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光明中医杂志

光明中医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3-8914
  • 国内刊号:11-1592/R
  • 影响因子:0.53
  • 创刊:1985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2-525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中医学
光明中医杂志   2011年04期文献
  • 竹叶石膏汤治疗气阴两虚型恶性肿瘤发热患者46例

    目的 观察并总结竹叶石膏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恶性肿瘤发热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对气阴两虚型恶性肿瘤发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竹叶石膏汤加减者与未服用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服用竹叶石膏汤加减后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为83.33%,平均退热时间7.25天;对照组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为56.25%,平均退热时间8.55天.结论 竹叶石膏汤加减对恶性肿瘤患者气阴两虚发热等症状具有改善作用.

    作者:胡中华;张宁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黄芪通乳汤辨证加减治疗缺乳

    缺乳诊断容易,证型简单,分虚实两型:气血虚弱型和肝郁气滞型.然临床中两型常相互夹杂,中医药治疗缺乳有独特优势,笔者自拟黄芪通乳汤辨证加减治疗缺乳取效甚捷.

    作者:牛章杰;许雪玲;苏立群;周淑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斜方肌移位术重建臂丛神经损伤晚期肩关节功能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斜方肌移位术重建臂丛神经损伤晚期肩关节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随访长6个月~3年,外展位支架固定,固定8~10周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术后依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肩关节功能评定试用标准,分别对两种术式于术后12个月时进行肩关节功能疗效评价.25例患者中肩关节功能恢复优7例;良10例;可7例;差1例,优良率68%.结论 细致的手术,严格掌握适应证,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是保证患者康复的关键.

    作者:宁凡友;牛素玲;夏凯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十味温胆汤治疗痰气郁结型抑郁症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十味温胆汤治疗痰气郁结型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6例中医辨证属痰气郁结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十味温胆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帕罗西丁治疗,用药均为4周,在治疗前及治疗2周、4周时分别观察两组患者HAMD量表评分减少程度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抑郁症的HAMD量表评分减少程度及临床症状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十味温胆汤能有效改善痰气郁结型抑郁症临床症状.

    作者:谢静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三联外治法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60例

    目的 观察三联外治法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全部使用外治法失笑散水蜜脐敷+毛冬青灌肠+盆腔治疗仪腰骶部理疗,对照组使用金刚滕胶囊口服+丹参粉针注射液静滴+毛冬青灌肠+盆腔治疗仪腹部理疗.结果 治疗组60例,治愈34例(56.67%),显效19例(31.67%),无效7例,总有效率88.33%;对照组60例,治愈20例(33.33%),有效18例(24.32%),无效12例,总有效率63.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即三联外治法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可以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黄健萍;陈丽娜;林芳;杜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超微胃安汤治疗慢性活动性胃炎30例

    目的 观察超微胃安汤治疗慢性活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超微胃安汤,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甲硝唑+阿莫西林或克拉霉素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治疗结束后观察其疗效及胃镜、组织学、Hp清除情况.结果 ①胃镜、组织学情况疗效相当.②Hp现症感染均下降.③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90.0%.④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有效改善脾胃湿热证患者的中医证候,且治疗组更优于对照组.⑤临床应用超微胃安汤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超微胃安汤对脾胃湿热证慢性活动性胃炎有显著的治疗作用,是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喻斌;刘振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0例

    目的 观察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所观察病例随机分为中药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治疗4周后观察患者腹痛变化和大便质量的改变,以及结肠镜的检查结果.结果 中药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取得了满意疗效,值得参考.

    作者:王建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乌灵胶囊配合心理疗法治疗失眠症58例

    目的 观察乌灵胶囊配合心理疗法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乌灵胶囊配合心理治疗治疗失眠症58例,并观察6周后疗效.结果 乌灵胶囊配合心理疗法治疗失眠症,总有效率为91.38%.结论 乌灵胶囊配合心理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显著.

    作者:杨静娟;王绍臣;崔向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外用止痛合剂治疗痛风缓解期50例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慢性代谢紊乱疾病,主要临床特点是体内尿酸产生过多或肾脏排泄尿酸减少,引起血中尿酸升高,形成高尿酸血症以及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痛风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等.本研究通过随机选择符合治疗标准的痛风缓解期患者50例,有效防止痛风急性发作.

    作者:许宁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平疣汤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平疣汤内服兼外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予平疣汤内服兼外用,每日1剂,10天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后判定疗效.对照组予聚肌胞2mg,肌注,隔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48例,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1.25%(95%CI=79.82%~100.0%);对照组治愈9例,显效32例,有效21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77.50%(95%CI=64.86%~90.14%).结论 平疣汤治疗扁平疣疗效显著.

