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玲
轮状病毒肠炎又称秋季腹泻,好发于6~24个月婴幼儿,>4岁儿童罕见,流行于秋冬季节.起病早期常伴有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及呕吐症状.腹泻特点:大便水样,量多而频,每日可达10次以上,大便淡黄呈蛋花样,或有腥臭,严重者可发生脱水和酸中毒,对小儿健康危害很大.中医学文献中虽无秋季腹泻及轮状病毒肠炎之名,但依其临床表现,属泄泻范畴.泄者大便溏清,泻者大便直下.轮状病毒肠炎的症状与濡泻、湿热泻、乳儿水泻相似.兹将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陈辉丽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皮肤科常见病,常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临床治疗比较困难.2005-04-2009-02,我们采用通络止痛丸口服、止痛液外敷治疗PHN 46例,结果如下.
作者:南淑华;李合群 刊期: 2009年第10期
骨质疏松是绝经后妇女(自然或人工)常出现的问题.20世纪40年代,Albright首先提出骨质疏松发病与雌激素水平降低有着密切关系,称之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1].2006-2008年,为了进一步探索卵巢全切除术对不同年龄段妇女骨密度的影响,我们对109例女性患者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
作者:蔡佳宇;郭郡浩;蔡辉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仙灵骨葆胶囊治疗骨质疏松症(O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3例OP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1例给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对照组42 例给予骨疏康颗粒治疗.治疗6周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腰椎(L2~4)、股骨颈骨密度(BMD)和血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LP).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1%,对照组为71.4%,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后腰椎BM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优于治疗前.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AL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优于治疗前.2组治疗后血Ca、P、AL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仙灵骨葆胶囊具有抑制骨吸收、降低骨转换、提高骨量的作用,是治疗OP的有效药物.
作者:龙友余;王英;王旭凯 刊期: 2009年第10期
2007-01-2009-01,笔者应用地龙散加味配合拔罐治疗急性腰扭伤35例,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5例均为本院康复科门诊患者,男21例,女14例;18~30岁11例,31~50岁16例,51~65 岁8例;病程<3 d.1.2 诊断标准①有确切的外伤史;②有显著的腰痛和压痛;③患侧出现保护性肌痉挛;④腰部X线片排除骨折[1].
作者:杨明胜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小儿便秘为儿科临床常见疾病,临床表现大便干燥,粪便干硬或如羊屎,排出困难,排便时间延长,或伴腹胀,腹痛,嗳气食少,口气秽臭,烦躁啼哭,严重影响小儿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2003-04-2007-10,笔者辨证治疗小儿便秘89例,结果如下.
作者:王琪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临床上常见病.2006-03-2008-05,笔者采用自拟败酱芩连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0例,并与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口服治疗5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黄家福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案例教学法,是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教学案例为媒质,以个案分析为切入点,以学生共同研讨和观点碰撞为主要施教方式的一种教学方法.相对于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是教学理念的创新,因此,各级学校都在积极探索和推行.近年来,案例教学被国内诸多中医高等院校运用于<金匮要略>教学中,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笔者也对<金匮要略>案例教学进行了一些尝试,具体体会如下.
作者:王忠山 刊期: 2009年第10期
2006-12-2008-10,我们采用中药清胃散加味治疗寻常痤疮82例,并与常规西药口服治疗43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诊断标准青春期开始发病,好发于面部、上胸及背部等皮脂腺发达部位,对称分布.皮损为毛囊性丘疹、黑头粉刺、脓疱、结节、囊肿及疤痕,伴有皮脂溢出,呈慢性经过[1].临床病情轻重分级参照Pillsdury分类法.Ⅰ度:黑头粉刺散发至多发;炎症性皮疹散发.Ⅱ度:在Ⅰ度的基础上有浅在性脓疱;炎症性皮疹数目增加,局限于颜面.
作者:刘忠良;曹志安;郭德友;杨明岳;李豪;许晓楠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bcl-2基因检测诊断肺癌血行转移的应用价值,观察黄芪党参汤对肺癌术后放、化疗患者外周血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2组均应用放、化疗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黄芪党参汤治疗,疗程3个月.治疗前后应用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患者外周血bcl-2表达水平.结果 对照组治疗前后bcl-2阳性率分别为55.0%、45.0%,治疗组bcl-2阳性率分别为60.0%、22.5%.治疗后治疗组bcl-2基因表达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肺癌Ⅳ期患者bcl-2基因表达阳性率较肺癌Ⅲ期明显增高(P<0.01).结论 肺癌患者随肿瘤分期进展外周血bcl-2基因表达阳性率增高, 黄芪党参汤可降低肺癌术后放、化疗患者外周血bcl-2表达阳性率.
