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清营汤妙用1则

童向斌;种永慧

关键词:清营汤, 病案分析
摘要:清营汤出自吴鞠通<温病条辨>,治疗邪热内传营分,营热阴伤,扰神窜络的营分证.我们跟随天津中医药大学伤寒教研室张国骏教授门诊,以卫气营血辨证,运用清营汤加减治疗食管出血1例,结果如下.
河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败酱芩连方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临床上常见病.2006-03-2008-05,笔者采用自拟败酱芩连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0例,并与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口服治疗5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黄家福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清溃愈疡汤加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30例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炎症性肠病,以直、结肠部位的黏膜和黏膜下层出现炎症和溃疡为主要病理特点,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及里急后重为主要临床症状.病程迁延,易反复发作.笔者在路广晁老师指导下采用清溃愈疡汤加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30例,结果如下.

    作者:张玲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增液汤加味含漱治疗艾滋病口腔溃疡20例

    2007-10-2009-02,我们采用<温病条辨>中的增液汤加味含漱治疗艾滋病口腔溃疡20例,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例均为我院艾滋病病区住院患者.男17例,女3例;年龄21~50岁,平均35岁;病程平均15 d;溃疡直径>1 cm 5例,<1 cm 15例;口腔刮除物白色念珠菌培养阳性8例.

    作者:何艳英;郑培秋;卫奕荣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针灸治疗心室颤动除颤后无脉性电活动218例

    心室颤动除颤后无脉性电活动(pulseless electrical activity,PEA)以前称为电机械分离,约占院外心跳停止的20%[1].2006-03-2009-02,我们在心肺复苏基础上采用针灸方法治疗PEA 218例,结果如下.

    作者:李莉;李会英;戴小娟;刘树堂;张奕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二至八正散治疗经间期出血56例疗效观察

    经间期出血是指2次月经中间,氤氲乐育之时出现的有规律的阴道出血,且呈周期性发作,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排卵期出血.临床上本病多见于青春期和育龄期妇女.由于本病发生的特殊时期,正处于氤氲之时,为促进受孕或控制生育的关键时刻,可致已婚妇女难以受孕.2005-01-2008-12,笔者应用自拟二至八正散治疗经间期出血56例,结果如下.

    作者:林雯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护理体会

    轮状病毒肠炎又称秋季腹泻,好发于6~24个月婴幼儿,>4岁儿童罕见,流行于秋冬季节.起病早期常伴有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及呕吐症状.腹泻特点:大便水样,量多而频,每日可达10次以上,大便淡黄呈蛋花样,或有腥臭,严重者可发生脱水和酸中毒,对小儿健康危害很大.中医学文献中虽无秋季腹泻及轮状病毒肠炎之名,但依其临床表现,属泄泻范畴.泄者大便溏清,泻者大便直下.轮状病毒肠炎的症状与濡泻、湿热泻、乳儿水泻相似.兹将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陈辉丽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百赛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5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百赛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给予百赛诺50 mg,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50例给予甘利欣150 mg,每日3次口服.2组均24周为1个疗程, 1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学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TC、T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7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百赛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确切,副作用小.

    作者:赵培利;王玉华;刘泉;徐艳玲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肠缺血再灌注致急性肺损伤早期模型低温干预安全性的研究

    目的 观察对肠缺血再灌注导致的急性肺损伤早期模型应用低温干预的安全性.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肛温37~38℃)、缺血对照组(肛温37~38℃)、浅低温组(肛温32~35℃)、中低温组(肛温28~32℃)各15只.采用完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1 h,开放后再灌注6 h的方法制备肠缺血再灌注(IIR)致急性肺损伤(ALI)模型.使用体表降温方法控制体温.实验过程中监测动物平均动脉压、心电图和呼吸频率;IIR前、IIR后6 h内分别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和静脉血凝血酶原时间检测.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缺血对照组随着IIR时间的增加,逐渐发生低氧血症;进行低温干预后,同缺血对照组相比,浅低温组和中低温组的低氧血症得到改善,平均动脉压升高,心率减慢(未出现心律失常),呼吸频率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浅低温组凝血酶原时间的延长小于中低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与中低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急性肺损伤早期,浅低温和中低温对循环、呼吸和凝血功能的不良影响较小,浅低温和中低温治疗方法较为安全.

    作者:彭广军;梁璐;杨伟红;宋红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温灸盒为主治疗痛经的即时疗效观察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未婚青少年女性.临床多表现为在经期及经期前后,出现小腹或腰骶部疼痛,每随月经周期而发,严重者可伴恶心呕吐、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甚至昏厥,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2007-2008年,我们应用温灸盒为主治疗痛经29例,结果如下.

    作者:戴丽娟;徐炳国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强直性脊柱炎的护理

    强直性脊柱炎是血清反应阴性的多关节炎,又称变形性脊柱炎、萎缩性脊柱炎、韧带萎缩性脊柱炎等,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独立性全身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髋关节、椎间关节和肋椎关节,早期表现为腰背部疼痛,后可因脊柱强直而致残[1].强直性脊柱炎的致残率较高,故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对于减少或控制疾病发展非常重要.在积极、合理治疗的同时予以良好的护理,在情志、饮食、关节护理和保健方面加强指导,有益于患者康复,增强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黄金丽;张伟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虚型先兆流产56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加味寿胎丸配合注射用绒促性素、黄体酮治疗早孕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内分泌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106例中医辨证为肾虚型先兆流产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6例予加味寿胎丸配合注射用绒促性素、黄体酮治疗.对照组50例予注射用绒促性素、黄体酮治疗.2组均2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82.14%,总有效率96.43%,对照组分别为64.06%、90.0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清孕酮(P)、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寿胎丸配合注射用绒促性素、黄体酮治疗肾虚型先兆流产疗效确切.