    作者:张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小儿咳嗽的中医辨证治疗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辨证施治中药治疗小儿咳嗽的效果.方法 对314例小儿咳嗽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治愈269例,占85.7%;好转37例,占11.8%;无效8例,占2.5%;总有效率(治愈好转)为97.5%.结论 辨证施治中药治疗小儿咳嗽的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吕亚宁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消银颗粒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头部鳞屑性疾病

    我们自2005年~2009年采用消银颗粒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头部鳞屑性疾病100例获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珊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益气行气润肠法治疗老年慢性传输型便秘的临床体会

    目的 观察中医益气行气润肠法治疗老年慢性传输型便秘(ST)的临床体会.方法 选择确诊为老年便秘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益气行气润肠治疗组72例,莫沙必利治疗组36例,两组用药均为3个疗程.结果 中药治疗组临床有效率93.1%,莫沙必利组有效率72.8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采用中医治疗ST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推动肠道蠕动,促进胃肠排空,从而有效改善ST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陆琳;刘艳;张嵬;侯进;卢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益气养心健脾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0例

    目的 观察益气养心健脾中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60例服用归脾汤化裁,对照组60例服用复方丹参滴丸;疗程均为4周.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及异常心电图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 益气养心健脾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疗效.

    作者:刘宏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当归六黄汤加减治疗更年期妇女自汗盗汗80例

    目的 观察当归六黄汤加减治疗更年期妇女自汗盗汗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当归六黄汤加减对80例更年期妇女的自汗盗汗进行治疗后随访观察.结果 80例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6%.结论 当归六黄汤加减是治疗更年期妇女自汗盗汗的有效方法.

    作者:鞠诣然;付东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加味三子养亲汤改善40例肺癌晚期患者临床症状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并总结加味三子养亲汤改善肺癌晚期患者临床症状的疗效.方法 肺癌晚期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加味三子养亲汤后自身前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服用三子养亲汤患者共40例,显效9例,有效2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2.5%.痰湿蕴肺型有效率87.5%.结论 加味三子养亲汤对改善肺癌晚期患者的临床症状有较好疗效,其中痰湿蕴肺型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周静;张宁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敛肺颗粒治疗肺胀的临床观察

    目的 从中医角度分析肺胀发生的病因病机,并探讨酸收固肺之敛肺颗粒的作用机制及疗效.方法 将COPD稳定期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自制敛肺颗粒口服,对照组则采用万托林及辅舒酮气雾剂吸入.观察两组综合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敛肺颗粒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妮;王平平;胡宗卫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喘平合剂治疗缓解期哮喘170例

    目的 观察自制中药喘平合剂控制缓解期哮喘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170例缓解期哮喘病例的临床资料及疗效总结.结果 治疗组控制缓解期哮喘复发有明显效果,与对照组相当.结论 喘平合剂治疗哮喘,针对缓解期阳虚寒凝、血瘀痰阻的病机,临床上取得了较为稳固的疗效.

    作者:张荣;王军;郝志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滋阴清热润肠方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滋阴清热润肠方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76例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口服滋阴清热润肠方,对照组口服酚酞片,1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0.5%(P<0.05).结论 自拟中药滋阴清热润肠方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良好.

    作者:马庆峰;李兴谦;汤献忠;王丹;李晓兰;韩晓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长期卧床老人顽固性便秘的防治体会

    便秘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发生率为28%~50%,长期卧床老人更容易出现顽固性便秘.常规的内科治疗如通便灵胶囊、麻仁胶囊、果导片口服,番泻叶泡茶饮,开塞露外用等远期效果不十分理想.笔者参考大量文献并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自拟了通便汤治疗长期卧床老人的顽固性便秘,同时,强化预防护理,结果取得了比较理想的疗效,自拟通便汤与常规内科治疗效果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而且坚持每周服药1~2剂,可以保持大便通畅.

    作者:利顺欣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通心络胶囊治疗高纤维蛋白原血症78例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门诊156例高纤维蛋白原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和对照组78例.在治疗基础疾病的基础上,治疗组予通心络胶囊2粒口服,每日3次,1个月为1疗程;对照组予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溶液或0.9%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4天后改为复方丹参片3片口服,每天3次,连服16天,1个月为1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指标.结果 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7.4%,显著高于对照组53.8%(P<0.01);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血浆纤维蛋白原达标率84.6%,显著高于对照组8.97%(P<0.01).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通心络胶囊能显著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作者:邱慧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自拟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46例

    泌尿系结石在临床上很常见.其病位在肾,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多为肾脏结石继发.患者以腰痛、血尿为主症,伴有呕吐,少腹拘急等表现,是临床急症之一.本人在二十几年的医疗实践中,博采众长,自拟排石汤治疗肾脏结石,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万继松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益气通脉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80例

    目的 观察益气通脉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15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2例给予常规硝酸异山梨酯片、肠溶阿斯匹林、冠心宁注射液等治疗,治疗组80例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加用益气通脉汤治疗.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血液流变学检查、主要临床症状明显较单纯西医治疗效果好,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益气通脉汤在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方面有显著疗效.

