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解郁安神颗粒治疗快速眼球运动睡眠行为障碍1例

郑坪

关键词:快速眼球运动, 睡眠行为障碍, 精神创伤, 抑郁, 解郁安神颗粒, 医案
摘要:1 病例介绍笔者以解郁安神颗粒治疗快速眼球运动睡眠行为障碍(RBD)1例,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光明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用辩证唯物观学习《内经》形体与精神关系的体会

    通过用唯物观对<内经>的学习,认识到<内经>用朴素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探索人体的结构和功能,人体亦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界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可以通过直接观寨和解剖了解它的结构和功能,反对唯心主义的天命论和形而上学的局部观点,不但向前推动了唯物主义,而且促进了祖国医学的发展.

    作者:朱太平;蒋丽娜;付瑞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加味生化汤联合西药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50例

    目的 探讨加味生化汤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药物流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口服米非司酮片和米索前列醇片;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疗法基础上服用加味生化汤,观察30天,对比两组患者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量,阴道流血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阴道出血量及阴道出血时间少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生化汤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桃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加味三子养亲汤改善40例肺癌晚期患者临床症状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并总结加味三子养亲汤改善肺癌晚期患者临床症状的疗效.方法 肺癌晚期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加味三子养亲汤后自身前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服用三子养亲汤患者共40例,显效9例,有效2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2.5%.痰湿蕴肺型有效率87.5%.结论 加味三子养亲汤对改善肺癌晚期患者的临床症状有较好疗效,其中痰湿蕴肺型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周静;张宁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从中医证候逆向分析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病机

    观察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的常见证候表现,探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常见证候分布规律性,从中进行逆行性推论本病的病因病机,进而指导中医辨证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作者:李奇;张艳珍;喻建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中医药对化疗减毒增效的研究进展

    化疗是目前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但由于化疗药物带来的毒副反应,限制了化疗药物的使用.因此,对中医药化疗药物减毒增效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化疗期间加用中药后,不仅可减轻毒副反应,而且使疗效进一步提高,又可增加肿瘤对药物的敏感性.近年来的研究证实,中医药在化疗药物的减毒增效方面取得了较好疗效.

    作者:金己煐;徐振晔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高压氧并丹红注射液治疗179例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高压氧与丹红注射液联用在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将17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一般治疗+高压氧+丹红)92例,对照组(一般治疗)87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1.52%、66.67%,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之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急性脑梗死治疗过程中,高压氧并丹红注射液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丽;骆明军;邱乐;王新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依据张锡纯对气的认识理论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体会

    本文分析总结了张锡纯对气的认识,特别论及收敛肝气和升补大气的临床治法.运用这些认识指导治疗脑出血类和缺血类疾病,收到满意疗效.

    作者:苏凯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三黄益肾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探讨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以肾小球硬化为特征的严重并发症,早期DN以尿微量白蛋白增多(24h微量白蛋白定量30~300mg)为特征,如不早期治疗终发展为终末期肾衰竭.

    作者:韩中千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牵引推拿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12例

    目的 观察牵引推拿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36例腰椎闻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12例采用牵引推拿中药熏蒸治疗,对照组124例单用牵引推拿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69.7%,对照组治愈率47.5%.结论 牵引推拿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无明显并发症及后遗症.

    作者:张志刚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摩按手法治疗儿童喘证与呕吐

    自北宋中医儿科逐渐形成之后,小儿推拿按摩又形成了分支学科.明代四明陈氏的<小儿按摩经>是我国现存早的儿科推拿按摩专著,该书的问世标志着小儿推拿按摩学术体系的形成.

