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络通胶囊治疗痰瘀阻络型脑梗死临床观察

张瑾

关键词:脑梗死, 痰瘀阻络, 中医药疗法
摘要:目的 观察脑络通胶囊治疗痰瘀阻络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243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21例给予脑络通胶囊,1次2粒,1日3次;对照组122例给予脑安胶囊,1次2粒,1日2次.均4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病残程度等方面与对照组相似,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经统计学处理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脑络通胶囊治疗痰瘀阻络型脑梗死临床疗效确切,且服用安全.
河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醒脑调便散神阙穴贴敷治疗中风后二便失禁98例

    脑血管疾病是目前死亡率和致残率高的疾病,大约90%的患者脑血管疾病发生后出现包括二便失禁在内的后遗症,脑血管疾病早期恢复期尿失禁的发生率为51%~83%,3个月后仍有29%不能恢复[1].2001-09~2004-01,我们采用醒脑调便散神阙穴贴敷治疗中风后二便失禁98例,并与应用缩泉丸治疗49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泉鱼;孙建峰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利多卡因、雪莲注射液加当归注射液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观察

    肩关节周围炎(以下简称肩周炎)又叫肩凝症、漏风肩或五十肩,患者肩臂疼痛难忍,日轻夜重,严重者彻夜难眠,痛苦不堪,且治愈后易复发.

    作者:孙许宝;方坚;谷忠建;刘铭柏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旱黑口服液对衰老小鼠肝脏、大脑损伤保护作用的形态研究

    肝脏和脑是机体的重要器官,也是容易衰老的器官.旱黑口服液是由墨旱莲和黑豆组成的,具有养肝益肾、凉血止血的功效.墨旱莲为菊科一年生植物的全草,我国各省均有生长,主要含烟碱、三噻恩甲醇、三噻恩甲醛、皂甙、鞣质、苦味质等,以茎和叶入药[1,2].

    作者:周玲生;程田志;唐红雨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医护理初探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慢性乙肝)是我国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难治性等特点,而且易转为重型,或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因此,我们在系统正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配合中医辨证施护,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探讨如下.

    作者:董凤英;王彦刚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通心络胶囊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疗效观察

    扩张型心肌病是临床上常见病,产生原因复杂,合并症多,死亡率高.目前现代医学尚无特效治疗,其治疗方法主要为对症处理,包括控制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心律失常、预防栓塞等.2001-06~2006-01,笔者应用通心络胶囊治疗扩张型心肌病89例,并与西医常规治疗30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永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骨疏灵缓释微球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的影响

    目的 观察骨疏灵缓释微球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的影响.方法 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对照组进行假手术,其余5组通过切除大鼠卵巢建立骨质疏松模型.骨疏灵缓释微球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骨疏灵缓释微球0.59、1.19、1.78 g/(kg·d);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灌胃;雌二醇组喂以17β-雌二醇0.25 g/kg,2日1次.观察各组对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BMD)、骨生物力学指标的影响.结果 对大鼠腰椎和股骨BMD的影响,骨疏灵缓释微球中、高剂量组与17β-雌二醇组、模型组及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骨疏灵缓释微球低、中、高剂量组间比较也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大鼠股骨力学指标的影响,骨疏灵缓释微球高剂量组和17β-雌二醇组均能显著提高大载荷和抗弯刚度(P<0.05,P<0.01);疏灵缓释微球低剂量组抗弯刚度显著提高(P<0.01).17β-雌二醇组及骨疏灵缓释微球低、中剂量组屈服点值和断裂能均较模型组有所提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骨疏灵缓释微球可提高卵巢切除大鼠的BMD、股骨大载荷和抗弯刚度等骨生物力学性能,对卵巢切除大鼠所致的骨质疏松症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作者:王淑梅;高振强;殷立新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重用白术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2005~2006年,我们应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30例,并与在参苓白术散加减基础上重用白术至30~40 g治疗30例对照观察, 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飞春;杜文平;王彦峰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养阴清肺汤加减治疗泡性结膜炎62例