    作者:刘中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加味二仙汤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49例

    随着我国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骨质疏松症逐渐成为常见病,多发病,我国现有骨质疏松症病人约9000万人.到2050年将激增至2亿多人,占人口的13.2%,临床中以绝经后女性为多见,笔者采用加味二仙汤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49例取得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永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自拟强膝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108例

    目的 观察自拟强膝汤加减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108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口服自拟强膝汤煎剂,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膝关节的疼痛、活动情况;6~12月内观察疗效.结果 随访,显效67例,有效4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9.07%.结论 自拟强膝汤加减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后,能够改善关节功能活动,减轻局部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庆速;浦绍荣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46例急性踝关节扭伤中医外治法体会

    踝关节扭伤是骨伤科多见的软组织损伤之一,临床上常因失治、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当而遗留踝关节长时间肿胀、疼痛或关节不稳、反复扭伤、创伤性关节炎等后遗症.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有效治疗是避免出现踝关节失稳及后期持续性疼痛的重要手段.笔者就2007年1月~2008年3月所接诊的46例早期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应用中医外治法进行治疗,发现其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树辉;卢永兵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急性肾功能衰竭肾活检68例临床分析

    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临床上经常遇到的内科急症,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死亡率高.多数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通过病史及检查是可以明确的,但有一部分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由于病史不清或症状不典型,难以作出正确的病因诊断,对治疗和预后产生重要的影响.

    作者:王洽会;刘秀省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五体饮证治初探

    水饮之邪变动不居,随气机升降,流溢各处,波及脏腑,无处不在.饮证是体内津液布化失常,过量的水液蓄积停留干机体某些部位,不得输化而所致一类病证的总称.五体饮是根据饮邪所侵袭的不同部位,将饮证由浅至深的顺序分为:饮溢于皮、饮侵于内、饮停于脉、饮犯于筋和饮停于骨.文章通过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以及其与现代疾病的关系对五体饮进行初浅的探讨.

    作者:林美桂;钱林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喉源性咳嗽临证浅析

    本文认为喉源性咳嗽多因风邪袭肺,肺失宣降所致,以疏风止痒、宣肺止咳为主要治则,选用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本病疗效显著.

    作者:王皓;张永伟;郝志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解郁安神颗粒治疗快速眼球运动睡眠行为障碍1例

    1 病例介绍笔者以解郁安神颗粒治疗快速眼球运动睡眠行为障碍(RBD)1例,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郑坪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火针疗法治疗肩手综合征43例

    目的 探讨火针疗法对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85例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火针治疗组(43例)以及对照组(42例),治疗3周后比较两组疼痛、水肿及Fugl-meyer评分,分析临床有效率.结果 火针治疗组的疼痛、水肿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火针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火针治疗组对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恢复有促进作用,优于对照组.

    作者:王霞;王卫强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艾灸结合穴位埋线调理阳虚体质

    目的 观察艾灸结合穴位埋线调理阳虚体质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0例符合标准的人员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艾灸结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金匮肾气丸治疗,对治疗前后体质量表阳虚质亚量表得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6,P<0.05),说明艾灸结合穴位埋线调理阳虚体质优干对照组.结论 艾灸结合穴位埋线调理阳虚体质安全有效,不失为调理阳虚体质的良好治疗方法.

    作者:王英姿;刘小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穴位敷药治疗高血压30例

    目的 报道穴位敷药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将白花蛇3条,蜈蚣9条,地龙9g,吴茱萸10g,川芎10g等药做成的药饼贴在神阙、涌泉、足三里、绝骨穴位上,敷药时间为8~12小时,每隔7天敷药1次,每月为1疗程.结果 治疗3个月后评定患者治疗疗效,显效:5例;有效:2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6.7%.结论 此法简单、经济、疗效好、降压快,适于身体虚弱,病情复杂的患者.

    作者:赵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针刀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80例

    目的 探讨针刀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机理,观察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其解剖、发病机制,确定狭窄腱鞘病灶.用针刀直剌入皮肤及皮下,刀口线与屈指肌腱平行,使针刀抵住屈指肌腱鞘表面,在狭窄的环状韧带上操作,沿肌腱走行方向由近端向远端作纵向切割,约1.5~2.0cm.切割至阻力感消失即可,同时与封闭组对照.结果 针刀组80例中痊愈71例,显效5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98.8%;封闭对照组78例中痊愈26例,显效17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75.6%(P<0.05).结论 针刀闭合松解术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显著.

    作者:柴一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针灸推拿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临床观察

    臀上皮神经损伤是临床骨科常见病之一,表现为急、慢性的一侧或双侧腰、臀及腿部疼痛.大部分病人发病较急,在弯腰或旋扭腰部活动时发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质量.十余年来我医院运用针灸配合推拿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12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楚少增;崔改琴;楚德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温针灸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康复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a,KOA),又称膝关节骨性关节病、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增生性膝关节炎、肥大性膝关节炎,是一种由于关节及组织退变,关节软骨面变性、断裂,甚至脱落,软骨下骨质硬化增生,关节边缘骨刺形成,继发滑膜和关节囊的充血、肥厚、增生,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疾病,主要症状为反复发作的膝关节疼痛、晨僵、活动时骨擦感.

