探讨一次性输液调节器位置与静脉回血的关系.

    作者:胡秀凤;周新凤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骨科患者术后尿潴留的相关因素及处理

    本组收集术后有尿潴留的骨科患者88例,分析所产生的原因.其结果为:术后不习惯床上排尿,出现尿潴留的患者44例(50%);因精神因素而出现尿潴留者16例(18%);术前未排尿液,术后出现尿潴留的患者15例(17%);

    作者:王晓庆;罗存珍;毕麦艳;李风华;张卫华;肖凤玲;杨春菊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

    葛根素注射液是从中药葛根中提取的有效成份,临床与实验研究证明,

    作者:陈耀耀;武维恒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伴出血倾向尿毒症患者血透中低分子量肝素的应用研究

    我院1998年5月-2000年8月对43例尿毒症患者进行血液透析(HD)时,使用栓复欣(LMWH)共HD153次,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万超;杜一平;牟英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脊液中

    近年来,国内外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脊液中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同工酶)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脑脊液中LDH同工酶的测定能反映疾病的部位与损害程度,有助于观察病情转归和疗效判定[1].患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时,酶的异常一般反应在脑脊液中,以后才在周围血液循环中反应出来,故测定脑脊液中LDH同工酶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疗效判定有一定意义.

    作者:段志玲;范秀芹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30例

    肺炎支原体(MP)是引起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致病微生物.我院2000年4月-2001年3月使用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庄诚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46例输尿管梗阻影像学诊断对比分析

    输尿管梗阻的诊断,目前国内外主要依靠B型超声和逆行静脉肾盂造影等检查.近年来国内开展的磁共振泌尿系统成像技术对该病的诊断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帮助.我院1998年10月-2000年10月,共收治输尿管梗阻患者46例.手术前为明确诊断曾行多种影像学检查.现对各种方法的诊断资料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喆;钟伟;高春岩;邓刚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肺结核化疗初期类赫反应21例临床分析

    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21例患者均为初治,男13例,女8例,年龄(33 7±6.3)岁;浸润型15例(71.4%),血行播散型4例(19.0%),慢性纤维空洞型2例(9.5%);痰菌阳性17例(80.95%),阴性4例(19.04%).化疗方案:异烟肼(H)0.3g,1/d口服,利福平(R)0.45g,1/d口服,吡嗪酰胺(Z)0.5g,3/d口服,乙胺丁醇(E)0.75g,1/d口服.连用2个月后改为异烟肼0.6g、利福平0.6g,1/3d口服,共7个月(2HRZE/7H3R3).

    作者:邵祥稳;张庆华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25例严重肝损伤治疗

    1临床资料25例患者中,男19例,女6例,年龄10~55岁,闭合性损伤20例,开放性损伤5例,右肝损伤16例,左肝损伤6例,左右肝损伤3例,其中第二肝门损伤7例.肝叶切除4例,肝动脉结扎2例,单纯缝合加明胶海棉填塞14例,大网膜填塞缝合2例,纱布填塞3例,失血性休克死亡3例,术后并发肝脓肿1例,膈下脓肿1例.

    作者:黄玉新;朱炳光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经纤维胃镜诊断胃癌146例回顾性分析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死亡病例中,约有半数死于胃癌[1].纤维胃镜检查是诊断胃癌,确定治疗方案及预后估价的重要手段.我院1987年1月-2000年12月经纤维胃镜检出146例经病理证实的胃癌,现做回顾性分析.

    作者:苏文华;强春荣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妇科脲支原体感染73例

    1临床资料解脲支原体是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它还可致宫内感染而导致流产、死胎、早产及新生儿呼吸道感染等后果,属感染性较高的性传播疾病.我院2000年8-11月妇科门诊共220例次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用无菌棉试子取宫颈分泌物,同时作解脲支原体、淋球菌、一般细菌培养和涂片直接镜检.结果:解脲支原体(+)73例次(33%),淋球菌18例次(8%),真菌58例次(26%),滴虫15例次(7%).

    作者:宋淑英 刊期: 2001年第12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