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川芎挥发油稳定性考察

田雅琴;王新霞;高丽红

关键词:川芎, 挥发油, 紫外分光光度法, 稳定性
摘要:为考察温度、浓度、光、pH值对川芎蒸馏液中藁本内酯稳定性的影响,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71nm处测定川芎水蒸汽蒸馏液的吸收度(A值).结果表明,温度和光对藁本内酯稳定性影响较大,pH值对藁本内酯稳定性有一定影响,川芎蒸馏液浓度对藁本内酯稳定性影响不大.提示川芎蒸馏液应采用低温避光法保存,其pH值宜定在5左右,以保证其制剂质量和临床疗效.
上海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屈光不正与微量元素及中医证型的关系

    为探讨微量元素对屈光不正的影响以及它们与中医证型的关系,对319例儿童、青少年屈光不正患者检测了头发中铁、铜、锌、钙含量,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发现61.75%患者的头发微量元素含量不同程度的低于正常值,尤以缺钙、锌为重.其中,中医辨证属脾胃气虚者占42.22%,多与缺锌相关;属肝肾阴虚者占51.40%,多与缺钙相关.

    作者:华平东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川芎挥发油稳定性考察

    为考察温度、浓度、光、pH值对川芎蒸馏液中藁本内酯稳定性的影响,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71nm处测定川芎水蒸汽蒸馏液的吸收度(A值).结果表明,温度和光对藁本内酯稳定性影响较大,pH值对藁本内酯稳定性有一定影响,川芎蒸馏液浓度对藁本内酯稳定性影响不大.提示川芎蒸馏液应采用低温避光法保存,其pH值宜定在5左右,以保证其制剂质量和临床疗效.

    作者:田雅琴;王新霞;高丽红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血小板及纤溶活性与糖尿病肾病中医辨证分型关系研究

    为研究血小板及纤溶活性改变与糖尿病肾病(DN)关系.选择健康对照组(A组)30例,2型糖尿病无血管病变组(B组)30例,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型(C组)41例、气虚血瘀型(D组)42例,分别测定血浆CD62P、CD63、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结果显示:气虚血瘀型患者CD62P、CD63、PAI明显升高,t-PA明显下降.提示血小板及纤溶活性改变与DN关系密切,并为DN中医辨证分型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唐红;徐蓉娟;李红;杨华;葛芳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新型膜韧膏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临床观察

    为比较用不同溶媒、不同提取方法制备的新型膜韧膏对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将原膜韧膏(红花、当归等组成)制成橡皮膏和凝胶膏两种新剂型,用于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78例,疗程4天,于治疗后第2天和第4天观察疼痛、压痛、肿胀和功能障碍等症状变化.结果:新型膜韧膏能有效地减轻症状,其中凝胶膏剂疗效相对较好,未见不良反应.

    作者:谢路平;武镇忆;张琥;石关桐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针刺结合鸡眼膏外敷治疗鸡眼88例

    笔者近年来运用针刺加鸡眼膏外敷治疗鸡眼88例,取得满意疗效.并与单纯用鸡眼膏外敷治疗的62例进行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殷岳会;殷昭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辨证客观化研究进展

    对近年来慢性肾功能衰竭(CRF)中医辨证客观化研究的国内外文献进行了回顾和分析,结果表明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对CRF的不同证型进行客观化研究已日趋深化,许多实验室指标与中医证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多学科、多系统、全方位的探讨CRF各证型舌脉象的客观化指标,终有可能建立一种比较完善的辨证方法乃至新的辨证体系.

    作者:李福凤;王忆勤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舌象变化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舌与心在生理与病理方面均密切相关,从理论、实验、临床运用三个方面系统总结阐述了舌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研究.理论研究总结古代文献资料;实验研究发现舌与心功能优劣、血液状态的改变关系密切;临床上发现心血管病患者的舌象变化有一定倾向性,依舌辨证分型、指导用药、判断预侯,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治及预防起到了积极作用.

    作者:高秀娟;丁成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肠胃清口服液治疗慢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感染临床观察

    观察肠胃清口服液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疗效,设单用肠胃清口服液中药组(A组)103例,丽珠得乐加两种抗生素西药组(B组)50例,肠胃清口服液联用两种抗生素组(C组)34例,与肠胃清口服液联用奥美拉唑及两种抗生素组(D组)33例.疗程均为14天.结果:对幽门螺杆菌根除率A、B、C、D组分别为51.46%、72.00%、73.53%、87.88%;对腹胀、胃脘疼痛、嗳气等临床症状改善,A组与B组比较,P<0.05,对嘈杂反酸症状改善,组间比较,P>0.05.C组与D组均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组间比较,P>0.05.提示肠胃清口服液单用或联用两种抗生素均对Hp感染有疗效,并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单用中药无副反应.

    作者:花根才;范忠泽;孙珏;曹勤;朱美华;李朝衡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中药坤滴灵栓治疗阴道炎40例

    采用坤滴灵栓治疗滴虫性、霉菌性阴道炎40例,每次1枚,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总有效率为95%.