    作者:王雷;韩江余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糖尿病足50例临床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方式的转变,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病率逐年升高,不仅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也给患者家庭乃至国家社会经济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作者:刘静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电针为主治疗单纯性肥胖症

    通过中医辨证论治,对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采用以电针为主、结合TDP神灯及耳穴贴压的方法,整体调节内分泌,疏通经络,促进人体代谢,促进人体多余脂肪分解的方法进行治疗,从而使患者真正达到健康减肥的目的.

    作者:张真真;杜伏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针刺为主综合治疗单纯性肥胖

    肥胖病是指构成身体的脂肪蓄积过度、堆积过多和分布异常,致使体重增加,超过标准体重的20%的病理状态,近年研究表明肥胖是由特定生化因子引起的一系列进食调控和能量代谢紊乱,能量摄入多于消耗而以脂肪形式储存于体内,体重超常所致的一种慢性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作者:母丽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摩按手法治疗儿童喘证与呕吐

    自北宋中医儿科逐渐形成之后,小儿推拿按摩又形成了分支学科.明代四明陈氏的<小儿按摩经>是我国现存早的儿科推拿按摩专著,该书的问世标志着小儿推拿按摩学术体系的形成.

    作者:徐荣谦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耳穴埋豆对肛肠病术后的镇痛效果观察

    通过配合应用耳穴埋豆的方法对100例肛肠科术后患者的疼痛进行观察,说明耳穴埋豆确实具有明显的镇痛效果.

    作者:刘芳;方宗武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艾灸子宫穴对治疗产后宫缩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艾灸子宫穴对治疗产后官缩痛的疗效.方法 选择40例产妇在顺产后常规艾灸子宫穴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时期40例产妇在顺产后不予上述处理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妇艾灸治疗前后宫缩疼痛评分的差异;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产后48小时宫缩疼痛缓解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产后第1次宫缩痛评分(2.80±0.93)分,对照组产后第1次宫缩痛评分(2.85±0.94)分,两组产妇疼痛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资料有可比性.观察组治疗前宫缩痛评分(2.80±0.93)分,治疗后宫缩痛评分(1.93±0.99)分,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产后48小时,两组宫缩痛缓解效果比较,观察组PR占92.5%,对照组占4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艾灸子宫穴对治疗产后宫缩痛有良好的疗效,是一项经济、简便、产妇易于接受的操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廖淑蔚;李静;张惠娟;王一桥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牵引推拿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12例

    目的 观察牵引推拿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36例腰椎闻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12例采用牵引推拿中药熏蒸治疗,对照组124例单用牵引推拿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69.7%,对照组治愈率47.5%.结论 牵引推拿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无明显并发症及后遗症.

    作者:张志刚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挑割法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疗效观察

    血管神经性头痛是头颅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及大脑皮层功能失调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征,病程缠绵,治疗困难,经久不愈,主要表现为一侧头部搏动性疼痛,多伴有恶心呕吐,往往反复发作或两侧交替发作,呈周期性、发作性、剧烈性、搏动性疼痛.重度的血管神经性头痛已成为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的慢性疾病之一.

    作者:张立平;张洪亮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针药结合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40例

    痛经是妇科临床常见的一种病症,以原发性痛经居多,其中以气滞血瘀型为常见,给妇女身心健康和工作学习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笔者2008年以来采用针药结合疗法治疗此类患者40例,疗效显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小青;郭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本组60例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西医对照组,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30例,其中痊愈19例,好转9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为82%.对照组30例,痊愈15例,好转7例,未愈8例,总有效率为70%.治疗组痊愈率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具有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徐鹤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碘伏配合中药治疗感染性组织缺损的疗效观察

    中医骨伤科临床工作中,常遇到高能量损伤后皮肤及软组织缺损致创面遗留的问题,随着皮瓣技术的发展,使得创伤后修复重建技术发生了很大的变革.然而早期创面感染的控制又是二期重建基础.

    作者:吕松峰;刘云;白东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急症之一,具有起病急,以大出血为主,反复出血者多、并发症多、病情危急等特点,治疗难度大.2002年以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68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卫华;杨俊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80例中,基本痊愈20例,显效42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结论 我们在采用西医治疗的同时,遵循中医整体观念、辨证施治的原则,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分别采取滋阴潜阳,熄风通络;祛风化痰,活血通络;益气养血,化瘀通络等中医治疗方法,并随症加减用药,充分体现了中医学个体化治疗的特点.本组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培香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坏死经验总结

    所谓股骨头坏死是指各种原因使骨组织营养中断,骨细胞死亡的过程.由缺血造成的骨坏死,坏死是在无菌条件下发生的,又叫无菌性坏死,骨缺血坏死可发生在很多部位,发生在股骨头的称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头坏死已证实与激素、饮酒和外伤密切相关.如治疗不及时,可致功能障碍丧失劳动能力.我科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股骨头坏死,效果理想,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贾长虹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中医结合镍钛合金聚髌爪治疗髌骨骨折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中医结合镍钛合金聚髌爪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自2008~2009年采用中医结合镍钛合金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48例,其中横行骨折33例,斜行骨折7例,粉碎性骨折5例(2例为开放性),纵行骨折3例.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13个月,骨折愈合时间6~12周,平均7周,无内固定失败,但术后创伤性关节炎1例.临床效果采用胥少汀式髌骨张力带术后评价标准,骨折复位程度:优36例,良9例,中3例,优良率为93.75%;关节活动度全组都在正常范围;膝关节功能评价:优42例,良6例.结论 中医结合镍钛合金聚髌爪固定治疗法治疗髌骨骨折固定牢固可靠,骨折愈合快,可早期活动,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适合各种类型髌骨骨折.

