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巍
2004~2005年,笔者以《傅青主女科》完带汤加减治疗非炎性带下病6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彦 刊期: 2006年第08期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化的中间环节和共同病理过程, 因此延缓或阻止肝纤维化的形成,对防治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用博尔泰力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36例,观察血清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和Ⅳ型胶原(ⅣC)含量的改变,并与促肝细胞生长素颗粒、肌苷治疗33例对照比较,观察抗肝纤维化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瑞敏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蜂胶的遗传毒性,为其应用提供安全性毒理学评价依据.方法 用鼠伤寒沙门细菌营养缺陷型突变株TA97(a)、TA98、TA100和TA102,采用平板掺入法进行Ames试验,将实验分为加和不加代谢激活系统S9 2组平行试验.受试物蜂胶设5个剂量组(0.005、0.025、0.250、1.000、5.000 mg/皿).应用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检测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利用小鼠精子畸形试验,观察不同浓度的蜂胶致小鼠精子畸形的数目.结果 在Ames试验中,蜂胶各剂量组引起的回变菌落数未超过对照组自发回变菌落数的1倍以上;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显示,蜂胶3个剂量组的微核发生率均在正常范围内,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可见,蜂胶3个剂量组的精子畸形率均在正常范围内,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蜂胶对所试菌株、小鼠体细胞及生殖细胞无诱变性.
作者:李兴琴;蒋东升;刘长青;郭金铭;宋立江;秦淑珍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婴儿湿疹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或亚急性皮肤瘙痒性、炎症性疾病,属中医学胎毒、湿毒范畴,俗称奶癣,是婴儿常见的皮肤病,多见于1~6岁婴儿.轻者皮肤局部红斑、丘疹、水疱,有分泌物渗出;重者以糜烂瘙痒为主反复发作,影响婴儿健康.2004-01~2005-10,笔者运用中医辨证论治方法治疗婴儿湿疹8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任少杰 刊期: 2006年第08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脂血症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该病是引发和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是导致脑中风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重要因素,治疗高脂血症对预防心脑血管病具有重要意义.2003-03~2005-08,在饮食控制的基础上,我们采用穴位埋线疗法治疗高脂血症30例,并与单纯口服脂必妥药物治疗30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安金格;李婧;安俊岐;孟宪璞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颈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手法松解结合牵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6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3例在颈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手法松解术,术后患侧功能煅炼.治疗组3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牵引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31例,好转2例,未愈0例,治愈率93.9%.对照组治愈24例,好转9例,未愈0例,治愈率72.7%,2组治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手法松解结合牵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程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凯波;邱荣标;陈细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风牵偏视是以眼珠突然偏斜,转动受限,视一为二为临床特征的眼病,多发于单眼,亦有双眼同时发生者,严重者伴有上胞下垂,常伴有头晕、恶心、呕吐、步态欠稳等症状,遮盖一眼其症状多可消失.笔者针刺治疗风牵偏视患者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谭翊 刊期: 2006年第08期
2001~2004年,笔者运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心悸58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58例均为门诊患者,男38例,女20例;年龄23~75岁,平均49岁;病程短6个月,长10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史27例,房性期前收缩合并窦性心动过速10例,室性期前收缩8例,左前支阻滞、冠状动脉供血不足4例,1度房室传导阻滞4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5例.
作者:卞军 刊期: 2006年第08期
2004-10~2005-09,我们应用逍遥散加减治疗脂肪肝6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汝胜;李福周 刊期: 2006年第08期
老年人因慢性病多、病情重、体弱、长期住院,加上长期卧床或昏迷,肺部淤血,咳嗽反射,气管壁纤毛运动功能减退,腺体增生使分泌物增加,排痰的功能低下,致痰积坠肺内,同时口咽、胃分泌物常误入下呼吸道,致使肺部感染长期不愈,反复发作,成为重症老年患者直接或间接死亡的原因.结合长期卧床老年患者的生理、心理特点,我科采取了一系列护理措施,降低了住院患者肺部感染发病率及重症高龄患者死亡率.
作者:李梅素 刊期: 2006年第08期
颈椎病是推拿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常引起颈项部酸痛不适、上肢痛麻、活动不便,甚至头昏、头痛、眼花、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目前临床主要采用非手术治疗.笔者采用脊柱微调手法治疗各型颈椎病12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红根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中医又称为口眼歪斜,是由于正气不足,经脉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入中经络,导致气血痹阻,面部少阳脉络、阳明经筋失于濡养面以致肌肉松缓不收而发.
作者:傅如华;王彤;张惠如 刊期: 2006年第08期
1996-12~2005-12,笔者采取三棱针挑刺配合体针治疗神经性皮炎64例,现介绍如下.
作者:彭志青 刊期: 2006年第08期
2004-01~2005-03,我们总结导师龚占悦教授治疗经验,用柴胡疏肝散合平胃散加减治疗慢性胃炎70例,并与西医常规治疗66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玲;崔晓红;李爱丽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因感冒而引发咳嗽且久治不愈临床颇为常见.2003~2005年,笔者采用泻白散加减治疗感冒后久咳不愈9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秀萍 刊期: 2006年第08期
2000-01~2005-04,笔者采用手法治疗、牵引及中药熏洗、抗生素静脉滴注治疗小儿髋关节滑膜嵌顿症1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雪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2003-10~2005-12,我们采用鳖甲饮子加减治疗肝硬化腹水3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海深;张玉岭 刊期: 2006年第08期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约占胃炎的24.2%[1].其临床表现为:脘腹胀满疼痛,口苦泛酸,纳差便秘,久则可见体重减轻等.
作者:许春龙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汪履秋教授(1919~1999)是江苏省中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全国名老中医.笔者曾有幸侍诊案侧,兹将汪教授治疗痹证经验介绍如次.
作者:何映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粘连性肩关节周围炎(以下简称肩周炎)属中医学漏肩风、肩凝证范畴.是肩关节周围肌腱、韧带、肌肉、关节囊等软组织损伤,久治不愈迁延而形成肌腱、韧带变性、粘连等导致的无菌性炎症,以肩关节周围疼痛和肩关节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2000~2005年,我们采用臂丛阻滞下手法松解辅以按摩治疗粘连性肩周炎2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慧咏;董振咏 刊期: 200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