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病因探讨及诊治思路

朱梅萍;张正利;林江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 肝木克土, 土虚木贼
摘要:肠易激综合征多为肝郁犯脾,或脾虚肝旺所致,临证根据不同病因病机来治疗,或强调疏肝解郁为主,或以健运脾胃为主,并举验案说明.
上海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冠心病中医证型客观化的研究进展

    冠心病的中医证型客观化一直是学者关注的研究课题,现就近年来该方面的研究文献作回顾分析,以为今后的临床和科研提供一些新方法和新思路.

    作者:罗玮敏;张继东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陈锐深辨治晚期乳腺癌的方法与思路

    陈锐深教授认为正气不足、冲任失调是晚期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内因,病性本虚标实,本虚以肝肾虚损为主,标实以气滞、血瘀、痰浊为多;强调对晚期乳腺癌的治疗要重视整体调理,因人制宜,综合治疗;重视循经用药,疏肝理气,调和冲任;强调肿瘤特性,活血化瘀,化痰散结,清热解毒;注重固本, 宜健脾补肾、益气养血等.

    作者:谭开基;曹洋;陈锐深;黎壮伟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滋阴补肾、安神活血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85例疗效观察

    观察以滋阴补肾安神活血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将更年期综合征患者132例,分成中药治疗组(85例)以滋阴补肾安神活血法结合辩证分型而治.西药对照组(47例),疗程2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为31.91%,(P<0.01).提示中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疗效更佳.

    作者:徐惠群;胡争艳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玉屏风散对小鼠气道变态反应性疾病Th1/Th2平衡的影响

    通过观察系统性呼吸道变态反应模型小鼠脾脏T辅助淋巴细胞的变化,探讨Th1/Th2失衡以及玉屏风散对其的影响.30只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正常对照组、玉屏风散治疗组和模型组.建立用OVA刺激激发的上下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炎症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测定CD3+、CD4+以及细胞内IFN-γ和IL-4,治疗组在激发同时给予玉屏风散腹腔注射(2 000 mg/kg,7 d).结果显示,系统激发动物模型组显示明显非特异性炎症反应征象,激发同时给予中药玉屏风散组可显著改善炎症反应征象.治疗组Th1和Th1/Th2值显著高于正常组和模型组(P<0.01).治疗组和模型组Th2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而治疗组与模型组之间无显著差异.提示玉屏风散对小鼠系统性呼吸道变态反应模型在激发期干预治疗作用明显,上调Th1/Th2比值可能是其药效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顾珺;蒋瑾瑾;沈朝斌;陆磊;戴强;谢匡成;王裕发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白花蛇舌草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对近年来研究白花蛇舌草的文献进行了回顾分析,主要就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做了总结,并对该药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作者:崔健;施松善;王顺春;王峥涛;林景超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形神合治慢性疲劳综合征临证心得

    从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病机理探讨形神合治在该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并列举验案佐证.

    作者:徐天景;庄燕鸿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黄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其对血浆vWF、CEC的影响

    为观察黄芪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黄芪注射液,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心电图、血管血友病因子(vWF)、血管内皮细胞数(CEC)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对心绞痛和心电图的改善率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可降低vWF和CEC(P<0.05或P<0.01).提示黄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并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作用.

    作者:王兴;陈蓉;刘宝红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消痔灵注射液肝动脉灌注治疗大鼠移植性肝肿瘤的实验研究

    探讨中药消痔灵注射液对肝肿瘤的治疗价值和毒副作用.将SD大鼠35只,分为5组,经肝动脉注射不同剂量消痔灵注射液,观察大鼠生存情况.另取SD大鼠39只,建立Walker 256肝脏移植瘤模型,分为3组,分别经肝动脉注射生理盐水、阿霉素碘油乳剂、消痔灵注射液,比较治疗后肝内肿瘤体积大小的变化及各组荷瘤大鼠的生存期.结果:消痔灵注射液较大剂量可使肝脏大片状坏死,影响生存;而5 mg/kg剂量组大鼠可长期生存,肝脏肉眼无明显变化.治疗后肿瘤体积比较,阿霉素碘油组、消痔灵液组体积均明显减小,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生存期方面,消痔灵液组平均生存期高达(47.67±9.22)d,与生理盐水组和阿霉素碘油组比较与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合适剂量的消痔灵注射液经肝动脉灌注对大鼠移植性肝肿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够延长荷瘤大鼠的生存期.

    作者:杨金祖;杨金坤;顾伟;韩克起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关于发展中医等问题的思考

    上海中医药杂志创刊五十周年了.我是1956年考入上海中医学院学习中医的,也将近五十年了.我从一名不懂中医的中学生,到现在成为一名老中医,对中医今后的发展问题也在不断地思考.以下这些看法供同道们一起讨论.