    作者:卢致顺;张育志;崔晓忠;黄珏炜;戚磊京;伍文聪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小球性肾炎30例

    目的 中西结合治疗原发性肾小球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原发性肾小球性肾炎患者,用中西结合疗法治疗.结果 显效27例,无效2例,死亡1例,有效率为90%.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小球性肾炎,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黄晓燕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高压氧结合中西医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聋,多在3日内听力急剧下降.确切病因尚不清楚,目前认为可能与病毒感染、迷路水肿、血管病变和迷路窗膜破裂有关[1].近2年来,我院采用高压氧结合中西医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病人1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邱慧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加味生化汤联合西药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50例

    目的 探讨加味生化汤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药物流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口服米非司酮片和米索前列醇片;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疗法基础上服用加味生化汤,观察30天,对比两组患者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量,阴道流血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阴道出血量及阴道出血时间少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生化汤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桃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思密达康复新液糊剂治疗复发性口疮

    目的 比较思密达康复新液糊剂和锡类散治疗复发性口疮,亦称口腔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RAU)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复发性口疮病例58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用思密达康复新液糊剂治疗,对照组用锡类散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疗效观察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思密达康复新液糊剂对复发性口疮治疗效果优于锡类散,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蔡剑;王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27例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非化脓性炎症为主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我们运用辨证论治加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RA 27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邵建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辨证分型配合西药治疗灼口综合征33例

    灼口综合征(BMS)是指发生于口腔黏膜以烧灼样疼痛为主要症状,伴有口干、味觉障碍、舌痛等症状,主要发病部位是舌,因此又称之为舌痛症、舌感觉异常症.临床检查无损害体征,也没有特征性的组织病理学改变.本病多见于中老年女性.自2000年以来,中医辨证分型配合西药治疗灼口综合征33例,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杨明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高压氧并丹红注射液治疗179例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高压氧与丹红注射液联用在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将17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一般治疗+高压氧+丹红)92例,对照组(一般治疗)87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1.52%、66.67%,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之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急性脑梗死治疗过程中,高压氧并丹红注射液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丽;骆明军;邱乐;王新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中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再加用补肾通痹饮治疗,15日为1个疗程.结果 两组治疗中,治疗组较对照组在心绞痛、心电图和临床疗效的改善上效果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西医结合比单纯的西药治疗疗效更好,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方法,不仅能使心绞痛临床症状有所缓解,还能使心绞痛发作减少.

    作者:张俊彪;于萧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饮食指导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饮食指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常规方法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进行四季饮食指导,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32例,显效12例,好转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32例,显效9例,好转1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1.2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四季饮食指导具有预肪COPD发作或减少发作次数的作用.

    作者:刘丽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开放式保暖防水理疗衣的制作及应用

    随着中医中药的发展,中药湿热(穴位)贴敷治疗软组织损伤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中药贴敷药具一般为含黄连液等成分的药物纱布块,因其一般以湿敷加TDP灯照射患处的方式进行综合治疗,因此,经常将患者衣被染色,若患者伤及背臀等身体部位则要暴露大部分身体方可达到治疗目的,对于保护病人隐私、保暖和节约成本支出等方面均未达到理想效果,因此,在2010年2月我院研究设计了一款开放式保暖防水理疗衣,经临床应用205例疗效观察,病人反映使用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贝;王蕊;乐才文;张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中药包热敷配合中药治疗盆腔炎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中药包外敷在女性盆腔炎性包块的临床应用.方法 将127例盆腔炎性包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3例.两组均采用中药治疗.观察组在中药治疗基础上,应用中药包热敷下腹.结果 观察组痊愈33例,好转23例,总有效率87.5%;对照组痊愈22例,好转22例,总有效率69.8%.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包热敷结合中药治疗盆腔炎性包块,具有症状改善明显、患者易于接受、疗程缩短、治愈率高等优点.

    作者:许红红;刘允香;黄婉锋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一例危重斯蒂尔病的护理体会

    我院脾胃风湿科收治了一例危重斯蒂尔病患者,来院时持续高热36天,全身水疱,多处关节疼痛,做了多项相关检查,始终没有确诊.因此,罕见的斯蒂尔病护理难度较大,我们通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患者康复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颖;李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中医情志干预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前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医情志干预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前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70例妇科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5例,干预组在常规手术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情志护理,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手术护理.术后采用MSSNS评估量表评定两组患者干预后心理状态.结果 两组患者在焦虑与抑郁方面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术前加强中医情志护理可有效改善妇科肿瘤手术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

    作者:樊碧玉;李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喘证的辨证施护

    喘证是指呼吸困难,短促急促,甚至鼻翼扇动,或张口抬肩,不能平卧为特征的疾病,常见于各种急慢性疾病的过程中,不仅是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也可因其他疾病影响肺的功能所致.

