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非加和原理论述卵巢巧克力囊肿的治疗

韩凤娟;夏霁

关键词:卵巢巧克力囊肿, 非加和原理, 治疗
摘要:基于非加和原理论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治疗效应,以综合的视角为卵巢巧克力囊肿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上海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肺岩宁颗粒治疗精气两亏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

    目的 观察肺岩宁颗粒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60例精气两亏型非小细胞肺癌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肺岩宁颗粒,对照组予1/10剂量的肺岩宁颗粒模拟剂;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近期实体瘤客观疗效以及生存质量改善情况,同时监测不良反应.结果 ①治疗组临床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分别为6.67%、70.00%,对照组分别为0.00%、43.33%;组间近期实体瘤客观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治疗组功能领域中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及总体健康状况积分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功能领域中的各项指标和总体健康状况积分均无显著变化(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躯体功能、情绪功能及总体健康状况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后,治疗组症状领域中的气促、咳嗽、疲倦、疼痛和失眠症状积分均明显减少(P<0.05);对照组疼痛积分增加(P<0.05),其余指标无明显变化(P >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气促、咳嗽、疲倦、疼痛和失眠症状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治疗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67% 、26.67%,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见严重的造血系统及肝肾功能异常变化情况.结论 肺岩宁颗粒能够有效提高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且无严重的不良反应.

    作者:邓海滨;王中奇;赵晓珍;王立芳;王少墨;苏婉;罗琴琴;周航;蔡玥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谈勇辨治恶阻临床经验

    介绍谈勇教授治疗恶阻经验.认为主证为肝胃不和,可兼脾胃虚弱、痰湿阻滞;治疗时在相应方药基础上辅以中药熏蒸,效果良好.并附验案1则.

    作者:盛文洁;谈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清热药有效成分抗胰腺癌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综述分析清热药有效成分抗胰腺癌的药理作用机制,包括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抑制血管生成、抗肿瘤转移和增加肿瘤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作者:朱世敏;唐英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电针联合皮肤牵引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电针联合皮肤牵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电针联合皮肤牵引,对照组单纯予电针治疗,4周为1个疗程.通过测量胫股冠状角(CTA)评估下肢力学轴线改变;比较两组膝关节HS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CTA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大(P<0.05)、HSS积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7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联合皮肤牵引可有效缓解膝骨关节炎疼痛、关节活动障碍等症状,改善膝关节内外翻畸形,恢复膝关节的力学平衡.

    作者:汤剑斌;齐昌菊;陈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IL-6/STAT3信号通路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中的机制及香连丸对其的干预作用

    目的 通过STAT3抑制剂及香连丸的干预,观察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结肠组织IL-6、STAT3蛋白变化,探讨UC发病中IL-6/STAT3信号通路的变化机制.方法 将10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香连丸)、抑制剂组、中药+抑制剂组.采用经典TNBS灌肠法复制UC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予抑制剂AG-490腹腔注射及香连丸灌胃干预.观察大鼠结肠黏膜组织损伤程度并评分,透射电镜观察各组结肠黏膜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IL-6、STAT3蛋白变化.结果 UC模型大鼠结肠部位溃疡形成,肉眼及镜下观察可见炎症、充血、水肿等病理改变.与正常组比较,UC模型大鼠结肠组织IL-6、STAT3蛋白表达均显著增高(P<0.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抑制剂组及中药+抑制剂组结肠组织中IL-6、STAT3蛋白表达水平相对降低(P <0.001).结论 IL-6/STAT3通路相关因子表达异常是溃疡性结肠炎发生的重要分子生物学基础,香连丸可通过调节IL-6/STAT3通路抑制UC肠黏膜STAT3的活化,促进炎症细胞凋亡,从而起到临床治疗作用.

    作者:董艳;曹永清;陆金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仝小林“神系疾病”辨治要点及“态靶结合”选药思路

    介绍仝小林神系疾病辨治要点及态靶结合选药思路.其将顶焦从传统的三焦理论中剥离出来,建立“四焦八系”理论,从神系病辨治的实践层面主张脑主神明,认为临床中许多精神、情志类疾患实际属于脑的神系病变,神经系统疾病实际属髓系病变.并建立顶焦刚柔辨治体系,执简驭繁地提出神系病辨治要点;强调中西医结合,提出态靶同调的临证选方遣药法则.

