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杰
在<中医护理学基础>教学中,根据课程内容和特点,分别采用情景教学,角色扮演,病案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联合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作者:周慧芳;王云翠;舒静;付蓓;胡慧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并总结加味三子养亲汤改善肺癌晚期患者临床症状的疗效.方法 肺癌晚期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加味三子养亲汤后自身前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服用三子养亲汤患者共40例,显效9例,有效2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2.5%.痰湿蕴肺型有效率87.5%.结论 加味三子养亲汤对改善肺癌晚期患者的临床症状有较好疗效,其中痰湿蕴肺型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周静;张宁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艾灸子宫穴对治疗产后官缩痛的疗效.方法 选择40例产妇在顺产后常规艾灸子宫穴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时期40例产妇在顺产后不予上述处理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妇艾灸治疗前后宫缩疼痛评分的差异;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产后48小时宫缩疼痛缓解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产后第1次宫缩痛评分(2.80±0.93)分,对照组产后第1次宫缩痛评分(2.85±0.94)分,两组产妇疼痛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资料有可比性.观察组治疗前宫缩痛评分(2.80±0.93)分,治疗后宫缩痛评分(1.93±0.99)分,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产后48小时,两组宫缩痛缓解效果比较,观察组PR占92.5%,对照组占4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艾灸子宫穴对治疗产后宫缩痛有良好的疗效,是一项经济、简便、产妇易于接受的操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廖淑蔚;李静;张惠娟;王一桥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美国每年大约需要治疗200万例长骨骨折,Heppenshall估计其中5%可发生骨不连,而延迟愈合的发生率更高.传统中医理、法、方、药在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及骨不连方面有很多独特经验.
作者:张毅;周平;骆华松;祝利平;佘斌兵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艾灸结合穴位埋线调理阳虚体质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0例符合标准的人员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艾灸结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金匮肾气丸治疗,对治疗前后体质量表阳虚质亚量表得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6,P<0.05),说明艾灸结合穴位埋线调理阳虚体质优干对照组.结论 艾灸结合穴位埋线调理阳虚体质安全有效,不失为调理阳虚体质的良好治疗方法.
作者:王英姿;刘小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中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再加用补肾通痹饮治疗,15日为1个疗程.结果 两组治疗中,治疗组较对照组在心绞痛、心电图和临床疗效的改善上效果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西医结合比单纯的西药治疗疗效更好,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方法,不仅能使心绞痛临床症状有所缓解,还能使心绞痛发作减少.
作者:张俊彪;于萧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本文分析总结了张锡纯对气的认识,特别论及收敛肝气和升补大气的临床治法.运用这些认识指导治疗脑出血类和缺血类疾病,收到满意疗效.
作者:苏凯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中药包外敷在女性盆腔炎性包块的临床应用.方法 将127例盆腔炎性包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3例.两组均采用中药治疗.观察组在中药治疗基础上,应用中药包热敷下腹.结果 观察组痊愈33例,好转23例,总有效率87.5%;对照组痊愈22例,好转22例,总有效率69.8%.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包热敷结合中药治疗盆腔炎性包块,具有症状改善明显、患者易于接受、疗程缩短、治愈率高等优点.
作者:许红红;刘允香;黄婉锋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随着我国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骨质疏松症逐渐成为常见病,多发病,我国现有骨质疏松症病人约9000万人.到2050年将激增至2亿多人,占人口的13.2%,临床中以绝经后女性为多见,笔者采用加味二仙汤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49例取得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永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牵引推拿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36例腰椎闻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12例采用牵引推拿中药熏蒸治疗,对照组124例单用牵引推拿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69.7%,对照组治愈率47.5%.结论 牵引推拿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无明显并发症及后遗症.
作者:张志刚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滋阴清热润肠方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76例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口服滋阴清热润肠方,对照组口服酚酞片,1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0.5%(P<0.05).结论 自拟中药滋阴清热润肠方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良好.
作者:马庆峰;李兴谦;汤献忠;王丹;李晓兰;韩晓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我们自2005年~2009年采用消银颗粒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头部鳞屑性疾病100例获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珊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a,KOA),又称膝关节骨性关节病、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增生性膝关节炎、肥大性膝关节炎,是一种由于关节及组织退变,关节软骨面变性、断裂,甚至脱落,软骨下骨质硬化增生,关节边缘骨刺形成,继发滑膜和关节囊的充血、肥厚、增生,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疾病,主要症状为反复发作的膝关节疼痛、晨僵、活动时骨擦感.
作者:王雷;韩江余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自北宋中医儿科逐渐形成之后,小儿推拿按摩又形成了分支学科.明代四明陈氏的<小儿按摩经>是我国现存早的儿科推拿按摩专著,该书的问世标志着小儿推拿按摩学术体系的形成.
作者:徐荣谦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通过中医辨证论治,对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采用以电针为主、结合TDP神灯及耳穴贴压的方法,整体调节内分泌,疏通经络,促进人体代谢,促进人体多余脂肪分解的方法进行治疗,从而使患者真正达到健康减肥的目的.
作者:张真真;杜伏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水饮之邪变动不居,随气机升降,流溢各处,波及脏腑,无处不在.饮证是体内津液布化失常,过量的水液蓄积停留干机体某些部位,不得输化而所致一类病证的总称.五体饮是根据饮邪所侵袭的不同部位,将饮证由浅至深的顺序分为:饮溢于皮、饮侵于内、饮停于脉、饮犯于筋和饮停于骨.文章通过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以及其与现代疾病的关系对五体饮进行初浅的探讨.
作者:林美桂;钱林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通过对近五年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文献中临床使用的方药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用药特点及分期用药特点,以期为临床、研究提供帮助.
作者:聂文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中医学博大精深,学习首在继承,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研究是学术继承的核心.为了更好地发掘和继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本文从中医临床思维、经典学习、治未病思想、糖尿病及并发症中医辨治特色、内病外治等方面论述了南征教授从医40余年的学术经验,供同道参考、交流.
作者:何泽;孙胜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痛经是妇科临床常见的一种病症,以原发性痛经居多,其中以气滞血瘀型为常见,给妇女身心健康和工作学习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笔者2008年以来采用针药结合疗法治疗此类患者40例,疗效显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小青;郭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慢性代谢紊乱疾病,主要临床特点是体内尿酸产生过多或肾脏排泄尿酸减少,引起血中尿酸升高,形成高尿酸血症以及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痛风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等.本研究通过随机选择符合治疗标准的痛风缓解期患者50例,有效防止痛风急性发作.
作者:许宁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