    作者:袁爱英;陆惠萍;吴明妹;朱菊芳;顾文清;宋秋瑾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隔姜灸治疗劳损性肩胛部软组织疼痛综合征119例

    2001-01-2008-12,我们采用隔姜灸治疗劳损性肩胛部软组织疼痛综合征119例,并与传统针刺治疗12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诊断标准参照<临床骨科综合征>确诊[1].1.2 一般资料全部239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19例,男71例,女48例;年龄小17岁,大72岁,平均52.4岁;病程短2 d,长1年3个月.

    作者:刘锦丽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河北省首届名中医——陈树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消化性溃疡

    1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①长期反复发生的周期性、节律性的慢性上腹部疼痛,应用碱性药物可缓解.②上腹部有局限性深在压痛. ③X线钡餐造影见溃疡龛影.④内窥镜检查可见到活动期溃疡.

    作者:田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仙灵骨葆胶囊治疗骨质疏松症41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仙灵骨葆胶囊治疗骨质疏松症(O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3例OP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1例给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对照组42 例给予骨疏康颗粒治疗.治疗6周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腰椎(L2~4)、股骨颈骨密度(BMD)和血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LP).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1%,对照组为71.4%,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后腰椎BM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优于治疗前.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AL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优于治疗前.2组治疗后血Ca、P、AL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仙灵骨葆胶囊具有抑制骨吸收、降低骨转换、提高骨量的作用,是治疗OP的有效药物.

    作者:龙友余;王英;王旭凯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炎黄四虫通脉灵对大鼠截瘫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炎黄四虫通脉灵对截瘫大鼠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规律并探讨其修复机制.方法 将120只SPF级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药物对照组和炎黄四虫通脉灵大、小剂量组各24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4组均于胸椎10(T10)平面切断脊髓并切除2 mm使其完全横断.于伤后24 h及8周后行后肢运动功能Tarlov评分,并于伤后8周行组织学、免疫组化、细胞凋亡程度测定.结果 脊髓损伤后24 h和经治疗后第8周,模型对照组、药物对照组和炎黄四虫通脉灵小、大剂量组运动功能评分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治疗后第8周,药物对照组和炎黄四虫通脉灵小、大剂量组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0.01),尤以炎黄四虫通脉灵大剂量组疗效好.伤后后肢运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8周时恢复速度明显.光镜下观察脊髓组织,炎黄四虫通脉灵大剂量组恢复明显,可见点灶状出血、坏死,范围较局限, 空泡变性较少,脊髓组织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量轻,凋亡细胞少(P<0.01).脊髓损伤后8周,各组均可见凋亡细胞,空白对照组细胞凋亡指数(AI)与其它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凋亡细胞少.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药物对照组和炎黄四虫通脉灵小、大剂量组细胞Al有统计学意义(P<0.05),凋亡细胞少.炎黄四虫通脉灵大剂量组胶质细胞和神经元都存在凋亡,但以神经元为主,白质和灰质中都存在凋亡细胞,但多数分布于灰质,较炎黄四虫通脉灵小剂量组和药物对照组轻(P<0.01).结论 炎黄四虫通脉灵可促进脊髓损伤大鼠肢体功能的恢复.

    作者:杜立建;冯胜阁;张燕红;马建伟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慢性前列腺炎(非特异性)

    1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1 症状分为2类.一为下尿路刺激症状,二为炎性反应或反射性疼痛症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尿频、尿急、尿痛,尿不尽感,尿道灼热,于晨起、尿末或大便时尿道偶有少量白色分泌物流出,会阴部、外生殖器区、下腹部、耻骨上区、腰骶及肛门周围坠胀、疼痛.

    作者:田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复原振瘫汤治疗缺血性中风44例

    缺血性中风属现代医学缺血性脑血管病范畴,包括脑梗死、脑血栓形成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缺血性中风多发于中老年人,占脑血管发病率的80%左右,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特征[1].2005-02-2008-05,笔者采用复原振瘫汤治疗缺血性中风44例,结果如下.

    作者:董兆祥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针灸加中药热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8例

    2007-03-2009-03,笔者采用针灸加中药热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8例,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98例均为本院中医科门诊患者,男56例,女42例;年龄18~68岁;病程20 d~2年.

    作者:晏佳琪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金匮要略》课程运用案例教学法教学的体会

    案例教学法,是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教学案例为媒质,以个案分析为切入点,以学生共同研讨和观点碰撞为主要施教方式的一种教学方法.相对于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是教学理念的创新,因此,各级学校都在积极探索和推行.近年来,案例教学被国内诸多中医高等院校运用于<金匮要略>教学中,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笔者也对<金匮要略>案例教学进行了一些尝试,具体体会如下.

    作者:王忠山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河北中医杂志

河北中医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河北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