    作者:何莉莎;王涵;顾成娟;赵林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化瘀方对脓毒症休克患者心肌损伤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化瘀方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脓毒症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脓毒症休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化瘀方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天,观察临床疗效,比较血浆心肌损伤相关指标(LDH、CK-MB、cTNI)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①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改善率分别为70.00%和40.0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前与治疗24h后组内比较,两组LDH、CK-MB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TNI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24 h后比较,LDH、CK-M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NI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与治疗7天后比较,治疗组LDH、CK-M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LDH、cTNI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7天后比较,LDH、CK-MB、cTNI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瘀方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脓毒症休克,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心肌受损程度、改善心功能,对心脏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孙鑫;石怡;陈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火炬树叶乙醇提取物的降血糖活性研究

    目的 评价火炬树叶乙醇提取物(TLEEP)的降血糖活性.方法 体外实验,检测TLEEP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体内实验,雄性昆明小鼠除空白组外,其余采用链脲佐菌素诱导小鼠糖尿病模型,分为阳性对照组1(阿卡波糖组,6.66 μg·g-1 ·d-1),阳性对照组2(消渴丸组,1 390 μg·g-1·d-1),TLEEP低、中、高剂量组(200、400、800 μg·g-1·d-1).每组10只,连续干预3周.给药结束后眼眶取血检测血清胰岛素、血脂(TG、TC、HDL-C、LDL-C)、肝糖原含量,并检测小鼠的糖耐量.结果 体外实验结果表明,TLEEP在0.4g·L-1时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率达到91%,具有明显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体内实验结果表明,TLEEP低、中、高剂量组均具有降低高血糖小鼠血糖的作用,其中以TLEEP高剂量组(800 μg·g-1·d-1)的降血糖作用为明显,同给药前相比下降55%,TLEEP能够显著升高高血糖小鼠的胰岛素和肝糖原含量,降低小鼠血清中TC、TG、LDL-C含量(P<0.05),明显提高HDL-C含量(P<0.05).结论 TLEEP可显著降低STZ致糖尿病小鼠血糖,改善其脂代谢紊乱症状,是一种具有较大潜力的降血糖的天然药物.

    作者:赵岩;韩玲玲;郜玉钢;何忠梅;杨鹤;刘双利;张连学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养阴活血通络汤治疗阴虚血瘀型稳定期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养阴活血通络汤治疗阴虚血瘀型稳定期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阴虚血瘀型稳定期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养阴活血通络汤治疗,对照组予舒利迭吸人剂.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比较中医证候积分、肺通气功能(FEV1%、FEV1/FVC)、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的变化情况.结果 ①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和66.67%;组间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②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值下降程度比对照组更显著(P<0.05).③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FEV1%、FEV/FVC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④组间治疗后比较,EOS计数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养阴活血通络汤治疗阴虚血瘀型稳定期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满意,可显著缓解临床症状,提高肺通气功能.

    作者:杨毅勇;陈晓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补肾活血通络方联合宫腹腔镜通液术治疗血瘀型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补肾活血通络方联合宫腹腔镜下通液术治疗血瘀型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5例血瘀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25例).对照组予宫腹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术,治疗组在通液术基础上加用补肾活血通络方.治疗组疗程为6个月(不包括治疗期间妊娠者),随访6个月;对照组术后随访观察1年.观察比较输卵管通畅程度、中医证候积分及妊娠率.结果 ①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输卵管通畅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输卵管通畅程度更高于对照组(P<0.05).②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程度比对照组更显著(P<0.05).③治疗组、对照组妊娠率分别为48.00%、20.00%,两组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活血通络方联合宫腹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血瘀型输卵管性不孕,可显著提高妊娠率.

    作者:张琼;周一辰;孔珏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从六气圆运动析朱丹溪“相火论”

    从人体六气运动的气机升降规律探讨朱丹溪“相火论”.认为“相火论”虽言及生理和病理的相火,但更强调病理的“相火”,此火不能潜藏守位乃是由于六气运动不圆所致的心肾不交,同时从丹溪临证用药中分析所得理论.

    作者:汤煜媛;刘成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辨证论治”词语源流考

    系统检索古代医籍,梳理其中与“辨证论治”相关的词语,分析其源流.“辨证论治”在古医籍中有共四十一种不同的记载方式,其中与“辨证”相似的表述有十七种,早的记载见于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序》中的“平脉辨证”;与“辨证论治”类似的表述有二十四种,同义词首次记载见于南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二·五科凡例》中的“因病以辨证,随证以施治”;“辨证施治”首见于明代周之干《慎斋遗书·卷二》,而“辨证论治”首载于清代章虚谷《医门棒喝·卷三》.古医籍载述的“辨证”,包括辨病名、辨症状、辨脉证、辨病因、辨病位、辨证候、辨病性、辨证型等八种形式.考证“辨证论治”词语源流及发展脉络,对于准确把握中医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中医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佳缘;王宇;陈艳焦;杨永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土白术药材中(6E,12E)-十四癸二烯-8,10-二炔-1,3-二乙酸酯和芹烷二烯酮的定性定量方法研究

    目的 建立土白术药材中(6E,12E)-十四癸二烯-8,10-二炔-1,3-二乙酸酯(TDEYA)和芹烷二烯酮两种化学成分的定性定量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采用G254薄层硅胶预制板,以石油醚-乙酸乙酯(10:1)为展开剂,置紫外光(254 nm)下检视.高效液相采用ZORBAX S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1%甲酸溶液(67:33),检测波长为254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m.、结果 TDEYA和芹烷二烯酮在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上均获得良好的分离,可作为土白术药材的定性定量指标.结论 本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为评价土白术药材的质量标准提供检测方法.