    泡性结膜炎为临床常见病,易反复发作.2001-06~2003-08,我们采用养阴清肺汤治疗泡性结膜炎6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卓丽;张春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针刺项部穴位治疗变应性鼻炎30例疗效观察

    变应性鼻炎是鼻科常见病、难治病,主要表现为阵发性鼻塞、鼻痒、喷嚏、流清涕、鼻黏膜苍白水肿等.2004-07~2005-12,我们采用针刺项部穴位治疗变应性鼻炎3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姜桂美;贾超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资生汤新用

    资生汤出自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主治劳瘥羸弱已甚,饮食减少,喘促咳嗽,身热脉虚数者,亦治女子血枯不月.笔者应用本方治疗老年肺心病、骨折后期水肿及男子不育症,疗效满意,现举例如下.

    作者:严樟根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石炭酸配合中药治疗皮脂腺囊肿继发感染的临床研究

    皮脂腺囊肿继发感染为一种临床常见病,由于感染,皮脂腺囊壁与周围组织粘连而难以彻底清除,因而易复发.目前西医治疗多采用先切开引流,待炎症消退、切口愈合后再行皮脂腺囊肿切除术,此法较费时.我们临床应用70%石炭酸配合中药治疗皮脂腺囊肿继发感染31例,并与应用皮脂腺囊肿切除术治疗20例对照观察,现报告于下.

    作者:段旭东;左爱欣;侯绪肖;赵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葛根素合中药熏蒸治疗颈椎病临床观察

    颈椎病是因颈椎间盘、椎体、椎间小关节退行性变以及颈部损伤等引起脊柱内外平衡失调,刺激或压迫颈部血管、神经,脊髓而产生的病理改变.2004-01~2005-10年,笔者采用中药熏蒸治疗颈椎病7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绍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综合疗法治疗颈椎病60例疗效观察

    2002~2005年,我们采用手法推拿、枕颌布带牵引、针灸综合疗法治疗颈椎病6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保军;谷世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68例临床观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心绞痛为临床内科常见病症,属中医学胸痹范畴.

    作者:王岩;王万卿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痰热清、万托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资料显示 , COPD的死亡率居所有死亡原因的第4位 ,据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表的研究,至 2020年将成为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5位[1].

    作者:刘新发;董旭;武蕾;耿立梅;宿英豪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100例

    急性腰扭伤是由于不正确的姿势或过度用力、腰部活动没有准备致使腰部软组织扭挫伤.主要因肌肉、韧带、筋膜及椎间小关节过度牵拉、扭转所致,受伤部位多在肌肉的起止点及筋膜受牵部位,多见于青壮年和体力劳动者.1996-01~2005-10,我们采用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10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振友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消腮汤治疗流行性腮腺炎60例

    流行性腮腺炎是冬春季节少年儿童多发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腮腺肿大及疼痛为主要特征,各种唾液腺体及其它器官均可受累,系非化脓性炎症[1].2002-03~2004-12,我们运用消腮汤治疗流行性腮腺炎6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明杰;李江波;王凤伟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内外合治糖尿病足43例疗效观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病之一,患者多经历患肢疼痛、溃疡形成乃至坏死的病程,终因截肢致残或不能及时截肢而死亡.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是其突出特点.1994~2005年,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内服外敷治疗糖尿病足4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振英;赵勇军;霍猛;张刚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参麦注射液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3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心力衰竭(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慢性肺心病心衰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与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对照组30例予常规西药治疗.2组均15日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56.7%,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参麦注射液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慢性肺心病心衰疗效显著.

    作者:单浩洪;林乐埜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感冒退热汤的药效学及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感冒退热汤由羌活、荆芥、柴胡、黄芩、生石膏、知母、板蓝根、赤芍药等组成,具有疏风解表、清热宣肺解毒、凉血活血等作用,是治疗外感引起的急性高热、咽痛的临床有效方剂.我们就其解热、抗炎、非特异性免疫作用及其急性毒性学进行了实验研究,为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提供了依据.

    作者:潘利敏;曹晓燕;钟振环;范焕芳;段利民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河北中医杂志

河北中医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河北省中医药学会