    作者:徐荣谦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辨证分型配合西药治疗灼口综合征33例

    灼口综合征(BMS)是指发生于口腔黏膜以烧灼样疼痛为主要症状,伴有口干、味觉障碍、舌痛等症状,主要发病部位是舌,因此又称之为舌痛症、舌感觉异常症.临床检查无损害体征,也没有特征性的组织病理学改变.本病多见于中老年女性.自2000年以来,中医辨证分型配合西药治疗灼口综合征33例,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杨明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斜方肌移位术重建臂丛神经损伤晚期肩关节功能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斜方肌移位术重建臂丛神经损伤晚期肩关节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随访长6个月~3年,外展位支架固定,固定8~10周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术后依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肩关节功能评定试用标准,分别对两种术式于术后12个月时进行肩关节功能疗效评价.25例患者中肩关节功能恢复优7例;良10例;可7例;差1例,优良率68%.结论 细致的手术,严格掌握适应证,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是保证患者康复的关键.

    作者:宁凡友;牛素玲;夏凯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狼疮性肾炎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本文综合了近十年来的文献报道,从病名、病因病机、分型、辨证治疗、分期治疗、专方治疗、中药研究等几方面阐述了近些年中医药在狼疮性肾炎(LN)的研究上取得的成果.虽可见硕果累累,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对单味药、复方的作用机理研究、统一疗效标准和分型划分、加强基础研究等.本文对近年来的研究进行综述并加以总结,以便明确日后的研究方向.

    作者:王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中西医对肥胖人群痰湿体质的认识

    痰湿型体质,作为肥胖人群的主要病理性体质类型,与肥胖的发生、发展、预后及相关并发症的出现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从中医的脾、胃、肺、肝、肾等脏腑的功能失调和现代医学的脂质、糖、能量的代谢,遗传因素及内分泌失调等因素的相关性方面对肥胖痰湿型体质作了一个简单的概括,从而为肥胖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作者:宰军华;孙利军;李桓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温针灸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康复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a,KOA),又称膝关节骨性关节病、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增生性膝关节炎、肥大性膝关节炎,是一种由于关节及组织退变,关节软骨面变性、断裂,甚至脱落,软骨下骨质硬化增生,关节边缘骨刺形成,继发滑膜和关节囊的充血、肥厚、增生,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疾病,主要症状为反复发作的膝关节疼痛、晨僵、活动时骨擦感.

    作者:王雷;韩江余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电针为主治疗单纯性肥胖症

    通过中医辨证论治,对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采用以电针为主、结合TDP神灯及耳穴贴压的方法,整体调节内分泌,疏通经络,促进人体代谢,促进人体多余脂肪分解的方法进行治疗,从而使患者真正达到健康减肥的目的.

    作者:张真真;杜伏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浅谈黄瘤病的中医治疗

    黄瘤病是由于含有脂质的组织细胞和巨噬细胞局限性聚集于皮肤或肌腱,形成黄色斑片、丘疹或结节的一组疾病,常伴有脂质代谢的紊乱[1].

    作者:王亚莎;甘炼;吴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十味温胆汤治疗痰气郁结型抑郁症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十味温胆汤治疗痰气郁结型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6例中医辨证属痰气郁结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十味温胆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帕罗西丁治疗,用药均为4周,在治疗前及治疗2周、4周时分别观察两组患者HAMD量表评分减少程度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抑郁症的HAMD量表评分减少程度及临床症状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十味温胆汤能有效改善痰气郁结型抑郁症临床症状.

    作者:谢静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敛肺颗粒治疗肺胀的临床观察

    目的 从中医角度分析肺胀发生的病因病机,并探讨酸收固肺之敛肺颗粒的作用机制及疗效.方法 将COPD稳定期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自制敛肺颗粒口服,对照组则采用万托林及辅舒酮气雾剂吸入.观察两组综合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敛肺颗粒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妮;王平平;胡宗卫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植骨术的中西医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植骨术的中西医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按严格的护理程序护理,均无一例发生肺部并发症,均达到满意的效果.结论 通过对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植骨术的护理,认识到精心护理是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患者康复的关键.

    作者:刘慧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光明中医杂志

光明中医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