    作者:马斯怡;侴桂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肠吉泰对IBS内脏高敏感大鼠背根神经节5-HT2AR、5-HT7R和TRPV1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肠吉泰对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内脏敏感大鼠脊髓背根神经节5-羟色胺2A受体(5-HT2Areceptor,5-HT2AR)、5-羟色胺7受体(5-HT7 receptor,5-HT7R)和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type-1,TRPVl)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新生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对照组、肠吉泰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Al-chaer直肠醋酸刺激法建立内脏高敏感性大鼠模型.造模期间阳性药对照组大鼠醋酸刺激前半小时给予capsazepine(TRPV1阻断剂)腹腔注射(2μg/g),其余各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均给予相同体积的溶剂腹腔注射.造模结束4周后,肠吉泰各治疗组每日分别给予低剂量(2.5 g/kg)、中剂量(5 g/kg)和高剂量(10g/kg)中药灌胃,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阳性药对照组每日分别给予等量去离子水灌胃.治疗4周后,采用结直肠气囊扩张法记录大鼠的腹部回缩反射(abdominal withdrawal reflex,AWR)计分来评估各组大鼠的内脏敏感性.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IBS内脏敏感大鼠脊髓背根神经节5-HT2AR、5-HT7R和TRPV1的表达.结果 当气囊压力在40、60、80 mmHg时,模型对照组AWR评分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当气囊压力在40、60 mmHg时,肠吉泰各剂量治疗组AWR评分较模型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P<0.01);模型对照组大鼠脊髓背根神经节5-HT2AR、5-HT7R和TRPV1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肠吉泰各剂量组背根神经节的5-HT2AR、5-HT7R和TRPV1表达明显下降(P<0.01);肠吉泰高剂量组脊髓背根神经节的5-HT2AR、5-HT7R和TRPV1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肠吉泰能降低IBS内脏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脊髓背根神经节5-HT2AR、5-HT7R和TRPV1表达有关.

    作者:李莉;丛军;张正利;蔡淦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程门雪年表

    上海中医药大学成立至今,已走过了整整六十个春秋.在举校庆祝建校六十华诞之际,我们更加怀念我们的首任校长程门雪先生.程门雪先生是我国现代杰出的著名中医学家、教育家、中医临床家,在近代和现代中医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学术地位,为近代中医大家之一.其学术思想融张仲景与叶天士为一炉,学贯古今,汇通中西.

    作者:顾攸美;萧惠英;楼绍来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中医药防治蒽环类抗肿瘤药物所致心脏毒性研究进展

    综述中医药防治蒽环类抗肿瘤药物所致心脏毒性研究进展.蒽环类抗肿瘤药物是引起化疗后心脏毒性的常见药物,通过文献检索,对目前中医药防治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发现单味中药、复方及中药注射剂均具有一定的防治蒽环类药物所致心脏毒性的作用.

    作者:郝炜;刘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金匮要略》“虚劳”三方再识

    分别从药物组成、用药剂量、治疗病证、配伍与方证等方面论述《金匮要略》所载虚劳方.提出仲景治虚劳,谨守《内经》原则,重在调阴阳的观点.认为炙甘草汤、小建中汤、八味肾气丸分别为上中下焦的阴阳同调方,建议《方剂学》将三方列入“阴阳并补剂”.

    作者:史欣德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石氏理气固腰汤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石氏理气固腰汤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2例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1例.对照组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组予石氏理气固腰汤加减.两组疗程均为21天,观察临床疗效,比较中医证候积分、疼痛VAS评分及JOA腰部功能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①终完成试验者100例,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②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4.00%和80.0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组间治疗后比较,疼痛VAS评分的降低与JOA腰部功能评分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石氏理气固腰汤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可明显缓解患者腰痛,改善腰部活动能力.

    作者:江建春;邱德华;蔡奇文;郭天旻;王敖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郁证发微(十一)——郁证奔豚论

    探讨奔豚气病与郁证的关系.认为奔豚气病的临床表现符合郁证的特征,具有情志因素致病的特点,易感人群具有情志性疾病的气质禀赋,其发病机制与精神神经功能障碍有关,提示奔豚气病在本质上属于郁证的范畴.

    作者:耿琦;蒋健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重镇类药物作用特点分析

    总结归纳重镇类药物的药性特点,主要有镇肝熄风、镇心安神、重镇降胃、重镇纳气、收敛固涩、软坚散结.

    作者:李红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上海中医药杂志

上海中医药杂志

主管: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市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