    作者:夏翔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方有执《伤寒论条辨》对伤寒学的贡献

    方有执力主错简重订,认为伤寒应以六经为纲,六经则以太阳为纲,而太阳又以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两伤营卫为纲.将风寒中伤营卫之说提到整个伤寒病的共同病理基础来认识,深刻地提示了伤寒病的发病、传变、转归的规律,这是对伤寒学的发挥.

    作者:张星平;肖莹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病因探讨及诊治思路

    肠易激综合征多为肝郁犯脾,或脾虚肝旺所致,临证根据不同病因病机来治疗,或强调疏肝解郁为主,或以健运脾胃为主,并举验案说明.

    作者:朱梅萍;张正利;林江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应用中医整体观理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体会

    冠心病心绞痛属于本虚标实之证,本虚涉及心、脾、肝、肾,标实与痰浊、阴寒、气滞、血瘀等相关.治疗宜根据中医整体观,标本同治、虚实兼顾,并结合辨证分型,综合辨治.

    作者:竺培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孙慎初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经验

    孙慎初先生采用中医中药治疗重症肌无力,将此病分为眼肌型和全身型两类,眼肌型主要是中气不足,治疗以补中益气为主,全身型属肺、脾、肾三脏虚损,治疗重在补中益气,兼补肺肾.

    作者:郑开梅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不同针刺方法对肾虚型不稳定膀胱排尿状况的临床研究

    为研究不同针刺方法治疗肾虚型不稳定膀胱患者膀胱容量及排尿状况,将161例不稳定膀胱患者随机分为电针加手法针刺组(观察组)、手法针刺组(对照组).治疗10次后,观察2组膀胱容量、大尿流率、I-PSS主要症状积分等.结果:2组治疗后膀胱容量、大尿流率、I-PSS主要症状积分等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膀胱容量增量、I-PSS症状积分较对照组显著(P<0.05),而大尿流率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电针加手法针刺和手法针刺均可改善肾虚型不稳定膀胱状况,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作者:陈跃来;岑珏;侯文光;高志强;王翔宇;彭海东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活血补肾合剂治疗肾虚血瘀型斑秃的临床观察

    为观察活血补肾合剂治疗肾虚血瘀型斑秃的临床疗效,将50例辨证为肾虚血瘀型的斑秃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治疗.治疗组服用活血补肾合剂,对照组服用首乌片,分别于服药后2周、1月、2月、3月对局部毛发生长情况、肾虚血瘀证的证候以及总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斑秃症状、肾虚血瘀证证候的改善及总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活血补肾合剂对肾虚血瘀型斑秃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高尚璞;李咏梅;顾敏婕;陈妙善;李燕娜;马绍尧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室性期前收缩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及其与中医证型关系的研究

    为研究室性期前收缩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及其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将32例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分为单纯室早组和伴冠心病组,辨证分为气阴两虚、气虚、气虚夹瘀三型,检测其血液流变学指标,并与3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单纯室早组的ηp、ESR、Fib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伴冠心病组的ηb、ηp、ESR、Fib不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01),而且其ηb、ηp、Fib也明显高于单纯室早组;气阴两虚型室性期前收缩的ηp、ESR、Fib,气虚型的ηp、Fib,气虚夹瘀型的ηb、ηp、ESR、Fib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01);气虚夹瘀型的ηb、ηp显著高于气虚型(P<0.05,P<0.01),ηp亦显著高于气阴两虚型(P<0.01).结论:室性期前收缩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明显异常,伴有冠心病者明显重于单纯室性期前收缩者.室性期前收缩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与其中医辨证分型密切相关,有一定的规律性.

    作者:刘德山;张继东;童建兵;王联庆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辨证施治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44例

    运用中医辨证施治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44例,以1周为一疗程,治疗3~4疗程.结果:治愈26例,占59.09%,显效12例,占27.27%,好转6例,占13.36%.

    作者:华平东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伤寒论》痞证辨治规律探讨

    探讨<伤寒论>对痞证的辨证施治规律.认为<伤寒论>将痞证分为虚寒、实热与邪实正虚,并对各型痞证提出了相应的治则与方药.反映出张仲景治疗痞证的辨证思路与方法.

    作者:朱绯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健脾清利法结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为观察健脾清利法结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除均采用基础治疗外,治疗组30例,以健脾清利法结合中药保留灌肠;对照组30例,采用口服柳氮磺吡啶(SASP)配合锡类散灌肠治疗.疗程3周,治疗组和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83.3%,46.7%(P<0.01);随访1年,2组持续显效率分别为66.7%,26.7%(P<0.01)

    作者:张卫刚;柏连松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舒肝活血化痰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观察

    为观察舒肝活血化痰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舒肝活血化痰方治疗)和对照组30例(东宝保肝泰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血脂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改善肝功能、降血脂变化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3%,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舒肝活血化痰方有显著的降血脂、保肝降酶及促进肝内脂肪代谢的作用.

    作者:王兵;霍清萍;马建慧 刊期: 2005年第07期

上海中医药杂志

上海中医药杂志

主管: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市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