    作者:栾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植骨术的中西医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植骨术的中西医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按严格的护理程序护理,均无一例发生肺部并发症,均达到满意的效果.结论 通过对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植骨术的护理,认识到精心护理是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患者康复的关键.

    作者:刘慧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刘瑞芬教授治疗慢性盆腔炎经验

    慢性盆腔炎为妇科常见病,病程长、易复发且并发症多,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中医药治疗本病优势明显.刘瑞芬教授为山东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名中医,从事中医妇科临床、教学、科研三十余年,对妇科疑难杂症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对慢性盆腔炎的辨证施治有其独特的见解,创制了盆腔炎颗粒,在临床应用疗效显著.现将刘瑞芬教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宗惠;刘瑞芬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姚荷生活用白头翁汤案例总结

    本文收集了名医姚荷生运用白头翁汤加减辨治的亲笔记录病案50余例,通过数据整理、统计分析,客观探讨其运用本方的辨证指征与加减方法,挖掘其活用本方的学术思想与独到经验,推广名方白头翁汤的使用范围,启迪后学对经方、经典的活学活用.

    作者:黄波;吴科;刘英锋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冯新送教授治疗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经验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60%[1],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及浅静脉扩张,甚至可并发肺栓塞,危及患者的生命.

    作者:李钊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李培生教授治疗脾胃病运用药对经验介绍

    已故著名中医学家、伤寒大家李培生教授,系全国第一批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从医70余年,学验颇丰,擅长内科疾病及疑难杂症.李老用药以轻灵平稳见长,在脾胃病的治疗上有其独到之处.笔者有幸作为李老学术经验整理者之一,现将李老运用药对辨治脾胃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陶春晖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金惠伯教授治疗IgA肾病经验介绍

    金惠伯老中医是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60余载,尤其擅长诊治各种肾脏疾病以及内科疑难杂症.临床经验丰富,辨证用药精妙独特,疗效显著.笔者有幸随金老抄方1年,现将其治疗IgA肾病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朱晓雷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南征教授中医内科学术思想浅谈

    中医学博大精深,学习首在继承,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研究是学术继承的核心.为了更好地发掘和继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本文从中医临床思维、经典学习、治未病思想、糖尿病及并发症中医辨治特色、内病外治等方面论述了南征教授从医40余年的学术经验,供同道参考、交流.

    作者:何泽;孙胜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高萍教授辨治食管癌放疗副反应经验总结

    高萍教授在重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辨证为主的治疗方法基础上,根据食管癌放疗后的基本病机阴液亏耗、毒结燥热及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总原则提出降逆止呕,滋阴养胃;清热解毒,养阴润肺;养肝益肾,扶正固本治疗食管癌放疗后副反应.中药以其毒副作用小,作用缓慢而持久显示出明显优势.

    作者:任素桢;高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万全《幼科发挥》学术思想探要

    万全在<幼科发挥>中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对小几生理病理特点、病证诊法、五脏论治、调理脾胃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其精辟之论和独特经验,对后世很有启迪和借鉴作用.

    作者:林洁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依据张锡纯对气的认识理论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体会

    本文分析总结了张锡纯对气的认识,特别论及收敛肝气和升补大气的临床治法.运用这些认识指导治疗脑出血类和缺血类疾病,收到满意疗效.

    作者:苏凯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天麻钩藤饮治疗急性中风肝阳上亢证研究进展

    缺血性脑中风,是中老年人群中的常见病,致残率高,死亡率目前已经超过恶性肿瘤和冠心病.而且,近年来发病率更是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因而受到当今医学界的极大关注.传统医学对于中风病的认识较早,在防治的各个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天麻钩藤饮,就是治疗中风病的经典方剂其中之一.本文就中风病的其中一型:肝肾不足,肝阳偏亢型,谈谈出自<杂病证治新义>的经方--天麻钩藤饮.

    作者:黄金;刘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狼疮性肾炎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本文综合了近十年来的文献报道,从病名、病因病机、分型、辨证治疗、分期治疗、专方治疗、中药研究等几方面阐述了近些年中医药在狼疮性肾炎(LN)的研究上取得的成果.虽可见硕果累累,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对单味药、复方的作用机理研究、统一疗效标准和分型划分、加强基础研究等.本文对近年来的研究进行综述并加以总结,以便明确日后的研究方向.

    作者:王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三黄益肾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探讨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以肾小球硬化为特征的严重并发症,早期DN以尿微量白蛋白增多(24h微量白蛋白定量30~300mg)为特征,如不早期治疗终发展为终末期肾衰竭.

    作者:韩中千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治疗近况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 singspondylitis,AS),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关节慢性、进行性炎性病变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青少年,男性多于女性.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背部疼痛、发僵、活动受限、脊柱畸形、外周关节炎或关节外表现.

    作者:冯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中医药治疗肺癌的研究进展

    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癌症首位.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2002年全世界肺癌新发病例约135万、死亡病例约118万[1].肺癌已日渐成为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疾病.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肿瘤已取得长足进步,现将近几年来中医药在肺癌的研究方面所得研究成果如下.

