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平;张洪亮
目的 从中医角度分析肺胀发生的病因病机,并探讨酸收固肺之敛肺颗粒的作用机制及疗效.方法 将COPD稳定期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自制敛肺颗粒口服,对照组则采用万托林及辅舒酮气雾剂吸入.观察两组综合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敛肺颗粒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妮;王平平;胡宗卫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植骨术的中西医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按严格的护理程序护理,均无一例发生肺部并发症,均达到满意的效果.结论 通过对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植骨术的护理,认识到精心护理是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患者康复的关键.
作者:刘慧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美国每年大约需要治疗200万例长骨骨折,Heppenshall估计其中5%可发生骨不连,而延迟愈合的发生率更高.传统中医理、法、方、药在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及骨不连方面有很多独特经验.
作者:张毅;周平;骆华松;祝利平;佘斌兵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火针疗法对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85例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火针治疗组(43例)以及对照组(42例),治疗3周后比较两组疼痛、水肿及Fugl-meyer评分,分析临床有效率.结果 火针治疗组的疼痛、水肿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火针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火针治疗组对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恢复有促进作用,优于对照组.
作者:王霞;王卫强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泌尿系结石在临床上很常见.其病位在肾,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多为肾脏结石继发.患者以腰痛、血尿为主症,伴有呕吐,少腹拘急等表现,是临床急症之一.本人在二十几年的医疗实践中,博采众长,自拟排石汤治疗肾脏结石,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万继松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利用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与微波集成法对石榴皮多酚进行提取分离,通过单因素实验与正交实验得出提取石榴皮多酚的佳条件为:料-醇-水之比为1:12:20,硫酸铵用量为0.325g/ml,微波处理温度为55℃,微波处理时间为60 s,粗多酚提取率为18.33%,初提物中多酚含量为75.36%.
作者:周安存;喻祖文;冯务群;冯刚利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观察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的常见证候表现,探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常见证候分布规律性,从中进行逆行性推论本病的病因病机,进而指导中医辨证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作者:李奇;张艳珍;喻建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中医情志干预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前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70例妇科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5例,干预组在常规手术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情志护理,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手术护理.术后采用MSSNS评估量表评定两组患者干预后心理状态.结果 两组患者在焦虑与抑郁方面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术前加强中医情志护理可有效改善妇科肿瘤手术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
作者:樊碧玉;李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艾灸结合穴位埋线调理阳虚体质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0例符合标准的人员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艾灸结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金匮肾气丸治疗,对治疗前后体质量表阳虚质亚量表得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6,P<0.05),说明艾灸结合穴位埋线调理阳虚体质优干对照组.结论 艾灸结合穴位埋线调理阳虚体质安全有效,不失为调理阳虚体质的良好治疗方法.
作者:王英姿;刘小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艾灸子宫穴对治疗产后官缩痛的疗效.方法 选择40例产妇在顺产后常规艾灸子宫穴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时期40例产妇在顺产后不予上述处理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妇艾灸治疗前后宫缩疼痛评分的差异;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产后48小时宫缩疼痛缓解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产后第1次宫缩痛评分(2.80±0.93)分,对照组产后第1次宫缩痛评分(2.85±0.94)分,两组产妇疼痛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资料有可比性.观察组治疗前宫缩痛评分(2.80±0.93)分,治疗后宫缩痛评分(1.93±0.99)分,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产后48小时,两组宫缩痛缓解效果比较,观察组PR占92.5%,对照组占4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艾灸子宫穴对治疗产后宫缩痛有良好的疗效,是一项经济、简便、产妇易于接受的操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廖淑蔚;李静;张惠娟;王一桥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60%[1],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及浅静脉扩张,甚至可并发肺栓塞,危及患者的生命.
作者:李钊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聋,多在3日内听力急剧下降.确切病因尚不清楚,目前认为可能与病毒感染、迷路水肿、血管病变和迷路窗膜破裂有关[1].近2年来,我院采用高压氧结合中西医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病人1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邱慧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超微胃安汤治疗慢性活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超微胃安汤,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甲硝唑+阿莫西林或克拉霉素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治疗结束后观察其疗效及胃镜、组织学、Hp清除情况.结果 ①胃镜、组织学情况疗效相当.②Hp现症感染均下降.③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90.0%.④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有效改善脾胃湿热证患者的中医证候,且治疗组更优于对照组.⑤临床应用超微胃安汤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超微胃安汤对脾胃湿热证慢性活动性胃炎有显著的治疗作用,是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喻斌;刘振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痰湿型体质,作为肥胖人群的主要病理性体质类型,与肥胖的发生、发展、预后及相关并发症的出现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从中医的脾、胃、肺、肝、肾等脏腑的功能失调和现代医学的脂质、糖、能量的代谢,遗传因素及内分泌失调等因素的相关性方面对肥胖痰湿型体质作了一个简单的概括,从而为肥胖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作者:宰军华;孙利军;李桓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随着我国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骨质疏松症逐渐成为常见病,多发病,我国现有骨质疏松症病人约9000万人.到2050年将激增至2亿多人,占人口的13.2%,临床中以绝经后女性为多见,笔者采用加味二仙汤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49例取得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永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我院脾胃风湿科收治了一例危重斯蒂尔病患者,来院时持续高热36天,全身水疱,多处关节疼痛,做了多项相关检查,始终没有确诊.因此,罕见的斯蒂尔病护理难度较大,我们通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患者康复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颖;李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慢性代谢紊乱疾病,主要临床特点是体内尿酸产生过多或肾脏排泄尿酸减少,引起血中尿酸升高,形成高尿酸血症以及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痛风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等.本研究通过随机选择符合治疗标准的痛风缓解期患者50例,有效防止痛风急性发作.
作者:许宁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便秘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发生率为28%~50%,长期卧床老人更容易出现顽固性便秘.常规的内科治疗如通便灵胶囊、麻仁胶囊、果导片口服,番泻叶泡茶饮,开塞露外用等远期效果不十分理想.笔者参考大量文献并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自拟了通便汤治疗长期卧床老人的顽固性便秘,同时,强化预防护理,结果取得了比较理想的疗效,自拟通便汤与常规内科治疗效果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而且坚持每周服药1~2剂,可以保持大便通畅.
作者:利顺欣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化疗是目前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但由于化疗药物带来的毒副反应,限制了化疗药物的使用.因此,对中医药化疗药物减毒增效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化疗期间加用中药后,不仅可减轻毒副反应,而且使疗效进一步提高,又可增加肿瘤对药物的敏感性.近年来的研究证实,中医药在化疗药物的减毒增效方面取得了较好疗效.
作者:金己煐;徐振晔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通过配合应用耳穴埋豆的方法对100例肛肠科术后患者的疼痛进行观察,说明耳穴埋豆确实具有明显的镇痛效果.
作者:刘芳;方宗武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