作者:李辉;杜志刚;张学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胰岛素泵治疗即使用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是当前强化治疗糖尿病的安全有效方法 .它能模拟正常胰岛的生理分泌节律,以基础输出量24 h不断向患者体内输入微量胰岛素,持续控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在正常范围,有效地克服黎明现象[1].
作者:刘玉文;张莲香;景金霞 刊期: 2009年第10期
2003-06-2007-12,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扁平苔藓20例,并与西医治疗2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口腔学>[1]确诊.1.2 一般资料全部40例均为本院口腔科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男6例,女14例;年龄20~65岁,平均42.4岁;平均病程(4.21±0.98)年;双颊受损14例,其他部位受损6例;辨证分型[2]:肝肾阴虚型8例,肝经实火型7例,脾胃湿热或兼心火上炎型5例.
作者:祁桂章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属中医学肠风、腹痛、泄泻和痢疾等范畴.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症性病变,临床以黏液脓血便、腹胀、腹痛、腹泻或里急后重为主要表现,临床反复发作,可迁延数年,给患者带来诸多痛苦和不便.
作者:李占林;刘克勤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腰椎滑脱是指因腰椎椎体间骨性连接异常而发生的上位椎体与下位椎体表面部分或全部的滑移,由此而造成的腰腿痛等症即为腰椎滑脱症,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第5腰椎和第4腰椎,多发生于中老年人[1].2007-07-2008-12,笔者运用叶氏伤科推拿手法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腰椎滑脱症30例,结果如下.
作者:李茁 刊期: 2009年第10期
2004-2006年,笔者采用心胃同治法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CHF)32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吕凯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柔肝理筋化湿通络法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卒中后肩手综合征43例随机单盲分为2组,治疗组22例在神经内科一般治疗处理及基础康复治疗基础上予柔肝理筋、化湿通络法自拟方口服.对照组21例予神经内科一般治疗处理及基础康复治疗.2组均治疗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Brathel 指数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上肢Fugl-Meyer评分及水肿程度评分.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6.36%,对照组总有效率47.6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Brathel 指数评分、ADL评分、上肢 Fugl-Meyer评分及水肿程度评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2组治疗前后比较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柔肝理筋、化湿通络法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可改善患者的上肢关节疼痛、肿胀、痉挛状态,进而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以提高其生存质量,比单纯的基础康复治疗疗效显著,且无任何毒副作用.
作者:段红莉;王雅娟;刘玉洁 刊期: 2009年第10期
2001-01-2008-12,我们采用隔姜灸治疗劳损性肩胛部软组织疼痛综合征119例,并与传统针刺治疗12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诊断标准参照<临床骨科综合征>确诊[1].1.2 一般资料全部239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19例,男71例,女48例;年龄小17岁,大72岁,平均52.4岁;病程短2 d,长1年3个月.
作者:刘锦丽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心室颤动除颤后无脉性电活动(pulseless electrical activity,PEA)以前称为电机械分离,约占院外心跳停止的20%[1].2006-03-2009-02,我们在心肺复苏基础上采用针灸方法治疗PEA 218例,结果如下.
作者:李莉;李会英;戴小娟;刘树堂;张奕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乙型肝炎清热解毒胶囊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乙型肝炎病毒DNA (HBV-DNA)、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中医辨证为肝胆湿热型的活动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73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2例予乙型肝炎清热解毒胶囊,每次6粒,每日3次口服;同时予拉米夫定,每次100 mg,每日1次口服,疗程1年.对照组71例予拉米夫定,每次100 mg,每日1次口服,疗程1年.观察2组血清HBV-DNA、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转率和肝功能变化.结果 治疗组HBsAg阴转率为5.9%,对照组阴转率为7.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BV-DNA阴转率67.6%、HBeAg阴转率32.4%,对照组HBV-DNA阴转率42.3%、HBeAg阴转率12.2%,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指标改善及Child-Pugh评分下降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P<0.01).结论 乙型肝炎清热解毒胶囊联合拉米夫定对肝胆湿热型的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疗效理想,能有效抑制HBV复制.
作者:徐菁;黄桂芹;耿建洪 刊期: 2009年第10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