    作者:杜丽;汪连柏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洋葱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查阅近20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洋葱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归纳总结,洋葱中含有的化学成分主要为硫化物、类黄酮、苯丙素酚类、甾体皂甙类、含氮化合物和前列腺素类等;其药理作用主要有抑菌、抗癌、降血糖、降血脂、抗血小板凝聚和抗氧化作用等.提示洋葱具有潜在的新药开发前景.

    作者:冯长根;吴悟贤;刘霞;李生才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阿弗它溃疡的临床观察

    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复发性阿弗它溃疡(RAU)96例,疗程2~3周,总有效率为88.5%.观察发现RAU患者微循环血液流速、流量与正常人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微循环流速、流量以及血液流变性均得到了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P<0.05.

    作者:戚清权;高一明;周曾同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辨证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68例

    为探讨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100例FD患者分为治疗组68例,予辨证施治中药治疗;对照组32例,予吗叮啉加舒可捷治疗,1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为46.9%,P<0.05,不同证型间的疗效比较,P>0.05.提示中医辨证施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作者:龚路;柳文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HPLC测定黄连中盐酸小檗碱含量

    为测定黄连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用耐酸性ZOBAX Eclipse XDB-C8色谱柱,在较低pH下,以乙腈-0.05mol磷酸二氢钠(磷酸调pH为2.5)(30:70)为流动相,于345nm处测定.结果显示盐酸小檗碱平均回收率为99.31%.此法简便快速,准确稳定,重现性好,成本低.

    作者:尹清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仲景学术研究需要返朴归真、正本清源

    回顾仲景学术研究由简至繁的发展过程,指出目前的研究存在强调注释、曲解其说的弊端,主张仲景学术研究应返朴归真,正本清源.提出淡化崇圣遵经意识,以探讨药证关系、方证关系为主要研究目的,以原文明言之病理、治法、治则为研究准则,参入逻辑学方法进行研究.

    作者:张大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论通法在妇科病中的应用

    通法在妇科应用广泛,例举温宫逐瘀法、疏肝解郁法、化瘀消癥法、化瘀止崩法和化瘀通络法分别治疗原发性痛经、乳房纤维腺瘤、卵巢囊肿、子宫肌腺症和多囊卵巢综合征.

    作者:黄素英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补肾泻肝方对免疫介导再障模型小鼠的影响

    为研究补肾泻肝方(主药:熟地黄、制首乌、补骨脂、菟丝子、淫羊藿、牡丹皮、黄连、水牛角等)治疗免疫介导再障的机理.Balb/C小鼠经60Co 5.5Gyγ射线照射后由尾静脉输入取自DBA/2小鼠胸腺淋巴结混合细胞悬液形成免疫介导再障模型.用补肾泻肝方灌喂模型小鼠后检测外周血象、T细胞亚群,应用RT-PCR技术检测IFN-γ基因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小鼠的周围血象及CD8明显升高、IFN-γ基因高表达则明显减弱.提示:调节免疫紊乱状态、减弱再障时的IFN-γ基因高表达,进而影响造血干/祖细胞增殖、分化可能是该方治疗再障的机理之一.

    作者:丁敬远;黄振翘;周永明;黄韬;薛志忠;孙关林;盛民立;王克强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胰胆汤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31例

    为探讨中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用胰胆汤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31例,并与31例西药组对照.结果:中医组7天内治愈28例,西医组治愈10例(P<0.01).中医组与西医组比较,在7天内尿淀粉酶恢复正常的例数分别为28例和14例,腹痛缓解时间分别为(1.94±1.56)天和(5.39±3.86)天,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提示中药胰胆汤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彭培初;要全保;王亚平;陈川;花蕊;庄敏之;张迪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人工栽培北冬虫夏草对大鼠脑垂体促性腺激素细胞影响的超微结构研究

    为研究人工栽培北冬虫夏草对大鼠性功能的影响,应用腺嘌呤制作SD雄性大鼠性功能障碍模型,观察人工栽培北冬虫夏草子实体细粉及复合粉对大鼠脑垂体促性腺激素细胞超微结构作用的变化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促性腺激素细胞中的分泌颗粒增多,而北冬虫夏草各组未见明显增多,且超微结构改善明显好于模型组或接近正常组.提示人工栽培北冬虫夏草对腺嘌呤致大鼠性功能障碍可能有改善作用.

    作者:邹奎昌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中西药综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观察化疗加中药七叶灵方综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期.运用配对方法,设中西药综合治疗组和单纯化疗组各45例.综合治疗组的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86.67%;59.55%和38.75%,中位生存期26个月;单纯化疗组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35.56%,17.78%和4.24%,中位生存期15个月.综合治疗组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提示中医中药加化疗综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生存期优于单纯化疗组.

    作者:金长娟;李蕾;崔清;杨新法;冯光丽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证治规律浅析--附33例病例分析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33例,结果:全部治愈.体温降至正常平均时间为(6.5±2.5)天,平均住院日为(21.4±5.3)天.本病病机特点是卫气营血传变,气营两燔、热毒瘀滞,基本治法为清热解毒、活血通络.

    作者:朱盛国;朱敏华;吴杰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上海中医药杂志

上海中医药杂志

主管: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市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