    作者:朴钟元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研究进展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以骶髂和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的、原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腰背疼痛,活动受限,晨僵,此外还可影响到外周关节,如肩、髋、膝、踝等,严重者可造成畸形和残废.本病国内发病率约为0.3%,多发生于10~40岁,但发病高峰为20~30岁的青壮年男性.督灸是在督脉的脊柱段上施以隔药发泡灸的一种特设的中医外治法.

    作者:高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男性更年期综合征治疗概况

    男性更年期是指男性中年期过渡到老年期的一个特定时期,一般是指50~60岁这个年龄段,但也有早自35或迟自65岁[1]甚至70岁的[2].它是以男性体内激素水平、生化环境、心理状态由盛至衰突变为基础的过渡期,如果该变化过程过于激烈并表现出一定的身心异常症状或(和)体征时,称为更年期综合征.如果该变化过程显得比较和缓、平坦则可不表现有临床异常.

    作者:杜毅;孟凡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止嗽散加减治疗小儿咳嗽100例

    目的 观察止嗽散加减治疗小儿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患儿均给予止嗽散根据中医辨证加减用药,7天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愈52例,好转3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9%.结论 止嗽散加减治疗小儿咳嗽疗效显著.

    作者:刘全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小议中药材的应用混乱问题

    中药材品种混用,会造成科研成果、药品生产和临床疗效的失败,轻则造成经济损失,重则贻病害人.实际工作中遇到的药材饮片混乱应用着实不少,造成这种混用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孙建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近五年糖尿病肾病临床治疗方药统计分析

    通过对近五年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文献中临床使用的方药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用药特点及分期用药特点,以期为临床、研究提供帮助.

    作者:聂文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目的 防范调剂差错,杜绝药疗事故的发生.方法 从药品、医生、药师、患者等不同方面,分析门诊药房容易发生调剂差错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 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合理、有效.结论 药学工作者在调剂过程中高度重视差错问题,积极采取相应的各种措施,就能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

    作者:陈云艳;陈雪梅;文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中医护理学基础》教学方法初探

    在<中医护理学基础>教学中,根据课程内容和特点,分别采用情景教学,角色扮演,病案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联合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作者:周慧芳;王云翠;舒静;付蓓;胡慧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合并抽动障碍的中医证治初探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合并抽动障碍是常见的儿童行为问题,西医治疗有诸多不足.而中医认为本病病变累及五脏,阴虚阳亢,风动痰扰是主要病机特点,治疗重在调理脏腑阴阳,熄风化痰兼以开窍安神,中医辨治本病有独到之处,既能提高有效率,降低复发率,又无明显毒副作用,是一条治疗本病的可行之路.

    作者:朱瑛;唐彦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浅议卵巢早衰从肝肾论治

    卵巢早衰的发生涉及了中医的多个经络脏腑系统,造成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的功能紊乱,终导致卵巢早衰,但以肝肾的气血阴阳失调为主要特征.

    作者:李小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中西医对肥胖人群痰湿体质的认识

    痰湿型体质,作为肥胖人群的主要病理性体质类型,与肥胖的发生、发展、预后及相关并发症的出现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从中医的脾、胃、肺、肝、肾等脏腑的功能失调和现代医学的脂质、糖、能量的代谢,遗传因素及内分泌失调等因素的相关性方面对肥胖痰湿型体质作了一个简单的概括,从而为肥胖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作者:宰军华;孙利军;李桓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从中医证候逆向分析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病机

    观察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的常见证候表现,探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常见证候分布规律性,从中进行逆行性推论本病的病因病机,进而指导中医辨证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作者:李奇;张艳珍;喻建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常见证候的研究

    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是大脑整体水平的血液供应减少[低于40~60ml/(100g脑组织/min)]的状态;并非局灶的大脑缺血[1].该病如不及时治疗,脑循环障碍可逐渐加重,甚则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塞等急性严重缺血性脑血管病[2].

    作者:臧运华;郑志轩;苑奇志;唐明;李彬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中医药对化疗减毒增效的研究进展

    化疗是目前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但由于化疗药物带来的毒副反应,限制了化疗药物的使用.因此,对中医药化疗药物减毒增效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化疗期间加用中药后,不仅可减轻毒副反应,而且使疗效进一步提高,又可增加肿瘤对药物的敏感性.近年来的研究证实,中医药在化疗药物的减毒增效方面取得了较好疗效.

    作者:金己煐;徐振晔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大肠癌随访期中医虚劳论治观

    运用中医药治疗大肠癌随访期,临床观察发现随访期所形成的相关症状、证型及病因病机分析与虚劳相符,认为由虚劳论治,以肺、脾、肾为本,从脾、肺着手调理阴阳,结合疾病特点佐以抗邪药物、心理辅导、及疾病相关宣导教育,才是大肠癌随访期治疗的佳方案.

