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饮食指导的疗效观察

刘丽君

关键词:COPD, 稳定期, 饮食调护, 护理学
摘要:目的 观察饮食指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常规方法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进行四季饮食指导,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32例,显效12例,好转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32例,显效9例,好转1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1.2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四季饮食指导具有预肪COPD发作或减少发作次数的作用.
光明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27例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非化脓性炎症为主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我们运用辨证论治加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RA 27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邵建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浅谈黄瘤病的中医治疗

    黄瘤病是由于含有脂质的组织细胞和巨噬细胞局限性聚集于皮肤或肌腱,形成黄色斑片、丘疹或结节的一组疾病,常伴有脂质代谢的紊乱[1].

    作者:王亚莎;甘炼;吴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开放式保暖防水理疗衣的制作及应用

    随着中医中药的发展,中药湿热(穴位)贴敷治疗软组织损伤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中药贴敷药具一般为含黄连液等成分的药物纱布块,因其一般以湿敷加TDP灯照射患处的方式进行综合治疗,因此,经常将患者衣被染色,若患者伤及背臀等身体部位则要暴露大部分身体方可达到治疗目的,对于保护病人隐私、保暖和节约成本支出等方面均未达到理想效果,因此,在2010年2月我院研究设计了一款开放式保暖防水理疗衣,经临床应用205例疗效观察,病人反映使用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贝;王蕊;乐才文;张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思密达康复新液糊剂治疗复发性口疮

    目的 比较思密达康复新液糊剂和锡类散治疗复发性口疮,亦称口腔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RAU)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复发性口疮病例58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用思密达康复新液糊剂治疗,对照组用锡类散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疗效观察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思密达康复新液糊剂对复发性口疮治疗效果优于锡类散,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蔡剑;王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李培生教授治疗脾胃病运用药对经验介绍

    已故著名中医学家、伤寒大家李培生教授,系全国第一批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从医70余年,学验颇丰,擅长内科疾病及疑难杂症.李老用药以轻灵平稳见长,在脾胃病的治疗上有其独到之处.笔者有幸作为李老学术经验整理者之一,现将李老运用药对辨治脾胃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陶春晖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男性更年期综合征治疗概况

    男性更年期是指男性中年期过渡到老年期的一个特定时期,一般是指50~60岁这个年龄段,但也有早自35或迟自65岁[1]甚至70岁的[2].它是以男性体内激素水平、生化环境、心理状态由盛至衰突变为基础的过渡期,如果该变化过程过于激烈并表现出一定的身心异常症状或(和)体征时,称为更年期综合征.如果该变化过程显得比较和缓、平坦则可不表现有临床异常.

    作者:杜毅;孟凡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天麻钩藤饮治疗急性中风肝阳上亢证研究进展

    缺血性脑中风,是中老年人群中的常见病,致残率高,死亡率目前已经超过恶性肿瘤和冠心病.而且,近年来发病率更是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因而受到当今医学界的极大关注.传统医学对于中风病的认识较早,在防治的各个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天麻钩藤饮,就是治疗中风病的经典方剂其中之一.本文就中风病的其中一型:肝肾不足,肝阳偏亢型,谈谈出自<杂病证治新义>的经方--天麻钩藤饮.

    作者:黄金;刘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目的 防范调剂差错,杜绝药疗事故的发生.方法 从药品、医生、药师、患者等不同方面,分析门诊药房容易发生调剂差错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 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合理、有效.结论 药学工作者在调剂过程中高度重视差错问题,积极采取相应的各种措施,就能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

    作者:陈云艳;陈雪梅;文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加味三子养亲汤改善40例肺癌晚期患者临床症状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并总结加味三子养亲汤改善肺癌晚期患者临床症状的疗效.方法 肺癌晚期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加味三子养亲汤后自身前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服用三子养亲汤患者共40例,显效9例,有效2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2.5%.痰湿蕴肺型有效率87.5%.结论 加味三子养亲汤对改善肺癌晚期患者的临床症状有较好疗效,其中痰湿蕴肺型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周静;张宁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穴位敷药治疗高血压30例

    目的 报道穴位敷药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将白花蛇3条,蜈蚣9条,地龙9g,吴茱萸10g,川芎10g等药做成的药饼贴在神阙、涌泉、足三里、绝骨穴位上,敷药时间为8~12小时,每隔7天敷药1次,每月为1疗程.结果 治疗3个月后评定患者治疗疗效,显效:5例;有效:2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6.7%.结论 此法简单、经济、疗效好、降压快,适于身体虚弱,病情复杂的患者.

