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长虹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以肾小球硬化为特征的严重并发症,早期DN以尿微量白蛋白增多(24h微量白蛋白定量30~300mg)为特征,如不早期治疗终发展为终末期肾衰竭.
作者:韩中千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饮食指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常规方法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进行四季饮食指导,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32例,显效12例,好转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32例,显效9例,好转1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1.2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四季饮食指导具有预肪COPD发作或减少发作次数的作用.
作者:刘丽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随着我国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骨质疏松症逐渐成为常见病,多发病,我国现有骨质疏松症病人约9000万人.到2050年将激增至2亿多人,占人口的13.2%,临床中以绝经后女性为多见,笔者采用加味二仙汤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49例取得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永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美国每年大约需要治疗200万例长骨骨折,Heppenshall估计其中5%可发生骨不连,而延迟愈合的发生率更高.传统中医理、法、方、药在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及骨不连方面有很多独特经验.
作者:张毅;周平;骆华松;祝利平;佘斌兵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肾衰竭期及尿毒症期,临床上以血肌酐(Scr)在451~707μmol/L.及大于707μmol/L为诊断依据.这部分CRF患者的肾功能进行性衰竭及不可逆特点非常明显,西医常规疗法需行腹透、血透以维持生命.
作者:沈玲;王莲芝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防范调剂差错,杜绝药疗事故的发生.方法 从药品、医生、药师、患者等不同方面,分析门诊药房容易发生调剂差错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 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合理、有效.结论 药学工作者在调剂过程中高度重视差错问题,积极采取相应的各种措施,就能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
作者:陈云艳;陈雪梅;文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通过用唯物观对<内经>的学习,认识到<内经>用朴素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探索人体的结构和功能,人体亦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界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可以通过直接观寨和解剖了解它的结构和功能,反对唯心主义的天命论和形而上学的局部观点,不但向前推动了唯物主义,而且促进了祖国医学的发展.
作者:朱太平;蒋丽娜;付瑞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乳香炮制前后抗炎作用差别,并探索其部分抗炎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建立角叉菜胶诱导的大鼠胸腔白细胞游走抑制实验模型,观察其抗炎作用大小;采用检测角叉菜胶致大鼠胸膜炎大鼠胸腔渗出液中总蛋白、血管内皮舒张因子(NO)及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的测定,进一步探索乳香的抗炎作用机制.结果 乳香炮制前后抗炎作用大小如下:清炒品>醋炙品>生品,且清炒品和生品、醋炙品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胸膜炎大鼠胸腔积液总蛋白、NO及PGE<,2>有抑制作用.结论 乳香炮制后抗炎作用显著增强,抗炎机制与抑制总蛋白渗出及抑制PGE<,2>、NO生成有关.
作者:田中心;李松武;张振凌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运用中医药治疗大肠癌随访期,临床观察发现随访期所形成的相关症状、证型及病因病机分析与虚劳相符,认为由虚劳论治,以肺、脾、肾为本,从脾、肺着手调理阴阳,结合疾病特点佐以抗邪药物、心理辅导、及疾病相关宣导教育,才是大肠癌随访期治疗的佳方案.
作者:李介义;郭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是大脑整体水平的血液供应减少[低于40~60ml/(100g脑组织/min)]的状态;并非局灶的大脑缺血[1].该病如不及时治疗,脑循环障碍可逐渐加重,甚则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塞等急性严重缺血性脑血管病[2].
作者:臧运华;郑志轩;苑奇志;唐明;李彬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血管神经性头痛是头颅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及大脑皮层功能失调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征,病程缠绵,治疗困难,经久不愈,主要表现为一侧头部搏动性疼痛,多伴有恶心呕吐,往往反复发作或两侧交替发作,呈周期性、发作性、剧烈性、搏动性疼痛.重度的血管神经性头痛已成为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的慢性疾病之一.
作者:张立平;张洪亮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高压氧与丹红注射液联用在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将17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一般治疗+高压氧+丹红)92例,对照组(一般治疗)87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1.52%、66.67%,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之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急性脑梗死治疗过程中,高压氧并丹红注射液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丽;骆明军;邱乐;王新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缺血性脑中风,是中老年人群中的常见病,致残率高,死亡率目前已经超过恶性肿瘤和冠心病.而且,近年来发病率更是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因而受到当今医学界的极大关注.传统医学对于中风病的认识较早,在防治的各个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天麻钩藤饮,就是治疗中风病的经典方剂其中之一.本文就中风病的其中一型:肝肾不足,肝阳偏亢型,谈谈出自<杂病证治新义>的经方--天麻钩藤饮.
作者:黄金;刘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利用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与微波集成法对石榴皮多酚进行提取分离,通过单因素实验与正交实验得出提取石榴皮多酚的佳条件为:料-醇-水之比为1:12:20,硫酸铵用量为0.325g/ml,微波处理温度为55℃,微波处理时间为60 s,粗多酚提取率为18.33%,初提物中多酚含量为75.36%.
作者:周安存;喻祖文;冯务群;冯刚利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近年来西医虽然有抗高血压药物的广泛应用,但因高血压导致的终末期肾病发病率仍居高不下.而临床上应用中医中药辨治早期高血压肾损害具有一定的优势,值得重视.
作者:陈娟;倪秀琴;魏仲南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缺乳诊断容易,证型简单,分虚实两型:气血虚弱型和肝郁气滞型.然临床中两型常相互夹杂,中医药治疗缺乳有独特优势,笔者自拟黄芪通乳汤辨证加减治疗缺乳取效甚捷.
作者:牛章杰;许雪玲;苏立群;周淑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本文认为喉源性咳嗽多因风邪袭肺,肺失宣降所致,以疏风止痒、宣肺止咳为主要治则,选用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本病疗效显著.
作者:王皓;张永伟;郝志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便秘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发生率为28%~50%,长期卧床老人更容易出现顽固性便秘.常规的内科治疗如通便灵胶囊、麻仁胶囊、果导片口服,番泻叶泡茶饮,开塞露外用等远期效果不十分理想.笔者参考大量文献并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自拟了通便汤治疗长期卧床老人的顽固性便秘,同时,强化预防护理,结果取得了比较理想的疗效,自拟通便汤与常规内科治疗效果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而且坚持每周服药1~2剂,可以保持大便通畅.
作者:利顺欣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当归六黄汤加减治疗更年期妇女自汗盗汗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当归六黄汤加减对80例更年期妇女的自汗盗汗进行治疗后随访观察.结果 80例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6%.结论 当归六黄汤加减是治疗更年期妇女自汗盗汗的有效方法.
作者:鞠诣然;付东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已故著名中医学家、伤寒大家李培生教授,系全国第一批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从医70余年,学验颇丰,擅长内科疾病及疑难杂症.李老用药以轻灵平稳见长,在脾胃病的治疗上有其独到之处.笔者有幸作为李老学术经验整理者之一,现将李老运用药对辨治脾胃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陶春晖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