    作者:李介义;郭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浅谈黄瘤病的中医治疗

    黄瘤病是由于含有脂质的组织细胞和巨噬细胞局限性聚集于皮肤或肌腱,形成黄色斑片、丘疹或结节的一组疾病,常伴有脂质代谢的紊乱[1].

    作者:王亚莎;甘炼;吴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早期高血压肾损害的中医临床辨治思路

    近年来西医虽然有抗高血压药物的广泛应用,但因高血压导致的终末期肾病发病率仍居高不下.而临床上应用中医中药辨治早期高血压肾损害具有一定的优势,值得重视.

    作者:陈娟;倪秀琴;魏仲南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卵巢功能早衰的中西医预防与对策

    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y failure,POF)是一种多病因所致的卵巢内卵泡耗竭或被破坏而发生的卵巢功能衰竭,指40岁之前妇女出现持续性闭经,并有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升高,雌激素(E<,2>)降低的病症.

    作者:施艳秋;严德铨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颈椎病X线与CT检查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X线平片、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T)在颈椎病诊断中的价值,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06例经临床及X线、CT检查确诊的颈椎病患者的病例资料,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总结.结果 X线平片能观察到颈椎病的大部分征象,特别是生理曲度改变、椎间隙狭窄在颈椎病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但CT能更准确地显示骨质增生,椎间盘退变和突出,更能明确椎管狭窄的真正原因.结论 X线平片在颈椎病的初步诊断中有重要意义,但对于临床治疗的制定,CT能提供更多、更准确的资料.

    作者:王玲;陶福典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HPLC法测定香砂六君合剂中橙皮苷的含量

    目的 建立香砂六君合剂中橙皮苷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SunfireC<,18>(4.6mm×150mm,5μm),乙腈-0.3%磷酸(22:78)作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83,柱温为35℃.结果 在9.36~74.88μg/ml范围内,进样量与蜂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13%,RSD为0.63%(n=6).结论 方法灵敏、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香砂六君合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焦志峰;迟栋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周氏扶正抗癌合剂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二)

    (接上期)2 结果2.1 对正常人胚肾细胞HEK-293的影响由图4、5、6明显可见白英组的细胞南增殖速度比阴性对照略缓,而用扶正合剂刺激的细胞,其增殖速度远远低于阴性对照.

    作者:刘庆林;林辉;李美珍;袁晓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与微波集成提取石榴皮多酚的实验研究

    利用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与微波集成法对石榴皮多酚进行提取分离,通过单因素实验与正交实验得出提取石榴皮多酚的佳条件为:料-醇-水之比为1:12:20,硫酸铵用量为0.325g/ml,微波处理温度为55℃,微波处理时间为60 s,粗多酚提取率为18.33%,初提物中多酚含量为75.36%.

    作者:周安存;喻祖文;冯务群;冯刚利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乳香炮制前后抗炎作用比较及其机制初探

    目的 比较乳香炮制前后抗炎作用差别,并探索其部分抗炎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建立角叉菜胶诱导的大鼠胸腔白细胞游走抑制实验模型,观察其抗炎作用大小;采用检测角叉菜胶致大鼠胸膜炎大鼠胸腔渗出液中总蛋白、血管内皮舒张因子(NO)及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的测定,进一步探索乳香的抗炎作用机制.结果 乳香炮制前后抗炎作用大小如下:清炒品>醋炙品>生品,且清炒品和生品、醋炙品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胸膜炎大鼠胸腔积液总蛋白、NO及PGE<,2>有抑制作用.结论 乳香炮制后抗炎作用显著增强,抗炎机制与抑制总蛋白渗出及抑制PGE<,2>、NO生成有关.

    作者:田中心;李松武;张振凌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清肾胶囊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96例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肾衰竭期及尿毒症期,临床上以血肌酐(Scr)在451~707μmol/L.及大于707μmol/L为诊断依据.这部分CRF患者的肾功能进行性衰竭及不可逆特点非常明显,西医常规疗法需行腹透、血透以维持生命.

    作者:沈玲;王莲芝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传统中医疗法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和骨不连的理论基础

    美国每年大约需要治疗200万例长骨骨折,Heppenshall估计其中5%可发生骨不连,而延迟愈合的发生率更高.传统中医理、法、方、药在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及骨不连方面有很多独特经验.

    作者:张毅;周平;骆华松;祝利平;佘斌兵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用辩证唯物观学习《内经》形体与精神关系的体会

    通过用唯物观对<内经>的学习,认识到<内经>用朴素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探索人体的结构和功能,人体亦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界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可以通过直接观寨和解剖了解它的结构和功能,反对唯心主义的天命论和形而上学的局部观点,不但向前推动了唯物主义,而且促进了祖国医学的发展.

    作者:朱太平;蒋丽娜;付瑞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国医大师裘沛然辨治肾病综合征验案赏析

    国医大师裘沛然教授,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熟谙中医经典,通晓中医理论,临证验识俱丰,在用中医药治疗各种疑难重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尤其是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效卓著.现结合一些医家对本病因机证治的认识和裘老对治疗此验案的赏析,冀以与同道互相切磋,共同提高.

    作者:刘淑红;高尚社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