    作者:赵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外用止痛合剂治疗痛风缓解期50例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慢性代谢紊乱疾病,主要临床特点是体内尿酸产生过多或肾脏排泄尿酸减少,引起血中尿酸升高,形成高尿酸血症以及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痛风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等.本研究通过随机选择符合治疗标准的痛风缓解期患者50例,有效防止痛风急性发作.

    作者:许宁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与微波集成提取石榴皮多酚的实验研究

    利用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与微波集成法对石榴皮多酚进行提取分离,通过单因素实验与正交实验得出提取石榴皮多酚的佳条件为:料-醇-水之比为1:12:20,硫酸铵用量为0.325g/ml,微波处理温度为55℃,微波处理时间为60 s,粗多酚提取率为18.33%,初提物中多酚含量为75.36%.

    作者:周安存;喻祖文;冯务群;冯刚利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电针为主治疗单纯性肥胖症

    通过中医辨证论治,对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采用以电针为主、结合TDP神灯及耳穴贴压的方法,整体调节内分泌,疏通经络,促进人体代谢,促进人体多余脂肪分解的方法进行治疗,从而使患者真正达到健康减肥的目的.

    作者:张真真;杜伏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浅议卵巢早衰从肝肾论治

    卵巢早衰的发生涉及了中医的多个经络脏腑系统,造成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的功能紊乱,终导致卵巢早衰,但以肝肾的气血阴阳失调为主要特征.

    作者:李小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十味温胆汤治疗痰气郁结型抑郁症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十味温胆汤治疗痰气郁结型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6例中医辨证属痰气郁结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十味温胆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帕罗西丁治疗,用药均为4周,在治疗前及治疗2周、4周时分别观察两组患者HAMD量表评分减少程度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抑郁症的HAMD量表评分减少程度及临床症状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十味温胆汤能有效改善痰气郁结型抑郁症临床症状.

    作者:谢静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万全《幼科发挥》学术思想探要

    万全在<幼科发挥>中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对小几生理病理特点、病证诊法、五脏论治、调理脾胃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其精辟之论和独特经验,对后世很有启迪和借鉴作用.

    作者:林洁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金惠伯教授治疗IgA肾病经验介绍

    金惠伯老中医是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60余载,尤其擅长诊治各种肾脏疾病以及内科疑难杂症.临床经验丰富,辨证用药精妙独特,疗效显著.笔者有幸随金老抄方1年,现将其治疗IgA肾病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朱晓雷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止嗽散加减治疗小儿咳嗽100例

    目的 观察止嗽散加减治疗小儿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患儿均给予止嗽散根据中医辨证加减用药,7天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愈52例,好转3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9%.结论 止嗽散加减治疗小儿咳嗽疗效显著.

    作者:刘全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颈椎病X线与CT检查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X线平片、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T)在颈椎病诊断中的价值,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06例经临床及X线、CT检查确诊的颈椎病患者的病例资料,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总结.结果 X线平片能观察到颈椎病的大部分征象,特别是生理曲度改变、椎间隙狭窄在颈椎病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但CT能更准确地显示骨质增生,椎间盘退变和突出,更能明确椎管狭窄的真正原因.结论 X线平片在颈椎病的初步诊断中有重要意义,但对于临床治疗的制定,CT能提供更多、更准确的资料.

    作者:王玲;陶福典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挑割法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疗效观察

    血管神经性头痛是头颅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及大脑皮层功能失调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征,病程缠绵,治疗困难,经久不愈,主要表现为一侧头部搏动性疼痛,多伴有恶心呕吐,往往反复发作或两侧交替发作,呈周期性、发作性、剧烈性、搏动性疼痛.重度的血管神经性头痛已成为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的慢性疾病之一.

    作者:张立平;张洪亮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光明中医杂志

光明中医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